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与时代价值
2023-02-13董倩倩
董倩倩
(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党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是乡村最具有潜力和最大的发展优势,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从地方到中央的履职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乡村生态文明观,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什么样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问题。这些均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生态建设中的生动彰显,从而为乡村振兴新征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因此,对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和时代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与现实基础。它辩证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生态文明理念的有益成果,并结合习近平同志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历,实现了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科学继承与有效发展。
(一)理论逻辑: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观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效吸收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为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主要包括天人合一、节用寡欲等。“天人合一”思想的概念最早由庄子提出,后经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其中,“天”是指自然,“人”是指“人类”,“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礼记·月令》中说:“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吕氏春秋》中提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齐民要术》中指出,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盲目生产,就会是“入泉伐木,登山求鱼”。“节用寡欲”中的“节用”指的是“要节约利用资源”,“寡欲”指的是“要反对一切纵欲和禁欲,适度而为之”。孔子说过“节用而爱人”,教导我们对于资源的使用要用之有节,同时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平等。荀子提出“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告诉我们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勤俭节约,才能保障国家的富裕。这些积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为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提供了充足养分。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但在其著作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较早发现了农耕文明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破坏了农业生态链,引起一系列生态衰败现象。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中以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的土地荒芜现象说明人类滥用生态资源、破坏耕地的不良后果。恩格斯也批判这些地区居民破坏耕地的行为。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逻辑下农业生产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批判。在资本逻辑下,资本家在掠夺农民土地后,并非继续进行传统耕作,而是急于求成,为获得更多利益不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在资本逐利本性驱使下,土地资源被逐渐开发殆尽,农业生态不断恶化。马克思、恩格斯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人的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的辩证统一,努力达到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统一。他们对农业生态的前瞻性探讨,为后人关注和研究农业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借鉴,为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都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探索,逐步形成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形成离不开对这些生态文明理念的继承发展。毛泽东同志提出“绿化中国”的口号,倡导要“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将科技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并用法律来保护好生态环境。江泽民同志确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提出节约耕地、节约用水,“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村容整洁”为目标,着力解决农村凸显的环境问题。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完成。习近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符合当前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指导乡村永续发展。
(三)实践逻辑:基层工作期间乡村生态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习近平同志一直高度关注乡村生态建设问题,在梁家河插队时逐步了解乡村的生态建设问题,在正定、宁德、福建和浙江的工作中始终把乡村生态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主持中央工作后更是把乡村生态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大事。在梁家河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习近平自费到四川绵阳学习沼气池建造的方法,带领梁家河村民建造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村民做饭、照明问题,减少了薪柴和煤炭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正定任县委书记时,习近平十分关注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性,在考察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抓住时机顺利建成“荣国府”景区,加快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并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时,他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发展式思路,大力发展林业,形成一系列以森林为主的产品产业链,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在福建任省长时,习近平特别关注长汀县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5次考察长汀,多次批示,带领大家一起将长汀县打造成生态文明县城。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习近平在考察安吉县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并启动浙江“千万工程”,以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上海任市委书记时,习近平不仅关注上海生态农业发展,还对上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重要指示。在调研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生态、高效、特色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丰富的地方工作经历,使习近平深刻认识到我国广大乡村存在的生态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二、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意蕴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构筑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从理论与实践维度深刻回答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
(一)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要求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人民”展开,关注人民需求、倾听人民诉求、了解人民渴求,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使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在乡村规划设计中,他强调要多听农民的声音,多从农民角度思考。在人居环境治理中,他强调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动农民自觉参与其中。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本理念,指导着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定要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二)逻辑主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命共同体理念生动阐释了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命运以及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内生联系。在此理念的正确指导下,江西南昌以“水”为核心优势,将鄱阳湖流域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统筹开发和治理山水湖,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区和特色小镇示范区,打造出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现代化农业开发为辅的开发经济带,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南昌样本”。
(三)价值取向: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
从“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鲜明地指出了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的认识转变。一开始,人们并没有认识到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度牺牲生态环境。现在,人们认识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一认识充满着鲜明的辩证色彩,体现了明确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了要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内在统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只有乡村的生态环境良好,才能推动乡村生产力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只有重视乡村生态环境所具有的生产力本质,才能将生态环境中隐含的经济效益发挥得更好。
(四)制度创新:构筑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蕴含丰富的实践导向。强调加快顶层设计,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如在农业用水方面建立收费制度,以收到农业节水效果;在农地耕作方面建立轮作休耕制度,并对休耕农民进行一定补助,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在人居环境治理方面,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立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制度等。全国各个省市及地区都需要投入精力对土污染防治方法进行设计与制定;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制度,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使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使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三、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提供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指南,书写了全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案。
(一)推动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依据,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才能得到永续发展。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指出对待生态环境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尽管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自然界才是真正带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条件,要按照规律办事,但对生态环境何以重要的理解尚不够全面。与之相较,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进一步深化,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带来的不仅是生产生活基础资料的满足,还能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种经济效益最终又能运用和反馈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去。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生命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创新。
(二)探索实践方案:提供乡村振兴新征程的新指南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为我们如何将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提供了科学指南。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产业和生态的双赢。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宏观上抓好乡村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抓好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微观上以推进“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整治、生活垃圾清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补齐乡村环境突出短板。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乡村原有特色,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乡村风貌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推动乡村生态共建共治,实现有效治理。把乡村生态产业振兴的成果体现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真正实现乡村生态美和百姓富的统一。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贡献中国智慧:书写全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案
一直以来,生态问题都是一个全球性难题。目前,生态赤字、自然灾难、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不仅包含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智慧,也包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在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科学指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下,我国乡村生态治理取得良好成效,我国农业农村得到巨大发展。中国在致力于治理本国乡村生态问题的同时,始终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如兴建乡村基础设施、加强农业技术示范与合作、改善乡村医疗卫生环境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同时,中国自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也为全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