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元思维”模式下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课程思政”教育思路研究*
2023-02-16林若川林承奇
林若川 林承奇
(厦门华厦学院,福建厦门 361024)
一、引言
十八大以来,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置于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1],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奋斗目标,而这对高等教育环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说明思政教育不是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环节,也明确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给出了指导性意见[3]。
二、在环境科学与工程育才体系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从政策角度而言,教育部指出要“不断调整优化碳中和相关专业、学科建设,”[4]说明国家需要一批具备环保专业知识、拥有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创新能力,愿意为实现“双碳目标”奋斗的优秀人才。
从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他们提供了更广泛的信息资源,但他们接受思政教育热情较弱[5],分辩能力较弱,容易出现一些道德问题和不良行为[6]。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将其所受的教育内化为其成长信念和发展意愿,才算有效实现了教育目标[7]。为此,需要摸索一条更容易学生接受的途径开展思政教育。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能够发挥专业课堂的培根铸魂职责,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从专业特色方面看,《纲要》中对工学专业的思想政治培养提出明确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3]。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工学类专业,探索环境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塑造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奋斗不息的理想,是其长期性的教育职责。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具有高政治觉悟、高服务意识、高道德准则的环保应用人才,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性所决定的。
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
1.“课程思政”在人才体系中的定位不明
尽管课程思政改革已在高校中开展多年,但在实际的人才培育实践中,由于对课程思政涵义理解不足,缺乏顶层设计思维,没有处理好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同关系,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思政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2.体系建设不完善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思政”承载着使高校“三全育人”目标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作用,即“课程思政”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而应浸润到人才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缺乏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活动等的全盘设计,使“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呈现零散作用,或人才培育各环节的价值体系不统一,没有真正构建起适配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思政体系。
3.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能否落实到学生身上,关键看专业教师。理工科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只将重心放在专业知识传授,认为把学生培养专业领域中的合格人才,关键在于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所致,却忽略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端正的政治觉悟、高尚的职业精神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8]。即使有些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了“课程思政”元素,也往往是生硬插入,强势说教,或者为了迎合“课程思政”的大趋势而应付交差。因此,“课程思政”理念薄弱、认识不深、形式生硬、教学设计简陋、教学实施敷衍等成了阻碍专业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能力的重要因素。
四、“四元思维”模式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探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环境服务业,着重培养环境监测与检测、监测设备运营、环境评价、清洁生产、企业环境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以面向区域环境服务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应当把“课程思政”这一抽象命题,具象成专业人才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议题,将如何提升专业人才教育质量这一大课题分解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师胜任力等四个特征象限,探讨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人才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总结出一套“四元思维”模式下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课程思政”教育经验。
1.优化培养方案,将思政元素融入人才教育底色中
课程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单元,课程与思政不是简单加成的关系,而应在两者的融合中彰显育人效能,课程在思政元素的建设上要与思政课程全面协同[9]。在制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环境服务业的产业属性,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对人才设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素质要求,从而交织成培养体系的经纬线,将对价值观、思想政治素养等思政教育目标编织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中,构建成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在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所有课程都应在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中找到对应目标,实现将思政教育系统地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根据课程所承担的教育功能,把课程划分成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并开发出以课外创新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而专业课程体系又根据知识的衔接性,划分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和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最终形成以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为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和通识素质教育为支撑的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从语言能力培养、数字素养、德育、体育、美育、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一系列通识课程中挖掘与专业课程相呼应的思政元素,使专业教育与思政课程的价值观达到统一,实现通专融合,同向同行。
2.加强平台建设,把握科研创新实践中的思政育人契机
科研创新平台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第二课堂”,其发挥的教育功能不亚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要切实实现“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就应当充分把握住这一宝贵契机,在指导课外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创新思维,探索精神的价值观引领作用。
借助学院的实验室平台,以专业教师的横纵向科研课题为项目基础,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等打造多个科研创新平台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配套多种参与方式。在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等环保学者的科研生平,引导学生领悟科研创新要以推动国家进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理想;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其创新意识,进而使学生通过竞赛扩展眼界,增进交流学习,在实践过程勇于突破自我,增强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能力;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引入具体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
3.深化校企合作,依托社会服务项营造德育氛围
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发挥共同育人作用,是培养具有服务地方经济意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例如,二级学院与当地环境监测站合作,建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共建大气自动监测站”,成立大气自动在线监测子站,由环境监测站专家和教师带领学生为校园及周边区空气质量检测提供数据,在服务地方环保的同时,通过长期积累的在线监测数据,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经济发展、人文活动、生产生活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且从中观察地方大气质量治理的工作进展。通过参与当地环保单位的日常环保工作,激发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同与支持,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坚定信心。
4.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胜任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也在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可见,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主要执行者,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胜任力[10]。
首先,要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有基于某高校的调查研究显示,能够正确认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专业课教师仅占28.1%[11]。可见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执行者身份与其发挥出的实际效能间存在认知错位。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胜任力,转变其思想认识是主观前提。一方面,通专融合为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价值统一提供了充分条件。另一方面,深化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必要条件。二级学院应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提升讲座,观摩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学习课程改革项目的成果。
其次,加强教师的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教育观念的转变仅仅是第一步,提升的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还要从教师自身的内涵建设做起。一方面,课程思政的理论供给是马克思主义,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在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中汲取养分,同时加强自身的政治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另一方面,二级学院应当充分借助基层党建工作在专业育人中的助推作用[12],组成以先进党员为组长的党员学习小组,定期学习党的相关理论,同时通过党群交流,带动专业中的非党员教师共同学习党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思政内涵。
第三,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运用能力。在专业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的方法是讲究艺术性的,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本质上是显性教育,将思政教育的蕴于专业知识中则是隐性教育[13],专业教师应该在把握学生思想特征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做到课程思政在专业知识中的隐性渗透,而绝非在授课过程中专门开辟一个板块,对学生进行说教。
五、结语
综上,高校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是一个全面、长期、复合型的育才体系提升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首先要深刻解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同向同行。此外,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总布局,把为社会培养成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环保应用型人作为总体目标,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