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强国 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任重道远

2023-02-16文丨李晓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山区农业农业机械山区

文丨李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将“农业强国”写进党代会报告,将农业强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摆在了重要位置。近几年,我国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农业机械化水平日益完善。我国大田综合农业装备水平持续提高、稳定发展,但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加快山区农业机械化任重道远。

一、加快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只有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们的饭碗要装满中国粮,主要就在于加强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并使高新技术更大程度上适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加工,深度融合、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地发挥作用。从目前全国农业生产布局看,山区农业约占比1/3,进一步提升山区粮食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加快研发提升小型先进农机对山区农业的适配性,使山区农产品品质与效益同步提高,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山区农业受地形地貌、土壤、水利、交通、品种、农机、农艺等因素的限制,发展较为落后,其中农业机械化是突出短板。必须加快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深刻认识山区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工作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是加快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因此,如何抓住发展农业的最佳机遇,加快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提升农业机械化在山区农业中的作用,是当前农业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机械化历程漫长,历经了坎坷的发展之路,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农业装备总量明显增长,各种农业机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小麦、玉米、水稻主产区整体上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程机械化,相应的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也愈发明显,农机作业领域也开始从粮食作物逐渐转向经济作物,从大田农业转向设施农业,从种植业转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但山区地块小,交通不便,农作物品种多,土壤不良,严重缺水等,严重影响了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型先进农业机械进不了山区,这两年也研发推广了一些山区适用的小型农机具,但总体上看,山区农作物与农机农艺融合还有很大不足。

三、山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一)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条件不成熟

我国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较低,目前大部分山区仍采取人工作业或小型农机作业。另外,随着山区农业的发展,大型机械和小地块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区农业的机械化发展。金融信贷放款相对繁杂、贷款未普及,农民缺乏贷款发展意识,也是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此外,农村年轻人多进入城市打工,剩下老人从事农业,技术知识匮乏,农业发展理念落后,这些都是阻碍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山区农机技术缺乏创新,农机装备落后

因为山区农机发展起步晚,受山区地形的限制,山区农机装备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农机规模不大,保有量小,使用率低,农机的适用范围也较狭窄。因山区农机作业环境差,农机技术故障多、农机零件易损坏、维修缺乏保障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山区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很多山区农业农村部门未能形成合力,新机具推广困难。

(三)环境复杂是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绊脚石

山区耕地情况复杂,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而且道路条件差,水利设施不完善,田地分布不均匀,高度落差较大,土壤肥力不足,土壤流失严重。南方山区水田、冷浸田、井水田较多,地块分散;北方山区丘陵小地块较多,土壤厚薄不一,且含石块较多,天旱少雨、靠天吃饭等等一系列原因,给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红薯等山区粮食作物的田间机械作业带来了很大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

(四)山区丘陵地区农业劳动力短缺

当前,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年轻人基本都选择外出务工,留下中老年人在乡村种植,山区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年龄结构比例失衡,年长者对现代先进农机技术理解与掌握困难,难以完成现代化的机械作业。

(五)山区丘陵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我国山区农村多属于欠发达地区,农民经济能力不足,购买力低。农民居住分散,现有农机使用率不高,这种状态导致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投入减少,很难再将收入投资到高端化的农业机械中。

(六)当前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

当前农产品市场价格浮动大,部分农产品连续多年市场疲软,农民收入低,山区农业看天吃饭,投入产出比不高,农民放弃耕管,出现农田荒废、农业机械闲置甚至报废等情况,农产品加工机械也有大量闲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七)小农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小农意识较强,一些山区农民并不愿意积极主动去尝试新型农用机具,习惯于原有工具。农民相对文化水平较低,对新事物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八)政府投入的影响

山区土地不能有效流转,农田不能大面积改造,农业设施用地不能及时批复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扶持项目实施偏少,国家对山区农业机械科研力度也相对较少,山区小型农机具补贴力度也待加强。

三、加快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乡村振兴中,农业机械化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优势产业、激活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以研发高新技术为核心,大力推广和应用新型实用的农业机械。发展山区农业机械事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最终会实现。

(一)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

相关的农业政策扶持有助于农机新技术在山区的推广。因此,国家要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出台相关政策,农业建设项目向山区倾斜。地方政府要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结合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大对山区财政方面的扶持力度,为山区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提供资金基础。并且要将相关的应用技术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及时提供农业作业信息,提高机械使用率。

(二)壮大农机服务组织,拓展农机作业服务

农业机械化服务的持续优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首先是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机作业组织,提高农机服务质量。在机械化耕作、播种、收获、加工以及储存等各个环节,尽可能地使农机服务组织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农机产业化发展。其次是要加大农机推广与维修的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机管理和技术推广队伍,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加大山区农田改造力度,加快山区农机农艺融合

加大山区农田改造力度,是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必要前提。只有山区农田改造了,适合农业机械化作业了,农业机械才能进入开展作业。要根据不同地块、不同作物、不同土质进行有效改造,达到地块面积大、土层厚、面平坦,能适合各类机械作业;加快农业设施用地建设,特别是农机具库房建设,尽可能把购机补贴和农业设施用地向山区倾斜;要积极吸引人才和资本,让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到农业机械化事业当中,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体充分协同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四)加快山区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畅通技术渠道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结合山区的实际情况来制造适合山区的农机装备,例如以柴油、汽油为动力的微耕机,其体积小、结构简单,适用于山区、丘陵及平原的旱地、大棚、菜地等地形使用,可在山区充分引入微耕机,及水肥一体化、智能植保等农业机械,与相关机具配合使用,能够协助农户进行农作物播种、收获、植保等农机作业,实现山区装备的高效利用,并落实农机售后服务、技术跟进等服务措施,畅通技术渠道,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五)推广使用农机新技术与新设备,提升作业能力和售后服务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要加大山区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使农户有充足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经济条件。从农机新技术层面着手,对适合山区农作物作业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大力宣传与推广。除此之外,农机企业还需要建立一体化售后服务及推广信息网站,充分了解农业作业需求,加快开发山区的农机装备。

(六)围绕山区农业产业化,提升山区农业机械化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平台。帮助山区确定主要产业,加强农作物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加工。围绕产业加大相应农机服务力度。积极争取国家与地方财政政策的支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为山区农民提供先进的机械设备与技术,鼓励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建立合作关系,引导其他农民积极进行农业生产改革,加大农产品电商销售和农产品初加工等提升销售模式。

(七)创新山区农机管理体制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一问题。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队伍,改善山区农机服务条件。一是针对山区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状况,农机和农技推广人员要采取多种渠道对农民进行宣传和引导,通过开展现场演示和咨询、广播电视演示等活动使农业机械化使用深入人心。二是成立农机服务组织,做到自主经营、统一管理,对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进行扶持规划,结合山区作业地块特点,推广适宜农业机械,合理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开展相应作业,并合理收取费用推广引进先进农机,整合现有农机资源,形成攻坚合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效果。

(八)加大山区农机手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山区农民的培训力度,开展阳光培训、相关科技入户等方式,促使大部分农民都能够对新技术做到熟练掌握,落实“农民土专家”“农民评职称”等相关扶持政策,增强山区农民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调动务农积极性,引导更多的人投入到山区农业中来,从而推动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蓬勃发展。

(九)畅通山区农机专利通道,加大山区农业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开通山区农机专利绿色通道,鼓励山区农业“土专家”、农机企业在山区农机使用和售后服务中,完善改进农机装备,研发更加适应山区农作物作业的先进机械,透明专利渠道,减少申请专利程序,降低收费标准,加大科研奖励和研究经费的投入。此外,需要成立专款专项,一方面用于改造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例如重点建设道路、桥梁,扩大耕地面积,为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用于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尤其是对于山区需要多样化、小型化的农业机械,研发人员要重点生产出适用于地区发展的产品。

四、加快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未来山区农业的发展,一定是瓜果飘香、机械全程作业、粮食连片丰产的景象,山区农业一定是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山区农业的全程机械化,必将彻底解放农民双手,在家就能完成耕种收等机械作业,无人农机、数字农机、智慧农机一定会在山区普及,山区的农民一定会腰包更鼓,笑容更甜。促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用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的理念打造山区农业,促进山区智慧农业的发展,从而保证整个农业机械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可靠性以及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管理的科学性,为农业机械化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另外,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还应当形成全面发展的意识,积极建立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对农业机械化作业进行科学组织,在实现农业机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提出科学可行的农业机械研究方向、配置方案,促进农业机械生产效率的整体提高,为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

猜你喜欢

山区农业农业机械山区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山区
浅论宋代四川山区农业开发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