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设计视角下数字媒体艺术应用探究*
2023-02-16苗荣晖赵建纲
苗荣晖 赵建纲
(大连大学美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人类社会步入5G互联互通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技术的更新以及服务产品的转型。以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等各种新思想、新事物、新媒介层出不穷,各行业间的交流协作关系密切,并催生出新生代产业和产业集群。数字媒体艺术在产业集群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融合剂和催化剂作用。当今社会各行业不论是小作坊式的直播带货,还是高端品牌线上推广营销甚至是开发数字虚拟人、AI互动、数字体验店等,均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的介入。数字媒体艺术在拉动各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设计创新链的不断构建和完善。
一、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结合了当代信息技术和艺术的综合艺术学科,并延伸至人文学、社会学和自然学。它是随着互联网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艺术领域,是将艺术设计领域与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进行跨界融通,将艺术表现、数字技术和大众传播等技术高度融合。其首要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研究艺术创作技法,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娱乐、传播、教育、信息传播、科学研究等领域都息息相关。
媒体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有效工具,从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图像、影像、声音、音乐、动画等基本形式,不断发展出新的元素,并通过数字技术的加持得以综合演变和重新构成。数字技术也在不断改变传统的视觉样式,视觉传播也从二维平面层面向多维空间层面进行延伸;从静态平面化向动态综合化方向演变;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方向集成;其媒体语汇得到极大的丰富,已经从传统的实体信息传达方式转变为虚拟信息的传播方式。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一)超文本与交互性
“超”指的是脱离线性思维,在多维空间上产生的更加全面立体化的非线性思维体系。“超文本”可以理解为读者不单单采用传统的线性阅读方式进行认知学习,而是通过海量的数据引擎进行有针对性的电子搜索,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等信息的拓扑,可以更迅捷地找到并衍生出准确的文本信息。数字媒体艺术也具备这样的“超文本”特征,按照最新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划它属于艺术学领域,当然与设计学相关专业有着紧密联系。但从其“超文本”的特征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也是一个多维立体化的专业体系,除了艺术特征之外,更加具有媒体传播和信息技术气质。
交互性也是在其“超文本”特征的前提下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意义在于同受众的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和由此带来的多元化艺术效果。不同的受众、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等客观因素都会对作品最终呈现带来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可控的。数字媒体交互作品中的设计者、体验者都是作品的艺术创作人,在交互设计的前提条件下强调受众参与的重要性。同时,创作者和使用者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都成了作品艺术传播的实际控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参与艺术创作并决定艺术作品最终的呈现方向。
(二)虚拟现实与沉浸体验
“沉浸”是人类心理层面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为人的注意力被某个特定因素所吸引,并且过滤掉了一些不相干的知觉体验,专注于某种状态或思维活动。它与艺术、空间及符号系统密切联系。早期的沉浸式空间体验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中世纪的教堂建筑设计也可看作是被塑造的沉浸空间。沉浸体验通常表现为积极愉悦的心理状态,使参与者产生反复体验其过程的需求和快感。数字媒体艺术基于其交互性特征,将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旨在为受众创造一种“沉浸”空间,然而它不是营造单纯的物理沉浸空间,更是数字技术加持下的心灵沉浸体验形式,利用了人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来营造艺术氛围。
这种营造出来的艺术氛围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种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维度、体积、形态、质感的虚拟三维空间世界。对用户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带来虚拟感受,称作虚拟现实(VR)。第二种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虚拟信息实时地应用于现实世界真实环境中,形成了虚拟信息和现实信息的无缝衔接,称作增强现实(AR)。第三种是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混合构建,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视觉环境,所有物象共存并实时交互,称作混合现实(MR)。第四种形式是在数字世界中构建现实世界的数字化镜像,用户能在其中自由漫游、交流、体验并购买其中商品,无限接近真实世界的同时将信息反馈至现实世界,称作拟真现实(ER)。
三、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形成与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的普及发展也带动了电子商务、在线娱乐、新闻发布、视频广播、信息交流、公众号运营等网络媒体传播领域以及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从电脑到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新,从网页到自媒体的更迭,硬件性能和品质不断升级的同时促使了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的遍地开花。先进的数字技术能够不断激发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灵感,使得艺术的表现形式变得多样和有趣。
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相应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各高校建立健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输出具备艺术修养和技术储备的专业人才。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应较高,从业者要具备文学和艺术修养,要对意识形态等方面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同时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利用网络媒体等技术手段传达艺术思想和设计理念。数字媒体艺术与各学科的交叉越来越积极,学科边界也有逐渐被消解的趋势。融合多种设计学科,具有专业素质的数字媒体设计人才已经引起了业界和社会的关注。随着科技发展,各类学科的融合是必由之路,也将推动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形成与拓展。
四、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趋势
(一)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语法建构
图像和视频比起文字传播的信息载量更大、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图像文化的技术再现性、娱乐性和商业性显示出巨大潜力。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语言的表达更好地表现了新媒体的艺术特色:其一为融合性,即将艺术形式和技术以新的表现形式组合在一起;其二为交互性,表现为用户通过直接参与,进行人机交流和互动,由此产生出非线性的效应并影响整个媒体传播的最终效果;其三为超媒体,即将不同的媒体要素链接起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其四为沉浸性,即模拟进入三维环境的联想体验;其五为叙事性,即基于以上概念美学和形式策略,产生非线性的故事形式和媒体表现。
视觉语法的构建离不开视觉艺术体系的创新,艺术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互动整体,通过视觉媒体的参与,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觉传达系统。数字媒体艺术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不仅是创作思维和观念的创新,还是创作手法和技术的创新。不单是从创作者自身角度出发,更重视的是与受众群体的对话沟通,在交互中得到更多可能性。这种创新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局限于视觉艺术领域,还包括了信息传播领域、科学领域、消费市场等的综合影响。在数字媒体艺术生产和消费各环节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进行有益的尝试对于构建视觉语法大有裨益。
(二)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形态
1.数字信息影视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智能终端的迭代更新,加之5G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使得网络视听蓬勃兴起,数字信息影视行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从艺术和商业角度来说,数字信息影视已经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国内高校也开设了专注于数字信息影视行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课程,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为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后备人才,艺术教育成为行业发展巨大推手。
2.电子竞技游戏
近几年来VR、AR、NFT等相关技术发展以及元宇宙概念的火热有望推动电子竞技游戏产业的生态革新。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电竞市场规模接近1700亿元,占据了全球电子竞技游戏的主要市场份额。从行业发展来看,游戏品类和电竞用户更加多元化,游戏内容更加开源化。随着奥运会虚拟体育赛事的发布、杭州亚运会电竞项目的颁布,电子竞技作为新兴的体育竞赛项目也越来越被大众认同和接受。基于电子竞技游戏在数字媒体艺术行业中的重要位置,部分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也特别定制了具有针对性的定向人才培养方案。
五、商业视阈下的数字媒体艺术应用
(一)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数字化艺术创新
当今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持续深化,促使其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科技含量、最有商业潜质的朝阳产业。据统计,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连年持续走高,新业态营业收入增长稳中有进,新闻信息服务和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的背后依附于强大的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并伴随商业利益的驱动以及经济链条的不断延伸,不断渗透到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数字化创意浪潮正在席卷全国。
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雄厚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资源的培养。文化市场的需求在国民经济的带动下与数字媒体艺术的黏性增强。从更广泛的社会服务体系和行业应用来看,数字媒体艺术服务几乎于全社会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信息传媒领域将成为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二)体验经济时代零售企业与数字媒体艺术关系
几乎所有的数字媒体艺术形式都能够与经济挂钩,成了社会经济利润新的增长点。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线上方式成为主导,消费市场趋向精准体验模式。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包装,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推广,实现大众娱乐——用户体验——整合——购买,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体验服务的智能化将会以更高的效率为精准用户群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模式几乎可以在所有零售行业领域内复制。
(三)“元宇宙”联通虚拟与现实的钥匙——数字技术创新
“元宇宙”所需具备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八要素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身份[1]。身份是用户在虚拟世界里从事各种活动的通行证。从技术层面看,用户在“元宇宙”活动中产生的体验感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所采用的硬件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交互技术是人们踏入“元宇宙”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元宇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形态;但从元宇宙构建的发展远景来看,目前该行业还远未实现全行业覆盖、生态开放、自主经济谈判、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2]。未来10年将是宇宙发展的黄金十年,转折点悄然开启,资本竞争进入态势,将加速国内元宇宙的建设和普及,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层次融合的同时为实体经济开拓全新发展空间,而其基础和关键在于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
六、融合设计创新链构建
在传统经营模式下,由于设计学科的细化影响,为同一企业和产品提供服务的各个设计领域缺乏交叉和共享。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整合设计思维模式,探索融合设计创新链的构建应用规律。从产品的层面积极重视企业对设计的需求,企业应通过融合设计的方法向各领域的消费者展示产品的优势,使产品能够充分获得市场。在商业运营中,达到超量满足用户需求的体验设计,即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各个设计学科实现交叉创新与完善。设计涵盖很多方面,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市场需求也可以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融合设计创新链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对提升企业自身的战略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从设计学科建设来看,构建融合设计创新链,可多学科交叉,有利于全面锻炼设计思维,对于形成具有创新型、复合型设计思维方式的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导入数字媒体技术融合设计创新链模式
产品发布是企业推出产品并取得领先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产品的全面展示达到产品推广和营销的目的。传统车企通过车展发布新车型,但这种方式具有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消费者信息传播方式单一。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成熟,车展的方式越来越智能化。借助互联网平台采用VR全景看车的展示模式可以与消费者跨时空互动,实现非线性信息交流。为了扩大市场,还可以在各个城市的大型消费场所设立VR体验空间,消费者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与产品积极互动,增强交互沉浸感。虚拟现实展示平台建立在完善的产品设计基础上,通过与传统设计学科的交叉,由传统设计搭台,数字媒体设计主导的模式,实现融合多设计要素于一体,在同一时间多渠道发布新车型,将车展模式升级为全方位沉浸式观展体验,是运用融合设计创新链驱动产业升级的经典范例之一。
(二)“5G体验型”融合设计创新链模式
在5G网络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O2O模式将在线用户引入线下体验消费。体验店既可以是消费者线下直接感受产品的实体零售终端,也可以是数字媒体技术打造的虚拟销售终端。体验店模式可以分化出传统体验店和5G体验店。
以苹果体验店为代表的线下实体零售终端,为用户提供产品体验的同时还兼顾使用培训、售后维护甚至智能家居服务。成为对产品进行一体化整合服务的创新营销模式。该模式是融合了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设计、交互设计等多种设计元素,综合体现了该企业的大产业设计战略观[3]。通过利用统一的品牌形象设计,运用多元化的用户体验方式,让终端消费者能够直接对企业形象和主要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了解,达到了品牌和产品推广的双赢。
5G体验店模式则是模糊店面边界,利用数字媒体和5G技术,通过智能终端实现线上线下灵活变通。以全新的融合设计创新链的方式,参与到零售行业经营中。它的产能将是传统零售模式的几何倍递增,对零售行业的思维模式是革命性的颠覆。对互联网粉丝为王思维也有不小冲击,取而代之的是商业运作为主导优势+“精准粉丝”营销模式的全新升级。
(三)融合设计创新链发展方向
在产品营销活动中,需加深各个设计学科之间的融合、碰撞、互补,尤其是科技发展因素的影响,加大了这种融合的边界和范围。商业行业的终极目的是获利,以这种融合设计创新链的方式,可以创造比传统商业模式更大的市场价值。这种一体化设计创新链的建设方式多元,路径多样。在市场需求变化迅速的背景下,构建设计创新链的过程应当融合多元创新思维实现利益最大化。未来的构建模式和构建思路必然会向多个方向发展。各设计学科应整合服务于企业价值的创造与推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系统思维和综合运营思维,构建完整的设计创新链,优化企业运营模式。多领域设计学科在履行各项职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融合体系,形成有机协作的共同体,促进设计产业化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由于商业实践的不断促进,融合设计方法会在高校的学科教学中实现激发功能,提升设计学科的教学质量。
七、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由文化、艺术、媒介、技术等复杂因素构成,并重新构建了传承千年的传统视觉文化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观念,融入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手段,创造了符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崭新多媒体艺术形式。必将会面临当下经济、政治、科学、文明的挑战。数字媒体艺术在经过挑战与变化之后也会被重新定位,随之,现代技术与思想也将会被改变。这也是数字媒体艺术独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