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升温“踩刹车”,臭氧层慢慢长好了?
2023-02-14申菊
申菊
反臭氧破坏政策初见成效
新春伊始, 由联合国支持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科学评估小组,发布了评估报告(每四年发布一次)。本次报告证实,自全球企业开始反臭氧物质排放政策以来,初见成效,该政策已成功地保护了臭氧层,使平流层上层的臭氧层显著恢复,并减少了人类暴露于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 (UV)射线。
臭氧的恢复近年来可谓举步维艰,特别是2019至2021年间的变化,南极臭氧洞的尺度变化变大变深,甚至超过了南极洲。
大气中的臭氧会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一旦臭氧层缺失,就意味着到达地球表面的高能辐射会更多,从而对地表的生物体造成伤害。签署于1987 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各国使用被称为卤碳化合物(halocarbon)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认为卤碳化合物是造成每年臭氧空洞加剧的罪魁祸首。
比如南极的臭氧洞每年的大小都有所不同,但自从1996 年禁止使用氯氟烃(CFCs)以来,情况已经有所好转。氯氟烃是用于制造喷雾剂、泡沫、溶剂和制冷剂的化学物质。
臭氧洞是如何形成,又怎样随后消失的呢?
地球上的大多数臭氧都储存在高空大气层,即平流层中。
平流层在陆地上空10 至40 公里之间的高度上,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是抵御紫外线辐射最有效的屏障之一。如果这一保护层出现破洞,就会影响冰川的融化速度,同时也会给所有生物体免疫系统带来更大压力,并增加人类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风险。
19世纪20年代,人类发明了氟利昂,这种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安全性高,一度被作为制冷剂和发泡剂广泛应用。过去的一些泡沫发胶,或者给冰箱、空调补充的“雪种”,使用的就是氟利昂。
但在1974年,墨西哥化学家马里奥·莫利纳、美国化学家舍伍德·罗兰等人的研究发现了氟利昂的致命缺点:释放到环境中的氟利昂会随着大气运动逐渐迁移到臭氧层,在这里受到强紫外线照射后分解,产生游离氯原子,催化臭氧的分解。
氯氟烃类化合物具有迷惑性,在低空的时候,它非常稳定,没啥危害,但是当它到了高空遇上臭氧之后,就开始显示其破坏力了。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氯氟烃类化合物里的氯原子就会将臭氧分子里的氧原子抢走一个,臭氧就变成了氧气(O3 变成O2)。最可怕的是,平均一个氯原子就可以破坏10 万个臭氧分子。人类使用了氯氟烃类化合物60 年,平均每年的产量超过100 万吨,一共是6000 万吨,臭氧虽然多,但是在这样的量级下,臭氧层依旧出现了空洞。
氟利昂这类物质的排放是工业活动的结果,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受损最严重的是极地上空的臭氧层。荷兰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发现,这是因为极地地区温度很低,导致水分冷凝形成极地平流层云,而这些云层中容易富集可催化臭氧分解的物质。
氟利昂会消耗臭氧层,科学界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破坏臭氧层的“武器”——超声速飞机。1971 年,美国科学家哈罗德·约翰斯顿发现,超声速飞机可能对臭氧层造成威胁,因为它的飞行高度恰好在平流层的臭氧层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会催化臭氧的分解。
当然后来并不是企业巨头幡然觉醒,而是由于超聲速飞机运营成本高企(维修成本高,空难赔偿),协和号(商用超声速)从1976 年投入服务到2003 年,挺了27 年后退出了运营,好歹不再飞了。
由于人类对臭氧层的努力保护,臭氧层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人类可以拯救地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执行秘书Meg Seki 表示:“根据这一最新的四年期报告,臭氧层恢复已走上正轨,这是一个大好消息。在过去的35 年里,《蒙特利尔议定书》对减缓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臭氧二级标准限值为160微克/ 立方米,与世卫组织标准一致。从近5 年看,我国臭氧浓度总体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全国臭氧浓度分别为143、143、141、138、144微克/立方米,虽然年际间存在小幅波动,但总体基本稳定在140微克/ 立方米左右。
虽然臭氧层空洞危机基本已经好转,但是空气中的氯氟烃类化合物依旧存在,只是越来越少了,这也是臭氧空洞出现周期波动,但是整体呈现好转的原因。
人类还是要继续抵制氯氟烃类化合物的使用,如果当前政策保持不变,预计南极上空、北极上空、世界其他地区的臭氧层将分别于2066年左右、2045年、2040年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臭氧洞显现之前)。有关专家表示,虽然臭氧层的状况正在恢复,但人类在制冷剂和喷雾罐中使用的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可能要到21 世纪60 年代才能从大气中完全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