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联想来拟人

2023-02-18周国珠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呼朋引杨柳风拟人

周国珠

沙龙现场1:大家一起读文章

“丁零零……”又到了最期待的“作文沙龙”时间,同学们把目光投向讲台上的周老师。周老师微笑着在屏幕上放出一篇文章: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周老师按了暂停键,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猜测着这次又会是什么样的问题。

周老师顺势提问:“你们读了这个片段,第一感觉是什么?”

“作者描写的春天很美,我发现文中用了很多拟人句!”

“‘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句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向我们大踏步走来。”洲洲一本正经地说。

“‘张开了眼‘脸红起来了‘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等拟人句,把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展现出来。”妮妮急切地说。

“我觉得这里还运用了大量的联想。”心直口快的嘉嘉说道。

周老师笑着说:“借助联想,能帮助我们写出生动的拟人句。”

屏幕上接着放映: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沙龙现场2:品析句子论方法

周老师:“同学们,这是朱自清的一篇描写春天的散文中的几段文字,那你们知道这几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吗?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感受到了,那就是——拟人。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如何利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好春景的呢?”

“作者把桃树、杏树、梨树当作人来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让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蜜蜂闹着,野花眨呀眨,展现出春天的热闹与活泼。”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中‘抚摸一词让我们感受到春风的温暖与和煦。”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句中‘高兴‘呼朋引伴‘卖弄‘唱‘应和无一不赋予了人的情态,把鸟语花香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周老师总结道:“春天,在作者的眼里是多姿的,春天长了脚,春天有了眼睛,太阳有红扑扑的脸蛋……不同的事物,在作者的眼里都活了,它们有了情感,所以写出的拟人句也各具特色。那我们在根据具体的事物联想时,怎么写好拟人句呢?”

“在生活中找到和它相似的人的情感动作!”轩轩若有所思地说。

“说得不错!我们都知道,想象力的基础就是联想的能力,而联想是需要借助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点来搭建桥梁的。”

“春花烂漫,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人的样子,互不相让,赶趟儿。”

“散在草丛里的野花,让我们联想到就像一个个调皮孩子的眼睛,还会眨呀眨的。”

“鸟儿们更是像一群热情好客的人儿,在互相打着招呼,相互追逐打闹,甚至在高歌一曲。”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道。

“同學们,你们都说得非常到位。”周老师因势利导,“我们来场擂台赛吧!我说拟人的方法,你们来对接相应句子?”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

“拟人的方法,第一个,我们让动植物开口说话,比如……”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玥玥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说。

“比喻的第二个方法,我们把动植物赋予人的动作,比如……”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颖颖没举手就站起来回答。

“我也有,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淼淼抢着说。

“拟人的第三个方法,把动植物或事物赋予人的情绪,比如……”

“小雨滴敲敲打打,看起来闹情绪了。”陆陆若有所思地说。

“菜园派对马上开始,蔬菜水果摆动着身子,一个个开心极了!”涵涵也不甘示弱回答道。

……

师生擂台结束了,周老师微笑着引领大家:“有了拟人句的加入,你们是不是觉得语言更生动形象了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是。”

最后,周老师总结道:“同学们,我们平时,看到新鲜事物,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联想,建立联想思维,这样我们的观察角度更独特,写出的拟人句更生动。”

猜你喜欢

呼朋引杨柳风拟人
烟花
立 冬
拟人句
拟人句
晨光初上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春天来了,你发现了吗?
从《杨柳风》谈语域对等理论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书里杨柳风,独爱那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