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脐鼓
2023-02-17文/陇菲
文/陇 菲
有关脐鼓,有许多文献记载。
唐·杜佑《通典》云:
齐鼓,如漆桶,大头设齐于鼓面,如麝脐。
《旧唐书·音乐志》云:
齐鼓,如漆桶,大一头设齐于鼓面如麝脐,故曰齐鼓。
婆罗门乐用漆筚篥二,齐鼓一。
陈旸《乐书》亦有记载并配绘图:
齐鼓,状如漆桶,一头差大,设齐于鼓面,如麝脐然。
附图所绘,“一头差大”,并不明显;“如麝脐然”之“齐”,倒是十分突出,不过,并非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说“大一头设齐”,而是小头设齐。
关于脐鼓,近代乐器学家论述寥寥。
2011年,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沈冬博士研究生黄佩玲硕士论文(以下简称《黄文》)说:
文字史料的稀少,使得近代研究者在讨论中国古代之乐器时,几乎将齐鼓忽略。如林谦三之《东亚乐器考》中,所探讨之鼓类包括了答腊鼓、羯鼓、印度系铜鼓、细腰鼓、鸡娄鼓等,牛龙菲之《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亦对细腰鼓类、鸡娄鼓、担鼓、行鼓、答腊鼓、羯鼓等众多鼓类进行考证,两者却皆对齐鼓只字未提。①
黄文提及郑汝中1988年论齐鼓的文字:
敦煌有种鼓类,形状若腰鼓型,一头略大,横系于腰间,鼓面有一突出圆形物,即所谓之齐。此鼓之齐为何物,在音响上有何特征,尚不能得知。此鼓在云冈石雕乐伎图像中也有,看来并非虚构,是有其根据的。敦煌齐鼓见于西魏285窟,后来不再出现。②
也提及学者庄壮2002年论及齐鼓的文字:
敦煌早期壁画乐器中有此乐器图像,尤其西魏第285窟南壁飞天乐伎双手拍击演奏此乐器。麝脐之物十分突出,其形状与史书记载相吻合……有了麝脐之物,估计音色不很明亮,具有沙哑韵味。③
两位均言及“如麝脐然”之“脐”,惜未深入讨论“脐”之于鼓的功效作用。
此外,高德祥2008年也有关于齐鼓的言说:
关于齐鼓的基本形制,《旧唐书。音乐志》载:“齐鼓,如漆桶,设齐于鼓面,如麝脐。”宋陈旸《乐书》中说:“(齐鼓)状如漆桶,一头差大,设齐于鼓面,如麝脐然。”由此可知,齐鼓的形制最明显的特点有四个:一是鼓框为木制形如漆桶;二是一头大而另一头小;三是鼓面与鼓框平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个鼓体不大,正如文献中所说的“如麝脐然”。
齐鼓在壁画中并不多见,如果按文献中的记载所述,莫高窟288窟中天宫伎乐所演奏的就是其中比较准确的一个。此鼓正是一头大而一头小,鼓框短粗如漆桶,整个鼓体不大,鼓面不用绳子绷拉,而是用钉子钉在鼓框上,这些特征都与文献中的记载基本相同。④
高德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个鼓体不大,正如文献中所说的‘如麝脐然’”似乎是将“如麝脐然”理解为齐鼓“鼓体不大”的比喻。他例举的莫高窟西魏288窟图像,虽然“如漆桶”,但未见“如麝脐然”之“脐”。
“如漆桶”之鼓敦煌莫高窟西魏288窟壁画
敦煌莫高窟确有“一头差大”之齐鼓,见之于西魏285窟。高德祥称之为“差头鼓”:
此鼓突出的特点是一头大另一头小。这种鼓在文献中还未曾见到过明确的记载,所以时过境迁,无从查考,只能根据其特征而命其名。⑤
其实,“这种鼓在文献中还未曾见到过明确的记载”之说,似乎并未完全理解陈旸《乐书》有关齐鼓“一头差大”之意。
除以上诸位之外,王清雷2010年也有文涉及敦煌莫高窟西魏285窟壁画之“齐鼓”。他说“齐鼓”,“呈带锥度的圆桶状,一头大一头小,在大头鼓面中央设脐,正如文献所说的‘一头差大,设齐于鼓面’。⑥”但也未讨论此“脐”的构造、功能。
刘文荣2014年也曾论及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巩义寺石窟中“一头差大,设脐于鼓面”的“齐鼓”,也未言及“脐鼓”之“脐”。⑦
根据陈旸《乐书》“一头差大”之语,笔者曾怀疑此鼓即是“齐鼓”,但未能识别“大头设脐于鼓面,如麝脐”之“脐”,而与脐鼓失之于交臂。黄佩玲硕士论文,拾遗补缺,匡我不逮。
黄佩玲硕士论文的导师,沈冬博士1980年《隋唐西域乐部与乐律之研究》,对“如麝脐然”之“脐”有如下论述:
“如麝脐”明示所谓“齐鼓”者,其实应是“脐鼓”,因为“大头”端的鼓皮上另外贴了一物,看来犹如有一脐眼在上,这是齐鼓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因有此名。透过以上对齐鼓的外型的了解,吾人不难于判定这又是印度系的鼓,因为鼓面“设齐(脐)”是印度鼓类独一无二的技法。⑧
沈冬所说,有印度《舞论》记载根据。黄文基于沈冬所说,进一步指出:
透过与印度鼓类的比较,此文不但藉由现有印度鼓的例子,解决了齐鼓之“脐”为何,更指出其兴古代天竺之渊源。印度鼓类所设之“脐”,实为各种粉类混水调制而成之“调音糊”,以“调音糊”改变鼓皮音高音色之习惯自印度上古时代即有所发展,且已不少有先前研究指出了隋唐之前从天竺地区传入中原之乐器,说明两地音乐文化之交流确实有据。因此沈文之论点不仅合理,更精确地解释了史料对齐鼓之文字记载。⑨
根据印度《舞论》,黄文介绍了“如麝之脐”的功效作用:
在鼓面上抹土的动作称作marjana,直译时同时可指“净化”及“发声”,将鼓声发出并予以调理净化,即可得到“调音”之意。由此可知,古代marjana的“调音糊”之成分为黏土,而根据《舞论》接下来的记载,更可以看到古印度人利用黏土将鼓调出sa、re、ga、pa、dha等音高,以配合歌唱的音阶旋律。⑩
调音糊的具体配制、使用方法,黄文也有详细介绍。
在调音糊的使用上,南北宗的mrdanga皆为右面以涂干的方式黏着固定的黑色调音糊,而左面则使用现场以面粉和水调制的暂时麺团,在演奏前才黏上,Pakhavaj的右面黑色调音糊称为Syahi,即黑色之意,其主要成分包含氧化铁及米制的糨糊;mrdangam的调音糊则是称为karini,其成分亦为糨糊与包含铁与镁的岩粉。事实上除了这些主要成分外,不同的匠师亦会掺入不同的独家配方,都是为了使右面的鼓声调出优美的音色,而此块圆形的黑点,更是经过精细的涂抹与磨干,层层堆叠成扁平的弧面。每次演奏前,鼓手须将右面音高调为旋律演奏的shadja基音,而左面则藉由黏上新鲜的麺团,调成低于右面八度,更为深沉的音高声响。
Khol所使用的调音糊以煮过的米饭及炭灰或铁粉混合而成,有些鼓会以磨干的方式涂抹于左右两边,有些则是只涂右面,左面使用新鲜的面团。无论如何,左面涂抹的面积都相当大片,几乎盖满内层露出的鼓皮,涂上这层后,鼓声可以降至低于右面十一度。
(陇菲按:右面是小头,左面是大头。如果右面基音为宫,左面低11度,乃为下徵;如果右面基音为羽,左面低11度,乃为下角。此宫与下徵,即1与5,羽与下角,即6与3,大小调主与属的关系,已成为现代定音鼓常规配置。)
印度北方与西北的dholak较古典鼓类小,左面鼓皮的“内侧”黏贴了用以降低音量及改变音色含焦油成分的masala,即调音糊。⑪
印度诸多鼓中使用调音糊者,虽然材料与制作程序皆有差异,但大致可分为干涂磨平的固定式和较为湿软的临时式,或介于其间者。
在Musical Instruments of Tribal India一书中,更可见到Gujarat的bhil族之madar鼓,左右面不但非一般磨平的调音糊,更有将此粘图塑成立体状或多粒小团黏于同一表面的案例(图94),而Madhya Pradesh的Muria族所使用之Mandri鼓则可见较大的右鼓面黏贴着凸起之调音糊(图95)。⑫
脐鼓(黄文图94、95)
黄文例举之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壁画、云冈第16窟石雕、克孜尔第77窟壁画,皆可以清晰辨识“如麝脐然”之“脐”。
脐鼓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壁画
脐鼓云冈第16窟石雕
脐鼓克孜尔第77窟壁画
以上图像中,脐鼓之脐,皆为凸起之立体状。
黄文又说:
古代印度虽无调音糊之图像,却早有关于调音糊的描述。
临时式调音糊,是在演奏时才黏至鼓皮,其水分含量最高,体积也最突起,在造型上最接近于敦煌图像所见齐鼓之“脐”,而上节沈文所举之 mrdanga 调音糊则属固定式,由于较扁平,因此较无法在平面图像中看见其踪影,亦无法确定是否已发展出这种精密调音之装置。⑬
到了唐代之后,这种以双手拍击之双面鼓,不论有齐与否,在各种音乐图像中则几乎失去踪影。⑭
其实,中国瑶族之黄泥鼓,至今仍然保留在鼓面中心涂抹湿泥,以增加鼓面厚度的技术。经过如此处理的黄泥“公鼓”,声音更加低沉浑厚。
黄泥鼓鼓心抹泥(图像采自网络)
兰州太平鼓(图像采自网络)
邢媛2016年《“泥巴”与鼓的共鸣》说:
黄泥鼓是金秀坳瑶特有的一种长鼓,它因用黄泥浆糊在鼓面定音而得名。
这种鼓黄泥鼓有公鼓和母鼓之分,母鼓短而粗,公鼓细且长。……其中只有公鼓需要涂抹黄泥。⑮
无独有偶,在南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岛上也有这样一种鼓,是一种有柄的长型鼓,昆度鼓,跟中国的黄泥鼓和缅甸的围鼓类似,当地人将蜘蛛织网时分泌出的一种黏性物涂抹的昆度鼓的鼓面上,用于改善鼓的音质。⑯
东南亚以“脐”调节鼓之音高、音色的技术,应该是受印度影响。但南太平洋新几内亚岛土著此术,是否也是受到印度影响,似难确定。
唐代之后,鼓面设脐调音之术,在中国中原逐渐失传,蜕化为鼓面之上的纹饰。当代中国,各地均有鼓面中心绘一黑色圆点、或由此黑色圆点演化而来的太极图像之鼓。诸如,西安鼓乐之“坐鼓”(坐堂鼓)、“乐鼓”,兰州太平鼓,藏族、蒙古族之“神鼓”(又称“喇嘛鼓”)。凡此,皆为脐鼓遗风。
鼓面设脐,并非如沈冬所说,是“印度鼓类独一无二的技法”。
《世界乐器》云:
击奏面的皮膜上敷些小的黏性颗粒或膏状物可改变音质。
新几内亚的鼓皮面上小丸粒,是用蜘蛛编网时分泌的黏性物质做成。(18)
中国古籍亦有类似记载,且早于印度《舞论》。
《周礼·冬官·考工记》云:
良鼓,暇如积环。
郑锷《周礼解义》云:
暇者,漆之文理也。鼓之革,调急则漆之也。其暇,如累积玉环。然盖环之累,相重积其文理,周围环合可观。冒鼓之革,苟调而急,则即漆之,后其文理周围环合而圆,亦如环也。若急而不调,则其漆所幔文不能。然唯如环之积,乃验其为良也。
这说明,以“漆”文饰鼓面调音而“暇如积环”,是中国先秦早有之传统。印度乐师“经过精细的涂抹与磨干,层层堆叠成扁平的弧面”的调音技术,中国瑶族黄泥鼓,以及南亚围鼓同类调音技术,疑皆是中国古术之遗亚。
注释:
①黄佩玲硕士论文《北朝敦煌音乐图像历史文化释——以乐队音响及印度齐鼓为焦点》,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音乐学研究所,2011年1月。
②郑汝中,敦煌,《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
③庄壮,西安,《交响》,2002年第4期。
④高德祥《敦煌古代乐舞》,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⑤同上。
⑥王清雷《图说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鼓类乐器》,北京,《广播歌选》,2010年第1期。
⑦刘文荣《石窟壁画中的齐鼓考——兼论龟兹乐的东进》,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⑧沈冬博士论文《隋唐西域乐部与乐律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0年。
⑨⑩⑪⑫⑬⑭同注①。
⑮⑯⑰邢 《“泥巴”与鼓的共鸣》,沈阳,《音乐生活》,2016年第11期。
⑱鲁思•米德格雷主编、关肇元翻译,《世界乐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