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推进地方普通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2023-02-15孙有平何江美陆雨薇李旺珍

云南化工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协同

孙有平,何江美,李 冰,陆雨薇,李旺珍

(广西科技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共同推动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协同育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是高校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关键依托。

产教融合理念最早源于西方发达国家。1906年,辛辛那提大学[1]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即学生分阶段在高校和企业学习,并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实践问题,显著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效果明显,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随后,英国采用“三明治”模式、日本采用产学官模式、德国采用“双元制”等,均属于不同形式的产教融合[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1985年开始引入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教育的产教融合理念,依托上海现代产业,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获得极大成功[3-4],也引起了国内高校的广泛重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顶层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一步为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

1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特点

1)育人主体的双面性。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具有育人主体的双面性,即高校和企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主体,主要承担招生、管理、授课、毕业等环节;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主体,全程参与培养各环节并承担实践环节。双育人主体保障了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性,这对于应用型工科院校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可以使人才培养不再局限于象牙塔中。

2)全程性。教学、生产的合作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某教学环节上,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让企业参与培养,根据企业对就业学生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培养机制,可以说,双育人主体是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

3)深层性。产教融合不是停留在合作教育的表层,而是学校、企业双方持续而深入的培养过程,从培养计划的制订、培养课程的教授、实践环节的实施、毕业资格的考核等各个环节把关,深层渗透到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

4)协同性。产教融合的双方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学校、企业,为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共同目标,各个主体既独立完成各自的培养任务,又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培养目标。将产学研各主体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在培养学生这一大系统中进行资源的交换,实现合作、协调和互补,从而实现培养主体与客体、培养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共生。

5)互利性。产学协同创新理论认为,产学协同主体应追求校企共同体利益最大化[5]。学校、企业、学生在产教融合的协同培养模式中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学校是培养研究生的第一主体,既承担培养人才的重任,又从企业处获得资源;行业企业既为培养研究生提供实践场所,又在此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拥有优先选拔人才的权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将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毕业后能够找到自己胜任且心仪的工作。三者相互关联、利益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成效

广西科技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拥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交通运输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是学校首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018年,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入选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2020、2021年,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分别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作为广西唯一高校,获批成为国家首批50所现代产业学院之一,这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的重大标志性成果。2022年1月27日,人民网以《以“四个聚焦”做深做实“产教融合”大文章——广西科技大学2021年工作亮点回眸》为题[6],对学校坚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重点突出“四个聚焦”,深化“校市相融,校企合作”办学特色,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等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报道。长期以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以“中国制造2025”以及“一带一路”等为指引,围绕广西全力打造的九张创新发展名片中传统优势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强化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地方企业的合作,不断加强学科建设,逐渐形成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在产教融合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效。具体来说,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有如下两个优势:

一是柳州市龙头企业的长期有效合作与支持。作者所在团队自2003年起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柳州市大中型企业开展“本科教学、企业实践、毕业设计、就业”四位一体的的人才联合培养实践探索,这些企业每年为学院本科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实训场所,承担毕业设计与研究生培养的校外指导工作。2018年来,共有近600余名本科生进入柳工等企业开展毕业设计,大量毕业生进入上述企业就职,数十名优秀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技术专家或高级管理人员。

二是打造了全方位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与柳州市企业共建了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机械低碳数智技术创新中心、广西土方机械协同创新中心、广西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开展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2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合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西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为学院实现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等人依托以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抓手,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面向行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新理论研究,构建符合地方产业需求的产学研深入合作模式,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毕业设计和课堂教学新机制,产出一批具有较大理论价值与实际推广价值的育人新成果,不断提高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注重基础、突出核心、面向学科前沿的教学理念,形成立足地方产业、基于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①打造柳州特色思政案例库。借助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础,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并将思政案例合理地分配到机械工程专业课中,提高课程思政覆盖率,缓解课程思政教育枯燥、案例在各课程中重复使用、思政案例融入牵强等问题。同时,尝试邀请思政案例主人公进校演讲,加深学生对典型企业家及其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服务地方产业的热情,也增加企业与学生的沟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核心课程融入企业实践元素。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讲座授课的形式,邀请企业专家通过“云班课”等网络辅助教学APP布置极具工程背景的作业或小项目,由任课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通过网络检测学生作业,做出点评。采用此种方式教学可一定程度解决学生去企业实践不方便的问题,在学校就能了解企业需求;授课及批改作业的时间与方式均灵活,使得企业专家深入参与教学成为可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与行业专家交流。

③深入挖掘基于企业需求的设计课题。通过与企业专家沟通,设计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且切合本项目要求的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课题,课题内容及经费支持将主要依托本项目组成员与企业合作的纵横向课题。研究型课题主要由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指导,在学校开展项目研究,在企业开展实验验证,工艺过程、项目方案均需符合企业要求,通过企业验收;企业日常事务型项目由企业工程师亲自指导,在学校完成项目或大部分项目内容,定期去企业交流开展项目实施,企业将完全以工程师的标准对学生的工作开展评估。

④接受企业专家评审,促进产教融合。通过“云班课”“腾讯会议”等网络辅助教学APP或以现场指导的形式,邀请企业专家点评学生作业,担任毕业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小组成员;以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来检查本系教学成果。采用此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深入了解学生的可能性,为学生应聘工作提供良机;一方面可以督促学院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2)潜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组成员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承担了大量机械工程大类的专业课教学工作。项目组成员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构建了“走出去请进来”的育人模式,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打破学校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柳工等柳州市良好的企业资源,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型培养模式,使学校与企业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下,培养了一批建立了工程意识、能快速适应企业需求,就业竞争力明显的毕业生。构建的“项目工作室”,开辟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第二课堂。实施“双主模式”双进程,培养指导学生参加了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柳州市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创新赛事及项目。

3)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学院建立了外派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做博士后工作的机制,已先后选派15名博士教师进入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博士后研究或挂职;先后聘请了20余名企业高级技术专家担任校外兼职教师。通过校内外教师共同授课、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校企联动机制,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3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产教融合、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达成目标高,国家高度重视,但目前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也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融互通问题

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批判、创新特征,不以盈利为目标。而企业注重生产效率,员工贡献度。如何实现校园与企业文化的互融互通,凝聚共识,共同致力于企业所需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有待进一步探索。

2)校企协同育人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

当前,柳州部分企业迫切希望通过与学校合作,有针对性地为其培养具有“新工科”实际工作能力的本科生。因此,本项目立足于企业现实需要,依托已建立的良好科研、人才培养关系,以及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探索并形成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但企业重要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基地企业尚未成为工程硕士联合培养的主动参与方,引企入教改革整体表现较差。企业参与到合作院校及专业的教学设计、课程设置、专业规划和教材开发工作较少。基地企业尚未成为工程硕士联合培养重要资源投入方,基地建设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校企合作尚未形成区域内或行业内的集体抱团之势。企业尚未成为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创新成果的转化方,企业推进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在进一步推进校企双方关键技术和基础研究协同创新方面、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方面,企业积极性不高,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3)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双高型、双师型教学团队打造

双高型、双师型教师团队是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保障,高校教师更倾向于在学校进行基础研究,培养工程经验需要深入工程一线。要打破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心理壁垒,拓展校企合作深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双高型、双师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要素,但是示范基地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情况较差。其中,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校任教人数少。高校实践教学条件与能力方面偏薄弱。围绕产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是高校推进工程硕士产教协同育人的手段之一。但是高校的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较差,联合培养内部治理改革明显滞后,不仅难以发挥一线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积极性、创新性,而且会因为校企双方权责不一致,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持续。

4)适应行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企业亟需高素质“新工科”人才,但目前机械工程专业学生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破解普遍存在的生产实习、见习等校企低层次联合培养模式,使团队前期已构建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得到大范围推广,培养深度参与企业一线工作,理论、实践、素质完美结合的新工科优秀人才。

4 结语

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进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认知,以便在工作后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我们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落脚点,也是我们进行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协同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