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守与超越*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修养和责任
2023-02-16鲁旭蓉
鲁旭蓉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艺的力量不可替代。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寄望文艺工作者:“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1]“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2],等等。领会总书记的深切期望,概括起来就是“持守与超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提和归宿都是人的现代化,因此,文艺工作者应有持守与超越的文化自觉,在实现自身现代化过程中,完成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
持守中华文化立场,超越中华民族视域
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激烈冲突和加速融合交相作用的背景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创作的根本遵循。
文化立场是我们对待文化问题和文艺创作的立足点,决定着文艺工作者采取什么态度,秉持什么价值取向进行文艺创作。持守中华文化立场是中华文化主体意识的集中体现,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在心理上认同中华文化,更要“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3],把满足中国人民的精神需要,构建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把弘扬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责任。
1840年以来,在大规模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在文艺领域里,表现为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好莱坞电影和日漫、韩剧,文艺的各种流行和实验,充斥着文艺市场,即便是创作民族性的东西,也往往以暴露愚昧、展示落后来博取好奇和关注,以获得国际奖项为目的、获取西方认同为旨归。
与此相反,持守中华文化立场,则是“以我为主、兼收并蓄”[4]。一方面,坚守本根,拒绝妄自菲薄、自我矮化,坚持中华文化主体地位,继承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和伟大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缔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深入了解其历史流变,自觉体认其文化价值,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另一方面,避免唯我独尊,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以自信、开放的心态借鉴其他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因此,持守中华文化立场要求文艺工作者超越中华民族视域,拥有全球视野。虽然国际社会的种种不确定性在增加,但是,我们应该坚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定人类命运与共的理念,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理念,展现中国形象、中国魅力,通过共同的精神追求,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持守真善美的审美理想,超越低级庸俗的审美趣味
真善美是人类告别动物,思考人之为人,并为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而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凝聚出的精神价值,在人类“成人”的路上,如同一个灯塔,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完成洗礼,变自在为自为,在追求规律性和目的性的逐渐统一中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代表了人类的最高追求和向上力量,是人类所有美好东西的凝聚。
文艺作为人类情感、思想和创造性的审美表达和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确证,正在于它把真善美作为永恒的价值和理想。在真善美审美理想烛照下的文艺作品,体现了生命的伟大、人性的光辉、社会的正义、人类的和平,因而具有温润心灵的力量、穿透时空的魅力,能够持久地影响人、改变人、激发人;其超越性与终极关怀意识,在推动个体全面发展、促进人类解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文艺要实现培根铸魂的功能,就要持守真善美的崇高理想。
持守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必须超越庸俗、低俗和媚俗等低级的审美趣味。
庸俗、低俗、媚俗与崇高、神圣对立,无视意义与价值,专注于人的动物性本能和人性幽暗面,或者以屈就世俗、放弃责任为代价。因此,如果说真善美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甚至超越人性、通达神性的向上的力量,那么,庸俗、低俗、媚俗则体现了人的自然本能一面,代表了和动物一样的低级的欲念和趣味。
社会主义在发展市场经济中促进了生产、丰富了生活,同时也解放了思想,释放了欲望,在过去极端贫穷和“左倾”思想压抑下的身体和物欲,受西方思想和物质利益的冲击实现了反弹式的放纵,大众“三俗”心理一时泛滥。它们为资本力量所利用,被互联网和新的传播方式所推动,成为“三俗”文艺作品生产的温床。
“三俗”文艺无视人的社会性及伦理性,是对人性的践踏,对文艺的亵渎。它以文艺多样性、大众化为名,行激发欲望、实现利益之实,在满足资本利益的同时,也放纵了民众的欲望和利益追求;它混淆了庸俗文艺和通俗文艺的界限,极大地破坏了文化生态和党的文艺大众化方针,阻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同时,也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导致社会价值观错位、荣辱观倒置、是非观不明,侵害着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和审美趣味。文艺不仅没能起到培根铸魂的作用,相反,成为潜移默化中败坏社会风气的推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5],文艺工作者承担着培根铸魂、化人育人的崇高使命,因此,必须分清娱乐和庸俗、低俗的界限,自觉抵制“三俗”心理,追求、传扬真善美。
持守人民中心导向,超越资本利益驱动
文艺为人民创作,是毛泽东同志提出并被习近平等党的历代领导人一再强调的核心思想,既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更是文艺创作规律的反映,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立场,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为了谁,歌颂谁,受谁的检验,为谁建构精神家园,建构怎样的精神家园等一系列问题。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缔造的,不仅五千年璀璨的中华文明是人民谱写的,而且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和辉煌成就是人民参与并奋斗出来的,人民也将是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力量。因此,描写和歌颂人民,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根本职责。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奋斗历程也是文艺创作的不尽源泉,其中既有人民的坚韧不拔和勇敢智慧,也有无数的艰难曲折和思想交锋;既有人民整体的梦想和创造,也有每个个体的彷徨和挣扎,这些都值得文艺工作者为历史书写、歌颂、记录和留存。
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工作者首先要“走出方寸之地”,参与到人民的实践之中,融入人民深处;“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6],在人民的生活中领悟生活本质,理解生活真谛,参透生活底蕴,洞悉人性幽微,从中汲取题材、刻画人物、提炼思想,以有温度有深度的文艺作品,在情感上感动人民,思想上引领人民;使人民在美的感染中提高文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凝聚磅礴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持守人民中心导向,必须超越资本利益驱动。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平等、公正理念的普及,但是,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的运行也对文艺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庸俗、低俗、媚俗心理普遍,严肃、高雅的文艺作品处境艰难,文艺作品的社会评价被简单地置换为“流量”“票房”“点击率”和“上座率”。
在现有的生产力条件下,资本和市场是发展经济,激发文艺生产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必要手段,但是,不能把手段当作目的,更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目的。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7]。作为人类精神的精华,文艺是人类求真、尚善、致美精神的集中体现,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文艺的初心和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对资本和市场的属性保持清醒的认识,自觉抵制资本利益的诱惑和资本逻辑的影响,正确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克服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避免使文艺沦为市场的奴隶和资本的工具。
持守中华文化精神,超越传统观念藩篱
思想和精神是文艺的灵魂。当今中国正处在国内剧烈转型和对外扩大开放时期,思潮叠起、观念冲突、文化交融,面对“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等汹涌思潮,和科学技术对人类既有伦理道德的冲击,人们难免产生思想困惑,因此,文艺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向人民传递什么样的精神更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8],“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9]。因此,文艺工作者既要持守中华文化精神,又要超越传统观念藩篱,吸收现代思想理念,做好历时性的继承创新和共时性的吸收借鉴,凝聚形成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作为新时代人民的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
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中华民族孕育形成了独有的观念与价值体系,如仁爱诚信、尚和去同的思想观念,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崇德尚义、崇仁尚礼的处世原则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概之以“中国精神”“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文化基因”等,视之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对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坚守,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转化、创新和发展,从中汲取解决现实困境和世界问题的营养和智慧。
持守中华文化精神,必须超越传统观念藩篱,包括农业文明形成的旧观念,也涵盖工业社会有悖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观念。产生于漫长的农业经济和封建专制社会的男尊女卑、无视规则、重权力轻权利、重人情轻契约、重人治轻法治等思想观念,与现代社会和民主制度难以相容,但是却深植于人们意识之中;而工业文明虽然极大地激发了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滋生了与人类发展和解放背道而驰的观念和规则,如技术至上、金钱至上、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丛林法则、零和思维等,成为国家之间发动战争和人类自身生存困境的土壤,所以,也都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必须警惕和克服的。
持守中华文化精神,还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接受现代文明孕育的先进思想,赋予其新的血脉,如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权利观念、契约意识;法治社会所强调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公民社会所要求的责任意识;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生态友好理念;全球化和互联网所要求的合作、共建、共享理念;国际交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等。文艺工作者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更新观念,以现代思想体系塑造自己,指导创作,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人。
持守现实关注,超越现实幽暗
文艺如何反映现实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10],希望文艺工作者持守现实关注,但是心存理想和希望,以浪漫主义情怀超越现实的丑恶和幽暗。
文艺之所以能够介入生活,正在于其对现实的深切关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家往往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生活和人民的热爱、对人类的悲悯观照现实、反思历史,关注时代洪流和社会系统下人民的欢乐和温情、痛苦和挣扎,思考社会的进步、人性的救赎和人类的未来。正是这种深刻的思考和生动的反映使我们加深了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照见自己、产生共鸣。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赞扬,认为他们卓越的描写所昭示的政治与社会真理,远超一切职业的历史学家、政论家和道德家所给予我们的,这正是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领域先受西方思潮冲击,后受资本力量诱惑,从现代主义、先锋文艺,到戏说历史、宫廷斗争,再到商业大潮推动下的商业大片、娱乐制作,现实主义逐渐被边缘和冷落。文艺力图从政治的宏大叙事中解放出来,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和文学自身价值,最终却在利益的诱惑下落入了欲望叙事,人性的冷漠、官员的腐败、社会的黑暗被作为普遍的东西得到了自然主义的展示,出现了评论家们所谓的“情义危机”。
回望四十多年史无前例的改革实践和世所瞩目的跨越式发展,不能不谓之“波澜壮阔”。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从计划调节到市场调节,从封闭到开放,从贫穷到小康,每一种转型都是巨变,而中国却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汇聚了多种转型。巨大的变革、深刻的变化实现了社会的跨越,也使人们面临着价值的迷茫、观念的冲突、生活的困惑、利益的诱惑。以窥豹之眼来观察、以自然主义方式来展示,必然会使自己陷入对社会和未来的悲观和失望,陷入鲁迅所批评的视“小悲欢”为“全世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通过否定发展自己,历史是螺旋式进步的,我们不能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蒙蔽双眼。心中有光世界才有光,如果文艺工作者都能“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同时,“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11],以更宽阔的视野反观现在,以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超越当下,以面向未来的眼光看待现在,抱持对党的事业的信念、对社会进步、人性向善的信心来思考现实,才不致陷入悲观和彷徨,才会以光明驱散黑暗,用希望代替失望,那么文艺作品才能书写历史、见证时代,同时开启心灵、引领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