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重大国家战略的河北实践
2023-02-17张亚培
■ 本刊记者 张亚培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持服从服务大局,全域对接、全面承接,打造‘两翼’发展新格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河北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的相关思路和目标,并提出了今后五年“坚定不移推进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建设经济布局”的总体安排,释放出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的强烈信号。
多维度合作协同不断深化
今年省两会上,“轨道上的京津冀”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一辆列车从石家庄、唐山、张家口等地行至首都北京的时间实现了“一小时通达”,让大家感受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度”,也是重大国家战略在我省落地落实的生动诠释。
交通,被认为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有效推动了三地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加速流通和周转,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交通上的不断突破,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北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全面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从交通无缝衔接,到生态携手保护,再到产业转移升级,不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层次。石家庄借力京津产业优势和科技资源,理顺产业发展链条,改造提升产业结构,产业对接合作成效初显;廊坊市积极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临空经济区新增长极,促进中南部县市与雄安新区联动发展;沧州市重点打造“渤海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沧州现代产业基地、任丘石化产业基地”三大平台……全域承接、全面协同。疏解与承接之间,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对河北人而言,“协同发展”已逐渐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迎来巨变的雄安新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协同创新,加快“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是当务之急。参加省两会的委员们认为,应瞄准协同创新的短板弱项,在强化平台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聚力攻坚,促进京津创新链和河北产业链深度融合。
“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建设空间,拓展到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衡水和雄安新区‘五市一区’全域了!”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张洁有些兴奋。她说,今年河北将重点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12 家科技合作园区,与京津共同打造先进制造、新能源、智慧城市等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吸引更多京津人才、成果等高水平创新要素向河北集聚。
“围绕京津创新链布局河北产业链,构建适应协同创新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省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刘兵表示,河北高校要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河北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省政协委员,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海龙介绍,河北已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吸引科技型企业落地、设立京津研发飞地等12 个方面制定鼓励政策,吸引更多京津人才、科技成果等高水平创新要素向河北集聚。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疏通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的淤点堵点。”王海龙委员表示,河北应进一步创新协作机制,实现共享、互认制度。
协同发展里也有共建共享的百姓故事。数据显示,近年来京津冀三地通力合作,医疗卫生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服务共建共享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委员们建议,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建立分院、分校和合作共建等形式,承接北京医疗、教育等非首都功能,增强河北基本公共服务自身“造血”功能。
雄安新区打造未来典范之城
2023 年,是雄安新区全面落实中央疏解清单的一年。行走在雄安新区,目力所及,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如何进一步把雄安新区打造成典范之城,也是省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在今年重点工作中,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诸多可量化的具体项目清单,这让目标任务的可操作性更强。委员们建议,雄安新区要坚持建设服从规划、进度服从质量,聚焦启动区“主战场”,统筹推进起步区等重点片区和R1 线、雄商高铁、雄忻高铁、雄安国贸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城市大规模形态开发。
雄安新区新建项目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高速公路可光伏发电,村民提篮购物、垃圾分类、物品再利用已经形成习惯,雄安新区是河北同类型地热资源中储量集中、出口温度高、开发利用条件最好的区域,城区清洁能源供热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委员们建议支持雄安新区开展地热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工程。“园区碳排放占全国的比例约31%,园区降碳是我国终端用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牛鼻子’。”省政协委员、国网电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雄安运营中心)运营总监徐慧明建议,从标准制定、政策引导、产业布局等方面推动建设零碳/低碳园区。
雄安新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 项、省级24 项、市级102 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委员们谈到经济发展的同时,表示要留住乡愁,守护好雄安的历史文化根脉。
后奥运经济蓬勃发展
北京冬奥会后,张家口借助冰雪资源,不断探索冰雪经济新方式。
正值冰雪季,崇礼区滑雪场迎来客流高峰。蓝天白云下,蜿蜒洁白的雪道倾泻而下,滑雪爱好者们全副武装尽享速度与激情。
作为万龙滑雪场的金牌指导员,张沫每天忙着指导学员,并为其他滑雪指导员做培训。她曾是一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退役后从事过其他工作,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她以滑雪指导员的身份重新回到自己热爱的滑雪场上。
像张沫一样,后奥运经济惠及了很多人,促进了就业,繁荣了经济,同时也为冰雪运动爱好者们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后奥运的首个冰雪季,崇礼的变化是显著的。自2022 年12 月以来,游客数量明显增加,以前的游客大多来自京津冀地区,今年有很多从全国各地来的滑雪爱好者。与此同时,全省群众性冰雪运动也开始展开。近日,第七届河北省“健康河北 欢乐冰雪”系列活动启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4 月,其间将举办344 场冰雪赛事活动,相比往年,赛事品质更加专业,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基础更加雄厚。
“一年来,张家口不仅积极申办国内外高水平冰雪赛事,还在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等新业态,真正实现了冬奥遗产的充分利用 。”省政协委员,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永青一年来多次到冬奥场馆调研,感触颇深。
省政协委员、张家口冰雪运动协会秘书长刘博宇建议,要打造更多高质量的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强化宣传推介,让更多人认识到体育文化旅游的魅力,“参与的人多了,发展自然就起来了。”
委员们建议,张家口应积极承接办好国际、国内冰雪赛事和研学会展等活动,谋划举办一批标志性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全季体育产业,通过“全域对接、全面承接”,给后奥运经济带来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
近日,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主席格雷瓜尔·朱诺德向张家口市发来欢迎信,标志着冬奥之城张家口市正式成为世界奥林匹克城市联盟会员。张家口,正在以其独有的冰雪魅力向世界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