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雪落满宋,灯火不成眠

2023-02-16清雅若诗

知识窗 2023年1期
关键词:雪落灯火大雪

清雅若诗

冬日,开封下了雪,南京下了雪,洛阳下了雪,杭州下了雪。不是在东京开封府,不是在南京应天府,不是在西京河南府,也不是在杭州临安府。大雪纷纷扬扬,白茫茫点缀梅花枝头,青瓦的房檐被雪覆盖,偶尔调皮地露出点额头,宇宙万物都像被冻住了一般,迷蒙中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久远的宋朝。

宋朝,年关将至,雪落无声。三十六坊,灯火不眠,人声鼎沸。“方轨十二,街衢相经;廛里端直,甍宇齐平”的盛唐城市格局早已被坊市纵横、屋市比邻的不规则打破。“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動,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成为宋朝市集的常态。

长达数十里的东京马行街,酒旗招展,商铺林立,间歇穿插官员宅邸。西域跋涉而来的行商,毡帽上盛满了雪,一串热气牵出一口市价。成千上万的百姓口含蜜饯,手捧果子,边逛边看,仔细品评,好不热闹。朝有清歌曼舞,暮有火树千灯。雪一重重下,烛花一节节堆,声浪一阵阵高,又忽然沉寂。雪落在梅花上,落在眉毛上,落在土地上,更是晶莹凝结在举目可见的年味上。

天寒地冻,瓦屋盛霜。陆游望着漫天白雪,心事澄明。而今已是暮年,犹如颤颤巍巍的细枝雪,抗金报国的意愿只能悉数押进“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的诗句里。轻狂与昂扬被锁在大雪的朴素与平淡之中,个人的得失与家国的成败仿佛一起蕴藏在了天地沉寂之中。

那个写下世世代代仍被口口相传诗句的改革家和思想家,想要革新“积贫积弱”局面却控不住人心所向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即使风烛残年,也没能过好这一生。倒是我们这些时代后浪,坐拥着前人开创的基业,守着自己的小家,在家国安定、繁荣富强的平稳生活里,一年复一年地咏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写下“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清苦诗词的苏轼,衾被凉薄,炭石无依,归去无望。汴京灯火通明,暖帐生烟的良辰美景于自己都成了旧梦里的奢望。苏轼不是一个就此沉沦悲观的人,相反,他用从容和洒脱走过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初秋的那叶浮行扁舟里,苏轼还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现实世界中对标历史英雄,感慨宇宙浩渺,演绎缥缈与空灵的境界。江月年年,清风不改,蜉蝣万物,古今皆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无穷的万物自有无穷的乐趣,他将宇宙万物与人生浩渺参悟,将独特思想与完美人格释放到极致。大雪满宋是花开了,灯火不眠是诗醒了,物我无尽是华夏千年的精神之魄,在经历一番地摇山动后超然了。

难怪孟元老从南宋眺望北宋时,一开口就是“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汴梁繁华,天下之冠;人才辈出,文化璀璨;市井生活,千姿百态。哪怕只是辞章里戛然而止的句子,花鸟人物画里遗漏的一缕丹青,都恍若大梦一场,终是远离繁华久矣。

雪满如宋,生命的诗意与浪漫古今相通。拨开历史的迷雾,跨过岁月的藩篱,无论置身于宋朝还是现代,起始之处蕴藏的都是一颗颗温柔滚烫的心。

灯火不眠,蜡烛照亮的城和钨丝点亮的夜,别无二致。窗边通红的炉灶,楼顶呼啸的大风,旋转追逐的星球,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烟火与深情。雪覆盖城市,为大地添一件纯白大衣,母亲囿身厨房,眼里仍闪着晶亮的光。温暖流传百年,浪漫治愈人间。

大雪落满宋,灯火不成眠。我们沉醉冰雪梦境,看遍大宋繁华,伫立风雅中国,置身温暖小家,终觉一切地久天长。

猜你喜欢

雪落灯火大雪
雪落通州
大雪宜进补 冬至大如年
灯火有刺
大雪
雪落大地全收藏
下大雪了
雪落黄昏
远远近近的灯火(外二章)
李清:大道无痕 雪落无声
夜校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