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及改善策略研究*

2023-02-16

大众文艺 2023年22期
关键词:政和协同育人

姜 怡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在立德树人基本要求下,我国高校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这也要求高校做好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建设,发挥二者优势,推动协同育人。从现状上看,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数目较多,截止2022年底,我国高校超过3000所,在校学生超过4400万人,规模较大,体现了我国较强的教育能力,也要求高校做好教育管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在拥有专业技术、综合素养的同时,也具有坚定的思想观念[1]。目前来看,部分高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情况不够理想,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成长,就其工作的现实困境、基本思路以及可行优化策略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辩证关系

1.课程思政的基础性作用

重点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是课程思政的特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学科有效融合、建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教学目的,也是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基础。本质上看,课程思政仍是一种教育,其基本着眼点在于遵从立德树人理念,以德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将其融入各科目的文化知识教育中,实现德育的全面化、深入化和持续性,最终提升被教育者的道德法治观念和素养,为其综合成长打下思想认知方面的良性基础[2]。

2.思政课程的关键影响

思政课程主要强调发挥学校、教师作用,用一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在校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法治观念、思想认知。通常思政课程涵盖的内容包括基本道德、法律常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也包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转化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3]。

3.协同育人的目标性价值

以课程思政为基础,以思政课程提供方向和思路,协同育人可作为两者并用的一个直接目标,以实现二者作用的共同发挥。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主要是指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将其与思政课程紧密融合,使不同科目均与思政课程实现联动,以课程思政的视角促进德育工作深入开展,实现协同育人。在此基础上,也关注不同学科任课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学生群体之间的联动与协同,各类与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关的要素,均可纳入协同育人的范畴内[4]。

4.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价值

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二是改善高校教育水平,三是契合教育改革需要。

学生成长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实现二者的协同,有助于学生在各科目的学习中接触思想政治知识、有关信息,使其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能从理论研究、实践行为角度出发,贯彻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的新要求,实现个人能力和思想观念的优化,进而提升综合素质。高校教育水平也可在具体工作中收益,如高校的学科建设,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后得到有效丰富和完善,思政课程也可以有效扩展到各学科教育活动中,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作用明显[5]。最后,我国教育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为保证高校建设水平、学生成长质量,高等教育改革更关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与传统理论教育优先的模式相比,更能提升教育实效。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可视作教育改革的一个部分,能改善学生的成长效果,同时该工作也为其他方面的教改工作提供了经验,对持续推动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1.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不够深入

当前各地高校虽然普遍重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融合以及对应的协同育人工作,但效果各有参差,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不够深入,难以发挥预期的教育作用。如高校其他科目、专业与思政课程不能紧密关联,学校拟定的教学计划仅从宏观思路上作出要求,但没有具体给出融合方法、标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也难以妥善完成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的联动。也有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程开展态势良好,但专业性过强,与其他科目联动的难度大,不能作为课程思政的可靠资源用于协同育人[6]。

2.缺乏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协同育人工作有一定长期性,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联动视角下,应建立稳定科学的评价机制,以了解其协同育人方面的情况,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依据。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针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以及对应的协同育人工作建立评价机制,主要依赖教务管理人员主观分析判断工作质量,客观性比较有限,难以充分服务教育活动。也有部分高校在评价相关工作质量时采用的方式不够妥当,虽关注多元参与,但只以简单定性评价为渠道,也不利于充分了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质量。

3.协同工作方式较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强调发挥教师主动精神,结合课程内容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实现课程思政构建。此模式的优势在于灵活性较高,可以妥善发挥教师经验优势。但其弊端也比较显著,即稳定性不足,教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建设质量,当前教师缺乏经验、教学压力较大时,思政课程内容的融入效果往往难以保证,其与课程思政在协同育人方面的作用也受到限制。

4.协同育人的开放性不高

目前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的开放性不高,不利于发挥预期教育作用。以教育资源为例,以教材、教师个人经验为中心,可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教育传递效果,然而思政课程内容较多,课程思政模式下,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的关联也比较有限,仅以教材、教师个人经验作为教育资源,难以充分满足工作需要,不利于保证协同育人质量。

5.缺乏来自学生的反馈

协同育人的长期性意味着其应关注各主体的诉求、反馈,尤其是来自学生的反馈,应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基本参考之一。目前部分高校对此重视不到位,在教育工作、协同育人工作中,主要强调自上而下进行管理,由高校教务部门根据国家、地方要求和号召拟定计划,再根据计划融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组织协同育人,虽然保证了工作稳定有序,但来自学生的诉求和建议不能得到足够关注,部分学生对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意见,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和处理,教育工作不能充分服务学生,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

三、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基本思路

1.持续性

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应关注持续性。所谓持续性,是指该工作应在高校教育活动中得到长期关注,投入足以满足教育需求的资源、精力,并根据其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跟踪和改进。此外,持续性也强调持续评价,以稳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对相关工作进行督促、完善。

2.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应打破常规,从教育资源、工作机制等角度寻求优化,以更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以更开放的教育思路组织育人管理。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能够得到深入融合,起到协同育人的作用。

3.多元性

多元性,是指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不能片面关注校方全程参与,学生、教师等也应作为核心主体之一,参与协同育人。包括来自学生的诉求和反馈、来自教师的工作意见等,应作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调整的依据,以实现育人工作多元参与,保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的广泛性。

4.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应从理念、设施方面寻求改进,以信息化设备、信息化作业模式替代传统教学设备和工作模式。一方面获取资源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摆脱常规教学工作的时间、空间限制,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更加全面、深入,提升协同育人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策略

1.强调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深度融合

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果,应在工作中设法提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深度,建议由学校、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管理,确定不同科目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基本标准,再具体推行到教学活动中。

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简称《毛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程的基本内容,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各科目中可尝试融入《毛概》中的思政知识。以旅游专业为例,思政内容包括红色旅游景点研究、红色路线分析、区域内革命遗址开发等,可要求上述内容占课堂时间比重达到10%-20%左右,不影响专业知识教授的同时,也实现了思政内容引入和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推动协同育人。其他科目的工作思路与此相似,可设定一定标准、确定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方法,作为具体工作的依据。

2.建立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各高校可针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需要,建立工作评价机制,该机制的建设主要考虑两个要素,一是多评价主体,二是定量定性评价并用。

多评价主体,是指高校教务部门人员、教师和学生三类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工作,以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从不同角度了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态势、不足。定量评价应作为评价的核心方式,包括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质量、协同育人总体质量、课程思政的建设态势、不同科目中思政知识的总量情况等等,以分值表示质量差异。在此基础上,就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进行总体定性评价,并给出个人意见。高校根据定量定性评价的结果,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进行分析,保留积极部分、更正问题,直到协同育人工作完善或基本完善。

3.丰富协同工作方式

从工作方法上看,当前高校利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组织协同育人的具体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作用。未来建议丰富协同育人的方式,在教师灵活进行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引入信息化工作机制提供辅助。

实际工作中,仍有教师根据学校要求组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并结合个人经验组织课程指导。在此基础上,学校应根据各科目的特点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库内存储满足各科目课程思政建设的各类资源,教师、学生在进入课堂教学阶段前,可访问资源库获取所需资源,课堂阶段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访问资源库调用资源服务教学,丰富教学用资源总量和类别,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更有效融合,以此推动协同育人。

4.提升协同育人的开放性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方面的作用相似,实现二者联用有助于提升协同育人的质量,但由于高校不同学科知识各有差别,尝试融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需要保持协同育人的开放性,包括工作思路、工作系统、工作机制等。

以工作系统为例,各高校可建立信息化工作系统,该系统应具有教务系统的一般功能,与此同时还应开放资源存储、信息反馈、在线管理等附加功能。教师以及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工作情况,上传有价值的资源,包括思政课程基本资源、各科目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等。也可以反馈个人对协同育人的看法等信息,教务部门选取人员对信息化工作系统进行在线管理,收集学生、教师上传的信息并加以整合,用于教学工作,同时将其诉求整理后提供给教务管理人员,作为进一步调整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参考,提升工作开放水平和最终成果。

5.重视学生反馈分析

学生的反馈信息价值突出,是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依据,未来应加以重视、利用。除通过信息化工作系统收集学生诉求外,高校还应建立更多的反馈渠道,确保对学生诉求的收集效果。包括线下渠道、远程渠道等。线下渠道如信箱、办公电话,鼓励学生通过书信等方式,针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反馈个人意见、诉求。远程渠道如移动APP、微博等,学生也可针对本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反馈诉求,由学校收集、分析,作为改进相关工作的参考。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具有其积极价值,有必要根据其当前困境分析、推行可靠的改善策略。现状上看,该工作存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不够深入、缺乏协同育人评价机制、协同工作方式较单一、协同育人的开放性不高、缺乏来自学生的反馈等问题。从共性角度上看,要求高校利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组织协同育人,以持续性、开放性、多元性、信息化作为基本思路。具体工作中,还应强调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建立协同育人评价机制,同时丰富协同工作方式、提升协同育人的开放性,最后也应重视学生反馈分析,多措并举,使现有工作问题得到应对,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发挥作用,以协同育人的方式促进学生成长。

猜你喜欢

政和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方政和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和苏区精神的内涵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