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本土化教育体系着力点研究*

2023-02-16刘维多

大众文艺 2023年22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

刘维多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在“媒介化”生存现实下,树立数字化公民教育思维,更新发展现代媒介素养的内涵,实现高质量本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旨在鼓励学子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的多能个体,实现全面个人发展。参与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更涵盖责任与品质,整合大学生在“媒介化”生存中感性与理性的内在统一,推动个体的和谐发展。媒介时代使大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参与变革的立场自觉投身于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要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具备自觉的媒介判断能力,在网络空间处理好意识形态性和消费娱乐性的关系,对之进行理性、独立地分析和评价。

大学生在媒介领域是良好的接受者,但相对不足的是他们的分析、判断和批判能力。一是他们对媒介的本质和功能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对媒介信息的准确判断能力,以及对媒介负面影响的警觉意识。与我国媒介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多属于自发养成,理性层面的思考薄弱;三是各类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和掌握呈现不平衡性,不同专业、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鸿沟。这三点也决定了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推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高校必须进行更高层次的调整,促进中国当代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成就积极公民: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化生存的要义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联结方式,它不仅是现代人的客观生存状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变革和个体改造的新兴权力。在数字化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改变生活,同时也创造未来,媒介被列为影响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传媒社会学家赛伦·麦克莱说:“传媒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1],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形成了对媒介某些非目的性的精神依赖。人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高,生活自然就会越趋向媒介化。媒介的无孔不入造成了媒介与人之间超越现实的亲密关系,但人们关于将来如何“媒介化生存”仍有很多疑问,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里每一个人来说,他们是否具备了科学高效地使用各类媒介的基础能力,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在搜寻信息、表达意见和参与行动的过程中,他们积极地认知和建构自身的社会角色与公民身份。而高校对这一趋势的应对有所欠缺,现有的公民素养成长机制受到冲击。

网络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变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探讨传统德育和网络结合的方式,还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观念、解决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即“大学生”的特点。教育者应该摒弃“说教者”的角色,以亲切而全面的态度观察大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现状。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类生活与交往方式的变革,更是学习和教育体系的深刻革命,而每一次媒介主导的变革,大学生往往最先受其影响,成为新媒介的“擅长者”和“拥护者”,或者是“成瘾者”和“受害者”,在享受新技术的同时,也更容易习惯和依赖新环境,“敞开的网络路径为青年供给了比以往任何媒体空间都要自在的沟通、表达和创造的时机”[2]。网络为大学生的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场域。然而,狂欢化的媒介生存现状导致大学生处于信息超载的状态,却不具备筛选和辨别有效信息的能力,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尚不成熟,面临各类压力包括学业、人际关系、爱情和追求独立自我的矛盾感,他们被娱乐性网络活动占据了大量时间,以此来缓解现实中的焦虑心情,懒于自我反思,惰于社会服务,教育工作者疏于对网络空间的关注和引导,导致大学生群体逐渐丧失价值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者期望互联网为“积极公民”的成长提供优质空间和养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在大众传媒时代,帮助公民培养一定的媒介素养是当前国际社会的共识,今天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导大学生理解媒介,更重要的是呼唤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当前,媒介技术的渗透力和下沉性愈来愈强,人们逐渐意识到功能主义视角下媒介观的不足以及既有媒介素养内涵的单薄。”[3]对于媒介素养的考察不能仅仅在传播学的进行内部考察,还应该关注媒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对文化、社会产生的长期深刻的影响,媒介应该被视为涵养思想的新兴力量,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笔者认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内涵更新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获得:一是了解和分析大数据的能力,网络的超链接技术将原本独立的文字、图像、音乐、新闻等创新链接在一起,传播面不断扩展但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并未得到保障,大学生对信息可靠性的把握难度有所提高。二是搜索和捕捉网络资源的能力,不同的受教育程度或接触新媒体时间较短的大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途径上依靠技术支持,利用媒介发展自我。三是利用媒介进行理性的识读与表达,随着人们对媒介依存度的有增无减,媒介素养教育与公民教育可以在参与维度上相互对接,这种融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理性的参与能力。其中一项重要能力是人机共处和相互支持,现今网络技术的特点是万物感知和智慧控制,使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实现了全方位信息交融,新技术环境下承载思想文化的人文精神受到挑战,在承认两者互相作用的前提下,大学生要通过适应媒介化的生存来不断增强相应的能力。

二、“大思政”格局拓展:本土化语境下媒介核心素养的秩序和引导

在社会媒介化的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和冲突都会被媒介集中表现出来,媒介所映射的社会现实越真实丰富,就说明它与社会咬合得越紧密,这样一来,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在媒介中必然出现。“中国的本土化语境是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建构的决定性前提,具体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媒体制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语境两个方面。”[4]中国媒介核心素养的教育离不开意识形态属性,教导大学生担任社会责任,特别在高校“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推进网络协同育人。

中国传媒体制不变的核心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无论传媒体制如何变革这一坚守都不变。然而,一些新媒介却在倡导“媒介消费主义”和“媒介平民化”的幌子下,过度追求满足受众的感官需求,强调媒介市场份额的扩张,而忽略了对人的深刻关怀和关注,淡化了媒介的社会责任。既然媒介化社会的到来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媒介、社会和人的新型关系,那么我们理所应当地会面临关于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如何自处、如何社会化以及如何看待媒介的变化等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都与人们在媒介化社会中的责任、义务等相关道德伦理联系在一起,新媒介平台作为社会公众论坛、意见的自由市场,能够疏导社会情绪、引领社会舆论、传播先进文化,维护主流社会价值观念。从这样的立场出发,个体对宏观政治生活的有效参与,可以在媒介领域中锻炼参与建设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在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既要在媒介内容方面加强大学生理性反思、批判与建设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民主性,充分发挥大学生媒介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娱乐化倾向中潜含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特征使得大学生满足于虚幻的快乐,从而减弱了他们参与社会和表达观点的热情。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做碎片离散状态下的建构者,要具备强烈的道德主义倾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新闻事业和市场导向的新媒体话语体系并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在一些关键议题中形成一种合力,开辟公共空间,表达社会话语,并通过“舆论共鸣”促使大学生辨别事实,形成健全的人格。

如今的受众几乎以“反客为主”的态势活跃于我们所处的媒体环境,尤其是用户可以参与内容制造的现实特质,几乎重塑了社会最普遍的传播结构,创造出了迥异于大众传播时代的社会生活景观。对于所有的媒介传播活动乃至整个媒介化社会生存来说,受众这一群体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实践能力,教育工作者应从实践维度培养大学媒介使用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诸多因素,大学生在使用媒介时表现得更为自觉和自主,从根本上来说,传播媒介本身是欢迎和鼓励受众的参与和互动的,然而如今传统的媒介规则和逻辑被接连打破,不断涌现的新媒介环境下各类内容制作质量参差不齐,适合媒介社会的各种规范与秩序则需要重新建立,这一背景下,媒介核心素养的实践维度教育必须讲求创作理性,与基于视觉浅表的、稍纵即逝的、情绪驱动的以及临时发生的等属于感性认识创作相比,理性创作应该是基于经验的、冷静持久的、理智引导的以及深谋远虑的一种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媒介实践能力的培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诉求,在新技术的超前性和媒介教育的滞后性这一矛盾关系下,人与社会在适应新技术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磨合,磨合的过程就是相互实践切磋的过程。媒介实践的过程应深植于中国社会的文化土壤中,并持续展开着具有时代性的意义生产,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技术智慧”以及“联结职能”的认知构建能力可能成为培育理性的实践之途,在运用媒介实践时,应该认识到人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传播道义责任。

三、本土化教育生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文化转向

如果把“媒介文化”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另一个向度,媒介素养教育就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向——文化转向,将文化从传统的精英文化定义中解放出来,使其不仅仅是思想家的理想光环,更是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及其意义构成。映照当下的媒介文化图景,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很多属于群体亚文化的网络失范行为无疑具有抵抗主流群体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意义,文化问题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教育工作者同样要在媒介文化发展过程中,要重新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地位,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色,同时坚定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行进方向。媒介文化教育是人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虚拟现实文化、自拍文化、恶搞文化、黑客文化、御宅族文化、Cosplay文化”等多元媒介文化此起彼伏,活跃于整个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要理性理解主流文化和多元媒介文化之间的对抗和联结,要以“反思性鉴赏”来实现对互联网时代文化的批判和理解,构建媒介文化审美意识教育理念,提出网络媒介素养的关键在于重视本土化审美意识的认知和认同,审美趋向呼应中国的本土传统,价值取向贴近中国的现实语境,培育互联网时代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发展空间,以及关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技巧、能力和素养,实现大学生对于媒介所构建的价值文化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对民族的、时代的媒介文化积极传播,增强网络时代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在教育立场上,应正视文化领域的媒介化转型,融合的趋势已势不可挡,两者在融合的进程中呈现复杂、多元的样态,在这一加速度的过程中,文化与媒介的共生表达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逻辑植入。在教育内容上,将媒介文化融入师生可交流对话的教室,使学术可以有效地阐释媒介发展和文化语境的互相依赖关系,更深入和透彻地理解媒介背后的意义,引导大学生以整体性、视觉性和审美化的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文化研究的媒介素养教育放大了考察媒介和教育的半径,让大学生更具有整体的、现实的媒介素养特质。在教育目的上,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深刻认识到美育的战略地位和美育的育人价值,关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知信行统一中全面实现美育功能。文化是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终身伴侣,中国特色的“审美境界”与“文化自觉”的论述与之呼应并加以发挥育人的重要作用,而媒介文化的发展是美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媒介审美能力,形成创造美的审美动力,最终成为现代媒介社会中合格的具有理性判断力的公民。

四、总结

我们正处于一个被媒介浸润并几近饱和状态的社会,人们对新媒介使用渐频,依赖渐深,教育工作者对此的认知急需变得清晰和客观,媒介与大学生承载的关系是一个永恒且历久弥新的教育课题,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尤为重要。面对愈加复杂的媒介形态,媒介素养本土化教育体系的研究是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一环,重点从媒介素养的内涵更新、媒介核心素养的形成、媒介文化发展角度出发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培养积极的、正能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大学生之歌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