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珠突高源流考略
2023-02-15孙文英师宜鹏张丰谢立科解晓斌
孙文英,师宜鹏,张丰,谢立科,解晓斌
现代医学中的突眼症是指由于眼眶的炎症、血管因素、眼眶肿瘤或其他肿瘤等引起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的病证。单侧眼球突出常见于眼眶蜂窝织炎、眼球发育异常、血管畸形、肿瘤等;双侧眼球突出常见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肌炎、海绵窦血栓形成、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等[1]。突眼症为眼科常见疾病,然其病症繁多,部分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诊治仍有一定局限性。归纳和总结中医历代医家对突眼症的认识及诊疗,对突眼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相当的意义。故笔者从中医古籍文献入手,对突眼症的病名及症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分类详述,以期梳理其学术脉络和诊治规律。
1 病名与症状
1.1 宋代以前
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便可见突眼症的雏形。《山海经·大荒北经》[2]记载古蜀国的图腾烛龙“直目正乘”,东晋郭璞注解直目为“目纵”也。同时期的《华阳国志·蜀志》[3]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结合《山海经》[2]多次提及“瘿”,且都分布在秦岭山脉地区,与现代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布一致,可初步考究“目纵”,即为目珠凸出于眼眶之证。隋代的《诸病源候论》[4]载:“目是脏腑阴阳之精华,宗脉之所聚,上液之道,肝之外候。凡人风热痰饮渍于脏腑,阴阳不和,肝气蕴积生热,热冲于目,使目睛疼痛,热气冲击其珠子,故令脱出”,将眼球突出归为目珠子脱出这一症候,认为目珠子脱出的同时多伴有目珠疼痛及全身热邪亢盛的症状。
1.2 宋金元时期
此时期对突眼症病名与症状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对已有病名的的继承与发展,北宋时期官修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5]沿袭隋代《诸病源候论》[4]的描述,将风热蕴积,肝郁化热冲击目珠突出的病证称为“目珠子突出”,二是对突眼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结合其病机特点及眼部表现,首次提出“突起睛高”的病名,将其描述为眼珠骤然突出于眶,目睛痛痒并作,麻木肿胀,碜涩流泪的病症[5]。
1.3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有关突眼症病名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杂病源流犀烛》[6]借鉴《太平圣惠方》[5]“突起睛高”的名称,将这一类疾病称为“睛高突起”,并且此病名传播至海外,在日本江户时期的《太医院秘传明目直指三卷》[7]《新刻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六卷》[8]等古籍中也可觅得踪影。明清时期医家首次以“鹘眼凝睛”“鱼睛不夜”“状若鱼胞”“珠突出眶”“睛凸”“神珠自胀”来描述眼珠突出于眶的病证。《秘传眼科龙木论》[9]《证治准绳》[10]《审视瑶函》[11]等医书用“鹘眼凝睛”来描述突眼症,其特点为五轮皆肿大胀起,眼内气血凝滞,眼球绽大胀于眼睑之间,坚硬难以转动,患眼既似寺庙中凶恶神像的眼睛,又似鹘鸟之眼,红赤凝滞,极少转动,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相关眼病,具有眼球突出、眼睑退缩、瞬目减少、辐辏不良的临床表现。考究“鹘眼凝睛”的释义,必先明确“鹘”的内涵:“鹘”在《说文解字》[12]中释义为鹘鸼。《尔雅·释鸟》[13]注鹘鸼“似山雀而小,短尾,靑黑色,多声,江东呼为鹘鵃”。据现代研究,鹘鸼即为北方的隼,隼目具有眼眶深凹、眼球外突、眼睑迟缩、少转动、少瞬目、形色凌厉的特点,古代医家用鹘眼来描述这一眼部状态,可见中医学取象比类——取外物之形,类比人体之病证的独特思维方法。清代的黄庭镜[14]在鹘眼凝睛病证的基础上,还对该病的全身状态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认为此病不仅具有眼球突出胀大,凝滞少动的眼部特征,还有“项强,面赤燥”等全身表现,将其命名为“鱼睛不夜”证。同样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以动物眼睛来刻画人眼的形态,《审视瑶函》[11]将“气轮肿起,不紫不赤,或水红,或白色”的病证称为“状若鱼胞”证。此外,明代医家王肯堂[10]以“珠突出眶”来描述眼球骤然脱出眼眶之证,清代医家黄庭镜[14]将通睛突然凸出眼眶之症称为“睛凸”,二者或因酒醉怒甚,或因呕吐极挣,或因外物撞击于目所致,皆为骤起之病,与先前“鹘眼凝睛”“鱼睛不夜”“状若鱼胞”等眼球慢慢突出于眼眶之病证有所不同。对于目珠胀起的病证,明清医家还将其命名为“神珠自胀”证,但对此病名,各医家的描述差异较大。王肯堂[10]将目珠胀起的病症称为“神珠自胀”证,并认为其有内外轻重的不同,初起之时仅自觉眼内胀满,严重之时则目胀红赤痛甚,外人也可见其眼珠外突。张璐[15]记载五轮突起并伴有麻木疼痛泪出者为“神珠自胀”证。林佩琴[16]则分述气轮、水轮、风轮、肉轮胀起之不同,而五轮皆胀者称为“神珠自胀”。
2 病因病机
考究中医古籍对突眼症的描述,可根据起病缓急将其分为2 类:一类为目珠骤然突出眼眶之证,“目珠子脱出”“突起睛高”“珠突出眶”“睛凸大抵”可归为此类,其病机多为肝火亢盛,循经上犯;五脏毒风,上攻于目或脏腑亏极,真元离散。另一类为目珠缓慢突出眼眶之证,“目欲脱”“目纵”“鹘眼凝睛”“鱼睛不夜”“状若鱼胞”“神珠自胀”大抵可归为此类,其病机多为五脏热壅,风热入眼;三焦闭格,阳邪亢害;气分热盛、金火相抟或忧恐太过,肺肾两亏,亦或邪郁太阴,寒湿相乘。不论起病缓急,其发病机制均有实有虚,但大多数医家将其归为五脏火毒,其中急性突眼与五脏、气分、三焦的关系更加密切,慢性突眼与五脏、太阴的关系更加密切。
2.1 目珠骤然突出
2.1.1 肝火亢盛,循经上犯 《黄帝内经·灵枢》[17]曰:“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又见《审视瑶函》[11]言:“肝者将军之官,故主怒。怒则肝伤气逆,气逆则血亦逆,故血少,眼者肝之窍……目得血而能视”,均详细论述了肝病及目的机理,指出目珠安居于眶以视万物得益于肝气的条达及肝血的濡养,而若平素性情急躁,肝气升发太过,或情志不畅,木郁化火,均会导致肝火旺盛,循经上炎,入通于目,冲击目珠令其突出。《诸病源候论》[4]述:“肝气蕴积生热,热冲于目,使目睛疼痛,热气冲击其珠子,故令脱出”,即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又若《审视瑶函》[11]之怒甚吼哮令珠子突出,亦为暴怒气上,肝气亢逆,挟热上攻目珠而致。又有《玉机微义》[18]载一医案,塘溪人李济之常患目病,每患即服补肝散,目疾未愈反倒辛热助火,补益过甚,以致肝气亢逆,左升太过,撞击珠子令之睛胀突出,医者使之涌泄数次,继服凉剂,方得消肝火,降肝气,平目珠。
2.1.2 五脏毒风,上攻目珠 《太平圣惠方》[5]曰:“明孔遍通五脏,脏气若乱,目患即生;诸脏既安,何辄有损”,是谓百病皆从五脏生,五脏阴阳和传,则眼目聪明,视瞻清亮;五脏阴阳失调,则水火失济,热邪亢害,热甚成毒,热极生风,风毒裹挟,邪无所出而走于上窍,致使目突睛高。《目经大成》[14]载:“凡病纵暴险,须风生火,火生风,风火酷烈睛始坏。”《银海精微》[19]《秘传眼科龙木论》[9]也均提到五脏蕴积生热,五脏之气,外应于五轮,风毒攻迫,可使五轮胀起,突起睛高。又见《琉球百问》[20]载有医案,一三旬女子,苦于偏头风,延江湖医诊治,该医以烧针刺体百余处又施以艾灸,此女顿感眼胀突起,胞睑难闭。壮年女子本就阳亢体盛,而烧针、艾灸又皆为补火助阳之法,以此来治诸阳之会的头部病证,无异于旺火加薪,以火济火,热盛成毒化风,上攻目珠令其突出实乃无可置辩之事。
2.1.3 脏腑亏极,真元离散 纵观历代医家的论述,眼球骤然突出的病机不仅局限于风、火、毒等实邪上攻目窍,还可见于脏腑亏极,精华衰败,真元离散,阴不敛阳,阳气暴脱的虚弱病证。《证治准绳》[10]首次提及正气虚极在突眼症发病中的作用,“真元将散,精华衰败,致脉络俱损,痒极揩擦而出”,并将“珠突出眶”与“鹘眼凝睛”做出区分,认为“鹘眼凝睛”为眼球慢慢胀出之证,而“珠突出眶”发病极其迅猛,短时即可目不见人,属于急性发病。《审视瑶函》[11]继承上述观点,认为眼球骤突为眼科难治病,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提出“虚乃气血之不足,实则暴火之为殃”。后世的《张氏医通》[15]等也多沿袭上述观点。
2.2 目珠缓慢突出
2.2.1 五脏热壅,风热入眼 关于突眼症的慢性病程,与急性病程相仿,大多数医家将其归为脏腑火热病证,《秘传眼科龙木论》[9]谓:“此疾皆因五脏热壅,冲上脑中,风热入眼”,《类证治裁》[16]言此证属“神珠自胀,麻木泪痛,因五脏毒风所蕴”;《目经大成》[14]曰:“鱼睛不夜……阳邪亢害,风热壅阻,下窍不通,上窍亦塞”。明清医家虽大多将其归为脏腑火热病证,但缘于五轮分属五脏,任意一脏热盛,均可循经上炎至目窍,所以并未将此类病症定位于某一特定脏腑。
2.2.2 三焦闭格,阳邪亢害 《证治准绳》[10]载:“鹘眼凝睛……乃三焦关格阳邪实盛亢极之害。风热壅阻,诸络涩滞,目欲爆出矣”,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作为气机、津液运行的通道,若为阳邪所扰,必会气机逆乱、津液停聚,五邪内生,最终三焦闭格,气、血、津液凝滞不通,目络失和,发为睛突。明代王肯堂的这一观点虽不从五脏论治,但从部位三焦的分属考究,心肺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还是将其归为全身性疾病,而不独限于某一脏腑。
2.2.3 气分热盛、金火相抟 《张氏医通》[15]载:“状如鱼脬,乃气分之证,金火相搏所致”,从卫、气、营、血辨证体系进行论治,将眼球突出状如鱼胞的病证归为气分郁闭,邪热壅肺之证。《银海指南》[21]曰:“鹘眼凝睛者,阴阳不和,火克金也”。可见相比于其他医家持有的“五脏毒风上攻目窍”的观点,清代医家顾锡和张温更重视气分肺热在慢性突眼症发病中的作用,认为热邪内入肺脏,正盛邪实,阳热亢盛,邪无所出而走上窍,逼迫目珠令其胀起。
2.2.4 忧恐太过,肺肾两亏 《银海指南》[21]首次将忧恐作为突眼症发病的始动因素,曰:“肺忧郁太过,则肺气不舒”“有忧极而恐者,伤及肾中之真水,火不足则光华不能发越于外,水不足则膏液不能充满于中,轻则昏眊羞涩,重则鱼胞鹘眼”“珠大脱眶,肺肾气冲,乃金水两亏症也”。认为忧内应于肺脏,过度忧伤则肺气不利,肺气耗损;忧甚生恐,恐极则伤肾,肾为水火之宅,寓真阴而涵真阳,阴伤无以充养目珠,阳亏无以发越目华,肺肾两亏,目珠则失于滋养,发为鱼胞鹘眼。
2.2.5 邪郁太阴,寒湿相乘 《银海指南》[21]开拓性地从六经辨证体系对突眼症进行论治,提出“状如鱼泡,寒郁太阴也 ”“太阴郁邪凝结,左目赤障,状如鱼胞”,以及《目经大成》[14]中的“气自衰癃,寒湿相乘”,均认为太阴脾主转输布散津液,脾气亏虚,津液内停,寒湿乘袭,聚于眼泡,此为脾气虚衰,寒湿内生之里虚寒证。
3 治疗
明清以来,诸位医家对突眼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日益深刻,其治则治法也逐步丰富。总的来说,大多数医家以疏风清热、泻火解毒为治疗大法,对上述提及的三焦闭格、气分热盛等仅有理论阐述,而鲜有具体药物方剂。笔者认为,在突眼症的论治方面,应当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采用局部辨病与全身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如“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多从眼局部辨病为依据,而“益气扶正”,则多侧重全身辨证而提出治则,并且,现代临床中,眼球突出以甲状腺相关眼病为多见,而甲状腺相关眼病又为累及全身多脏腑的一种疾病,故临证治疗时,必须辨病与辨证合参,注重全身脉症在诊治中的作用。
3.1 辨证论治
3.1.1 疏风清热,泻火解毒 《秘传眼科龙木论》[9]提到此病“切宜针引血脉,以摩风膏摩之,服泻肝汤、抽风散,立效。”对此病采取针、膏、药合用之法,先用针法疏风开壅,再以摩风膏行血脉滞涩,后以抽风散、泻肝汤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摩风膏中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活血行滞,在补益气血的同时又防热毒耗伤阴血之祸,防风、白芷、细辛、松脂黄蜡疏风清热解表,全方合用,有散有行,共奏清解行滞之功,在后世的《审视瑶函》[11]《医宗金鉴》[22]中也有提及。抽风散以石决明、车前子为君,二药入通肝经,平肝潜阳,配伍泻肝汤中的大黄、黄芩、茺蔚子等药,劫夺肝火上犯之路以清肝泻火平目珠。另《张氏医通》[15]载:“用灯火烧断风路,其迎香太阳两睥上星等要隘处,并举而劫治之”,迎香、太阳、两睥、上星均为眼周要穴,于此处针刺疏风散热,配伍灯火烧断风路,也是应用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法治疗突眼症的典型代表。清代沈金鳌在其所著的《杂病源流犀烛》[6]中提到“睛胀,须用凉药泻肝(宜泻肝散) ……黑睛胀当泻肝(宜龙胆散),白睛胀当治肺(宜清肺散)”,将目珠胀起按照部位的不同,归为不同脏腑的火热病证,应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施治。此外《银海精微》[19]中的酒煎散,《审视瑶函》[11]中的泻脑汤,《类证治裁》[16]中的大黄当归散,《圣济总录》[23]中的桔梗汤、麦冬茺蔚饮、洗眼黄连汤、点眼丹砂膏,用药也大抵以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兼以补益气血为治疗大法。
3.1.2 益气扶正,散寒祛湿 《目经大成》[14]一反前人突眼症属脏腑积热,应当治以清凉的观点,认为突眼症的发生缘于气机衰少,寒湿相乘,以助阳活血汤助阳益气扶其正,四君子加以桑皮、麦冬散寒祛湿抑其邪,正邪兼顾来对突眼症进行施治。此外,《银海指南》[21]虽只列出一组方药来治疗太阴郁邪凝结的“状如鱼胞”证,但从其主要药物组成:半夏、陈皮、茯苓、桔梗等也可见其益脾气、散寒湿的治法理念。
3.1.3 以喜胜忧,补肺安神 《银海指南》[21]首次提出突眼症治疗中的情志疗法,认为过度忧伤,内应于肺,损肺伤神,肺郁失伸发为突眼症,以“补肺安神”为治疗大法,心属火,肺属金,火能克金,喜能胜忧,再令亲友好言劝慰,则可使得心神得复、喜来忧去,极大地体现了中医情志疗法以情胜情、治神为本的特点。
3.1.4 大补元气,补虚扶元 历代医家对于证属脏腑亏极,因虚致脱一类的突眼症,所提及的方剂相对较少,以《审视瑶函》[11]中特为年老之人而设的立退丸为代表,方中以人参、远志补益心肾,天冬、白茯苓补肺健脾为主,顾念老年人气血亏损、脏腑诸虚的的特点,入通诸脏补益诸虚,来治疗真元将散,精华衰败,因虚致脱的突眼症。
3.2 外治法
除辨证论治外,中医古籍中对突眼症的外治法也有所提及,其中以水淋法及微针引出恶汁法为代表。《肘后备急方》[24]《圣济总录》[23]等古籍中提到,眼球骤然突出之时,可以冷水灌注目睛之中,频繁易水,须臾目珠自收。微针引出恶汁法可在《圣济总录》[23]《张氏医通》[15],《秘传眼科龙木论》[9]等古籍中觅得踪影,是指应用锋利的针头深入眼球,挑刺睛珠,令青汁流出的方法。虽众多古籍均提及上述两种方法,但笔者认为其对突眼症不具治疗效果,缺乏现代应用价值。
4 小结
作为囊括多种现代医学疾病的病证,突眼症的中医病名纷繁复杂,经历了自战国时期初见突眼症雏形的“目纵”,至元明清时期阐述其症状、病机、全身表现的“鱼睛不夜”“珠突出眶”的发展过程。各位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创新,逐渐形成了中医对于突眼症的辨证论治体系。在治疗上,采用针、药、外治法相结合的方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方法。笔者考究突眼症的源流,按病名及症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分类详述,以飨同道,为治疗突眼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