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壳山核桃桑褶翅尺蛾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2023-02-17

果树资源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尺蛾薄壳山核桃

陈 雷

(阜阳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安徽 阜阳 236029)

桑褶翅尺蛾[Apochimaexcavata(Dyar)]又名桑褶翅尺蠖,属磷翅目、尺蛾科,其食性杂,为害树种多,主要为害枣、桃、核桃、榆树、白蜡、苹果、梨、海棠、丁香、月季、桑、柳、元宝枫、栾树、紫叶李等多种果树和绿化苗木。该虫在国内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吉林、辽宁、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等国。近年来,随着薄壳山核桃的推广,桑褶翅尺蛾为害薄壳山核桃的情况时有发生。桑褶翅尺蛾虫体中等大小,产卵量大,虫均产卵1 000粒左右[1],幼虫取食量大,在薄壳山核桃上主要取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甚至将叶片全部吃光。因而,桑褶翅尺蛾是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中潜在的风险性害虫。

1 发生规律

1.1 为害状况

桑褶翅尺蛾以幼虫啃食薄壳山核桃叶片、嫩芽、嫩枝进行为害,3~4龄食量大增,严重时可啃食全部叶片,严重影响全年树木生长和养分积累,对后期坚果生长和产量提升极为不利。

1.2 生活史

越冬蛹3月上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卵期10~15 d,4月上旬幼虫孵化,幼虫为害期22~30 d。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下树结茧越夏越冬[1](见表1)。

表1 桑褶翅尺蛾生活史

1.3 生活习性

1.3.1 成虫

雌蛾体长14~16 mm,翅展40~50 mm。3月上中旬开始羽化,羽化盛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4月初羽化结束。

1.3.2 卵

长约0.6 mm,初产时绿色,圆形饱满,1~3 d后渐变红褐色,1周后深灰色,卵粒中央凹陷,有金属光泽,孵化率90%左右。幼虫孵化后,卵壳为透明白色。卵期10~15 d[1]。

1.3.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40 mm。幼虫共4龄。初孵幼虫黑色,2龄时虫体绿色,腹部第1~8节背部有白绿色刺状突起,2~4节上的刺突明显较长,第8腹节背部有白色刺突1对;第2~5节两侧各有黄绿色刺1个,背面各有2条黄白色斜短线呈“八”字形。

1.3.4 蛹

蛹纺锤状,红褐色,长13~15 mm,腹部2~3节各具气门1对,末端有尖硬刺2个。

1.4 发生规律

桑褶翅尺蛾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草下、树干基部疏松土层中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羽化,一般3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羽化出土后,当晚即可交尾,然后于夜间在山核桃枝梢光滑处产卵,卵排列成长块状,单雌平均产卵量700~1 100粒,雌成虫经两昼夜,分8~12次产完所有卵粒。每个卵块80~100粒,卵期10~15 d。

4月初开始孵化,孵化率90%左右。孵化幼虫3~4 h后开始爬行觅食,取食山核桃嫩芽、叶片。幼虫受惊后,吐丝随风漂落。白天常常于叶缘、叶轴处静伏,头部仰起并紧贴腹部,呈倾斜“?”状。2龄幼虫取食造成叶片缺刻,残留部分叶片和叶脉。3~4龄幼虫食量大增,昼夜取食,将叶片蚕食后仅留叶轴和部分叶脉。幼虫下树前一天停止取食,一般在夜间下树,入土作茧。幼虫为害期22~30 d。5月上中旬,幼虫老熟,吐丝下垂或爬行至草下、树干基部疏松的土壤,于地表10 cm左右土层中吐丝结黄白色薄茧。1月左右开始化蛹,以蛹越夏越冬[1]。

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雄性成虫趋光性较雌性成虫更为活跃,成虫飞翔力不强。成虫出现时间的早晚及数量,往往与降雨时间和雨量有关,雨后第2天成虫往往大量集中出土。

2 防治措施

2.1 人工防治

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人工剪除有卵块、孵化幼虫的枝条和叶片,集中烧毁;秋冬季或早春时节,在树干基部紧贴树皮处,人工挖出虫茧,集中处理或喂养家禽;冬季翻土,将树干基部土壤浅耕,使虫茧外漏,增加鸟类啄食和冻害几率。

2.2 物理防治和预测预报

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并根据诱杀数量推算成虫羽化盛期,制定幼虫统一防治方案。

2.3 化学防治

幼虫1、2龄期,是桑褶翅尺蛾幼虫敏感期,间隔10 d连喷两次触杀剂、胃毒剂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如:10%吡虫啉1 500~1 800倍液、25%灭幼脲3号2 000~2 200倍液、10%苦·烟乳油800~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1 000~1 200倍液均可。

猜你喜欢

尺蛾薄壳山核桃
美国薄壳山核桃家庭原味炒制试验
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与发展策略
山核桃
薄壳山核桃培育与栽植技术
鸡蛋与薄壳建筑
烟雾剂防治桉树尺蛾试验初报
工业黑化的是桦尺蠖还是桦尺蛾
危害桉树的3种主要尺蛾林间分布调查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吉林省森林尺蛾种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