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文学形象学视域下的《流浪地球2》*

2023-02-16郭思文

大众文艺 2023年22期
关键词:诺夫俄罗斯精神

郭思文

(黑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发轫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比较文学形象学不同于普通形象研究,它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中所塑造的“异国”“异民族”形象,即“他者”形象。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俄两国的民族形象研究尽显价值。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为中国传统媒介、互联网平台中的俄罗斯国家形象研究,中国文学创作中的苏联形象和作家的苏联情结研究,较少研究反映当代俄罗斯民族形象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接受。本文以电影《流浪地球2》为蓝本剖析中俄形象建构特点,并提出促进两国影视文化交流合作的可行性建议。

一、多维中国形象建构

1.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流浪地球2》中面对太阳急速老化带来的地球毁灭危机,联合政府成立并确立以“移山计划”“方舟计划”“逐月计划”为中心,互为备手的应对方针,后两个方案的夭折加速了由我国主导的“移山计划”的实施进程。在拯救全人类的宏大命题前,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大国形象。

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构首先反映在国际新秩序背景下的外交形象。“危难当头,唯有责任”是中国应对此次世界危机的行动宗旨。联合政府中国外交团队以周喆直和韩晓晞为主要角色组成,周喆直沉稳老练、果断从容,是中国代表团的总决策人和发言人,在与西方国家代表的几轮交涉中坚持推进“移山计划”;韩晓晞青涩不失稳重,在影片的最后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团队核心,并延续着前辈的外交工作理念,她代表中方坚定地宣布最先开放地下城供国人避险,尽可能保障所有境内人员安全。这种传承传达了中华民族的“移山精神”,即中国定会不畏艰险,子孙相继,带领人类走出危机,其背后的底气则是高速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影片中对大国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它既体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价值观上,又体现在科技创新和机械制造上。例如,张鹏向刘培强介绍移山计划发动机一号试验机预计不到半年封顶、在月表建造发动机已实现自动化,刘培强与敌对分子打斗时从机械臂中掉落的零件上带有“中国制造”标识,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现实世界里我国面对肆虐全球的疫情,同样以中国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方舱医院建设,尽最大可能挽救每个国人的生命,并积极为他国提供物质资源和卫生方案,为各国树立了典范。再比如,在北京建设全球互联网根服务器,其与现实世界中由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在2015年发起的“雪人计划”相呼应,电影中的主根服务器分布也与该计划吻合,又一次展现了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卓越。有中国特色的科幻不仅充满天马行空的幻想,更基于国家现实发展。除了以上细节,550系列智能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张鹏与诺夫几次提及的航校中国教员王老师,以及移山计划的各个环节都有中国力量的参与。在戏外,为影片提供科学理论支撑、道具机械制造、特效制作的依然是强大的中国团队,“真实世界跟影像世界是有必然联系的,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1]。

总体而言,影片呈现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际秩序、引领全球团结合作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制造强国形象,区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形象。

2.彰显中国精神与文化

有中国特色的科幻必定依托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习俗。影片中“移山计划”的命名显然蕴含着愚公移山的典故,它是中国精神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有效传播,“移山精神”就像其故事本身一样代代相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精神闪耀的标志符号。

“移山精神”尤其体现在周喆直与美国代表迈克的谈话中,后者对计划实施的高难度高时耗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以及面对其大部分民众的不信任显得无可奈何,质疑“解决一百年后危机,跟当下的人有什么关系”。随后周喆直展示了1990年旅行者号从60亿公里外拍下的地球照片,意在表达人类应共同守护家园,拥有领先航天技术的国家更应坚定担起责任。对此迈克却回答“That’s just a photo from space,that’s Voyager looking back at us”,这句话可直译为“这只是一张来自太空的照片,这是旅行者号在回头看我们”,字幕翻译为“只是个流浪者,回头看了一眼而已”,此处影片为Voyager加上了一层所指,似乎是在惆怅旅行者号终将能源耗尽流浪于星际。

地球是否也会像旅行者号一样漂泊在太空等待灭亡,拯救地球和人类的任务是否必须由我们这一代人承担,我们是否相信现行计划能够在2500年后实现?关于这些问题只有中国给予了坚定的回答:“我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这是《愚公移山》中“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在新时代的再现。“移山计划”在可行性实验成功几年后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意味着从侧重本国文化和传统意象表达,转向侧重呼吁各国携手守护地球家园。在物理意义上,地球开启了千年“流浪”之旅,在精神意义上,地球不会毫无指望、前景渺茫地漂泊下去,我们坚信它会在全人类共同努力下抵达新的归属地,因此中国人绝不是精神上的流浪者。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天下为公、公平正义、互利共赢、外交为民的“外交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等等,既是孕育《流浪地球2》这部中国特色科幻电影的精神土壤,又是电影本身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此外,影片中航天员提到的加班费和医疗保险,联合政府飞控中心的中外工作人员担心月球远到看不见的时候还是否会庆祝中秋节假,讨论肉馅月饼更好吃,在中国互联网基地图恒宇看到地产广告后感慨北京的房价终于贬值了,以及和图一起下水作业的中国队员调侃作业区域还好不是地下18层,影片中这些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其实反映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对乡土的眷恋,使得我们无法像其他民族一样选择抛弃地球家园。

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异国形象建构

《流浪地球2》是在全球化国际视野中展开叙事的,因此异国异民族成为影片形象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他者”形象的塑造也是言说“自我”的重要途径,“他者形象揭示出了我在世界(本土和异国的空间)和我之间建立起的各种关系”[2]。该片中的“他者”以个人和国家形象,以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习俗、民族精神呈现,主要包括与张鹏始终并肩作战的俄罗斯航天员诺夫,与我国频繁交涉的联合政府美方代表迈克,训练时呕吐晕倒的美国实习航天员,可爱有趣的南非航天员赫伯特,细心默契的巴西航天员,在联合基地下中国象棋的工作人员……

其中,异国形象刻画最为深刻全面的当数俄罗斯形象,它折射出俄罗斯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在我国的接受,同时又突破了作为凝固的文化表征的“套话”,去往更深层次的民族精神表达。

诺夫是影片中着墨最重的俄罗斯航天员,角色全称是安德烈·戈拉希诺夫,安德烈是名,戈拉希诺夫是姓。俄罗斯人之间的称呼往往取决于年龄、地位、关系远近,朋友间通常只称呼名字或者是小名。按照俄罗斯的文化习俗,应该称呼俄罗斯航天员为安德烈,而我国在历来接受俄罗斯文化时产生了只保留姓的习惯,以诺夫(如伊万诺夫)和斯基(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姓最为中国人所熟悉,因此不难理解张鹏亲切地称老友为诺夫。有趣的是诺夫在听到这个称呼时的反应,他笑笑又“认命”般地说:“叫我的全名”,显然诺夫早就接受了中国朋友给自己的昵称,并且已经了解“诺夫”在中文里的谐音是“懦夫”,他清楚地知道张鹏对他绝无冒犯之意,只有老朋友间的打趣。这个称呼恰恰反映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融,两国人民对对方文化的尊重和对彼此的善意。姓氏戈拉希诺夫(Галактионов)并不算常见,但它在俄语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其与银河(Галактика)的词源一致。显然影片主创在为角色命名时考虑到俄罗斯姓氏文化内涵,借此传达俄罗斯人对太空的向往以及诺夫“与生俱来”奔赴银河的使命感。

影片对诺夫形象更多的刻画在于他身上的俄罗斯民族精神。俄罗斯民族具有使命意识,“这是一种宇宙意识”[3]。诺夫总是自诩“地球之光”,在驾驶战斗机与张鹏默契配合共同抵御入侵,最终他也用生命践行着自己的荣耀与使命,身为领航员空间站的指挥和数百位手动引爆核弹的航天员成了浩瀚宇宙中的光,印证了他那句“俄罗斯人在太空是无敌的”。牺牲前,诺夫遗憾地说没能带张鹏去贝加尔湖钓鲑鱼,呼应了影片第一部中马卡洛夫和刘培强类似内容的对话,电影不仅表现了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俄罗斯民族一贯的强悍豪迈,还展现俄罗斯人的细腻柔情。

对于“地球之光”登月返回舱的描写反映了对俄罗斯航空事业的高度认可,同时它也与现实世界中俄罗斯于2022年宣布重启的载人登月计划相吻合,该计划还将和中国展开多项合作。艺术世界中“地球之光”返回舱在危难时刻载着刘培强顺利返航,更是中俄国家和人民间深厚友谊的体现。

除了诺夫,还有其他两位俄罗斯人也在影片中扮演推动剧情发展、展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重要角色:联合政府临时武器控制中心核武器解码工作的负责人和俄罗斯航天中队的马卡洛夫。由于所有核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份,解码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工作人员无法在危机到来前完成全部解码。面对似乎无解的难题,俄罗斯负责人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即由航天员人为引爆布置在月球的核弹,这意味着为了拯救全人类我们将至少再牺牲3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人才。诺夫作为空间站指挥发布此项任务后,张鹏和马卡洛夫率先代表中俄航天中队积极做出回应,体现了两个民族不惧生死的牺牲精神。可以发现,影片情节发展的几个重要转折处都展现了中俄两国的相互信任与默契合作。

三、中俄影视合作前景

1.描绘新时代中俄关系,力求影视创作多元化

随着20世纪俄罗斯思想、文化、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学者访俄以及大批俄侨的涌入,俄罗斯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描绘的塑造对象。从“老大哥”形象到如今的“战斗民族”形象,总体上俄罗斯形象的接受与塑造热度未减,但它又似乎总是以一种扁平的形式被呈现。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跨文化对话日益加深以及中俄关系的升级,国内热播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更加频繁塑造俄罗斯形象。比如最近几年的高票房电影《流浪地球》(2019)、《囧妈》(2020)、《我和我的家乡》(2020)、《你好李焕英》(2021)、《悬崖之上》(2021);中俄合拍电影《战火中的芭蕾》(2015)、《战斗民族养成记》(2019)、《陵水谣》(2019);动画电影《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3:俄罗斯奇遇记》(2018);电视剧《莫斯科行动》(2018)、《叛逆者》(2021)、《觉醒年代》(2021)。

上述作品中俄罗斯形象通过语言、文学、思想、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技术、习俗、自然风光等纷纷展现,却又常常只窥一隅。如何突破固有刻板印象,描绘新时代背景下的中俄关系、塑造好中国和俄罗斯民族形象,《流浪地球2》为文艺创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中国和俄罗斯电影应摆脱好莱坞式的刻板形象塑造,在双边合作领域寻求剧本突破”[4]。

2.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正确引导大众文化发展

影视与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推动大众文化和产业活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益于文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研究如何指导创作实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艺创作能够引导大众文化、引导读者和观众审美,而大众文化的接受者也会反作用于生产,于是影视文学创作有时因为一味迎合大众审美而陷入刻板化,如影视剧中塑造俄罗斯形象时的典型元素有“少女”(一般象征爱与美丽)、“伏特加”(一般象征激情与迷醉)、“熊”(一般象征力量与斗争)、“音乐”(一般象征经典与潮流)。它们在大众文化中仿佛已经完全成为俄罗斯的代名词,久而久之便出现审美僵化,由此造成大众文化生产和接受环节的恶性循环。

坚守文化自信,同时塑造好异国异民族形象,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

3.推动中国影视文学“走出去”,深化国际人文交流

俄罗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国家,近年来中俄关系提升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影视、文学交流迅速升温。

在电影交流方面,从2013年起中俄两国达成共识每年互办一次电影节,《流浪地球》《悬崖之上》等影片都曾在俄展映,2016年金砖国家也就创办电影节达成一致。除了境外电影节,中国本土具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也积极举办俄罗斯影展,比如2021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厦门·俄罗斯电影周”。在电视剧交流方面,国内各大在线视频媒体、公益字幕组等平台近年来积极引进俄罗斯电视剧,如《战斗民族养成记》《叶卡捷琳娜二世》,动画片《玛莎和熊》等。

在文学方面,中俄两国的交流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直至今日中俄文学互译作品依旧在图书市场占有重要分量。俄罗斯文学影响了许多中国作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等文艺工作者,俄罗斯民族尤其成为中国文学艺术世界中迷人的景致。近来两国作家的直接对话也日益频繁,2015年上海“中俄青年作家论坛”创办,2022年莫斯科中俄作家俱乐部创办。

影视和文学是国家之间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因此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和构建两国国家形象,有助于推动中国影视文学“走出去”,使俄罗斯人民感受到中国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领略到中华民族丰富而美好的心灵世界,有利于加深中俄两国的民族认识与人文合作。

猜你喜欢

诺夫俄罗斯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另辟蹊径
Novoselova玛莎·诺夫斯洛娃【英国】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