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机体应激与免疫水平的影响比较

2023-02-14刘汉涛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3期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研究组

刘汉涛

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法。传统开腹手术虽然效果明显,但由于结肠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广,该术式对患者损伤相对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颇广[1-3]。然而,目前有关两种术式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近远期生存率,有关围手术期机体应激与创伤修复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机体应激与创伤修复同样与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应激与创伤修复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9 年2 月-2022 年3 月在凤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8 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28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 例。纳入标准:临床分期Ⅰ~Ⅲ期;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结肠癌的诊断标准[4];意识清楚。排除标准:既往有胃肠道癌手术史;有肝脏或肺部等远处转移;合并肠梗阻或肠穿孔;对本次麻醉用药或建立气腹不耐受;行姑息性治疗手术。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1)全身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于腹正中线处做一切口;(2)探查腹部,确定病灶;(3)结扎近端肠管、系膜并分离周围组织和血管,同时清扫周围淋巴结;(4)切除病变肠管并对残端进行吻合处理;(5)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逐层关腹。

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1)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后全身麻醉,常规建立二氧化碳气腹;(2)采用5 孔法置入腔镜和器械,探查病灶及转移情况;(3)结扎肿瘤近端肠管及系膜,离断系膜下血管;(4)病灶位于升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时用切割闭合器于肿瘤远端8~10 cm 处离断肠管,同时在下腹处做一约4 cm 大小的麦氏切口以便取出离断的肠管,然后在腹外距肿瘤近端8~10 cm 处离断病变肠管,端对端吻合肠管;(5)病灶位于乙状结肠处时除离断肠系膜外,应注意在确保双侧输尿管安全的情况下超声刀锐性切割肿瘤,保留自主神经丛;(6)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严密监测病情,按医嘱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应激指标。分别于术前1 d(T0)、术后即刻(T1)、术后1 d(T2)和术后3 d(T3)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 离心20 min 后取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皮质醇(Cor)水平,电化学分析法测定肾上腺素(E)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C 反应蛋白(CRP)水平。(3)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免疫水平。分别于T0、T1、T2和T3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 离心20 min 后取上清液,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中CD3+、CD4+及CD8+水平。(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胃肠功能(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和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5.0,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用χ2检验比较。以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40 例,女24 例;年龄38~67 岁,平均(52.14±4.37)岁;临床分期:Ⅰ期19 例,Ⅱ期30 例,Ⅲ期15 例;肿瘤分型:肿块型22 例,溃疡型29 例,浸润型 13 例;分化程度:高分化26 例,中分化27 例,低分化11 例;结肠癌类型:升结肠癌27 例,降结肠癌14 例,横结肠癌15 例,乙状结肠癌8 例。研究组男42 例,女22 例;年龄38~69 岁,平均(53.76±3.85)岁;临床分期:Ⅰ期20 例,Ⅱ期30 例,Ⅲ期14 例;肿瘤分型:肿块型20 例,溃疡型30 例,浸润型14 例;分化程度:高分化28 例,中分化26 例,低分化10 例;结肠癌类型:升结肠癌25 例,降结肠癌16 例,横结肠癌14 例,乙状结肠癌9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应激指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T0时血清Cor、E 和C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T1和T2时血清Cor、E 水平均高于T0时(P<0.05),T3时血清Cor、E 与T0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T1、T2和T3时血清CRP 均高于T0时(P<0.05);对照组患者T1、T2和T3时血 清Cor、E 和CRP 水 平均高于T0时(P<0.05)。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T1、T2和T3时血清Cor、E 和C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上述指标均高于研究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应激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应激指标比较()

表2(续)

表2(续)

2.4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T0时血清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两组患者血清CD3+、CD4+和CD8+水平均低于T0时(P<0.05),两组在T1、T2和T3时血清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比较[%,()]

表3(续)

表3(续)

2.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4.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3,P=0.027),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6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h,()]

表5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h,()]

3 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有研究证实,结肠癌的发病率高居全球第3 位,且受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结肠癌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5]。腹腔镜手术尽管创口小、出血量少,但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系数相对较大。本研究中尽管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但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是相近的,这与之前的研究不一致[6-7]。有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开腹手术,本次研究得出时间接近的结果,笔者猜测可能与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应用及操作的熟练度有关。淋巴结清扫数被认为是评估手术成功与否及患者预后走向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有研究证实,结肠癌患者手术时淋巴结清扫数越多,患者生存率越高[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种术式的清扫效果相近。应激是机体对外界伤害做出的一种反应。适当的创伤应激有利于保护机体的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但过度的应激反应则有可能加重创伤反应,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9-11]。手术过程中创伤会刺激机体的交感神经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性增强,而后者产生的肾上腺素可以引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因子的活化,进而引发炎症反应。有研究已经证实,机体在受到创伤时,体内血清中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分泌量显著增高[12-15]。还有研究证实,机体对应激刺激的反应程度与皮质醇水平有直接的关系[16]。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和C 反应蛋白的浓度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在术后1 d 时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后逐渐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3 d 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将至术前同等水平。而组间比较发现,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的皮质醇、肾上腺素和C 反应蛋白的水平均高于研究组,说明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创伤应激作用较小。除比较应激反应指标外,笔者还对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进行了对比。因为T 细胞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活性细胞。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CD3+、CD4+和CD8+水平降低,故临床上通常将上述指标作为预后好坏的评判指标[17-18]。本研究中,两组患者T0时血清CD3+、CD4+和CD8+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2和T3时两组患者血清CD3+、CD4+和CD8+水平均低于T0时(P<0.05),两组在T1、T2和T3时血清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P<0.05)。说明无论何种术式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在受到手术创伤后免疫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腹腔镜手术的抑制程度比开腹手术轻,免疫指标下降幅度较小,提示患者创伤后修复较快。本研究还对两组患者胃肠恢复功能进行了比较,结果同样证实了上述观点。并发症发生率也是侧面反映两组患者创伤后修复的一项指标。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4.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佐证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应激刺激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应激反应小,免疫功能影响较轻,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猜你喜欢

结肠癌腹腔镜研究组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