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生”转“师”之路:磨课

2023-02-18海丽兰州大学

大学生 2023年1期
关键词:主旨教案蜡烛

文/海丽(兰州大学)

我很喜欢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也许这句话是最能形容我与语文之间的关系的。语文于我而言,是作为一种爱好的喜欢,也是作为一个专业的热爱。我的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由于是师范生,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会有教育实习。这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我们这些师范生由“生”转“师”的必经之路。

我们的教育实习是在湖南省的中学完成的,由学校统一安排,同学们大多被安排至长沙市的初中和高中。我被安排至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教授初二语文课程。

备课

挑战从拿到初中语文教材时就开始了。正式给初中生上课之前,需要先在小组内备课。只有备课任务通过了,才能正式进入讲课环节。《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这3篇课文是我们小组的重点备课篇目。首先要全面搜集相关资料、看网上名师的录课视频,然后进入准备教案和教学PPT的环节。对课文细节熟悉以后,用手机录下自己讲课的视频,反复观看并修改,为接下来小组内的登台讲课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会把做好的教案和PPT发到微信群里,互相观摩。看到新奇的创意,获得启发,再去修改自己的文件。这样反复修改几轮后,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版本。作为一个新手教师,这段枯燥的备课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以教师的身份来备课和之前以学生的身份来听课,完全是两回事。我们不仅需要将自己的身份转换,更需要将自己的心态转换,保持一种虚心学习的“空杯子”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讲课能力实现真正提升。

磨课

磨课是登台“实战”前的最后一个环节,由我们这帮新手教师互当评议人来“挑错”,当然指导老师也会在场“犀利”点评。磨课中的“磨”字非常形象生动。任何一节合格的课都是需要打磨的,一并被打磨的还有我们的心智和学养。磨课的过程就是模拟课堂的试讲过程。精心准备的课堂在试讲的时候仍然会出现一些瑕疵。我们先由组内听众挑出错误和不足,然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课堂语言、课堂仪态以及教案、教学PPT。磨课的时候,我们会把45分钟的课堂内容尽量压缩,跳过真实课堂中学生的朗读、思考、讨论的环节,更多地展现教师的讲课风采。这段经历可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过程虽然不易,但我们明白了“切磋琢磨,乃成宝器”的道理。

我们小组内对于一些课堂细节问题难免会存在分歧和争议,比如具体知识点讲解的先后顺序、PPT中音效等功能是否使用妥当、课堂设计的思路等,组员为这些问题偶尔也会争个面红耳赤。

在《蜡烛》这篇课文中,有的组员将“军民情深”的课文主旨作为课堂的引言,而我更偏向于用题目“蜡烛”来引出课文:“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赠别》中有‘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温庭筠的《更漏子》中有‘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蜡烛可以寄托离愁和思念,也可以表达奉献和牺牲,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不同的意义。那么,今天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笔下的蜡烛又有怎样深刻的意义。”讲这段引言的同时,配合PPT上闪动的蜡烛图像,让课文的题目和作者自然“跳出”。我的这段课堂引言获得了指导老师的肯定。

其实用“军民情深”来引出课文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毕竟《蜡烛》的主旨和它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军民情深”。只是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就点明这一主旨,感觉会少了一些层层剥笋的感觉。我希望能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主旨说出来,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如果坚持用课文主旨来作课堂引言,那最好“浮光掠影”式地提一下,不要说得太过直接,这样的留白可以为后面的讲解以及学生的思考留下余地。

当然,我们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同的教师面对课文可以灵活采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作引言,毕竟“教学无定法”,只要能恰当把握分寸,都能呈现出好的课堂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讲出一堂合格的语文课,磨课非常有必要。经历过磨课,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课件、仪态和语言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它既是别人帮我们“挑错”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试错”的过程。

大家都有各自的问题和亮点,也有一些新手教师的通病。磨课将我们的不足暴露了出来,首先是课程难度的问题,我们小组设置的知识点普遍偏难一些,虽然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学习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但这种难度对于刚刚进入初二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些“吃不消”,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课件上的知识点进行“瘦身”。其次是授课语言的问题,有人会带有一些不太好改的口语习惯,如“嗯”“然后”“接下来”等使用得太频繁,也有人在紧张时说话会太快或太慢,还有一些思路卡顿和语言前后不接的小状况。最后是师生互动的问题,我们之前都没真正面对过学生,所以对于有效的课堂互动比较陌生,很多人在磨课过程中都存在讲授过多而启发较少的问题。指导老师对我们说,如果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就要学会恰到好处地点拨,用一些“小提示”来代替直接“给答案”,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牢固的记忆,同时拥有独立思考、自主解题的能力。

“详案”

磨课过后,就能汇集出一份讲课的“详案”。详案是最为详细的讲课话语汇总,从“同学们,大家好!”这一句,一直记录到“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一篇课文总结出来的详案动辄破万字。这样详细的记录看起来有些呆板、耗时,真正给学生上课时也未必会按照原计划逐字逐句地讲,但这种方式让我感觉非常踏实。

准备第一篇课文和第二篇课文的时候,我用的都是这种“笨办法”,到后来就不需要详案的捆绑了。等到讲课熟练之后,它会从“保护”变成一种“束缚”。真实而有趣的课堂是可以变化万千的。“详案”就像是一支拐杖,在初期我们需要使用它,但在最终可以抛弃它。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条分缕析、简明扼要的教案就可以满足工作的需求,这时就可以化繁为简,应对自如了。

经历了艰辛的磨课,才能面对真正的学生,进行真实课堂教学。面对真实课堂时,我们都会有紧张感,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将这种紧张感降到最低。从精心准备的“磨课”到挥洒自如的“上课”,我们还有一段路程要走,但我们并不害怕。“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经历了磨课,我们整装待发,已经准备好迎接真实课堂的挑战了。

猜你喜欢

主旨教案蜡烛
《立定跳远》教案
主旨演讲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平淡真实显主旨
《半张纸》教案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