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与“仁”的学说解读

2023-02-18刘秀芳

新楚文化 2023年31期
关键词:学说爱人孔子

刘秀芳

【摘要】“仁”字在《论语》中有着上百次的高频出现,这足以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孔子关于“仁”的学说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西周末年那种礼崩乐坏的“乱世”而给出的一种新的思想行为“药方”,其目的就是天下太平、社会和谐。因此本文就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与“仁”的学说为关键点展开详细解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孔子;“仁”的学说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1-0010-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1.003

一、引言

“仁”的概念在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孔子在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若干道德观念中,首先突出了“智、仁、勇”三种品德,作为君子之道,然后又把“仁”提升为统领各种道德规范的总道德。他主张在政治上施行仁政,在与人相处中施行仁爱,在个人修身上施行仁德,为此“仁”的学说有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二、“仁”学说的由来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儒家学说内容丰富、内涵深远,并且涉及多个层面,在国家治理和个人发展中都展示出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春秋时期,周朝正处在朝野动荡、民生凋敝的社会环境中,在新旧社会交替的间隙国家不稳的态势使得严重的社会动荡问题出现,让民众陷入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境地,而这种急剧社会的变化,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出现了礼乐崩坏的“乱世”。孔子在这样的时代中看到了民不聊生、统治腐败、以利为先、轻薄无礼等社会现象,为此他在动荡的岁月里提出了以“礼”“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提出新的思想行为准则,从而通过新的思想来扶正歪斜的社会风气,让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人们守礼守信守义,突破旧统治阶级垄断,提出“有教无类”,构建新的“礼乐世界”。

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深受历代儒客信众推崇,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儒家学说包含“仁”“义”“礼”等核心思想,这些核心思想中又包含哲学、政治、道德等内容,从而让儒家学说呈现多内容、多层面、多角度的特点,在儒家学说中“仁”的学说是其核心所在,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说始于对礼的改造,新的学说突破了旧概念的形式规范和僵硬外壳,推陈出新,让文明以“仁”的概念得到建立。“仁”学说其实是一种新的思想,它是对旧时代思想的一种创新,是对旧时代礼教主义的一种改变,为此“仁”不仅代表着孔子的观念思想,也代表着他对旧时代传统礼教的突破。“仁”学说可理解为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在《颜渊》里将“仁”定义为“爱人”,并给出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进一步解释。“仁”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在其学说体系中处在首要位置,“仁”学说不仅是内在的理论学说,也是外在的实践性学说,有着简练的概念内涵,也有着明确的实施之法,让人在对其进行学习时可受到深刻领悟的同时,也能在实际生活中展开具象行为指导,得到真正的收获,而非“纸上谈兵”式的说教教育。此外,孔子的“仁”学说所指导的对象或者目标也是多方面,如“仁”学说中既包含有对个人修养、品德等方面的指导,也包含对国家治理和社会风气构建方面的建议等,因此“仁”学说更多是一个多层面体系,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在哲学层面,孔子的“仁”学是一种创新,他将单纯的“仁”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使之成为哲学智慧,不再只对某一种事物或者社会现象进行指导,而是可以对多种事物展开教育指导,让“仁”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让“仁”可以成为一个体系性的教育指导学说,并且孔子将“礼”融入其中,这使得这一体系更为庞大、宽泛。基于此,在“仁”的学说中“仁”不再是单一的解释或者理论范畴,而是一种具有宽泛的内涵的思想,是一种贯穿于其他道德规范之中的基本的精神境界[1]。

三、“仁”的核心思想

古代中国是低流动性、高密度的熟人社会,所以孔子所说的“仁”更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的密切程度较高,因此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会更多思考人的关系而非天、地等空间关系。同时,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更为关注个人的努力,会将勤劳和收获相联系,并且会重视人能力的发挥,会有人定胜天等思想。其次,累世聚族而居的习惯,使得人们在生活中讲究互助体谅、感同身受、与人为善。这些既是这片土地的本土意识形态,也是“仁”的基础,孔子将这些隐藏在民众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进行整理总结,对其加以明晰和升華,从熟人间亲密的情感出发,强调与人为善、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理性平和,以情为动力,担负起家国责任;以理性为约束,克己复礼归于仁,从而通过“仁”的教化来导民向善,以便更好地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富庶的、相互扶持和谐社会,让社会民众成为共同体。为此“仁”的核心是“爱人”,“爱人”在情感方面要能从亲近的人出发向远处进行投射,先对亲朋友邻建立朴素的情感,之后将其情感扩大,愿意担负起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愿意将自己的友善投向他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政治上的“爱人”,要能以“民”为重,要能给予民众所需的“好处”,要能设身处地为民众着想,让民众可以富足。在道德方面“爱人”则需要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能尊重他人,对他人有敬爱之情,把人当作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对待,换位思考,不向他人强加自己的想法,以己之感思他人之感。人具有内在价值,只有把人都当作人看,不因其贫富有别、不因其权位高低,都能同等对待才能“爱人”,因爱人即爱己,而只有这样的“爱人”才能显示出平等的“仁”,才能让人人都能感受“仁”。“爱人”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品质,因此在实际生活展现中它可以脱离物质层面,而是在人的思想层面进行作用,以人品格、思想、道德境界等展开具象表达,为此这也导致在实际施行中孔子“仁”学说中的“爱人”更多是指理想的道德境界,主要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上进行使用[2]。

四、“仁”的基础要求

“仁”可以帮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让个人树立良好的品格,并肯定自己的价值,在精神源头上帮助人不断发展自我的潜力,在让个人在各个层面都能具备主体性,让人充分认同和发展自我。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具备“仁”的品质,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必须时刻牢记以“仁”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对“仁”的追求中,需要能体现个人的主动性,不借助外力影响主动求“仁”,将“仁”主动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其进行自主地遵守和坚持,从而使之内化成自身的习惯或者内在情感,进一步指导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可以在今后都能以“仁”展开生活和学习。同时,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要能先明确对“仁”的态度,即“仁”在内心,这也是《论语·里仁》里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的具象说明。此外,因人情感的感性要素过强所以在“仁”被开启后,还需要能通过学习反省加强理性认识,让感性和理性达到平衡,从而克制和约束泛滥的情感与欲望,如做到“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在其发展和完善中只有将“仁”放在首位,才能展开“仁”思,才能进行“仁”行,才能对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习惯等进行“仁”的考察,才能不断进行自我的全面改进和全面完善。“里仁为美”不仅是对自我的一种约束,也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在孔子“仁”的学说中,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存在“仁”那他就无法得到“仁”,无法到达“仁”的层面境界,为此“仁”应由心生,应由心出发展开自我的“仁”的“传播”。最后,“仁”学说对于克制有着新的诠释,既将泛滥的情感与欲望进行转化,承认合理的欲望,通过学习反省将过分的情感与欲望导向个人责任或者家国责任等正确方向,让泛滥的情感和欲望可以走向“正途”,以努力奋斗过程中的欣慰感和自豪感抚慰自己。

五、“仁”的价值意义

孔子的“仁”学说中会将个人的抚慰满足、个人发展和家国前途、民众福祉相结合,这使得个人在自我发展中有更强烈的道德情感回馈,要让人能通过“仁”来达成以情为动力、以理性约束欲望、以家国责任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超越。孔子“仁”学说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概括,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孔子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系,给出了以天下之重的个人责任,创造了视个人的身家性命与人类命运为一体的精神,让个人不再只将“修身”当作自身的一种品质上的提升,而是将之与民族国家联系起来,不为一己私利而为天下众生,正是这种责任感的引导才让后世众多有志之士才不惧艰苦,对正义事业进行追求,这是带有强烈感召力的,并且可将个体理想延伸扩大,让个人可以基于国家荣辱和天下苍生为己任树立远大的个人理想,不断发挥个人潜力和力量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为民族、为国家服务的自觉性。基于此,孔子“仁”学说是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是对所有人的“爱”,是让各个阶层的人成为共同体,而对其进行关怀和尊重,让人与人之间可以互助互爱,让社会环境可以祥和友善,以“仁爱”为基础构建更为和谐的“大同世界”[3]。

其次,“仁”学的实践性。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一种处世实践指南,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性,他不仅关注个人发展理论方面的整理和表现,也对社会现实多有关注,时刻关注个人现实发展,让人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仁”学思想的应用。孔子“仁”的学说会告诉人在实际生活中“仁”是如何做的,可教于人实施“仁”的方法,如在“克己复礼为仁”中孔子给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准则,让人可以在现实社会进行明确的实践和应用。在国家层面的“仁”的实践中孔子给出了“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道德要求,而这要求也成为一些有志之士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

最后,“仁”学说有着良好的主动性。为仁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在孔子的“仁”学说中“仁”是一种实际应用效果,它是以人的实际应用和感悟为发展通道而不断扩展的,因此只有展开主动求“仁”,展开实际应用,才能有效体会“仁”的深层内涵,达到“仁”的境界,因此“仁”学说并不仅是停留于思维领域的说教,也是一种运动过程和行动方法。人的尊严和他的独立人格是不能通过他人而显现出来的,在人自我完善的目标下,“仁”学说的学习和应用其实更多是对个人内心思想情感的一种引导,它让个人自己从内心出发进行“仁”的发展,让人对自己负责,自觉自主,不怨天尤人,在前进道路上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提升,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信任和信心,主动展开学习,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凭借自己的力量完善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或者发展,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决断奔向崇高的理想境界[4]。

六、“仁”的表現方式

在“仁”的表现中,其一为“修身”。孔子“仁”的学说思想其实本质上是对人为人处事以及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引导,让人在实际生活中具备“理想”认知,展现“理想”品质,实现“理想”人生,构建“理想”社会。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儒家文化“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念”,凸显了个人的修身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个人只有先做好修身,才能展开一系列的“助国”活动[5]。“仁”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被排在首位,这就代表着修身是后续一切工作的基础,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个人展开好品德思想修炼,才能使自身具备齐家、治国的能力,才能实现平天下的终极目标。为此“仁”表现了个人内在的精神价值,表现了人在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中的一种态度,如“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其二是“守礼”。“礼”的出现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礼”作为一定规范,使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构建有秩序的伦理关系,形成“人类意识”,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让人进入到文明社会。“礼”是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以“仁”作为人文教化的核心内容,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做,就做到“仁”,为此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就是对“仁”的一种表达。在他看来,只有真正遵守礼仪制度,才能有效展现心中有仁德,反之有仁德人之会更为遵守礼仪,为此个人要能克己内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要以“仁”的教化思想来约束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礼”的规范,做到“克己复礼为仁”。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他的“仁”学说不仅影响着社会发展,也对国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心理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仁”这种品质的具备则可以让个人讲气节,重道义,关心他人,养成宽忍平和、豁达乐观的心态,承担起个人应有的责任,关注国家发展,促进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为“仁爱”社会的构建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朱水萍.学科融合下孔子“仁学”的传承与发展[J].汉字文化,2023(19):193-195.

[2]冯昱捷.《论语》教育教学思想的多重视角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S1):31-33.

[3]冯厚生.聚焦“仁”字,语言与思想探究并举——《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简述[J].中学教学参考,2023(16):5-9.

[4]齐晓琪.《论语》中蕴含的孔子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02):52-55.

[5]张利文.吾道一以贯之:孔子思想由仁至礼的内在逻辑[J].船山学刊,2022(06):75-85.

猜你喜欢

学说爱人孔子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我的爱人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爱人就是爱自己
下一世,你是我的爱人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