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屋”词义变化的认知对比
2023-02-16孙芸
孙 芸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在汉语中,和“屋”相同,表示“店”词义的“咖啡屋”“精品屋”这样词语的使用,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较为容易地理解日语中“本屋”这类的词语。但“屋”在日语中与其他词相结合除表示和“店”相同词义之外,还可作为表示空间结构的词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人的词义。如:“照れ屋”。因此,可能会出现“害羞的房子”等奇怪的译法。“屋”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探究汉日两种语言中“屋”的词义可对比得出两种社会下人们不同认知的侧重点和焦点。
一、相关研究
(一)关于隐喻、转喻的研究
籾山(2008)[1]在确认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考方法的基础上,对隐喻的认知基础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作为隐喻的经验基础和对隐喻的基础起着重要作用的“比较”这一一般认知能力进行了考察,明确了“百科全书的词义”是通过隐喻来扩展词义的重要基础。
籾山(2016)[2]从转喻观点出发分析了形容词“かたい”的词义。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各义项都是聚焦各词义框架内不同的要素而产生的这一现象。
(二)关于“屋”的研究
李(2001)[3]以课堂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契机,从“研究者”和“研究家”的区别出发,说明了日语中“家”“屋”“者”“士”表示从事某职业的人时持有的印象和意义的微妙差异,认为存在差异的原因包括日语固有的语言习惯问题。
王(2005)[4]认为近年来“屋”的使用频繁是受日本的影响,除了保留了汉语的原义以外又增加了新的词义,就日语中“屋”的用法,从“经营某行业的店铺”“从事某行业的人”等四个方面,通过具体例句列举了“屋”的词义。
上述学者从隐喻和转喻的定义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但多侧重于汉语单语际研究。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屋”等汉日同形词的使用,对理解、掌握日语有很大帮助。但即使是同形同义词,汉语和日语之间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如果能克服这些差异,就能很好地理解日语,对汉日互译、汉日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比喻法来比较汉日两种语言中“屋”的词义变化的不同方向来探究中日两国社会认知方式的不同,以期促进对中日两国社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本文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从隐喻和转喻的视点出发,以《日本国语大辞典》[5]和《汉语大辞典》[6]等词典为研究数据,对汉日两种语言中“屋”的词义变化进行分析。
二、汉日两语言中“屋”的词义变化
(一)日语中的“屋”
1.词典中日语“屋”的释义
根据《日本国语大辞典》(第二版)所示,日语“屋”的释义如下(释义之后括号译文为笔者译,下同):
(1)いえ。家屋。(房子。房屋)
(2)建造物の主要部分としての屋根をさす。(指作为建筑物主要部分的屋顶)
(3)その物をそろえて売買する人や家を表わす。また、これに準じて他の業種についてもいう。「米や」「薬や」など。(表示买卖东西的人或者进行买卖活动的房屋。另外,以此为基准也可指其他行业)
(4)それを専門としている人をさしていう。軽蔑または自嘲の意を込めて用いることがある。「政治や」「物理や」など。(指将某种活动作为专业的人。有时也用于表示轻蔑或自嘲)
(5)種々の語について、そのような人を軽蔑し、ののしって呼ぶのに用いる。「わからずや」「やかましや」など。(用于对各种各样的词所表示的人进行轻蔑、咒骂等称呼)
(6)商家、旅館、料理屋などの屋号として用いる。「越後や」「紀の国や」「丸や」「鈴や」など。(用作商家、旅馆、料理店等的商号)
(7)役者、文人などの雅号として用いる。「音羽や」「鈴のや」など。(作为艺者、文人等雅号来使用)
《新明解国语辞典》(第八版)[7]中日语“屋”在现代广泛使用的词义如下:
(1)いえ。(房子)
(2)それだけを専門に扱う職業(の人)(その商店を指す場合もある)。「肉や」「技術や」。(专门从事这些的职业的人,有时也指从事这些活动的商店)
(3)(いつも)そうする傾きの有る人(批判的な意味合を持つ)(自嘲的な意味合を持つ)。「やかましや」「気取りや」。((总是)有这样做倾向的人(带有批判的意思)(带有自嘲的意思))
(4)屋号や雅号の下に添える語。「木村のや」「鈴のや」。(添加在商号或雅号后边的词)
从以上释义来看,除了“作为建筑物主要部分的屋顶”的释义以外,“屋”的其他释义一直在使用。
2.日语“屋”的词义变化分析
多义词的原型义是多个义项中最基本的词义,具有安定性高、认知度高、容易在中立的上下文中活性化的特征。没有用法上的限制,或者说限制比较少的词义可以作为原型义。在日语“屋”的各个义项中,“屋”的原型义为“いえ(房子、房屋)”。
隐喻是指以两个事物、概念的某种相似性为基础,使用表示一方事物、概念的形式,来表示另一方事物、概念的比喻方法①。转喻是指两个事物在外界的邻接性,更广泛地基于两个事物、概念的思考内、概念上的关联性,使用一个表示事物、概念的形式,来表示另一个事物、概念的比喻方法②。
“屋”为建筑物,作为建筑物的主要部分的屋顶受到重视,逐渐用建筑物代替作为建筑物的主要部分的屋顶。通过用整体来表示特殊的转喻方法实现词义扩展。“屋”是人和其他东西(主要是人)经常活动的场所,买卖等活动在“屋”中进行,因此,通过场所和在这个场所发生的事情的转喻关系产生了“米や”等义项。“米や”等词语包含埋头于一个职业中的人的意思,如果过于专注于某个事物,过犹不及就有可能产生负面的意思。通过在从事买卖等活动所进行的空间和在其空间的人之间的邻接性和关联性,使用表示空间概念的形式用来表示人的概念的转喻的比喻方法来扩展词义。根据岡野信子(1982)[8]关于日本屋号的研究可得知:屋号原本作为家族称号随着家族企业的壮大,成为家族诚信名誉的象征,逐渐发展成为特定的商号。商号与家号具有关联性和相邻性,由此通过转喻手段产生词义。在歌舞伎表演时常能听到台下观众以“音羽屋”等称呼某位歌舞伎演员,“音羽屋”等称呼并不是演员的名字,而是演员自家经营商铺的商号,演员个人与其自家经营商铺的商号具有关联性,日语“屋”由此通过转喻手段产生词义。
如上所述,日语“屋”的词义最显著的变化是从表示“空间”的词义产生表示“人”的词义。可认为日语中“屋”的词义是通过转喻的比喻方法实现扩展。
(二)汉语中的“屋”
1.词典中汉语“屋”的词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所示,汉语“屋”的词义如下。
(1)房舍。房屋。例:《易·丰》:“丰之屋,天际翔也。”
(2)指屋顶。例:《诗经·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3)幄。帐幕。例:《礼记·杂记上》:“素锦以屋而行。”
(4)泛指覆盖物。例:《礼记·郊特牲》:“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
(5)古代井田的划分。三百亩为一屋。例:《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
(6)盖屋。建屋。例:宋苏舜钦《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后因而屋之,至数十百楹。”
(7)终止。例:明沈德符《野猎编·评论·靖康景泰二论》:“周之失计,未有甚于东迁者,此子瞻氏之言也。李纲用之于靖康而宋社屋。”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9],汉语“屋”现代广泛使用的词义如下。
(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
(2)屋子。里屋|堂屋|一间屋住四个人
(3)姓。
从以上的词义解释来看,汉语“屋”的词义经过演变只剩下“房子”这一词义。此外,又产生了“姓氏”这一新词义。
2.汉语“屋”的词义变化
《说文解字》[10]里记载:“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尸”字形与中国古代的“幄、帐幕”的形状相似,由“尸”字直至“幄、帐幕”之下,由此推测出“屋”一字的字形。即“屋”这个字最初的字义不是“房舍、房屋”,而是指“幄、帐幕”。还有一种说法是:“屋”是“幄”的本字。也就是说,在汉语“屋”的各个词义中,可以由以上解释确定“幄、帐幕”为汉语“屋”的原型义。《说文解字笺注》[11]中“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记载的这样的解释也为确定“屋”的原型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幄、帐幕”可以覆盖人和其他东西,与“幄、帐幕”这一原型义的词义相通,具有相似性,通过隐喻的手段进行了词义扩展。(5)的词义项是和可以使人安身立命的“や、いえ”的概念相同,用于表示与人生命、生活相关的土地的概念,是通过转喻手段实现的词义扩展。
在古汉语中,名词作为动词使用的语言现象经常出现。如“天雨墙坏(因为下雨墙坏了)”中,“雨”一词本来是名词,但作为动词使用之后就产生了“下雨”的动词义。“屋”本来是名词,作为动词使用之后,产生“建屋”的词义,也就是(6)的义项。在《说文解字》的记述中,“屋”的字形包含了“至”字的部分,所以包含了“至る所まで止まる(所到之处即止)”的意思,也就是(7)的义项。汉语“屋”在词义变化过程中只有“屋、房屋”的词义流传了下来,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汉语“屋”一词主要通过隐喻手段实现了词义扩展
3.汉日两种语言中“屋”的词义出现偏差的原因
虽然“屋”在汉日两种语言中有“いえ(房子、房屋)”的相同词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汉日两种语言中“屋”的词义出现了偏差,日语“屋”比汉语“屋”保留了更多的词义,并且产生了更多的义项,特别是像“分からず屋”这种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来说容易产生误译的、用表示空间结构的词语来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的人的词语。“屋”作为一个建筑物成为人和其他事、物(主要是人)经常活动和发生、存在的场所,买卖等活动在一个叫做“屋”的建筑物中进行,因此,产生了“米や(米屋)”等词义。“米や(米屋)”等词语包含了专注于某个职业的人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买卖活动等商业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发展迅速,人们更重视土地、住房的稳定。安身立命的思想流传至今,“买房热”等词语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相对于日语“屋”产生了丰富的词义,且由表示空间结构的词义发展出表示人的性质的词义这种跨越性较大的词义变化而言,汉语“屋”只停留在表示覆盖在人和其他事、物的上面,表示建筑物的词义上没有发展。因此,汉日两种语言中“屋”的词义出现了偏差。
三、结语
汉日两种语言中“屋”虽然字形相同,词义有“いえ(房子、房屋)”“房子、房间”相同的部分,但在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下发展的“屋”实现词义扩展的手段不同:汉语“屋”主要通过隐喻手段实现词义扩展,而日语“屋”主要通过转喻手段实现词义扩展。
“屋”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由“屋”一字作为后缀形成的词语也是与人的生命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过对汉日两种语言的“屋”的词义变化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由于两国人民的认知不同、对事物关注的焦点与侧重点不同,词语在实现词义扩展的方向也因此不同。
除“屋”用表示空间结构的词来表示人的性质的词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词可与其他词语相结合来表示人的性质,并且形成的复合词语褒贬义不一,详细内容将作为今后的课题继续开展汉日语言对比研究。
注释:
①籾山洋介(2008).メタファーの認知的基盤と経験的基盤 语言文化研究丛书 7 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国际语言文化研究科p97.笔者译
②籾山洋介(2016)形容詞“かたい”の意味―メトニミーとフレームの観点から 语言文化论集37(2)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国际语言文化研究科p73.笔者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