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全局性问题

2023-02-18田雪原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

田雪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

什么是县域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县(县级市、建制县、旗、自治旗,下同)管辖为界的区域经济,包括农(农林牧副渔)、工、商、交通、运输、金融、内外贸易、服务等各行各业,涵盖全民、集体、个体、股份、股份合作、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这使得县域经济带有明显的行政、地理和分散性色彩,内涵不易准确把握,歧义较多。因此研究县域经济,笔者主张求同存异,不在概念上作更多争论,以问题导向引路,带动有关探讨走向深入。

这就要抓住一根主导红线,将事关全局性的问题串连起来。这条红线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1页。这是统领包括县域经济在内各项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是贯穿发展始终的一条主导红线。故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全局性问题”为题,主要从五个方面切入做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阐发。

一、大力推进种植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界的区域经济,与以工商、科教、金融、贸易、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有很大不同,以粮食种植业为主导,特色突出。在国家层面,县域经济责无旁贷地挑起了粮食安全的重担。中国原为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道出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期提出并推行农业“以粮为纲”方针,粮食生产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手头有粮、心中不慌”成为各级干部和群众耳熟能详的共识、安定民心的“压舱石”。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起来,这一共识和名言受到一定挑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诱导下,“种粮不赚钱”“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等片面认识和“民工潮”经久不衰,一些农村变成“三八(妇女)六一(儿童)九九(老年人口)部队”留守之地,粮食“压舱石”基础受到挑战,“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成为普遍共识。粮食种植的耕地面积受到逐步蚕食,以守住18亿亩耕地和粮食种植面积“红线”为目标的“保卫战”就此打响。虽然我国千方百计基本上守住了这一“红线”,但是付出的代价很大,守护颇为被动和吃力,而且这一“红线”受市场经济冲击的风险仍在,必须警钟常鸣以寻求突围之策。

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粮食安全并不存在问题。这些国家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情况:一类如美、加、澳等国,土地和耕地规模巨大、人口数量不大,粮食自给有余,从不担心粮食安全;另一类如日本、西欧等某些工业化国家,土地和耕地面积不够大、人口颇多,早期通过掠夺、后来通过贸易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中国虽然国土和耕地面积不小,但相对于14亿多的人口而言,人均占有量低、粮食供给安全问题一直存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人口学专家布朗(Lester R. Brown)发表《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研究报告,声称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耕地不增反降、21世纪将暴发粮食危机。此番言论一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许多人反响强烈。笔者在《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等论著中,做出针锋相对的回应:21世纪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2)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田雪原:《走现代文明发展之路》,《人民日报》2004年5月18日,第9版;田雪原:《大国之路——21世纪中国人口与发展宏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因为中国既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同,口粮进口有限、数量较少,也与美国等人口少、耕地多的发达国家大相径庭,没有大量的多余粮食可供出口。中国属于人口多、人口密度较高、耕地较少的发展中国家,粮食供给不充裕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下,粮食供给必须建立在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拿美国来说,美国农业粮食种植业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农业人口占比不足2%,却不仅能养活自己,还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大国。而中国由于人口规模巨大,在相当长时间内农业人口都不会降到2%的低水平,粮食生产的现代化也难以达到美国那样的高水平。2020年人口总量中国为140 211万,美国为32 948万,中国相当于美国的425.6%。虽然中国的国土面积与美国差不多,然而耕地面积9 685万公顷却只相当于美国18 788万公顷的51.5%。而且中国山地约320万平方公里,占比33.3%,高原约250万平方公里,占比26.0%,两项合计占比59.3%;平原115万平方公里,占比12.0%,盆地180万平方公里,占比18.8%,丘陵96万平方公里,占比9.9%,三项合计占比40.7%。大体上,中国能够用于粮食生产的国土面积仅占40%左右,其中比较适合机械化大农业粮食生产的平原和盆地约2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0.8%,半机械化丘陵占9.9%。(3)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年版,第821、822页;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2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年版,第931、934、935页。这说明,我国仅有30%左右国土面积具备实施类似美国的现代化大农业条件,即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类似东北和华北平原、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可以采用类似美国的现代化耕种方式,但其余10%左右国土面积只能实施半机械化生产。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科技进步和现代化碾压主要生产部门、人口城市化迅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进行的情况下,这是中国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实施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能够在多大规模上开展的界限。与此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农业生产走不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只能走半机械化甚至掺杂一定手工劳动的准现代化道路。中国粮食生产走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辅之以半机械化和先进手工劳动相配合的发展道路,是必然和必须的。为此,当前需要推进三项相关的改革。

其一,推进与农村人口城镇化相关的改革。一方面,通过鼓励农副产品加工、兴办具有优势的乡镇企业、发展乡镇科教文化事业等改革,吸纳以种植业为主的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减少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一线劳动力,提高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为粮食种植业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流动的重要因素,为进城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尤其是解决农民在收入、住房上的经济问题,同步推进农村社会的发展,通过乡村建设打造中国特色城镇化。

其二,推进土地流转和确权改革。农民工进城腾出大片耕地,需要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明确流转承受方的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产品所有权和流转期限,加速规模经营及农业现代化步伐。首先,重视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后的权利保障保护问题,既要防止过于强化承包权而制约了土地流转,又要防止过于强化经营权导致原集体成员承包权的丧失。其次,当前农地制度还存在权能设置缺陷,在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强化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探索农户对土地的处置权、抵押担保权和继承权。最后,建立健全运行高效的土地流转平台,引入专业的土地评估机构,同时切实保障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防止村集体越过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侵占土地流转租金。

其三,推进国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家庭所有制农场发展改革。打造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重点打造以家庭户为单位、以粮食生产为主打产业的家庭农场产业发展。出台带有倾斜性的政策,培养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形成粮食生产企业化新格局。要充分释放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效应,合零为整、规模经营,有效克服承包地细碎化带来的“反公地悲剧”问题。农地“三权分置”后,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可以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集中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经营的产出效率。

二、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驱动力在人力资本,这已被国内外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生产活动已经走过手工工具时代、机器工具时代,进入智能工具时代。众所周知,经济时代的划分不是按照生产什么,而是依据怎样生产、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即生产工具的性质划分的。以此衡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均以手工工具为主,可列入手工工具时代,它占据过去全部人类发展史95%以上时间,是迄今为止最长的经济发展阶段。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发生后,生产工具发生质的变化,以蒸汽机和纺纱机的出现和使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进入机器工具时代。经典的说法是“蒸汽磨取代手推磨,纺纱机取代手纺车”,从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前导的新技术革命现在已推进到以生命科学为先导的新阶段,较具代表性的技术包括生物工程、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克隆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从而进入智能工具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已与手工工具时代、机器工具时代不可等量齐观。智能工具渗透到各个领域,改变着生产的要素构成、运行方式、产品的效用和效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改变着一切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创造出更加强大和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这样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在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种要素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可能和条件,高质量发展时代由此到来。

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农业经济,必须也能够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十分宽广。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形成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农业八字宪法”。不管“宪法”本身如何发展变化,但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不竭的推动力。

如在水的利用上,由以往的大水漫灌发展到喷灌、滴灌、根灌,由单纯地用水到节约用水、多用途综合用水。以生态环境恶劣的以色列为例,其国土面积不大且多为沙漠半沙漠的不毛之地,在地中海式气候影响下,不仅降水量少,而且全年降水分配不均匀,整个国家可以使用的淡水资源年人均占有量不到370立方米,水资源极度匮乏。以色列是如何突破水资源匮乏这一天然瓶颈的呢?那就是通过用水、节水等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人工再生水。在常规水资源中,以色列的天然地表水域面积不到整个国土面积的1%,但人工再生水资源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今已经接近天然水资源的供给量。人工再生水资源的增加正是他们通过用水、节水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实现的。他们先是采用一般的引水灌溉技术,继之改造为大面积喷灌,再后来是滴灌、根灌、滴根结合灌溉,通过取水、用水技术全面革新改造,攻克一个个难题,硬是在沙漠半沙漠土地上后来居上发展成为中东蔬菜种植和出口大国,成为中东多个国家的蔬菜供应基地。节水技术的运用不仅推动了节水农业的发展,而且也提高了施肥技术,使得化肥利用率提高30%到50%。

在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发并推广水稻的杂交技术,同样带来革命性改变。他的水稻杂交技术能使单产增加10%左右,为中国粮食自给做出彪炳史册的贡献。袁隆平先生从寻找“野败”到“两系法”技术,再到“三系法”杂交水稻攻关,最后育成中国“超级稻”,使水稻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增强了水稻抵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而水稻所需农药减少,不但可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也利于人类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据估算,杂交水稻已在我国累计推广约100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以上。这不仅为中国的粮食生产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而且有利于提高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

福建省“农—牧—菌”循环农业体系将养猪场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并与菌业结合生产,将“农牧废弃物—食用菌”循环农业综合开发体系及调控技术运用其中,从而实现了有益微生物菌剂筛选、主要接口技术优化、高效栽培基质研发、温室气体有效减排、复合体系碳中和等集成创新。福建按照再循环再利用以及可调控的原则,设立农牧耦合、农菌复合的高效循环系统,促进了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高效融合发展。这种模式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完善了现代循环农业的绿色生产,深化了现代循环农业。福建的农业创新既可以实现菌类产品的高质高量生产,又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物,形成“农—牧—菌”一体化的产业链,最终促进了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至于当今太空育种,无人机播种、施肥、喷洒药物等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更显示出科技创新的无限潜力。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光明前景陆续展现。

三、扶持壮大民营经济,走强国富民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民营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对国家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后,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总路线指引下,民营经济迅速转化为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直至退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得以逐步恢复并快速发展起来。民营经济经历70多年“恢复、发展——退出体制——再恢复、再发展”几个跌宕起伏的阶段,当前处在再恢复、再发展的新阶段。民营经济现状、所处位置和重要性,可用流行的“5678”形象说法窥其全貌:“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尽管这样的概括不一定准确,但足以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取得的骄人业绩,其对国家建设和发展功不可没。

然而,近来偶尔传出某些异议,对民营经济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民营经济性质、地位和作用提出质疑。笔者认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国民经济总量半壁江山有余;是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走向市场经济体制并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载体;是接地气、惠民生、广就业的有效形式;是改革和调整人口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重要担当;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加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强有力的推动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均予以肯定并指出,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我们要旗帜鲜明地保护、支持、壮大、发展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而不是打击、削弱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是走强国富民之路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这一点为过去的实践所证明,也必将为未来的实践所证实。

那么,怎样促进和实现民营经济恢复、壮大、发展和再繁荣?近来多种改革建议层出不穷,需要大道至简,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进行改革,特别是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深化改革,出台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发布,明确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意见》的发表是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应有的遵循、基本的方针和政策。当前的关键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按照《意见》指出的方向和给出的政策,全面落实各项改革措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推出惠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在大力促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口城镇化中,在引进外资、启动内资、产业升级、优化环境等改革建设中,努力消除障碍,畅通产、供、销各个环节和渠道,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把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解决各个环节上出现的“卡脖子”问题,使民营企业更快地发展起来,跟上高质量发展步伐。

其二,发挥比较优势,在做强民营经济上下功夫。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持续、高速的发展,以资本要素积累为主要驱动力、以数量扩张外延式经济增长为主要形式的发展达到巅峰,正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过渡到以新技术革命、集约化经营为主要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民营经济在所有制形式、经营门类、最终产品等环节上具有全要素性质,但是这种“小而全”、以传统农业手工业等产业为基础的经济,显露出生产工具、运营和管理方式落后的缺陷。坚持继续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从实际出发,笔者以为,当前改革的重点不是在所有制上做文章,而是在恢复重振中寻求激活创新发展动力的改革。由于民营经济同县域经济纵横交叉,在中低端把产业做大容易,但更应抓住时机把改革的目标转向中高端,以做大做强为重点,实现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现代化。

做强民营经济最主要的就是加快技术进步,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同前面提到的县域经济发展相联系,需要纳入高质量发展总体战略之中,协同、高效地向前发展。新技术革命大浪淘沙、不进则退,发展民营经济必须坚持科技进步引领方向,加快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步伐,要增加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技术构成,像格力集团那样坚持增加企业研发投资、千方百计地吸引科技人才、增强人力资本积聚,走创新发展之路,践行“人才强则企业强,创新是包括民营企业在内一切企业发展的灵魂”的理念。

其三,推进民营企业资产重组和转型升级,增强抗风险能力。鉴于一般民营企业总体上规模较小、分散经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缺陷,应当鼓励适当扩大企业规模,推行规模化经营。小而散不利于资源集中高效利用,不利于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不利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有效连接和运转。要想发展成为资本比较雄厚、技术比较先进、效益比较高的民营企业,因地制宜地进行资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是必须的和必要的。规模和协作能够创造新的需求,创造出新的生产力,这也是企业转型升级、进行技术革新的必要条件。

四、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囊括除城市经济外的全部经济,产业呈星罗棋布式分布,体现出与地形、地貌、地质相结合的区域特色。物竞天择,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适合本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的“名、优、特”产品及企业脱颖而出,特色鲜明。如东北大米、长白山人参、冀东板栗、山西陈醋、陕西大枣、新疆葡萄干和哈密瓜、贵州茅台酒、景德镇瓷器、烟台苹果、章丘铁锅等地方特色产品以及升级换代了的小五金、小电器、玩具等产业和产品都是令人耳熟能详的。一方面,这些“名、优、特”产品为县域经济创造了相当丰厚的收入,支持着县域特色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则提高了该县、市、旗的知名度——甚至产品直接以该县、市、旗命名,获取相应的专利、带动外贸出口、促进对外开放,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段时期以来,县域特色经济也随着现代化的汹涌潮流,承受着一定的冲击。一是传统“名、优、特”产品所使用的某些原材料和传统生产工艺,用现代合成技术就可以轻松地制造出来,如人造钻石、珍珠、牛黄、牛奶、名酒……虽然表面上与原产品一模一样,以致真假难辨,实则效用和价值相去甚远,甚至冰火两重天。二是用现代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低廉,进入市场却能取得以假乱真的效果,获取超额利润,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三是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给市场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危害甚大。鉴于这些情况,为保护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现提出以下几条意见。

一要改革完善专利制度,助力县域特色经济更好发展。专利制度是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的有效形式,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离不开专利制度保护。县域特色经济包含许多县市旗“名、优、特”产品及其关联企业,专利制度保护是助力发展的“护身符”。当前专利保护在保障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上存在若干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当把好专利的申请和授予关口,防止那些达不到要求的假冒产品蒙混过关。如今中国每年申请和授予的专利数量庞大,更需要按照标准要求严格办事。同时也要考虑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实际,特别是享有传统“名、优、特”称号的产品和生产厂商,应该得到的专利要及时授予,以更好地发挥专利标杆示范作用。有些传统的“名、优、特”产品生产科技含量不一定很高,生产工艺不一定很现代化,有的甚至还依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但是其产品质量高、消费者认同度广,就应及时授予相应的专利,起到带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作用。其次,尽快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专利权作为知识资本,是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它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专利权人能从专利权的运用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要制定并落实专利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激励发明创造者积极从事发明创造,增强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劳动的精神,从而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最后,积极培育技术创新主体。将专利管理贯穿于技术创新全过程,迅速、大幅度地提高企业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和专利保护的水平,引导企业将专利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专利战略与生产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当地龙头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扩大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影响力,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要坚持科教兴县,努力积聚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总体上,县域经济技术构成相对低一些,科教兴县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决定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局,推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此举抓住了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造就人力资本积聚不断增强的态势,为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当今科教兴国已成为基本国策,县域经济发展也必须走科教兴县道路。首先,应积极开展各行各业的科学实验,鼓励企业自主研发,踔厉奋发办好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保持人力资本积聚的不断增强。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征程已经起步,县域经济现代化的大幕也已拉开,必须牢牢把握科教兴国、科教兴县这个大方向、大战略,将其落实到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力资本积聚上来。其次,要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采取边学边干、“传帮带”和系统化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素质能力,让更多有知识、有能力、有条件的劳动者安心投身县域经济建设中,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输送“血液”,提供主体力量。最后,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增强职业教育理念,有效推动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夯实现代化教育基础、推进产教融合。依托学校与县域工业园,整合办学资源、提升办学能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产业生力军,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要挖掘各方面的潜力,扩大资金积累和增加投入。这里所讲的“各方面的潜力”,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诸多渠道。首先,建议国家在年度和五年规划中,单列一笔支持县域经济尤其是支持特色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支持骨干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在加大财政投入规模的同时,加强对财政投入的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县域经济等级和区域影响。其次,加大政府财政支持。虽然除少数县、市、旗外,多数地方财政困难较多、投入资金难度较大,但也要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将重要的项目列入县级规划重点,吸引各方面投资参与。要增强财政效率意识,践行科学理财工作理念,逐步将政府收入全部纳入财政管理。优化落实已经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政府支出,严把预算支出关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最后,广泛动员和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资本是国民经济中活跃的元素,县域是投资兴业的热土,社会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光明。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规范有序地完善、推广和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通过创造良好商业氛围吸引社会资本,增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功能。同时,鼓励经营较好的县域企业,通过改革完善和用好股市、基金等金融机制,举办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吸引外资企业等,促进多种形式、以特色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

五、发展绿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般县域经济处于技术构成的中低端,相当数量的企业还没有摆脱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困境。全面客观地看,县域经济技术进步要有一个过程:虽然不可能一夜之间转换到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良性循环轨道,但在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形势下,县域经济也必须毫无例外地走这条道路,完成由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向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转变。因此,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之中,从而进一步调整县域经济结构、提升社会发展水平、优化城镇生态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强度。同时,要以绿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方向,构建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于建设与治理的关系存有争论。虽然理论上先治理、后建设的逻辑显得“无懈可击”,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受限于向传统工业化的过渡阶段,只能选择边建设、边治理,甚至只建设、不治理的发展方式。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参差不齐,处于传统农业向工业化过渡、工业化中前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同时并存的状态。总体上,处在由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向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过渡之中。降低煤炭、石油等污染较高的能源消耗,节约原材料,打好蓝天、清水、净土保卫战,更好地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共同任务,也是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环境问题倍受世人关注。我国响应并践行国际会议提出的倡议,于1994年率先推出《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随后更是身体力行,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做出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治理环境污染最抢眼的发展中国家。各省、区、市都涌现出一批样板,提供了成功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值得一提的是,县域经济在积极探索、寻求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征途中,取得的成就可圈可点、不可磨灭。但是由于所处发展阶段和技术构成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县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更困难一些,改革任务要更复杂一些。当务之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和问题。

第一,当前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和问题。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这一定义从代际关系上诠释可持续发展,囊括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尽管这一定义还不够完备,但是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点出了基本的要义,后来有的阐释发生偏重“后代人”倾向,是不够全面的。因为这一定义首要的一条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如果当代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何谈满足后代人需求?!不过强调的重点放在纠正不顾后代人需求上,也是有针对性和正确的。因此,县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应在满足当代人需求基础上,将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作为重点。要认识、摆正并处理好发展的代际关系,将发展融入代际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

第二,产出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和问题。发展县域经济,人们很重视资金投入,包括物化资本——产出资本或生产资本的投入,这无疑是必须的和可以理解的。然而更要清楚一点:在人类社会步入智能工具为主的当代,只有人力资本方才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发展投资应将提升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的投入放在第一位,这是决定包括县域经济发展在内最重要、最主要的投资。这么说并不表明产出资本不重要——产出资本投入容易收到见效快、鼓舞人心的效果,但是就本质和长远发展来说,人力资本更具根本性质,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更持久有力。前面提到,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伊始即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表面上给人以“打迂回战”感觉,实际上这是践行发展关键在人才的科学决策。正是这一决策为后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人才。县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样以人力资本积聚不断增强为主要推动力,发展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广、越顺畅、越强劲,绿色可持续发展也会越有保障。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内经济发展趋缓、物质资本日渐乏力、投资日益紧缩、县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更多转向人力资本投资,将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第三,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和问题。在国民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县域经济也必须抛弃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采用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当然,从县域经济技术水平实际出发,某些发展仍一时在数量扩张型轨道上难以摆脱,但是要提高认识和自觉,方向要明确,因为转型升级时不我待。首先,要注重培育县域经济创新能力。县域经济发展要善于打破固有的发展模式,加大引进创新人才、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的力度。在产业发展上要跟随5G、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通过把握绿色转型契机,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工具优势,推动县域经济智能化发展,提升县域产业质量效益。其次,要构建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治理体系。把深化改革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构建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治理体系。稳定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县域经济质量提升,促进县域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最后,要营造浓厚县域科教环境,厚植人力资源势能。在紧抓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县域科学、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人口的体能健康、智能科教和文明素质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智力保障。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