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之形塑
2023-02-13□苏卓陈波
□苏 卓 陈 波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魅力、守正创新的辩证基因和多元一体的综合禀赋。在古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的是文字记录、节度使往来、派遣游学、和亲等方式,后来逐渐发展到依靠商业活动、人口迁移、教育等形式。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全球化的深刻演变和媒体的融合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化传播逐渐融入全球性大数据领域。一方面,多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众多网络意见领袖应运而生,打破了依赖主流媒体传播国家文化的格局。“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作家拉扎斯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中提出的,后在《个人的影响力: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一书中又对其进行了丰富。国内传播学研究者郭庆光后来将“意见领袖”归纳概括为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1]而网络意见领袖则是在网络大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运用自身一定的知识经验,针对网络场域中一些敏感和热点话题输出自己的“优质意见”,引导舆论走向,且对他人产生一定影响力的特定群体或个人。如当今的微博大V、热门微信公众号以及一些粉丝数量极高的抖音、小红书博主等都在其范畴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进程中,网络意见领袖基于自身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等特征,扮演的角色也愈发重要。深刻领悟网络意见领袖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关键作用,全面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塑造网络意见领袖的挑战,将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形塑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形塑之困境
网络意见领袖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产物,它既带有与互联网相联系的灵活性、时效性等特征,又避免不了其附带的短期主义、急功求利等弊端。随着传播方式的革新和话语权力的分散,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网络意见领袖对受众的影响日益加深。但由于国内文化自信仍存在短板和西方多元文化入侵等原因,我国网络意见领袖的形塑也面临着诸多方面挑战。了解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形塑所面临的困境,对于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1.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对网络意见领袖传播导向的动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的形塑与当今发达的互联网紧密挂钩。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拓宽了其传播范围,但同时也使得塑造网络意见领袖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各种网络文化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意识相互激荡,进而导致网络意见领袖易被卷入多元网络文化的浪潮中而未能保持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导向,具体体现在:一是在多元网络文化的交织激荡中,多种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在网络意见领袖传播工作中“蔚然成风”,以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本位受到威胁。二是从国际来看,西方敌对势力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意识操纵。西方部分国家凭借自身发达的科学信息技术,疯狂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比如利用各种媒体散播西方的极端宗教主义、“普世价值观”等干扰主旋律的思想,使得网络意见领袖从心理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疏离感甚至抵触感。在面对多元的国内外网络文化时,网络意见领袖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2.文化自信不足对网络意见领袖传播底气的冲击
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必要前提。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保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我国作为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但是近代以来,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重创,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许多国家,其国际地位严重下滑,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陷入历史低谷。同时,伴随着全球化大门的敞开,西方各种思想文化浪潮开始涌入国内,崇洋媚外之风在国内初现端倪,国民的文化自信再受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面临严重危机。如今我国不断取得各种飞跃性成就,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国民的文化自信有所增强,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的文化自信仍存在不足现象。例如,少部分流量较高、对受众影响较大的网络博主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较少甚至理解有误;还有一部分网络意见领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感到文化自卑,认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这不仅限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还会导致偏离正轨,产生不可预见的不利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只有内心深刻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激发对这一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维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在全球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力量源泉。
3.西方话语霸权对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立场的挑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既离不开国内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也离不开国际的安定环境及高度认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打开了全新局面,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中国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中国发挥的国际作用也表示认同。但看似和平稳定的国际社会却暗藏汹涌,西方国家有目的性的操控手段仍在进行,其称霸世界的野心也从未止息;其中,话语霸权便是西方国家的重大战略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立场受到严峻挑战。一方面,长期以来,世界四大通讯社由美、英、法等国把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舆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控制着国际传播秩序。他们利用科学信息技术优势,对我国互联网进行干扰,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等一系列与中国事实相违背的言论,同时挑战中国伦理底线,试图歪曲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达到意识操纵的目的,从意识形态上瓦解中国。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自媒体蓬勃生长,产生了许多区别于以往依靠传统传播方式传播的网络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自身的政治立场存有疑问。另外,在西方话语霸权的侵蚀下,其有可能动摇传播立场,能否承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仍是一个未知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形塑之必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以文化传承为前提,以继承创新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3]网络意见领袖通常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话题上拥有深厚的知识和专业背景。他们可能是专业从业者、专家、学者或业内人士,能够为关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同时,他们深谙网络传播运行机制,能充分利用自身的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来传播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传播起着重要助推作用。
1.信息优势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力的重要角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继承发展离不开其引领力的生动诠释。诠释和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蓬勃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要素。网络意见领袖作为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领先者”,具有独特高超的信息掌控能力,他们是网络社会的“信息富有者”,拥有敏锐的信息嗅觉、出众的信息解读能力和灵通的信息渠道。[4]在此“信息优势”的基础上,网络意见领袖更具备主导议程走向的功能。传播学专家麦库姆斯曾提出:“议程设置是一个关于显要性转移的理论,亦即大众媒介描绘的关于世界的重要图画转移到我们头脑中,成为我们头脑中的图画。其核心理论观点是,媒介图画中的显著成分会成为受众图画中的显著成分。”[5]由此可见,网络意见领袖虽不能引导公众“怎么想”,却能够依靠自身优势进行议程安排,从而引导公众“想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既离不开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浸染,更离不开网络机制的主动投递。网络意见领袖可以在网络空间中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议程设置,将优秀传统文化以当今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加大其投放频率和力度,增加其“点击量”和“观看数”,从而达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力的效果。例如,如今担任网络意见领袖的一些自媒体大V,通过自己运营的微博或抖音账号进行议程设置,增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输出,全力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使公众在娱乐消遣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
2.受众本位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其中不乏夹杂着落伍于时代的成分,另外加之外来文化的入侵,中国的部分传统文化已被慢慢曲解,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因此,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也是传播工作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在网络空间中,尽管网络意见领袖能够引导公众“想什么”,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就一定“真的想什么”,这两者之间仍受制于网络话语的表达方式和接受机制。网络意见领袖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采取受众本位的表达策略,遵循受众话语习惯和意向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表达,能对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增强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首先,网络意见领袖可以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化表达,通过理性文本的直接供给来增强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其次,网络意见领袖能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感性化阐释。在网络空间中,价值认同的建立不再仅仅依赖于刻意遵循概念化和抽象化理论的方法,而是以感性认知为起点,通过网络交流毫不犹豫地跟随内心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等因素。为此,网络意见领袖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能够紧贴公众心理需求,通过生动的文案或带有情感色彩的评论等,触动公众的情感,从而间接地使公众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最后,网络意见领袖能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象征化表述,将传统文化以公众所喜闻乐见的故事、段子等载体进行娱乐化、意象化表达,更易吸引人们眼球,被公众接受。
3.多层级扩散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力的重要载体
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既离不开物质力量的有力依托,也少不了文化软实力的动力补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深厚根基,为我国软实力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无论是增强国民文化自信,还是巩固国家文化软实力,都需要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力,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网络意见领袖作为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中心人物,通过多层次的信息传递机制,能将特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渗透到门户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种平台,以实现最大限度的传播效果。首先,网络意见领袖之间形成联盟,相互影响。这些意见领袖通常相互关注、相互转发和评论,共享各自的“粉丝”资源,以此联合起来扩大各自的影响范围。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们相互“帮扶”,集体发力,能增强传播力度。其次,网络意见领袖与“粉丝”相互呼应。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性格偏好、价值立场、意识形态等相似的意见领袖,并听从其“优质意见”,形成一个意见圈群。网络意见领袖在意见圈内输出特定的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表明自身的价值取向,能被大量“粉丝”围观甚至转发,从而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扩大影响力。最后,网络意见领袖与大众媒体互动。部分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空间中不断地传播信息与表达意见,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意见自媒体”,而且日益进入传统大众媒体的视线范围。出于工作上的部分需要,双方开始联系甚至频繁往来,最终形成了一种友好互助的关系,这种合作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双方的媒介范围,形成一种新兴融媒体。在此情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得到进一步丰富,传播力度得到飞跃式提升。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网络意见领袖形塑之策略
网络意见领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具备双重职能,他们可选择批判性分析以解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充当继承、传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持的重要角色。做好网络意见领袖的形塑工作,是网络意见领袖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发挥正向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规,强化主流媒体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着力提升网络意见领袖自身素养,精准施策,全面发力,努力使网络意见领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1.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与智慧。传播和传承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民族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推动文化创新至关重要。网络意见领袖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中介,其素养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播质量和效果。在网络意见领袖形塑过程中,政府发挥着引导和支持的关键作用,政府应当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与法规,以确保网络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秉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原则,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文化传播相关法律法规。部分网络意见领袖可能因文化差异或观点不同而涉及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严重的话还可能触碰法律的界限。政府主导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是管理网络意见领袖、维护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与网络空间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构建了网络空间行为的法律框架,为网络空间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例如,201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应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2016年11月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进一步将中国的网络空间管理纳入法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网络空间治理正式进入法治化的新阶段。尽管我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但其重点仍然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建设方面,针对文化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尚未形成专门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迫切需要深化对网络互动主体不适当行为的规制,以促进网络参与者的自我约束。同时,政府机构应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的监测与快速响应体系,持续监管网络生态,广泛运用网络安全审查机制,以监控网络意见领袖在文化传播领域的行为和言论。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文化传播事业的政策倾斜力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诸子百家思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传统节日、民间工艺、衣冠服饰等各领域,政府应针对各领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大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网络意见领袖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首先,在文化资金方面,政府应提供资金支持,用于鼓励网络意见领袖制作和传播传统文化,如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品等。这些资金可以用于项目资助、节目制作、举办文化活动等方面。其次,在文化教育方面,政府应投资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项目,例如设立文化学院、工作坊等,以培养更多的优秀网络意见领袖。最后,在文化传播载体方面,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创建在线平台,以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同时,构建和完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形象,政府必须以国内主流媒体为主导,统筹国内、国际媒体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党的指导作用,全方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走出去”保驾护航。
2.强化主流媒体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
在媒体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并非所有观点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只有拥有更广泛影响力的个体的观点才能深刻地影响他人的思维和行为,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引导作用。主流媒体作为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媒体机构和平台,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和社会影响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过程中,强化主流媒体中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可以发挥关键性力量。
一是充分发挥和利用主流媒体中意见领袖的资源优势,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服力和影响力。主流媒体通常拥有专业的编辑和记者团队,他们有能力深入挖掘和解释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将有助于提高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可信度,从而让更多人愿意接受和信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主流媒体还具备多种传播渠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城市和农村、国内和国际各个角落,实现全方位传播。
二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中意见领袖的社会价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好的网络环境。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态势下,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环境也变得异常复杂。一方面,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可能为了吸引更多关注和粉丝而发布失实或误导性的信息,这可能损害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各大网络平台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言论良莠不齐,部分甚至已上升为各种意识形态的交锋,这直接关系着国家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主流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应自觉强化政治担当,坚守原则立场,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在网络上的传播。此外,意见领袖不仅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言行,为受众树立榜样,还要行使好监督作用,积极配合各治理主体共同推进互联网的良好发展。
三是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主流媒体一般都为官方平台,出于外交需要,与国外主流媒体有着一定的合作往来,可以更好地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中华传统文化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符号、传统艺术和哲学体系,这些元素使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在强化主流媒体的意见领袖导向作用时,应确保其信息传播不偏颇、不片面,尊重多元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以促进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包容性和和谐发展。同时,政府还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以鼓励主流媒体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传播,并确保它们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3.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意见领袖逐渐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自己生产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高质量内容来收获粉丝的个人或团队组织;另一种是在传统文化这一领域拥有独特见解并频繁输出自身意见,对受众有强大影响力的个人或组织。清醒地认识到其不确定的价值观所隐藏的风险,引导培育其正确的价值观,是当今“意见领袖”形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要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其整体思想道德建设。网络传播领域中的意见领袖通常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对国家政治、社会事件,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播格局进行深入研究。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估当前时事局势,然而,有时也缺乏对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的充分认识。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持续推动其在法律法规制定的框架内确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使他们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更为理性、合法地表达观点。
其次,要丰富完善网络意见领袖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一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教育机构可以通过社会培训、在线教育、道德规范的制定等方式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二是充分调动公民积极性,通过监督和参与讨论等形式,促使网络意见领袖在文化传播工作中能更好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树立网络意见领袖典范,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吸引他人效仿。三是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与国际组织合作,拓展培育路径。通过这些努力,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保护,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文化传承。
最后,要着力培养一批积极向上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培养一支价值观正确、业务能力强的传统文化传播工作队伍,专业化、深层化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同时鼓励政治敏锐性强、专业素养高的专家学者参与舆论引导。另一方面,要鼓励国内知名的网络意见领袖走向海外,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对于流量大、质量高、效果强的传统文化传播博主,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培养,给予更多平台和资源,拓宽传播渠道,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输出。
4.着力提升网络意见领袖的自身素养
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见领袖发表不正当言论甚至散播谣言或形成言论的极化氛围时,将对舆论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安德鲁·基恩在其著作《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中说道:当每个人都在传播时,没有人在倾听。在这种“数字达尔文主义”状态下,只有最响亮、最顽固的声音能够幸存下来,Web2.0时代已经完全瓦解了我们的文化看门人队伍。[6]这实际上指出了对网络意见领袖保持持续关注的必要性,并强调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全方面素养的重要性,以增强他们在信息传播中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一要提升网络意见领袖的政治素养。较高的政治素养是网络意见领袖不可或缺的“思想之魂”。应通过阅读政治经典著作、学习政治理论和国家政策来提高政治素养,特别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仍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7]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成为我们建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才能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要提升网络意见领袖的文化素养。良好的文化素养是网络意见领袖必不可少的“精神之钙”。网络意见领袖的文化素养指的是以其自身已经了解和掌握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背景,在整个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尚道德品质大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灵活的继承传播和创新传统文化的能力的总和。如今并非所有网络意见领袖都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一些人可能只是表面涉猎,缺乏深度理解,这可能导致文化内容的肤浅传播。网络意见领袖理应通过传统文化进课堂来广泛提高传统文化素养,为其创造具有内涵和传播价值的高质量传统文化内容提供基础性条件。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大主流媒体等机构应当给予从业人员在优秀传统文化领域的培训更多的关注。这可以通过设立相关课程、组织各类线上和线下培训,创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等手段来实现,从而提升网络意见领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水平,增强他们在传统文化内容甄别、筛选、删减、深度挖掘以及传播转化等方面的能力。
三要提升网络意见领袖的专业素养。良好的专业素养是网络意见领袖至关重要的“行动之基”。网络意见领袖离不开扎实的理论知识充裕头脑,更离不开卓越的传播技能辅助实践。传媒行业的技术驱动已经演化,从早期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逐渐发展成了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来进行内容形式的创新表达。在这一背景下,对于网络意见领袖而言,除了必备的文字功底和出色的表达能力之外,他们还应当富有创意地借助新媒体,以多元化的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结合时下的网络用语、视频制作、摄影技术等有趣的表达形式,或者应用Html5技术、VR全景技术等数字化工具来进行内容创新。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采用8K技术录制并直播经典话剧《茶馆》为例,在抖音、微博、微信视频号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都获得了超过百万次的观看量。这些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感和新鲜感,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下的大众传播语境,还让数字文化创新成为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因此,面对媒体技术的不断演进,网络意见领袖需要紧跟时代,不断拓展传播方式,以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并与现代传媒技术相融合,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