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偶记

2023-02-17草川人供图视觉中国

读者欣赏 2023年1期
关键词:傀儡木偶戏木偶

文草川人 供图视觉中国

从我记事起,老家每年都要演一次木偶戏,时间大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至二月初二之间。年年如此,雷打不动,除非出现了什么重大变故。

在我的老家,木偶戏叫作“木脑壳戏”。这个名称是沿着村庄民俗文化的历史一路流传下来的。尽管现在已经进入了新世纪,各行各业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木脑壳戏”的演唱。

村庄里,一些传统技艺因为遭遇了现代化而面临消失,甚至有一些已毫无踪迹可寻了,只存在于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的记忆里。但木偶戏就不同,哪怕是一名“00后”,只要问起,他都能说出个一二来,甚至还能讲出一些精彩片段。这与民俗中流传的方式有关,与乡村生活的历史习俗有关。老家人把木偶戏称为小戏,把戏台上由真人进行表演的戏叫大戏。

在老家,木偶戏不仅仅是在正月里农闲的时候给农人看的,也是给村庄里寺庙中的神仙看的。这些年尽管青壮年人只要过了正月初五就动身去天南地北的城市打工,村庄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但戏一定会准时唱。这是村庄娱乐的一种方式,娱神也娱人,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场戏由几家人牵头,被称为“会头”,每年轮流,今年是这几家人,明年又换成了另外几家人,直到全村轮转一遍。过了正月初五,“会头”会挨家挨户收钱,称为份子钱。因为我们的村庄大、人口多,每人大概收3到5元就足够了。这些钱用来支付木偶戏团的演出费用,也用来为他们准备三天的吃喝。

在我模模糊糊的记忆里,第一次看木偶戏是在1984年前后,我五六岁。正月初六那天,有几个人来家里收钱,父亲很热情地将全家人的份子钱交给了“会头”。

木偶戏团是正月初十前后来到村庄的,他们一行五人,用几匹骡子驮着戏箱。因为好奇,我从家门口一直跟着他们到了村庄的庙门前。他们将笨重的木箱子一个个抬进了庙门,并没有打开。直到正午,他们都在指挥着“会头”用椽子和帆布搭建简易戏台。记得当时母亲来寻我吃午饭,说木偶戏晚上才能唱。

傍晚时分,戏场里响起了密集的鞭炮声,紧接着干鼓子犹如夏天的暴雨落在屋瓦上一样“哒哒哒……哒哒哒……”地响了起来,铜锣和钹也不时加入助兴。

演出开始了,幕布缓缓拉开,据说唱的是《西游记》的片段。远远望去,几个木偶人在交战,一个老汉扯着嗓子,咿咿呀呀地吼个不停,有时尾音拖得很悠长,有时又唱得和风细雨,抑扬顿挫。那些木偶人,都有鹅蛋一样大小的头,戴着五颜六色的戏帽,穿着长长的千奇百怪的戏服。在表演者的手中,它们一会儿挥舞着手中的金箍棒,一会儿又翻着筋斗。锣鼓紧密时,这些小木偶一定在打斗、交战;锣鼓平缓时,它们一定眨着眼睛在谈判,在寻求和平解决之道。我们一群小孩掀起篷布,想钻进戏台里看个究竟,但刚一进去,就被会头和闲着的演员们轰了出来。

对一个孩子而言,会眨眼睛的木偶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充满了诱惑。第一次看木偶戏的四年后,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那一年,轮到我们几户人家做“会头”,晚上还有一位白胡子老人来我们家寄宿。

第二天晚上唱完戏,那白胡子老人在祖父陪同下来到了我们家。他手中提着一只细长的木箱子。等脱了鞋上了炕,准备和祖父熬罐罐茶时,他突然打开了那只箱子:“小家伙,今晚我给你专门带来了一个木偶,让你详细地看看,你就不惦记了。”我赶紧坐到他身边,听他给我详细地讲解:“这木脑壳的头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根据人物角色,给它化了妆;头帽和戏服也是根据角色进行配置的,你看这一身衣服,比我们身上穿的还要好很多。”他一边讲解着,一边用食指将一根线拉了一下,木偶人果然眨了一下眼睛。

多年以后,我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领域工作,对往事里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过一次梳理,发现那时到如今一直在我老家流行的木偶叫“杖头木偶”。所谓杖头木偶,就是将木偶人的头安装在一根棍子上进行表演的木偶。还有一种木偶,叫提线木偶,这种木偶在西北地区并不流行。

木偶戏又被统称为“傀儡戏”,是汉族人的传统艺术。普遍的观点认为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朝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北齐时水动“机关木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年代,只可惜少有文字记载。

隋朝百戏中多“水饰”,“机关木人”多半演神话、传说、三国故事,人物颇众,对木偶戏的制作与表演有直接影响。唐朝文化更加繁荣,歌舞戏、参军戏争奇斗艳,机关木人可以饮酒唱歌吹笙。据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画及诗词歌赋推断,“提线、杖头、布袋、盘铃傀儡”等木偶类型,此时皆有。而《东京梦华录》中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记载。

根据以上来源,木偶戏在我国经历代传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更加证明,国人几千年来对木偶戏的钟爱。

对千里陇原而言,木偶戏几乎在每一个地方都存在着,尤其是广大农村,从陇东到陇南,从天水到定西,从白银到河西走廊,木偶戏到处可见。尤其是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有名震全省的“邵家班子木偶戏”。

整体而言,邵家班子木偶戏属杖头木偶,古称“托偶”或者“托戏”,俗称“三根棒”,在张掖民间也称为“肘娃娃”。邵家杖头木偶是由艺人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一种戏曲形式,是一种融合雕刻、服装、道具、表演、剧本、音乐等诸多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

据《张掖市志》等相关资料记载,张掖杖头木偶戏是明初由于政府大规模移民,从秦晋一带传入的。至清代中期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

根据张掖市文化馆相关人员介绍,在旧时,张掖较为著名的木偶戏班有三个,一是道光初年的双盛班(即邵家木偶戏班),已有八代传人;二是道光年间杨杰创立的皮影班(义和班);三是由魏学富、魏学剑兄弟俩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创建的全盛班。这三个戏班都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班主管理的家传制。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演出所用木偶、服装、道具均由艺人自行设计制作,木偶在造型上十分注重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既借鉴了民间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等的造型和技法,也吸收了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木偶人的动作十分形象、惟妙惟肖,不仅能转头动眼珠子,还能开合扇子、写字、拿书、斟酒、撑伞、烧香点烛、射箭、舞剑等。不仅如此,还能做喷烟、喷火、搬物等高难度特技动作。

在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后,邵家班子木偶戏变得越来越有看头和味道了,尤其是在创新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比如变脸等。

小戏虽小,但因为成本低廉,适合在山间村落流传,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从汉代一路走来,不曾中断。它仿若西北山坡上盛开的那一片片野棉花,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始终摇曳在苍凉的西北风中,经受着风霜雨雪的洗礼。

一代又一代,木偶戏也像一缕缕阳光,照耀着山乡村野,让那些世世代代居住和生活在乡野里的质朴的人们,在闲暇之余,使疲惫的身体得到放松和休憩,让他们拥有了一份份美好的希望和念想。

猜你喜欢

傀儡木偶戏木偶
木偶和木偶戏
水傀儡考论
传统戏剧——木偶戏
东汉
东汉———皇帝成为受人摆布的傀儡
木偶戏
木偶戏
小木偶找智慧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