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索
2023-02-16李鹏飞
李鹏飞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
一、合唱指挥课程发展历程
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历史十分悠久,而且由于其极高的感染力,在当前社会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早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就已经萌芽了。人类在从事生产的时候、在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的时候已经开始组织群体用唱的形式传递情绪。合唱正式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时间是在中世纪[1]。这一时期的欧洲,唱诗班开始出现,从这时候开始,指挥的作用和功能也随之扩大。原本的指挥者的作用只是用打节拍的方式确保合唱人在演唱时的统一。但从唱诗班时代开始,指挥则起着让唱诗班各个声部的音色、音准达成和谐的重要作用,其已经从辅助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关键角色,进而成为合唱的训练者和掌控者。我国合唱艺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在上海等城市成立了一批专业的音乐艺术类院校,并在其中设置了合唱科目,有的学校还设置了指挥课程,随着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合唱、指挥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合唱指挥人才[2]。
二、高校音乐教学合唱指挥课程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艺术创新能力
指挥可以说是合唱团队的灵魂,其不但是掌控合唱作品节奏、音准、音色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对作品情感表达的核心。指挥对于作品要有深刻的领悟能力,在作品的表演过程当中,引导演唱者表现出作品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指挥对于合唱作品是一种二度的音乐创作。所以,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合唱指挥可以带领学生更好地领会作品的精神内核,让学生在训练、表演的过程当中,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自我的音乐素养[3]。
(二)拓展学生音乐艺术视野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当中,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已经从以往的技能型训练向着实践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再只是简单的技术性的培训,而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合唱指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时候,更加的规范化,进而学生的音乐视野也获得拓宽,了解到多种层面的音乐技能,同时,合唱指挥融入教学当中,也会让音乐作品的内涵更好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切实地领略到作品的艺术特征,这在提高学生审美、提升其综合素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4]。
(三)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音乐教育形式并非仅仅只是专业艺术院校的责任,而应当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众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他们也愿意借助各种平台对自我进行音乐教育。合唱这种形式由于组织形式简单、学习成本低廉非常受到民众的喜爱[5]。在合唱当中,指挥者因其地位的关键性,对于提升合唱团队的质量、强化人们的音乐素质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优秀的合唱指挥的培养,不仅仅能提升专业合唱团队的素养,也能在促进人们精神生活追求上贡献力量[6]。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合唱指挥教改策略
(一)跳出教材制约,丰富教学方法
教材在高等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当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应用教材通常不能太过死板,因为当下教学环境不断变化,教材当中的很多内容以及形式都会出现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情况。尤其是合唱指挥教学,教材往往是高高在上的,术语众多,专业性很强,教师在应用的时候难免会造成课程枯燥和单调的情况。因此,教师要主动地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纲的同时,跳出教材的制约。要了解到学生的真正需求,从各个方面去寻找新的教学内容,并且融入课堂当中[7]。而且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要注重通俗化的方式,不要过于教条,要让教材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自己被教材捆住了手脚。教师在合唱指挥教学课程里,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让教学课堂活泛起来,带有更多的趣味性,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接地气,从而培养出符合当下社会市场需求的指挥人才。多媒体一方面由于形式的原因,其本身带有强烈的交互性,在进行音频、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容易让学生集中精力,让其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促使其带着探究的心态去完成课程学习。另一方面,多媒体带有很强的集成化,能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对于合唱指挥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去观看指挥的动作、聆听音乐,从而让那些抽象的乐理知识转化成为更具视觉化的形式,缩短学生的理解时间,让其迅速地捕捉到学习要点,掌握实践技能。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优秀合唱指挥家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能聆听大师的教诲,在学到更多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树立起职业信心[8]。
(二)适应社会环境,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
产教融合视域之下,高等院校不能只把目光局限于教学,而应当多看到社会上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当前很多社区都已经组织了业余的合唱团队,这些团队的组成者大都是普通群众,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只是出于个人爱好、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加入了合唱事业。这些合唱团队一般不能够像专业团队那样演出难度技巧高的曲目,而且在训练当中,更加需要专业的合唱指挥的引导[9]。因此,高校在进行合唱指挥的教学当中,就要考虑到这一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中多加入广受普通群众喜爱的曲目,而且,在学校里就要训练学生进行曲目改编的技能,以便于之后的工作当中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例如,在高校的合唱指挥教学里可以加入一些业余合唱团队青睐的曲目,这些曲目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表现老年人生活的,如《夕阳红》,二是表现革命历史的,如《游击队歌》等,三是经典民歌如《茉莉花》等。教师要将这些曲目的乐理特点、情感内涵解析清楚,让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且也还要培养学生改编能力,发挥其创新精神,让其今后做这方面的工作的时候能更得心应手。
(三)构建各类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合唱指挥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岗位,学生在高等院校进行相关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在实践活动上得到更多的锻炼,才能真正地提升自我的水平,尤其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单纯依靠理论和技能完成对于高校学生的教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高校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项目,锻炼其实践能力[10]。一是开展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让学生在竞赛当中提升自我。比如,高校可以开展常态化的合唱比赛,让学生能尽快地拿起指挥棒、站上指挥台,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些比赛的结果可以进入到学生的评价系统当中,让学生在参赛过程更积极主动。二是高校为学生构建多种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我的各项能力。比如高校可以通过学生会组建合唱团,让学生自主报名在其中担任自己喜欢的职务,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够让其在参加的过程当中了解到合唱团体里各种各样的事务性工作,为其以后步入社会提前打下基础。三是和社会团体、结构合作,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高校要主动和校外的合唱组织、演出团队联系,通过合作、参与的方式,让在校的学生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团体当中,从中获得更多的实习的机会,在实际的演出当中积累演出经验,锻炼其意志力、应变能力等等,让学生能根据亲身实践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学习当中尽快地获得提升。
(四)完善教学体系,解除学生后顾之忧
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其需要为多项科目分散掉自己的精力,因此,对于合唱指挥课程的学习可能就会有不重视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对于实践活动,更是没有时间参加。这对于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是十分不利的。不过,实际上,很多学生对于合唱指挥实践活动的参与欲望是很强烈的,因此,高校要在教学体系上进行相应的变革,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高校可以强化实践活动在学生学分体系当中的重要性,为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增加学分,让他们能通过参加合唱实践活动提高自我的学习成绩。再如,高校可以举行合唱指挥技能比赛,并且把比赛的成绩与学分也挂钩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校还可以和校外的合唱组织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并且把实习评价与学生的成绩融入教学体系当中,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实践当中[11]。
(五)建立合理机制,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高校要加大力度,在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上予以更多的关注。首先,要在思想上对教师进行培训,要让其认识到,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要性,让其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改变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思维模式,为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不断地去学习。其次,要在合唱指挥课程教师的招聘过程里,严格把关,要广罗人才,吸收优秀教师,同时,也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考察教师的教学成果,根据其表现给予相应的奖惩。再者,高校要为教师搭建好各类平台,以保证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合理的培训、晋升制度,让教师能有顺畅的进修和升职通道,让其更为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另一方面,高校要在后勤保障上做好工作,要多关心教师的生活、心态,不要让其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六)强化外部机制,达成人才创新培养
1.成立合唱指挥工作室,申报各级科研项目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合唱指挥工作室的方式,培养自我的学生专业团队,并以工作室的名义参加社会上的各类比赛、表演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让学生能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积累丰富的演出经验。而且,高校还可以通过申请专业经费的方式为学校的教研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合唱指挥工作室可以首先参加各种级别的演出,以这种方式完成积累,而后,由低级向高级申请相关的科研项目经费,可以先从市级开始,在申请下来之后,加大力度进行科研活动,尽快地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后再去申请省级的科研项目,这样一步一步的积累,不但可以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锻炼教师、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为教学积攒更多的资源。当前,政府对于文化项目的科研非常重视,所以,相关的科研经费的申请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只要高校认准目标,做好准备工作,完全可以成功。
2.和专业音乐院校互通合作,共享教学资源
由于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难度高,因此优秀的人才往往都集中在顶尖级的音乐院校当中,对于普通的高等院校而言,培养合唱指挥人才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在教学当中,也要积极的想办法突破自我的局限性。高校可以和更为专业的院校进行深度的合作,构建对话体系和平台,借助顶级音乐院校的教学资源,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比如,高校可以让本校的教师到专业院校去进修,去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而且这种进修可以形成常态化。高校还可以将专业院校的教师请进来,让其能够通过讲座的形式定期到本院校进行专业教学,让学生更加直接地领略到名校名教的风采。这些互通的方式可以让优秀的教学资源得到共享,也为学生创造更为丰富的学习平台。
3.利用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完成深造和进修
高校要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更为专业的信息平台,让其能更快地了解国家和政府的各类音乐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并且高校要鼓励师生去参与这些项目,在教学上拓展资源。很多优秀的学生如果只局限于高校当中,很可能会失去很多深造和进修的机会,高校不要只是将他们圈养在院校里,而应当让其转变思维,学会利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以提高自我的技能水平。例如,在2005年首个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艺术基金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项目成功申报,全国各地的几十名学生得以入选,获得了更为专业的训练,高校要鼓励学生抓住类似的机会。
四、结语
合唱与指挥是音乐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是各种大型艺术表演中最为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产教融合视域下探讨合唱指挥教学改革,不仅是优化合唱指挥教学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