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3-02-16李诗嘉
李诗嘉
(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西亚雪兰莪加影市 43000)
从高校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成角度出发,美术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思维能力、审美取向、艺术素养全面形成的主要载体。为此,全面加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随之成为高校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可是,就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状况出发,虽然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提起了高度重视,可是教育实践活动所呈现出的成果却并未达到理想化。对此,本研究就以此为立足点,将切实可行的培养路径加以系统研究,希望广大学者和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能够从中受到一定启发。
一、高校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与价值
1.促进当代高校学生艺术个性的正确形成
毋庸置疑,创新作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更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在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俨然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美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显然要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相一致,故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成为高校美术教育所关注的焦点。高校美术教育作为全面培养学生思考、观察、探究、主动接收新思想的重要平台,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内心情感和思维方式也会在无形中实现转变,从而建立正确并且适合自己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另外,在新时代高校美术教育活动中,突出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指导活动的相互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理论知识所呈现出的独有艺术魅力,进而美术作品创作过程更是学生内心情感的真是抒发,作品本身所呈现出的艺术个性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真实表达。
2.全面提升当代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时代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经济与社会已经迈入又好又快的发展新阶段,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创新”无疑是根本所在,而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则是原动力。高校作为中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摇篮,全面培养并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成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美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艺术欣赏、作品鉴赏、新作品创造方面能够保持正确的主观情感,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作品创作风格。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会与同伴、教师、美术界专业人士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会根据美术作品去探讨创作的灵感来源,并且形成与社会主流审美取向相吻合的审美视角,这样不仅学生具备发现美、感知美、体会美的能力,更会让学生审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而这也正是高校学生在美术领域创新能力的基本体现,当今社会也正亟需这些审美能力较为突出的高质量人才。
二、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情况分析
1.教学目标的定位
就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所秉承的基本教育目标而言,普遍将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具备一般的绘画技巧作为重要目标,以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能够得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集中表现于理论传导和技能培训两方面。然而,从当今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出发,学生不仅要在知识和绘画技能方面得到长足发展,更要求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让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并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从而使学生在精神层面能够领会“创新”的内涵,并最终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由此可见,当今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情况与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所提新要求并不高度统一,教学目标的定位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层面,所以这也意味着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革新教学目标入手,让理论教育真正为学生技能、能力、素养的发展提供指导作用,而实践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增强美术技能、能力、素养的重要平台[1]。
2.教学方法的选择
众所周知,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三要素中,教学方法作为决定性因素之一,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乎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成果,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素养会从中得到全面发展,反之则不然。就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普遍现行的教学方法而言,主要以临摹法作为选择对象,让学生通过对画作的临摹过程来达到提升绘画技能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显然存在明显的优势和弊端,其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学生基础的绘画功底会得到有效增强,而弊端主要表现为学生很难获得自考美术作品和观察美术作品的机会。也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最基础的绘画技巧能够得到硬性强化,而在创新思维、灵感思维、逻辑思维的培养上会存在明显不足,而这显然也意味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会受到明显制约。针对于此,在当今高校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将创新教学方法作为重要突破口,确保教学方法灵活性,力求高校美术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绘画技能的发展,更注重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培育出高校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早在1953年,苏联教育学家在《教学论》中就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强调一切教育活动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由此才能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的开展显然要高度坚持这一教育原则。然而,就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普遍坚持的教育原则来看,体现出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明显,学生知识基础和基础技能较为扎实,但是在现实应用中的转化并不强,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之中,很难实现新的突破。而造成这一现实状况出现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教育过程更加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忽视学生知识与技能向实际应用的转化过程,而学生创新能力就是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创造实际价值的具体表现。对此,这就要求在当前高校美术教育活动中,要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一把抓,并且做到保持同等力度,这样学生的学习成果才能在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中充分体现出来[2]。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1.确保实践层面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一切成果的唯一途径,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道路中更是如此。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本规律而言,先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为什么学,之后则是学什么,最后才是怎样学。其中,前两个阶段通常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以实践教育为主,两种教育方式不仅缺一不可,同时还要做到彼此之间能够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充分掌握所学领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坚持这一原则,确保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深刻意识到为什么要培养创新能力,更能掌握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理想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高校美术教师要以兼具系统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通过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育过程,让学生能够明确美术基本理论,并且在实践活动中的启发过程,让学生从中确立形象思维和找到创新的灵感,从而迸发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逻辑。在此过程中,教师先要结合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让学生明确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本身与那些相关理论高度对应,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理论知识多富有的深层含义,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为什么学”和“学什么”。随后教师要以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依托,带领学生共同分析作品向人们诠释了什么,呈现出怎样的艺术感,进而让学生能够基本了解美术作品创作过程的基本思维逻辑。最后则要将课堂所剩余的时间真正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由分组,并结合实践教育活动的主题,自行开展讨论并确立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思,教师则以“启发者”的身份深入学生实践活动全过程之中,通过观察和沟通两种途径,了解学生美术作品构思的灵感来源,并适当为之提供相应的启发和建议,帮助学生能够进一步优化自身的灵感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样的教学引导和启发过程显然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逐渐形成,久而久之也会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增强其创新能力[3]。
2.力保美术教育模式具备高成熟度和高创新性
在高校美术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全面开展之前,应该针对当今时代的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将美术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层目标予以全面分析,从中发掘教学活动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确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具体模式,为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在这里,分析当今时代的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要以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点,明确美术教育必须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的全面培养。并以此为契机,确定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美术教育总体目标高度适应,并最终确立理论教学与主题实践活动相对应的教育模式,最终实现高校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和品鉴能力,更能确保学生创新思维与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保障美术教育模式高度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并且其灵活性更能体现出美术教育模式的创新色彩。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广大高校美术教师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深挖当今时代全社会对高校学生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从中深刻感知创新能力对高校学生步入社会,并在社会站稳脚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而深刻感知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将高校美术教育的总体目标进行有效细化,并且将其与每一次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探索出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性的教育方法,具体的行动方案也会就此形成[4]。三是与高校“创新创业工坊”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出创新实践活动主题,并且以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抓住并深刻理解经典作品的创新点,从中指导学生找到适合美术作品的创意来源,最终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美术作品。这样的教育模式显然不仅可以兼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及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总体需求,同时也会促进高校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趋势。
3.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社会需求高度适配
结合当今时代教育背景,以及人才市场的总体需求情况,高校学生不仅要具备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体系,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更要在自身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此,在高校美术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与手段上,都要以人才的社会需求为着眼点,进而形成专属于高校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里,要先明确“创新”的概念和实现创新的基本要素,即: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美术教育平台,以及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逻辑思维形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之后则要明确教育平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应用方案和实施路径[5]。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高度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以及当今时代人才需求的现实情况和未来趋势,从而探索出适合学生学情和时代大背景的高校美术教育载体,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平台。二是要深挖美术教育资源,并且不断引进新的美术教育技术,确保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开展方式更加生动灵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提供充足的保障。在此期间,既要强调美术鉴赏作品的深入挖掘,为学生创意灵感的产生提供更加鲜活的案例支撑条件,还要注重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实现美术作品的深层内涵能够淋漓尽致体现出来,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提供更为直接的条件。三是要全面开展高校美术教育的研学活动,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的美,并且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美的存在并形成深度体验过程,并且帮助学生能够将自己发展和体验到的美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出来。这样的教育过程显然重点关注了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内心感受,更是将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作为内心情感抒发的一种方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显然与人才的社会需求形成了高度统一。
四、结语
纵观以上研究观点,不难发现在当今高校美术教育中,虽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一点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需要加以不断完善。可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将其转化成为现实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思想的落实上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更要在教育模式上不断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技术也会随之不断更新,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方式、方法也会随之发生转变,而这无疑也是广大学者和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今后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