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情况分析*

2023-02-14王朝平王冬冬

甘肃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科学基金省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王朝平,孙 烜,石 楠,王冬冬

(1.兰州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基础研究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对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1],对提高地区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梳理“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情况,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积极性和资助率、提高地区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发展贡献力量[2-3]。

1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情况

在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体申请立项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各依托单位“十三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的数据,对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情况进行梳理,较为全面、客观地掌握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情况,为进一步挖掘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

1.1 全国及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总体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1 088 932项,立项220 471项,项目平均资助率为20.2%。申请数量逐年递增,2020年申请数量较2016年增长56.0%,立项数量增长10.9%,资助率由2016年的23.8%降低到2020年的16.9%。申请数量逐年增加而资助率逐年降低,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竞争压力急剧增加。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 983项,立项3 270项,项目平均资助率为18.2%。2020年申请数量较2016年增长45.0%,低于全国增长水平。各年度立项数较稳定,除2017年外,均在650项左右,无明显增长;立项增长率及平均资助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的来看,“十三五”期间的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弱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方面仍有进步空间。

全国和甘肃省“十三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立项和资助率年度变化情况见图1和图2。

图1 “十三五”期间全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

图2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

1.2 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情况

1.2.1 依托单位属性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57家(高等院校16家,科研机构32家,医院9家),其中中央直属单位11家,省属单位46家。中央直属单位申请7 744项,立项1 808项;省属单位申请10 237项,立项1 461项。

“十三五”期间,11家中央直属单位的申请数占全省的43.1%,立项数占全省的55.3%,平均资助率为23.3%;获得资助113 195.5万元,占全省的67.8%,表明中央直属在甘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方面比省属单位更具竞争力。

“十三五”期间,46家省属依托单位的申请数占全省的56.9%,立项数占全省的44.7%,平均资助率为14.3%。省属依托单位申请总量、立项总量和平均资助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6家省属单位项目申请数占全省的41.1%、立项数占全省的35.7%、获得资助金额占全省的26.0%,相较于其他省属单位,这6家单位具有较强竞争力。

甘肃省“十三五”期间中央直属和省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数量、立项数量、平均资助率对比见图3。

图3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中央直属与省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

1.2.2 依托单位类别

将各依托单位划分为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含医院)2个类别,通过对不同类别依托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行分析,发现2类依托单位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见表1。

表1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高校及科研院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

由表1可见,科研院所在“十三五”期间申请数量逐年递增,尤其是2019年增幅明显,较2018年增长38.0%。高等院校的申请数量走势与科研院所类似,2018年较2017年项目申请数增加了16.2%。资助率方面,高等院校五年间资助率略高于科研院所,总体差别不大。2019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申请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低温高密核物质测量谱仪的研制”立项,此单项项目获得资助金额7 452.4万元,使得2019年科研院所的资助金额为历年最高。

“十三五”期间高等院校申请数占甘肃省申请总数的64.6%,立项数占甘肃省立项总数的65.3%,获得资助金额98 112.1万元,占甘肃省资助总金额的58.8%。高等院校在申请数量、立项数量、资助总额等指标上都超过科研院所,但是在资助率、单个项目资助金额指标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差不大,如图4所示。

图4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

1.2.3 部分重点依托单位

从甘肃省各依托单位“十三五”期间总的立项数量看,兰州大学位于领先地位,较第二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多525项。从立项数量方面来看,甘肃省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立项3 270项,其中立项数排名前十的单位共立项2 782项,占甘肃省立项总数的85.1%。从立项金额看,甘肃省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获资助166 939.9万元,其中立项数排名前十名的单位共获资助147 982.5万元,占总资助金额的88.6%。对整体立项数量前十名单位的相关数据整理见表2。

表2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前十名单位情况

1.3 甘肃省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现状

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种项目类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主要资助类型,不同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立项的数量可以从多个角度反映该地区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甘肃省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3类项目立项数占全省立项总数的比重较大,分别为29.4%、26.1%和37.4%,其他项目仅占7.1%。

1.3.1 面上项目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十三五”期间,面上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约为58.8万元/项,资助率约为20.4%。甘肃省同期面上项目申请总数4 453项,立项960项,立项总经费58 799.7万元,甘肃省面上项目平均资助金额为61.2万元/项,资助率为21.6%。资助率及平均资助金额,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甘肃全省来看,面上项目集中在中央在甘单位以及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10家单位,其立项数占全省面上项目总数的96.1%,资助金额占全省的96.4%,其余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医院面上项目立项数量基本为个位数,还有部分单位未实现零的突破。从资助率来看,中国科学院在甘院所处于第一梯队,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是甘肃省属高校的1.4倍,反映出中国科学院在甘院所科研人员科研实力和水平较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甘肃省“十三五”期间面上项目立项前十名的单位相关数据见表3。

表3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面上项目立项前十名的单位情况

1.3.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从全国范围来看,“十三五”期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平均资助率约为22.6%,甘肃省同期青年科学基金申请总数4 546项,立项852项,立项总经费20 200.4万元,平均资助率约为18.7%。具体从依托单位来看,无论是立项数量还是资助金额,兰州大学排名领先;资助率方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在甘院所表现突出。

甘肃省“十三五”期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前十名的单位相关数据见表4。

表4 甘肃省“十三五”期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前十名的单位情况

1.3.3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从全国范围来看,“十三五”期间地区科学基金平均资助额度约为36.8万元/项,平均资助率约为18.8%。甘肃省同期地区科学基金申请总数7 834项,立项1 224项,立项总经费46 950.1万元,平均资助金额为37.5万元/项,平均资助率约为15.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各单位地区科学基金立项数量来看,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这4所省属高校立项数目相对较多,资助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兰州理工大学地区科学基金数量占该单位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数的71.3%,甘肃农业大学地区科学基金数量占该单位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数的85.0%,可见地区科学基金是省属单位申请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核心类型。

甘肃省“十三五”期间地区科学基金立项前十名单位的相关数据见表5。

表5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前十名的单位情况

1.3.4 其他项目

杰青、优青、重大和重点项目这4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门槛高、竞争激烈、资助率低。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共立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项,其中兰州大学5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项,另外2项分别出自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也主要出自兰州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在甘单位。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共立项重点项目35项,其中兰州大学18项,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7项,兰州交通大学1项,是唯一立项重点项目的省属单位;甘肃省共立项重大项目(含课题)11项,全部来自于兰州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在甘院所。“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各单位以上4类项目立项情况见表6。

表6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杰青、优青、重大(含课题)、重点4类项目立项情况 单位:项

2 甘肃省国家均分各列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存在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分析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立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向甘肃省各依托单位发放了“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及提升策略”调查问卷。问卷分别针对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共设41个题项。其中,对于科研人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意愿和科研单位支持满意度2个方面,如申报的积极性、申报的动力、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所在单位科研保障条件等。对于科研管理人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知、对相关政策条例的了解程度、本部门在基金申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措施等方面。

“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情况及提升策略”问卷主要针对甘肃省内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设计,共发放380份,回收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31份,包含科研人员、科研辅助人员问卷有283份,科研管理人员问卷48份。受访者中有48.3%来自高等院校,47.7%来自科研院所,4.0%的受访者单位为其他。受访者中男性占比58.3%,女性占比41.7%。从受访者的学历来看,取得博士学位的受访者占54.0%,最高学历为硕士学位的占31.4%,14.4%的受访者是本科学历。在分析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挖掘出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存在的问题。

2.1 整体科研竞争力较弱,青年人才储备不足

通过对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的现状分析可知,甘肃省“十三五”期间申请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从同期立项数量来看,甘肃省年立项数650项左右,增长率几乎为0,而全国立项数量增长约10.9%,甘肃省科研人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竞争力相对较弱。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较面上项目来说难度较低,更注重申请人学术创新性,可间接反映某地区青年人才的储备情况。通过前文现状分析,全国青年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占全部项目的39.7%,而甘肃占比为26.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青年研究人员引进困难和储备不足对甘肃省科学研究发展极为不利。

2.2 省属依托单位科研实力亟待提升

甘肃省依托单位有11家中央直属单位及46家省属单位,而省属单位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仅占总数的44.7%,且项目类型大部分为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来看,中央直属单位的资助率为23.3%,省属单位的资助率为14.3%。从立项数量看,中央直属单位立项1 808项,省属单位立项1 461项。可见,与中央直属单位相比,省属单位的科研实力较弱,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占甘肃省全部立项数量的37.4%,是所有立项项目中占比最高的类型。“十三五”期间兰州理工大学地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占其全部立项的71.3%,甘肃农业大学则为85.0%。这反映出省属单位过于依赖地区基金项目,而对于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重视不够、实力不足。

科研人员对科研硬件保障的满意度调查中,54.0%的科研人员认为本单位的科研硬件条件是达到自己预期的,其中有13.0%的科研人员觉得本单位科研条件非常好,但是还有46.0%的科研人员所在单位的科研条件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有9.6%的人认为科研条件较差,4.6%的人觉得科研条件非常差。总体来看,只有一半左右的科研人员满意自己现有的科研条件,科研保障不足不利于科研工作开展。

2.3 科研队伍科研水平、积极性尚有差距

申请人科研水平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决定性因素,在科研人员项目申请中遇到困难的调查中,申请立项个人能力主要体现在申请书撰写和研究基础2个方面。申请书撰写经验不足、研究实力欠缺,将直接影响能否立项,科研人员提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凝练不够及研究基础不足。

部分应用型高校、地方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在教学和实践方面,或者专注于申请难度较低的厅局级项目,同时,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57.0%的科研人员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积极性非常高,23.0%的科研人员申请积极性比较高,其余20.0%的科研人员申请积极性较一般,其中有6.0%的科研人员积极性比较低。

2.4 科研管理队伍有待加强

在调查的48位科研管理人员中,有60.0%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比较了解,25.0%的科研管理人员对以上条例比较了解,15.0%的科研管理人员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不足。

关于科研管理人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重视程度方面,有67.0%的科研管理人员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有23.0%是比较重视,10.0%的科研管理人员对基金申请工作重视程度为一般或较低。依托单位对科研管理岗位重视不足,导致人员身兼数职或频繁轮岗,也是科研管理人员对管理政策不熟悉、不重视的原因之一。

3 提升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资助率的对策建议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积极性、提高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对于促进甘肃省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1 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加大科研投入是改善科研环境、提升科研水平的必由之路,为培育国家级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将对甘肃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和立项发挥重要作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构建多元化支持体系,引入事业单位资金开展联合资助项目,提升省属单位科研实力及承担项目能力;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引进企业资金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向研究,企业为科研机构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体系,提高甘肃省科研人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促进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3.2 提升科研主体活力

首先,要逐步完善并优化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提升科研人员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其次,要调动部分安于现状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营造和建立使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十年磨一剑”的创新生态氛围。

科研水平是能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的关键因素,向同行专家交流学习,广泛阅读研究前沿文献,了解国家需求导向,提高研究的创新性,在科研实践中提升研究水平、积累研究基础。科研经费较充裕的单位,可通过设立培育项目,帮助科研人员积累研究基础、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研信心,尽快进入科学研究国家队,提升所在单位乃至甘肃省整体科研实力。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储备的增加主要靠“养”“引”并重。首先是“养”,甘肃省应对省内现有的人才加强支持,通过制定青年人才成长计划等途径,加快人才成长、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各依托单位也要加大对年轻科研人员培养的力度,全方位地支持其开展科学研究。其次是“引”,积极谋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千方百计延揽“高、精、尖、缺”优秀人才全职或柔性来陇干事创业。建议甘肃省参照其他省份,制定引进人才支持政策,在岗位津贴、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3.4 强化科研条件保障

各依托单位要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完善科研环境,不断加强科研平台基础条件保障,加强单位内部、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大型科研设备的使用效率及效益,建设满足多学科共用和融合的平台,全力做好科研条件支持保障工作。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持续为科研人员减负、放权、赋能,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无后顾之忧。

3.5 优化科研管理队伍

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保障,依托单位应重视科研管理岗位的重要性,尽可能固定科研管理人员岗位并设置考核,科研管理人员自身要提高认识、主动学习,提升业务及组织管理能力,加强与省内外优秀依托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提升科研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猜你喜欢

科学基金省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3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启动
中国科学基金制的创立及其对传统科研体制的变革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更正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40家省属企业捐款1000万元
2017年度力学科学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介绍
2017 年新项目
自动化学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人代表性论著期刊影响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