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法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2023-02-18张志坚
张志坚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引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1]。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党和人民,同时也与党领导下教育事业的繁荣密切相关。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向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领域输送更多法治化、智能化并树立正确意识形态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下教育应予高度关注的问题。
早在2017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后就对法治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我国法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短板和弱项。例如,法学学科设置不尽合理、体系不尽完善;法学与其他学科交融性不足、理论滞后于实践等问题[2]。我国传统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初现端倪,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2019 年5 月16 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教育领域开始真正关注人工智能带给自身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3]习近平总书记的贺词既是肯定了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也对我们高校培养更多符合科技发展的高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法治人才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对交叉学科专业的支持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4]。
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法学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各高校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单向知识传授,缺乏道德熏陶[5];缺乏市场需求和实践导向;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缺乏自主性、前沿性和特色性。高校目前对法律人才的培养缺乏道德、人性和经验的注入,难以满足新文科建设对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需求,也难以匹配人工智能时代高端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法科人才培养和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协调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6]。人类有限的记忆能力和机器精密的芯片相比,低端助理型人才终究逐渐被人工智能代替。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应试教育学子,而是能够引领时代发展、敢于创新、突出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因此,人工智能时代对法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培养的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取代的法律人,这就有必要对当前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二、人工智能时代法科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分析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正规化、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法律职业队伍,这要求法学教育不仅要完成法律职业队伍的培养任务,还要注重培养队伍的专业素质。在建设专业素质方面,构建新型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法学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培养的成败。新兴人才所需的知识体系无法满足,缺少领军型、复合型、符合现代国家治理需要的人才,特别是新兴领域的专业性、应用性人才输出不力。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法科生当前应具备的能力素养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当前高校法科生的能力素养培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欠缺跨学科学习意识,交叉融合、汇流贯通不足,与复合型法科人才需求相矛盾。人工智能时代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法律基础,还要熟练掌握软件编程、算法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与法学理论的充分融合。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冲击,主动求变、设定多样化培养目标的高校却并不多,导致高校学生研习单一的专业知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跨学科学习意识,忽视学科之间的交融贯通。由于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不够,使得现实中法科人才的创新性不足、复合性不强、特色性不显。如果高校培养出的法科生只会机械地重复法律知识,不能与其他学科融合应用,必将在新科技潮流的鞭笞下黯然失色。
第二,法科人才在新兴领域创新能力不足,国际视野狭窄,难以在前沿性问题中崭露头角、与国际人才同台竞争。法学教育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在新兴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中,法科生欠缺独立自主思考,难以提出观点新颖、方式创新的法律意见。同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离不开国际交流,这就需要高校同国际接轨培养国际法学思维以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人工智能时代要想走在智能科技前沿、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必须重视新兴领域学科建设,灵活应用法学知识,学习域外先进经验,推进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三,社会实践中应用能力薄弱,法科人才处理实务案件能力不足。传统法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知识传习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法学生在解决实务案例时难以整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造成理论与实践错位。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应致力于引入经典法治实践案例,分享最新法治实践经验,并及时进行总结整合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法律的本质在于应用,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实际应用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对应用型法科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因此,法科生应当走出课堂,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律所实习、企业调研、担任法官助理等活动。由于社会不同领域需要的人才不同,在参与社会实践时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重训练学生专项实践能力,以满足智能科技时代的各方需求。
第四,“德法兼修”理念下法科人才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有待提高[7]。人工智能应用中需要兼具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坚持理想信念、坚守道德伦理。新时代应致力于培养一批拥护党的领导、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大脑、以清正廉洁为终身必修课、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法律职业道德伦理的法治人才队伍。智能科技快速发展的潮流下,作为未来法律人才的本科生更应该牢固树立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观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努力成为兼具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高素质法科人才[8]。
综上,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培育具有更多价值判断、更多创新应用和更多跨界统合能力素质的法科人才。在新科技潮流的冲击下,高校应积极响应人工智能时代召唤,牢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教育使命,努力将法科生培养成“知识充盈、敢于创新、德法兼修”的复合性、前沿性和应用性三位一体,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法科人才[9]。
三、人工智能时代法科生的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一)法科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法科生毕业后频频遭遇工作难关,这已经不是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而是会取代多少法律工作的问题。特别是在以体系化、制定法、法条演绎为导向的大陆法系国家,具有更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空间。如果我们培养的法律人仅仅停留于法条的演绎、类案的重复、知识的单一,那我们的教育很可能是失败的。因为这些工作人工智能也能做,而且很可能会比我们人类做得更好。通过向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中的答题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教学模式对于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影响,初步总结出人工智能时代对法律人的要求。
通过调研走访腾讯、法狗狗、优必选机器人公司、达观数据、索信达金融数据公司、深圳将才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深圳大学先进研究院、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及深圳广和律师事务所等100 多家单位,结合江西理工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大学等诸多高校教师和学生,我们共发出800 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720 份,其中企业答卷120份,教师答卷150 份,学生答卷450 份。
整理调查问卷后发现,超过50%的答卷者认为现有法学生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83%的答卷者认为企业更偏好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其中,企业答卷者最注重法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答卷者认为当前学生需要多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学生答卷者则希望自己在学校能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更多新兴知识。在建议方面,企业答卷者提出最多的是要注重法科生的全面发展,要做到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全方位发展,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大多数教师建议高校应及时改革当前教育模式,注重法科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科交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法科生,少数教师建议要将学生划分类别、独立培养,打造对口的高端人才;学生则希望学校给自己更多的实践机会,早日进入法院、律所、企业等单位进行实习,为以后工作积攒丰富的经验。根据问卷结果,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人工智能时代,企业、事业单位及司法机关更倾向于招收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端人才。
(二)法科生网络招聘市场数据分析
笔者在“智联招聘网”和“前程无忧网”输入“法律”,选择“校园招聘”、“本科”,经筛选后共得到1050 条有效的企业招聘信息,随后再选择“互联网/计算机/自动化行业”,经筛选后得到225 条智能科技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可对企业招聘要求进行直观判断(见表1 和表2)。
表1 一般企业法律岗位招聘要求数据分析
表2 智能科技企业法律岗位招聘要求数据分析
从表1 来看,61.9%的企业希望法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逻辑严谨,具备创新应用能力;72.2%的企业要求法学生不仅要掌握法学知识,还要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等;58.2%的企业非常注重法学生的职业素质,明确要求应聘人员工作严谨、品行端正,遵守律师职业规范等。
从表2 来看,57.3%的智能科技企业要求法学生具备实习经验或有工作经验者优先;40%的智能科技企业要求法学生掌握行业相关知识,例如了解财务管理知识、擅长大数据分析、熟悉人工智能等;46.2%的智能科技企业明确要求法律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思想品德,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等。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现今企业更偏好法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希望其能够熟悉行业知识、掌握外语等其它技能,并具备职业素质、吃苦耐劳且有团队精神。这与企业的成本观念、价值观念等密切相关。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招聘一些具备综合素质且能力多元的法律人才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他们在进入企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并能够应对纷繁复杂的事务,减少企业在员工培训、人才招聘方面的支出。不仅如此,企业的价值观念也会影响企业对法学人才的偏好,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工作范畴,但人工智能并不能产生创意或表达情感和欲望等,这与企业的价值观念相冲突。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应当是一群能够带来创新且朝气蓬勃的员工,而人工智能只能机械地处理一些法律问题,并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企业更倾向于寻找富有创造力、能够团队合作、具有人文素养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
综上,人工智能时代法律服务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需求领域拓宽,人才需求更加多元化,因而对法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发展、国家治理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素质法科人才,尤其需要在新兴领域具有领军能力的法科人才。
四、人工智能时代法科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给法科人才带来挑战,高校培养出来的法科生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大量低端助理型的法律工作将逐渐被智能机器所取代。随着智能科技不断的发展,多元化、数字化以及特色化教育已经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趋势,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僵硬且滞后,甚至与时代脱节,难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端法科人才。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深度改革人才培养理念,积极创新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不断革新课程体系,进一步详细规划法科人才培养路径。
(一)宏观层面:改革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应当统筹规划,将思政元素、智能思维融入课程教学,树立“复合应用、个性创新”型法科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七步走”的思政融入和“思辩体悟”的现代书院制,使法科人才更具价值判断、创新应用和跨界统合能力,更有个性。特别是通过“思辩体悟”的现代书院制教学模式,可以让知识的学习转变为风格的传习,让法科生更有人工智能无法发展出的创新与个性。
1.“七步走”的课程思政融入
在具体实践中,授课教师可以按照“七步走”,将思政融入课堂、传习学生,确保导向正确、覆盖全面、内容深刻、引导到位[10]。第一步是“近距离”,授课教师应当以最近发生的事件、案例等为例,让他们切身感受热点话题。第二步是“现实感”,从授课教师亲历、易接触的点切入,拉近学生与现实的距离。第三步是“生动化”,授课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自然导入,使得课程生动有趣。第四步是“多维度”,一个事例可以有多个思政元素的融入,授课老师应当带领学生发散思维,体会多维度思政元素。第五步是“浸润式”,这要求授课老师能将事例与知识点、能力目标巧妙融合,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同时自发形成思政的元素。第六步是“感染力”,授课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带入感情色彩,通过准确到位的渲染,放大思政元素的感染力,使学生对思政元素有发自内心的自主认同。第七步是“自觉性”,授课教师通过总结、凝练和升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使学生日后能自觉践行思政元素所倡导的价值追求。按照“七步走”的课程思政融入,有利于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科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职业道德建设。
2.“思辩体悟”的现代书院模式
“思辩体悟”现代书院模式下,授课教师由教学课堂上的领导者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信息、主动研究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气氛,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法学教育资源。“思”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查阅大量文献后总结归纳出自己的想法。“辩”需要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再进行辨析,在你来我往的理论交锋中,道理会越辩越明。“体”是指授课教师可以采用“司法实务全流程仿真”教学、法律咨询、每月一庭[11]、问题解决工作室等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回归实践,切身体会问题背后的“理”。如果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思考,相互论道辨理,积极参与实践,就会对自己所学豁然开悟,形成独到见解,达到“思辩体悟”最后的“悟”。
(二)中观层面:创新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
从中观层面来说,人工智能时代下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紧跟时代做出创造性的改变。高校应当联合社会,打造“五方联动、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力国一流,构建法学为底、学科交叉的专业体系。
1.打造“五方联动、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只是人才培养的阵地之一,法科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线上教学、实习基地、参与立法、司法、执法、法律产品的研发、标注等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通过提高实务部门合作导师授课比例,增加学生全过程跟踪参与实务锻炼的机会。课题组正在实施的课程内容要与科研方向相近、科研内容要与产业发展对接、专业设置要与产业需求挂钩,有针对性地形成就业方向明确、科研和教学目标集中的机制,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素养。在“五方联动、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高校与社会共同发力,逐渐形成法科师生与立法、执法、司法和企业人员的五方长效互动的机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促进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之间的深度交融。
2.构建法学为基础、学科交叉的专业体系
高校现有法学专业基本上都是按部门法设置,简单划分出刑法学、民商法学、行政法学等专业。这些专业的知识体系单一,缺乏学科交叉融合,可能无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法科人才。如果不想法科生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高校有必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申请新设人工智能法学、科技与法律、数字法学、企业法务等新兴交叉专业,着力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法律人才。以法学专业为底座,抓住国一流专业建设契机,发挥各高校学科优势,理工类学校可以设置数字法学、人工智能法学、计算法学等文理交叉专业,文科类学校可以设置法语言文学、智能法逻辑学等文法交叉专业。
(三)微观层面:革新课程体系
切实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创新应用和跨界统合能力,有必要革新现有课程体系,形成厚德育、跟前沿、重实践、强交叉、亮特色的课程体系。需要降低传统刑法、民法与行政法等基础课程的学时比例,提高职业伦理、交叉、实践及特色课程的比例,在研究生阶段更要大幅提高前沿、写作类课程的比例。同时,高校要加大选修课程比重,优化选课机制,设置模块化选课体系。一是构建《网络与信息法学》《数据法学》《人工智能法学》《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等前沿交叉课程模块。加入新兴知识不仅能丰富课程体系,而且有助于促进法学与科技相互融合,做到与时俱进。例如皖西学院通过课程改革开设了《互联网法律金融》《法律与人工智能》等课程[12]。二是开发《民法总论案解》《破产实务》等应用型课程模块。让现实案件走进课堂,改变以往枯燥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以案释法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三是增设凸显高校优势的特色法学课程。由于各法学院系自主性不足,形成法学院系千人一面、特色化不明显的局面,无法满足现实社会对高素质法治专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13],所以有必要在通识课程、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各高校自身优势增设特色课程。例如理工科院校可以依托理工强势专业开设《法律计算机编程》《法律大数据提取与分析》等课程;文科院校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开设《法律文书语言学》《法律伦理与思想政治》等课程。
科学设置下的课程体系具有前沿性、应用性和复合性,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扎实牢固的法学专业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相互融合,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尤其开设的新兴学科和特色课程更是有助于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拓展其技能范围。
人工智能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法学教育平衡关系,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法科生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国家与社会需要的更多是不会被智能机器所替代的交叉复合创新型人才。人工智能发展与法学教育已经从相对独立逐渐走向相互融合,高校应立足于智能科技新时代,深度改革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输出高端法治人才、满足社会需要以及实现法治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人工智能时代法科人才培养对策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在逻辑推理、类案检索、法律文书纠错,记忆、储存和运算等很多方面的能力都远超人类,法学教育工作者所要培养的应更多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不会被其取代的法律人,这种法律人将与传统法律人有质的区别,其特质突出表现为具有更多价值判断的人性与人文情怀、富有更多个性新意的创新创造以及具备跨界统合能力的整全型法律人。而现有的法科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需求已经脱节,法学毕业生难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因此,高校需要以革新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创新教学体系为重点,辅以高科技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坚持结果导向探索适应人工智能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高校应将思政元素、智能思维融入课程教学,以文理交叉、前沿高端、复合应用以及创新个性化人才培养为目标,树立“厚德育、重实践、强交叉、亮特色”的新型教学理念。
1.厚德育
“厚德育”要求高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法科人才为己任。在传授法学知识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尤其加强学生法律职业道德伦理建设,促进学生“德法知行”自由全面发展。
2.重实践
“重实践”要求高校转变“重知识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法律是一门注重实务方法的学科,实务技能的熟练掌握离不开学校的实践训练,仅具备理论知识而欠缺实践能力容易在实务中碰壁。高校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思维,平衡教学倾向,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法科人才。
3.强交叉
“强交叉”要求高校发挥自身独有优势、不断探索法学教育发展新方向,寻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相匹配的结合点,不断增强文理交叉、学科融合。
4.亮特色
“亮特色”要求高校要紧跟人工智能新时代潮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周边的资源条件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等优势[14],着力打造走在科技前沿、突出高校特色、融合不同学科优势、发挥法学能量的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新型培养模式。例如,江西理工大学可以利用稀土冶炼特色专业,将法学与稀土冶炼学科相互融合,着力培养研究稀土开发法律问题的法学特色人才。
(二)教学体系的重构
高校应紧跟时代前沿,创新法学教学体系。一是修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引入数据、智能等元素,增设《人工智能法学》《科技与法律》《数据法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探索“人工智能+法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二是根据复合应用型法科人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编著《民法案例分析》《债法案例注解》等实践课程教材。每种课程模块的设置不仅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互促进、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推动新型法学人才队伍的建设。三是对教师和学生采用教考分离等新的考评考试机制。对教师设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考评内容包括学校、教师之间、学生、实务企业以及同行的评价[15]。对学生采用过程考核模式,学生最终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实践训练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并提高学生平时成绩的占比,更加注重对法科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三)高科技教学手段的创新
人工智能背景下,法学教学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陈旧的授课方式和有限的备课资料无法充分传授法律知识和实践案例,需要辅以高科技教学手段,搭建电脑端、手机端网络学习平台,着力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应用型法律人才。例如利用“智慧树”“优课程教学资源云平台”等网络学习平台实时分享优质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课下学习重点学科和新兴知识[16]。授课中通过“学习通”建立网络课堂,即时布置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踊跃发言。
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减轻高校教师课堂管理负担、快速便捷地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可以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及体系性等思维能力,精准提升学生法学专业技能。尤其在疫情期间,互联网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主要教学渠道,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教学,有助于促进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法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四)师资队伍的强化
高校法学资深教师大部分出身于传统政法院校,对法学理论知识有着深刻的研习和沉淀,其法律思维模式通常比较保守,人工智能所重视的创新性与他们数十年的学术积累融合度不高。虽然许多教师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仍需要时间去深造其他学科并进行知识融合。
改革培养模式不能忽视培养者的素质,教师队伍的质量从根本上影响到法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现有的师资力量有待提升,教师队伍需要整合优化,应以最优的状态投入到新时代树人育人潮流中。首先,法学教师需要打破僵硬的传统思维,从专注传统法学知识研究转变为多种学科融合学习的教育观念,主动学习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知识,提升教师自身学识修养,并结合自身特长在新兴领域做出新成就。其次,加强不同学院间的教师流动性,尤其要加强与理工科学院教师的沟通交流,定期召开培训会与讲座,共同研讨法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难题和解决方案,促进法学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最后,可以向社会招聘在不同领域有实战经验的优秀法律人员,弥补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局限。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适当邀请企业中高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走进学校交流实践经验,为教师设计法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