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饲养管理要点
2023-02-18袁明忠
袁明忠
青海省大通县养殖技术推广中心,青海大通 810100
牛肉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肉的消费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养殖场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市场需求在日常养殖过程中细化、优化各个养殖环节,掌握各环节的技术要点,降低育肥牛养殖过程中出现运损、患病甚至死亡,从而有效提升养殖效益。
1 合理规划建设养殖设施
养殖场是保证育肥牛能够按时出栏的基础设施,一定要选址在地势开阔平坦的缓坡地带,这样可以保证光照的充足、通风性良好以及兼具一定的排水性。养殖场日常生产中对大气、水、土壤等有一定污染性,要选址在远离村落、旅游景点、河流处,以免对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场地选址同时要兼顾水、电、气接入条件是否便利,道路通达性是否良好,最大程度满足日常养殖生产的便利性。避免在化工厂、大型施工工地、屠宰场等周边建厂,以免影响牛只健康生长。
牛舍是养殖场最重要的场地,要科学设计建设,为肉牛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稳固性、保温性、采光性、通风性、便利性。圈舍以钢混结构为最优选择,保证墙体的稳固性,面向北风的一面要保证厚度为抵御冬季寒风提供条件,向阳的采光窗距离地面1 m 左右,门的高、宽达到2.2~2.5 m[1],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的同时,方便牛群的出入。要根据养殖牛群的规模合理调整牛舍面积,每间养殖密度不宜过大,保证每头牛有2.5 m2左右的活动面积。牛舍的配置要齐全,草料槽、饮水器、刮粪器等都需要安装在合理的位置以方便使用。
场地内一些辅助设施,牛的活动场地、饲料库、消毒室、防疫区、兽用诊疗室以及联通各个设施的道路等都要规划建设齐全,为养殖生产提供便利。
2 做好育肥牛的挑选工作
选择优良品种,在挑选育肥牛上,首要选择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或者这三种牛与国内品种的二元三元杂交改良牛。这些品种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环境适应性强,肉质较好,有利于保证育肥效果快速出栏,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俗话说“育肥牛七分相”,做好育肥牛外貌的挑选工作,对于保证后期育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育肥潜力较大的牛一般有以下特征:鼻镜圆润、眼周干净、口方额宽,上下唇齐整,牙齿结构完好;头宽肉厚、颈部粗短宽厚、肋骨齐整宽长、臀部对称、四肢粗壮有力,整个身型呈现长方砖型;皮肤松弛柔软、毛色短密光亮;要了解牛只的来源、饲养历史,观察其是否有瘸腿现象,颈部是否有注射后留下的针眼等,以初步判断其健康状况。
除了品种和外貌,还要综合考虑育肥牛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尽量选择阉割后的公牛进行育肥,公牛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产肉量大、肉质脂肪含量高、口感好等优势;年龄上选择6月龄至1 周岁的;体重上选300 kg 以上的[2]。这样选出来的牛后期生长速度最快,耐病性最强,有利于保证育肥效果,提升养殖效益。
3 运输管理要得当
育肥牛群往往是从不同地方运输到养殖场地建群,为避免给牛群带来健康隐患,有必要按照规定对购入的育肥牛进行检疫,在检疫部门出具检疫凭证后,方可进行运输[2]。在运输过程中,牛只常因对车辆运输环境不适应而出现应激反应,导致牛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试图挣脱、呼吸加快、眼神慌乱,牛只排泄异常频繁,这些应激反应容易诱发牛身心疾病。所以要搞好运输工作,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运输装车前12 h 停止饲草料的投喂,装车前4 h 停止饮水,避免运输过程中排便排尿过多造成运输车污染的同时,滋生蚊虫细菌,给牛的健康造成隐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运输前2~3 d 用混合饲料饲喂25 万~100 万IU 维生素A[3],可有效控制运输过程产生的应激反应。运输车最好使用专业运输车,这种车配置齐全,有配套的装运牛通道与车后踏板相连,方便牛顺着踏板进入车厢,上车后每头牛都单独拴系在栏杆上,牛绳不易太长,留有10 cm活动空间即可,要头尾相间拴系,一头牛向北(东),另一头牛向南(西),这样既能保证运输量较大,又避免了牛头距离太近,相互顶撞受伤。运输途中切忌猛然加速减速,保持平稳行驶,避免急转弯。卸车时要放下装运牛通道,逐头缓缓牵出,切忌多头同时解绳放出,以免造成下车时牛只拥挤、踩踏。
4 加强养殖环境的调控
日常要做好圈舍清扫、消毒工作,每日的粪污、剩余的饲草料等要及时清理干净,以免长时间堆积造成发酵溢出有害气体或者滋生蚊虫细菌,给牛的健康带来隐患,这些清理出来的粪污可以进行沼气发酵,可采气用,可高温堆肥还田,实现再利用。每隔20~30 d 对圈舍进行1 次彻底消毒处理,可以选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2%的火碱喷雾消毒,每次消毒前要将牛赶出圈舍,然后用水枪将墙壁、食槽、围栏、饮水器、地面等冲洗干净,再进行消毒作业,每次消完毒后要用水枪再次冲刷食槽、围栏、饮水器等,避免没有挥发的消毒液影响牛只健康。
牛舍的温度要适宜,冬季控制不低于5 ℃,夏季尽量控制不高于25 ℃。为了精准及时了解到圈舍的温度,不可只凭经验判读,要加装室温显示器,随时观察温度变化,同时根据养殖场的条件设置合理的调控温度方式。一般寒冷的冬季,要建设挡风墙,以抵御寒冷的北风,圈舍内部加装暖气片,从根本上避免冬季温度过低影响育肥效果的情况,夏季气温较高,可以在圈舍内勤洒水,向牛背部腹部适当喷水降温[4],牛场周边可以多栽植一些高大树木,形成一定绿荫,降低牛舍温度。为了保证圈舍空气质量,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有条件的圈舍可以加装换气设施,保证圈舍内空气的流通。圈舍的湿度在60%~75%为宜,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圈舍潮湿,尤其是炎热的夏季湿度过大容易影响牛只通过散热降低体温,造成牛体温上升,机体机能失调,湿度过大也会为病菌和蚊虫以及寄生虫的滋生提供温床,严重危害牛只的健康,可以通过增加窗户面积和加装风扇提升内部空气流通性达到降湿目的。湿度过低,空气太过干燥,灰尘、浮尘较多容易引起牛呼吸道不适,诱发疾病,平常可以对圈舍勤洒水进行加湿提升圈舍湿度。
5 科学化喂养
5.1 分段饲喂育肥
分段饲喂是根据育肥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所需适时调整饲草料、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投喂种类以及投喂量,一般根据营养需求划分为育肥前期、中期、后期。
育肥前期,一般为期15~30 d,这一阶段是育肥牛从购入到转入强化育肥的适应期。刚入圈时要以粗饲料饲喂3~5 d,达到适应环境、锻炼胃肠的目的,要每日在饮水中投入适量盐,补充体力,并保证饮水的充足。度过3~5 d 的适应期即可适当增加精料的供给,合理配置日粮,每头牛要保证每日摄入青贮饲料20 kg、干草5 kg、精料2 kg(包括玉米、豆饼、麸皮等),适当在精料中混合盐、磷酸氢钙等矿物质。
育肥中期,一般为期4~6 个月,这一阶段所育牛已经完全适应了养殖环境,进食速度明显加快,日进食量达到最高水平,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一阶段要保证饲草料投喂的足量,可由其自由进食足够量的青贮饲料和干草料,精料投喂量要适当加大,保证每日每头牛摄入精料3~4 kg,并且要保证精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以每日在精料中添加1~2枚鸡蛋。除了盐、磷酸氢钙,还要适当提供一定维生素补充营养需求。
育肥后期,一般为期2 个月,这一阶段饲喂目的主要是改善牛肉品质,通过提高肌间脂肪来提升优质牛肉的比例[5]。加大精料的投喂量,一般每头牛达到5~6 kg,同时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投喂量,日粮蛋白质饲料含量不高于10%,为了改善肉质可以适当饲喂一些维生素D、维生素E。
5.2 细化饲喂方式
许多养殖场认为育肥牛皮实,饲喂粗放,不注重科学性,殊不知这样会严重制约育肥效果。饲喂要采取量少次多、分开饲喂的方式。通常每日饲喂3 次,每次饲喂时间控制在1.5~2 h[6],每日无特殊情况要固定饲喂时间,每次先饲喂粗料,其次是精料,最后饮水。粗料要经过粉碎、发酵、浸泡等处理后投喂[7]。在换季更替饲草料的时候要提前谋划,循序渐进式更替,避免突然更换造成牛胃肠不适应激发病。饲草料要避免发霉变质,以免引发中毒,影响牛只健康。
6 强化疫病防控
育肥牛养殖过程中要强化疫病防控,以免部分危害较大的疫病流行造成牛发病甚至死亡,不但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会造成一定食品安全问题。养殖场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疫病相关知识,定期培训,日常提高观察力[8],发现疫病苗头要积极处置,隔离疑似发病牛只,积极治疗的同时,对养殖场彻底消杀。要根据属地养殖条件以及疫病的流行历史流行趋势科学制定防疫程序,主要做好牛口蹄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破伤风类毒苗这些比较常见危害性大的疫病免疫工作。检疫部门要加强相关检疫监督管理,对检疫时间和接种疫苗工作严格把关,保证接种质量。一经发现有疫病要从严从快处置,对感染不同疫病的病牛分类处理,比如布鲁氏菌病传染性强、治愈率较低,发现后要及时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而针对牛痘等治愈率较高的疾病,可以隔离积极治疗[8]。
7 及时出栏补栏
养殖后期要定期对育肥牛进行称重并列表记录,当育肥牛全身肌肉丰满、皮下脂肪附着良好、体重变化趋于稳定,一般达到500 kg 以上即可根据市场行情结合养殖场实际养殖情况及时出栏,避免饲料转化率低下,造成成本增加,养殖效益降低。出栏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干净圈舍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及时补栏进入下一个育肥周期。
8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牛肉制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为育肥养殖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而部分养殖场从业人员对日常的养殖要点掌握不足,导致养殖效益没有明显提升。为此,需要强化各种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保证育肥牛的健康、快速育肥,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