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 示范引领以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全国统一要素和资源大市场建设
2023-02-15周小全蔡敏勇熊忠辉
◎周小全 蔡敏勇 熊忠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021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其中就明确要求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让实体经济站在经济发展的“C位”,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打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使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有效地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优化组合、循环流转。作为我国资本要素和资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交易市场将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代赋能产权交易市场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示范性、引领性和推动性的重要力量,新机遇赋予产权交易市场承担先行探索建设全国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的创新责任,新使命赋予产权交易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担当。
一、产权交易市场是要素和资源市场的精髓和生命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要素和资源包括土地和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能源、生态环境等,范围较以往更加完善和科学。
简而言之,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时投入的各种资源”。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土地和资本“三要素说”很长时间被世人认同。1997年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技术被列入生产要素范畴。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被放在第一位。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其中要求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以及“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并从现实操作角度强调“规范发展产权交易”。
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完善产权制度是改革的第一重点。具体来说,完善现代产权制度需要健全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等四根支柱性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改革的第二重点。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根源在于要素配置扭曲,要推进结构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途径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四大重要原则,“市场决定,有序流动;健全制度,创新监管;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稳中求进,循序渐进”,强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至2022年《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要素和资源市场”,强调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要素与能源、生态环境等资源在统一大市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产权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是高于一般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看,产权是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精髓和生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义的产权已覆盖到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上。每类生产要素和资源都有产权,都需要上市流转,在实践中,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流转都涉及产权交易。产权流转顺畅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程序的产权运作和交易,使产权的各种权能的所有人获得产权收益。因此,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产权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就难以实现;没有健康科学的产权交易市场,要素与资源市场的统一建设就会迟滞。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事关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事关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能否顺利完成。
二、产权交易市场具有构建统一要素大市场的基础优势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和资源市场,需要打破市场壁垒,破除地区分割和行业限制,实现制度规则、流通体系和市场监管的统一。其中,有效的制度规则是建立有效统一大市场的制度性保障基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是要素市场建设的先行者,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则体系,可以为制定统一大市场的制度规则提供良好借鉴。
(一)产权交易市场具备良好的制度规则基础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是在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产权交易市场交易规模迅速增长,规范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特别是2004年2月,由国务院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国务院国资委及全国各级国资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在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等四个支柱性制度建设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为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要素和资源市场的类型虽然多样,但规范发展所需要的制度规则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可在产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推进和完善。
(二)产权交易市场具备较高的基础设施联通标准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通常由各地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属性的产权交易机构作为主体,其交易行为也须受国家及相应地方的国资管理、财政、金融及其他相关部门多重监管。从某种意义上讲,产权交易机构是“社会公器”,是组织各类资产、资本、要素交易的“中立方”,要承担多种社会职能,具备较强的社会公信力。为促进市场信息联通、统一产权交易信息发布,中国产权协会搭建了“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其他类别要素和资源交易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在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的建设中,产权交易市场要积极参与健全要素和资源市场化交易平台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围绕科技成果、大数据等现代要素的交易和能源、生态环境等资源的配置,深入推进相关体系的拓展、创新,形成涵盖产权界定、价格评估、流转交易、担保、保险等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全国产权交易市场高标准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和要素与资源市场的畅通流通。
(三)产权交易市场具备广泛的要素交易服务范围
在长期的市场建设实践中,产权交易市场坚持提升服务功能,加快要素和资源交易业务创新,较好适应了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中国产权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五大类业务(产股权、金融资产、自然资源、环境权益和招标采购),26类子业务,共实现交易额22.3万亿元。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70家产权交易机构共控股或参股249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专业平台,发展包括产权交易投融资参与方、经纪机构、会计审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拍卖和招投标代理机构、资产评估机构、金融科技服务机构等各类会员9.6万余家。产权交易市场服务范围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多个关键领域,对实体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在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的建设进程中,产权交易市场要突破原有交易范畴局限,探索和创新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为核心的全要素、全资源交易业务。
三、支持重点区域先行构建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多轮中央层面谋划部署的重磅文件都释放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积极信号。但是,我国疆域广阔,各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要求全国齐头并进并不现实。统一大市场并非要求全国整齐划一,而是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一)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要素支撑
作为形成财富的原始要素,土地和劳动力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本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可以说,盘活农村产权,促进农村与城市要素市场一体化,是产权交易市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一个重点工作。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发展不均衡,全国性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的统一市场建设,需要区域性市场先行探索。因此,可选择在基础较好的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率先探索土地、劳动力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快探索完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市场统一建设的政策协同、多层次多领域一体化合作的制度。
(二)加快发展统一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本市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已明确表述:产权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市场平列,同属于资本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标的产权交易市场,需要加快探索与标准资本市场的对接、融合和一体化,在未来的资源配置进程中,共同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进程中,产权交易市场要持续探索健全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发展统一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全要素非标市场与标准化资本市场的对接和共融,推进各类非标资产证券化,鼓励要素交易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合作,推动资本要素市场发展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为其他要素和资源的统一市场建设提供金融动能。
(三)培育发展统一的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铺就绿色底色
能源市场和生态环境市场密不可分,治污成本和用能成本密切相关。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能源与生态安全大局出发。产权交易市场应加快构建国际化的、统一的环境与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市场平台,开展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拓展碳基金、碳质押、碳保险、碳债券、碳信托、碳期货及碳指数等金融产品业务,充分发挥碳排放权融资功能,满足交易主体多元融资需求,推进形成多层次碳市场和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交易中心,在助力全国环境能源统一市场建设中发挥引领性作用。
(四)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在技术要素方面,着力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我国不少区域已在技术要素、数据要素产权交易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广东省交易集团牵头组建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相继成立等。未来,各地可进一步通过完善技术成果转让价格形成机制、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等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可借助大数据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完善数据“数价”和信息使用费形成机制,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引导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
(五)构建服务数字经济的新型交易平台,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数字技术应用改变了传统经济形态,为打破区域壁垒、行业壁垒,促进统一大市场形成提供了技术路径和解决方法。同时,建设全国统一要素与资源大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品种、业务量、投资者、信息数据等将大幅增长,需要处理更多的交易业务和市场服务,加强交易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迫在眉睫。2020年5月,中国产权协会数字产权委员会成立,提出创新应用新场景、新生态,推进产权交易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依托人工智能、算法算力、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和工具建立的能有效服务数字经济的新产权交易平台将会诞生,将促进经济社会跨区域跨行业的政策协同、多层次多领域一体化合作,有效推动区域发展一体化机制制度创新,形成全新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
四、产权交易市场在推进全国统一要素和资源大市场建设中的新作为
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我国近几年来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领域。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体系,在有效打破区域封锁和市场分割同时,也要有效沟通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鉴于此,产权交易市场要逐步搭建起服务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混改的桥梁,从原有的以国有资产流转为核心的制度性平台逐步向以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核心的全要素、全资源交易平台转变。
现阶段,产权交易市场虽已具备构建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的基础设施载体,但鉴于全国市场发展不平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存在区域和行业间的差异,建议可选择改革需求迫切、工作基础较好的区域优先开展试点,为推进全国统一要素资源大市场建设积累实践经验。为此,需做好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基础设施,以及健全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立足全局度,对区域间、行业间、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破除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壁垒,以便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一是加强全国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法,保证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应当服从全国大局,相互协调,避免无序的交易牌照资源竞争,以及设置区域壁垒、条块分割的做法。要全面加强全国执法检查和保障,废除不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目标的地方性法规,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减少制度壁垒。
二是在国家重点战略区域、省级层面先行先试。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可依托产权交易市场,深化公共资源与非公共资源交易融合发展,研究明确各类要素和资源交易纳入统一产权交易市场平台体系的标准、规则、流程和方式,破除要素和资源交易领域的区域壁垒、条块分割。
三是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多路径探索跨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可以支持产权交易机构之间跨区域和跨所有制交叉持股、并购重组。地方政府关于产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应当坚决杜绝设置“小市场”,不应固守属地产权交易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四是发挥中国产权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通过制定行业规范、标准、自查自纠等措施,强化行业自律,有效防范风险。
(二)夯实基础设施,强化互联共享
实现市场信息机制的互联互通,是构建高标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基础。产权交易市场需依据要素和资源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飞速发展的技术应用,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平台,大力推动平台信息资源的互联与共享。
一是平台联通,深化整合多地、各类要素和资源的交易平台。提升产权交易市场服务能级,有效实现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五大重点要素及能源、生态环境等资源的规范化交易。注重产权交易平台与其他平台的融合链接,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平台间的信息联动。
二是流程管理,开展交易流程全生命周期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通过对确权、登记、托管、信披、推介、交易、结算、数据等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推动非标市场与标准化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对标标准化资本市场流程监管,提高产权交易市场交易的规范性和流动性。
三是风险防范,推动“一网交易+大数据+监管”模式建设。推动产权交易市场通过数字化、专业化、精准化、增值化以及全流程的增值服务,通过量化测度、评估模型、预警管控、脆弱性判断等流程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实现监管业务的数字化实时记录、及时处理,并与“一网通办”等多平台基础设施联通,为联合监管提供数字化信息通道。深化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对交易主体进行全方位信用评价,并依托大数据分析,加强对风险防范、信用分析、定价估值的精准判定,丰富监管手段。
(三)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三十多年来,产权交易市场立足基础交易,不断拓展业务范畴、创新管理方法、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了“八八六六”服务体系。第一个“八”指八大模式,即信息模式、会员模式、推介模式、交易模式、盈利模式、数据模式、结算模式、风控模式;第二个“八”指八大属性,即流动性、配置性、可度量性、融资性、低成本性、盈利性、跨地域性、规范性;第一个“六”指六个服务,即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服务企业并购重组和混改、服务企业增资扩股、服务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服务科技企业资本运作、服务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第二个“六”指六大功能,即信息集散功能、价格发现功能、产权融资功能、要素配置功能、价款结算功能、规范交易功能。
在打造统一要素和资源大市场的过程中,产权交易市场应以“八八六六”等服务体系为依托,加快新型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不断深化服务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质量,拓展产权交易市场化的空间广度、内涵深度、配置高度,推动产权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国产权交易市场将不断探索创新、开拓进取,在健全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优化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伟大实践中,增强配置全球生产要素的能力,培育与发展先进生产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充分发挥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