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空会师 逐梦苍穹

2023-02-17陈艳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乘组会师星辰

陈艳辉

热点聚焦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入驻“天宫”。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有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会师”,他们将完成首次在轨交接。“太空会师”再次刷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新高度,这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

纵深剖析

1.“太空会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注脚。

“太空会师”是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彰显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和不懈追求。百年来,从“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到翻天覆地的新中国,再到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励一代代中国人为之奋斗、为之奉献。尽管一路上饱经沧桑,但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中国人始终挺立起坚硬的脊梁,不断取得民族进步的胜利。可以说,“太空会师”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锐意创新、踔厉奋发的精神写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注脚。

2.“太空会师”的背后体现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一个个中国航天人接过了时代递过来的接力棒,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太空的“串门访客”变成“常住房客”,身份变化的背后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航天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之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烙印深深打在中国载人航天征程上,展现了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铿锵步伐。

任务驱动

1.“太空会师”,携手圆梦启程。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是空间站三舱组合体组装完成后第一个到访的乘组。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将在轨工作6个月,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将实施3到4次出舱活动,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开展常态化的平台测试、维护及站务管理等工作。

2.中国的征途是探索星辰大海。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飞天逐梦,中国在奔赴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中国国家航天局日前发布了中国的深空探测任务规划,未来10到15年,中国还将开展火星采样、小行星采样、木星、天王星等行星探测。探索浩瀚宇宙,中国人自信的脚步将会迈得更大、更远。

3.人类的发展需要合作共赢。

航天发展不能靠闭门造车。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疆域,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早已宣布,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这在此类项目上尚属首次。目前已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研究计划。未来,“天宫”上不仅会有中国人的面孔,还会有来自五湖四海、各个国家的航天员和科学家的面孔。“天宫”不仅属于中国,更是属于全人类的“太空驿站”。

多方观点

“太空会师”是以“星辰大海”见证民族复兴

熊林海

星辰大海作征程,民族复兴起赞歌。

“太空会师”以“星辰大海”振奋民族精神。载人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它激励我们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笃定前行。“北斗”泽沐八方,“嫦娥”飞天揽月,“天问”造访火星,“天和”筑梦天河,如今,“太空会师”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太空会师”以“星辰大海”书写伟大奋斗。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航天精神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要以航天精神为指引,敢于“问天”筑梦、勇于“梦天”追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为最耀眼的星。在“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刻,我们都要发挥航天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太空会师”以“星辰大海”见证民族复兴。航天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航天事业的发展见证和承载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就一定能逐梦更远的星辰大海,不断标注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摘编自“中安时评”2022年11月30日)

太空会师,何以刷屏

孙文静

一段跨越星辰的航天情谊,具象为两个神舟乘组的“宇宙级同框”。6名航天员太空拥抱的照片,以及网友们“祖国万岁”的祝福声,在当天一早“刷屏”。太空会师,何以刷屏?

伟大事业始于伟大梦想。古有屈原在《天问》篇发出“圜则九重,孰营度之”的宇宙叩问,今有“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丰富实践。中国航天人接续完成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系列重大跨越,在浩瀚太空一次次刷新載人航天事业的“中国高度”。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走过三十年栉风沐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6名中国航天员聚首“太空家园”,兴奋之余齐喊“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正是这种载人航天精神的表达。

伟大事业成于实干。两个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是首次;两艘神舟飞船同时在轨工作,亦是首次。多个“首次”的背后,是无数次的试验与付出,凝结了无数人的心酸与汗水。一代代航天人强化使命担当,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成就了不负众望的“大国重器”。未来,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都可以实现重复利用,这将推动中国航天建设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浩瀚星辰,我们携手共赴。“太空会师”后,中国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摘编自《南方日报》2022年12月1日)

猜你喜欢

乘组会师星辰
今夜星辰
“博士乘组”奔赴苍穹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天宫会师!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长征路”上胜利会师
散乱星辰
小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