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剧没落之后,台剧靠啥自救
2023-02-18罗晓汀陈立非
罗晓汀 陈立非
“在过去40年,台剧在不同阶段有着各时期的特点,”谈及台湾本土剧集近年来的发展,出品《我们与恶的距离》《茶金》等剧集的瀚草文创董事长汤升荣曾回忆说,早期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从宋代民间故事开展的连续剧《包青天》(1983年),几乎是海内外华人都曾有过的追剧记忆。至于大陆观众,1988年大陆引进《一剪梅》之后,《星星知我心》《昨夜星辰》《婉君》等“催泪弹”赚足大陆观众的眼泪。
当时台湾主要出品两种剧:一类是原汁原味的本土剧集,如1990年在台热播的乡土剧《爱》主要讲述地域身份引发的矛盾冲突。另一类就是与大陆的合拍剧,尤以琼瑶作品为代表。其他经典的古装合拍剧还有《雪山飞狐》《新白娘子传奇》《戏说乾隆》等。
2000年,《流星花园》刷新台湾电视剧收视纪录,台剧由此进入“偶像剧时代”,众多此类作品引发两岸年轻人的追捧,如2001年的《薰衣草》,2003年的《海豚湾恋人》,2004年的《斗鱼》、2005年的《恶作剧之吻》《王子变青蛙》,2006年的《恶魔在身边》,2007年的《公主小妹》《放羊的星星》《转角遇到爱》,2008年的《命中注定我爱你》……从2001年至2010年,台湾共产出200余部偶像剧作品,年均产量在20部左右。这些剧集虽然收视和影响力不错,但也开始出现同质化现象,形成固定套路:“王子爱上灰姑娘”的桥段,俊男美女的演员组合,夸张的剧情配上唯美的场景,以及逆光、大特写、滤镜等浪漫系拍摄手法。
2012年,《我可能不会爱你 独揽第47届台湾电视金钟奖7项大奖之后,台湾偶像剧逐渐沉寂,开始陷入“没钱拍、拍不好、卖不动”的恶性循环,“台剧没落”甚至成为业界和观众的共识。当年成名的偶像剧演员纷纷进军大陆,最终仅有陈乔恩、赵又廷、阮经天等少数演才支相对扎实的“种子选手”站稳了脚跟,台湾偶像剧开始作为一种“古早记忆”活跃在H站的鬼畜区和弹幕中。
从2016年开始,台剧迎来转机。一方面,“植剧场”系列单元剧的推出让台剧开启类型化、商业化和培育新人的自救努力。另一方面,随着《通灵少女》在2017年成为HBO首部中文剧集,网飞、迪士尼+等国际流媒体巨头纷纷入局,在外部资金和市场营销的支持下,台剧再度引发关注。
2018年,探讨亲子关系的微科幻剧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网飞同步上架。2019年,HBO推出的《我们与恶的距离》由一起犯罪案件引发对新闻媒体伦理、司法程序正义、网络暴力等社会话题的讨论,主演贾静雯凭演技多次登上热搜;同一年,集合“音乐+穿越+悬疑”等要素的《想见你》成为年度黑马,也让男主角许光汉走红两岸。
台湾中时电子报称,摊开2022年第57届金钟奖入围名单,各种类型百花齐放:有时代剧如《茶金》,有讲述现代女性成长的《俗女养成记2》(如图),有犯罪嫌疑剧《逆局》,有奇幻的《良辰吉时》、科幻的《2049》,还有融合时代与悬疑推理的《华灯初上》,以及歌仔戏《嘉庆君游台湾》等,“类型、题材之多元,显见台湾戏剧创作能量的丰沛”。
不过,台湾一直没有影响力大的古装剧。《琅现榜》在岛内走红后,有台湾圈内业者忧心忡忡,“台湾已经太久没拍过纯内制的古装戏了,连梳古装头的人都找不到。这些年大陆经营古装有成,人才、剧本、拍摄场景无一不齐,这也会是台湾未来最难竞争的一点”。
台湾《旺报》2月5日评论称,大陆拥有广大的市场、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取景资源,台湾则拥有独特且长期累积的创作经验与大量专业人才。两岸影视可以在优势互补基础上深入合作,丰富华语影片的类型。文章认为,台湾影视界不应把资源过度集中在本土,“把台湾创意带进大陆,可以激活台湾影视产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