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促进我国社会流动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2023-02-13王维红
□王维红 易 然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可以是垂直的,即向上或向下移动到更高或更低的社会地位,也可以是水平的,即在相同社会层次内的位置变动。索罗金(Pitirim Soroki)在《社会与文化的动态》一文中深入探讨了社会流动的概念,强调了社会流动在社会结构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流动是社会结构和个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在现今社会,教育被大众广泛认为是促进社会流动的关键途径,而高等教育,被视为打开社会上升通道的重要钥匙。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不仅提供了知识和技能,还为个人提供了改变其社会地位的机会。布迪厄(Bourdieu)在《再生产》中指出:“教育系统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关键机构,它不仅传递知识和文化,还在社会流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2]。
关于高等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研究,我国学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克明在其综述中认为,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有四种观点——基于功能主义理论的促进论、条件论,基于冲突主义理论的阻碍论及两面论。[3]李卓琳认为,由于大众化背景下各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并且我国生涯教育发展的滞后等现象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减弱。[4]陈新忠认为,高等教育时而充当社会跨阶层流动的阶梯,时而成为阻碍社会流动的藩篱,扮演着“多面人”角色。[5]向冠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指出:未来的高等教育仍然是促进个体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不是唯一的社会流动渠道,高等教育将成为一种人生经历。[6]由此可知,学者们对于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观点不一。笔者认为,高等教育既然存在,就一定会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尽管这种作用可能因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而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仍然存在,但在减弱、降级。
一、历史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的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
(一)滥觞:规范制度的初步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思想对社会流动的观念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私学和学宫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下,各思想流派争相阐释主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儒家和道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这表明他对教育普及和个体差异的重视。在孔子看来,教育不应仅限于贵族阶层,而应对所有人开放。他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读书做官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这种观念在当时颇具革命性,挑战基于出身和阶级的社会结构,为更广泛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可能性。儒家教育的这一特点,为社会精英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基于道德修养而非仅仅基于血统或财富的途径。[7]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提倡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教育观念。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无为而治”,主张一种简约、自然的生活方式和内在修养。其“法自然”的超脱思想为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开辟了新的路径。道家的教育观念与儒家相比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在发展和自我实现。道家思想对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适应具有巨大影响,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为个体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结构和权力层级的自我提升的途径。
两种教育理念的相互影响对社会结构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儒家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为社会精英的形成提供了道德基础,而道家的自然和内在修养则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提供了自我提升的机会。尽管儒家和道家的教育理念为社会流动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政治结构,这些理念的实际影响受到了很大限制。特别是在权力和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情况下,普通民众实现社会流动的难度仍然很大。
总的来说,儒道两家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大,并且贯穿始终;通过强调道德教育、人格培养和内在修养,为个人提供了超越传统社会限制的可能性,为社会流动打开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孔子主张的“学而优则仕”等思想逐渐成为后世文人士子的最佳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时期的教育主张成为后世社会阶层变迁规范性制度的开端。
(二)强化:儒学国家化与科举制的完善促进社会结构转变
汉朝至唐朝,我国的教育和社会阶层变迁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儒家思想的国家化及佛教和道教教育的多重影响。这一时期的教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环境,且存在促进或抑制社会流动的双重影响。
在汉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儒家思想开始被国家正式采纳和推广。这一转变标志着儒家教育从精英文化向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扩展。儒家教育的核心是道德和仁爱,强调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随着儒家思想的国家化,教育成为提升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但是察举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门阀大族能够靠着显赫的权势占据社会的优势资源,这种依靠门第出身的选才制度很快被扫进历史的尘埃。隋唐之后,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完善,一举打破做官靠出身的局面,大大激发了学子读书学习的热情,使得教育成为实现社会阶层跨越的关键途径。科举考试为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提供了通过学习和考试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社会结构,寒微出身的士子有更多机会进入统治阶级。但科举制的选题范围、考试形式、作弊问题,以及科举制本身的僵化保守,使后期的科举制逐渐成为朝廷笼络人心、实施文化专制的手段。
在主流教育形式之外,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佛教强调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解脱,而道教则侧重于自然和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为那些寻求不同生活方式和思想的人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汉朝至唐朝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驱动力。儒家教育的普及和科举制度的实施为广大民众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同时,佛教和道教为个人提供了更多关于自我实现和适应社会的可能性。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促进了不同社会群体向上流动,使得不同的社会群体都有机会改变社会地位。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形态与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随着儒学的国家化发展,其钳制思想、抑制社会流动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三)转型:理学与心学的发展促进社会发展
宋朝至清朝,理学和心学作为新儒家的两大支流,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及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院制度在宋朝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诂经精舍等,其自由的讲学风气一度受到人们推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由研究逐渐受到政府的控制并且逐渐向科举的方向发展,即沾染了官学化色彩。朱熹等人发展了理学,强调理解宇宙原则并且以“理”作为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提倡通过学习和修身来达到个人道德的完善。朱熹的理学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认为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官员和士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行为的指导原则。有学者指出,理学通过强调道德和知识的结合,为社会精英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在社会流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教育哲学不仅促进了个人品德的提升,而且为社会地位的提升提供了途径,使道德修养和学术成就成为评价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8]与此同时,由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人提倡的心学强调个人主义和内在修养。心学的兴起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路径,鼓励个人通过内省和自我完善来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与理学相比,心学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在体验和主观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未来选择的多样性。然而,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矛盾的。理学和心学在宋明时期存在内部矛盾,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对儒家思想的不同解读和实践方法上。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强调经典的文字解读和逻辑推理,追求通过对“理”的探究来达到道德的完善。它倾向于一种更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术探讨方式,强调理性和客观标准在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更加强调个人内心的直觉和自我反省,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真理和道德的实现更多依赖于个人的内心体悟和实际行动。这种对于知识与实践重要性的不同看法,在学术和实际应用上形成了明显的矛盾。理学的严谨和条理与心学的直观和灵活在宋明时期的学术界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儒家思想内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两种流派相互影响、相互重叠,共同推动了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流动方式的转型。这两种学派虽然在理念上有所不同,但共同塑造了动态和多元的社会流动环境,为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提供了提升自身地位的机会。[9]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流动的负向功能也逐渐显现。新儒家是地主阶级在宋至清时期用来在智力上控制人民的重要工具,这表明新儒家教育不仅是个人提升的手段,也是维持现有社会结构和控制的机制。[10]由此可见,儒学后期的发展逐渐朝向成为控制人民思想工具转变。
综上所述,宋朝至清朝的理学和心学对中国社会流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提供了提升个人道德和学术成就的机会,而且促进了个性化的选择路径。同时,这一时期的教育状态也反映了社会控制和维持现有社会结构的需求。新儒家的实践转向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流动,使之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但也逐渐成为朝廷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四)嬗变:新思想的引入改变社会发展
在近现代我国社会流动的背景下,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对我国社会结构和个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现代的大学作为新思想传播的载体,成为知识更新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教育机构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积极引入和讨论各种社会、政治和哲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思想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不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而是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个人的教育水平、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这种变化促进了社会流动的公平性和效率,使得更多有才能和有志向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因此,大学教育在近现代我国社会流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个人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也为社会的整体进步和繁荣做出了贡献。思想碰撞的火花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发展,思想的转变辐射社会各个维度,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转变。
首先,教育方面的影响显著。西方哲学的引入,尤其是实用主义和批判理论,为我国的教育体系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这些思想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培养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传统的记忆和重复。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不同的职业路径,从而促进了社会职业选择的转变。例如,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市场和经济环境,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的理解上。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阶级和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这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对不平等和社会正义的深入思考。这种思考促进了对社会政策的改革,尤其是在教育和就业方面,为低收入和边缘群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理念与社会主义理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鼓励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同时也关注社会福利和公平。这种经济体制的变化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此外,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也很重要。西方哲学中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的集体主义和平等主义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强调个人努力和社会责任的平衡,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同时也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
随着社会的加速转型,教育和经济体系的变革对社会产生了显著影响。引入的新教育理念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职业选择和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使得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提高了他们在职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自身阶层的跃迁。这种转变拓宽了人们的职业规划并且激发了创新和创业精神,使个体不仅能够在传统行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还能在新兴行业和领域中寻求机遇。同时,经济体系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开放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路径,不仅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活跃,也为人们的职业规划选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总体来讲,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在现代我国社会流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改变了教育方式和经济体制,还影响了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结构。这些变化为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并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动态发展。
通过梳理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流动的影响可以发现,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春秋时期,以私学、学宫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机构逐步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确立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汉唐时期,儒学国家化与科举制的完善使读书做官成为文人士子的理想追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宋朝至清朝时期,高等教育形式逐渐丰富多样,人们有更多选择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但私学官学化、科举制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朝廷不断加强对社会思想文化的钳制导致社会风气出现倒退;近现代以来,随着新思想的传播,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又迎来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本土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得高等教育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
二、固化与张力: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流动的促进的思考
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推动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时而促进时而抑制,还存在促进与抑制并存的现象。通过探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固化”与“张力”因素,可明晰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
(一)固化
1.社会阶层的固化
第一,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的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这种固化现象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的获取上。在许多情况下,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那些声誉较高的大学往往更容易接纳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女。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准备,而且家庭背景和社会网络为他们提供了额外的优势。布迪厄(Bourdieu)强调了文化资本在教育获取中的作用。他指出,那些拥有更多文化资本的家庭更容易通过教育系统传递他们的优势,从而在社会阶层中保持其地位。这种文化资本不仅包括经济资源,还包括语言、态度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形式的资本。
第二,高昂的费用。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即使有能力进入高等教育机构,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也可能成为障碍。这种经济压力不仅限制了教育选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未来的职业和社会流动机会。进一步来说,高等教育中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往往也反映了特定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这意味着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可能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压力。有学者指出,在学校生活中基于能力和成就的社会排序系统实际上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尽管看似公平,但实际上这种系统往往忽视了那些出身不利的个体,因为他们缺乏获得成功所需的资源和机会。[11]来自较低社会阶层的学生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适应和融入这种教育环境,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第三,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标准化测试和评估方法。测试往往偏向于那些能够获得更多准备资源的学生,如补习班和私人辅导,这些通常是高收入家庭更容易获得的。因此,评估方式可能无意中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总的来说,高等教育在提供社会流动机会的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这种固化是通过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经济压力及文化适应的差异来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真正的社会流动,需要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以确保所有社会阶层的学生都能公平地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2.教育体系的分层
第一,高等教育体系的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社会分层。分层通常体现在不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声誉和资源分配上。顶尖大学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更强的学术声誉,而这些因素吸引了更多来自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这种现象不仅加深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还在社会层面加剧了阶层间的差距。相比之下,那些资源较少的大学则更多地吸引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这种分层限制了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而且影响了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进一步固化了社会阶层。
第二,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分层还体现在专业选择上。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更有可能选择那些需要更多资源和更高学费的专业,如医学和经济学,而这些专业往往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更高的收入。这种现象反映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加剧了社会经济地位的遗传性。相反,来自较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可能因为经济压力而被迫选择那些学费较低、更加实用的专业。这种专业的选择不仅受限于经济条件,还可能限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流动。
教育体系的分层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还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平等。它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和经济结构问题,需要通过更全面的政策和制度改革来解决。
3.就业市场的门槛效应
在就业市场中,“门槛效应”指的是个人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教育水平对其收入和职业发展的影响。这种效应在不同年龄段进入劳动市场的人群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尤斯图斯(Justus)、川村(Kawamura)和卡苏夫(Kassouf)的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在14岁之后进入劳动市场,他们的收入持续增长,且教育回报的门槛效应随着进入劳动市场的年龄增长而增加。[12]这说明教育在劳动市场中的重要性随着个人进入劳动市场的年龄增长而增加。尤斯图斯等人的研究揭示了一个关键现象:那些在较晚年龄进入劳动市场的人,通常因为拥有更高的教育水平,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这种趋势反映了教育对于提高个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此外,严格的就业保护措施会提高就业门槛,影响产出增长的劳动强度。严格的就业保护会提高保持就业不变所需的产出增长率的最低门槛。[13]这意味着,在这样的劳动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维持现有的就业水平,需要实现更高的产出增长。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采用高效率、高生产力的劳动力,从而提高对求职者的教育和技能要求。因此,这种就业保护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保护了现有工作岗位,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劳动市场的分割。
在社会网络方面,社会网络显示出门槛行为,其中合格的工人在达到临界密度以上时被以概率1招募,但在此密度以下,处于等级较低的工人以概率0被雇佣,从而导致一个底层阶级的形成。[14]社会网络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找到工作机会,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是否能够成功进入某个职业领域。当一个工人的社会网络达到某个“临界密度”时,被雇佣的概率显著增加;相反,社会网络密度低于这个临界点的工人,即使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被雇佣的概率却接近于零。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网络在就业市场中的“门槛效应”。社会网络在这里起到了一种筛选机制的作用,不仅关乎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当个人的社会网络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质量时,他们更容易获得信息、资源和机会,从而增加了就业的可能性。此外,这种门槛效应还可能导致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加剧。处于社会网络较低层级的个人,尽管可能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资格,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联系,在就业市场中的机会被大大限制。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一个底层阶级的形成,这类人群难以通过正常的就业渠道提升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
由此可知,教育在劳动市场中的门槛效应是多方面的,涉及教育回报、就业保护、社会网络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在劳动市场中的表现及社会流动能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的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这种固化是通过教育与社会阶层的紧密联系、教育体系内部的分层、就业市场的门槛效应之间的复杂互动来实现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社会流动的限制和社会阶层的固化。
(二)张力
1.知识与技能的传递
高等教育在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社会流动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和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而且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高校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更是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基地。在高校中,学生不仅学习专业课程,还接受与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相关的教育,这对于他们适应快速变化的劳动市场至关重要。
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其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重视。这些领域的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这些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对于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包括外语教学和国际交流项目。
此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实践和应用。许多大学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和工作经验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这种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教育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例如,工程和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并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社会网络的建构
高等教育在社会网络的构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流动具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也是社会关系和网络构建的重要平台。在大学期间,学生有机会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教师和行业专家建立联系,这些联系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环境,学生可以结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同学。多样性的社交环境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从而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够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还能学习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有效沟通和协作。其次,高校提供各种俱乐部、组织和活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建立联系。通过参与学术俱乐部、专业协会、志愿服务和其他校园活动,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技能,与具有相似兴趣和目标的同学建立联系,不仅增强了的社交技能,还展示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高校可以与行业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通过合作项目,学生有机会接触行业专家和企业领导人物,从而建立人脉网络,有助于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趋势,获得进入职场的宝贵机会。在教师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还能够获得职业发展的建议和支持。许多教师和导师在学术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行业中拥有广泛的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与行业相关的联系,并提供就业和实习机会。最后,随着数字化和社交媒体的发展,高校也应利用这些平台来促进社交网络的构建。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社交媒体群组、在线论坛和虚拟社区与同学和教师保持联系,这些数字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广泛的交流方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社会网络的构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社交环境、俱乐部和组织活动、行业合作项目、教师和导师的支持以及数字化平台,高等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了建立广泛社交网络的机会。这些网络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对他们的社会流动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3.文化资本的积累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文化资本的积累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流动具有深远的影响。文化资本的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指的是个人通过教育、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获得的非物质资产,如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在高等教育环境中,学生有机会积累丰富的文化资本,有助于学术成就,还对职业生涯和社会地位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知识和技能是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未来职业成功的基础,也是他们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高等教育提供了严谨的学术环境,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实验室研究和学术项目,学生能够深化对专业领域的理解,并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次,文化体验是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全面和多元的世界观。高等教育机构通常提供丰富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艺术展览和文学讲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高等教育还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机会,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了解社会的不同面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还有助于建立社会联系和网络。再次,国际交流也是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国际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教育系统和生活方式,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能够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更有效地工作和交流。最后,个人成长是文化资本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方式和自信的个人形象。高等教育促进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在大学期间,学生有机会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发展个人价值观和生活哲学。
综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文化资本的积累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涉及学术学习、文化体验、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和个人发展。这些方面共同促进了学生文化资本的积累,为其职业生涯和社会流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启示
(一)加强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重要渠道,其公平性直接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确保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标志。首先,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的核心在于缩小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教育差距。这要求我国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比如通过经济援助和奖学金制度,支持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此外,改善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条件,是实现教育均等的重要步骤。其次,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对于实现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化至关重要。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只有当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保障,所有学生才能在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因此,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学设施、优化课程设置,尤其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对于缩小教育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再次,高等教育入学机制的公平性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关键,包括确保高等教育招生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能仅依赖于标准化考试成绩,而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此外,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还涉及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如残疾学生、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等。为这些群体提供特别的支持和便利是确保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这可能包括提供特殊的学习辅助设备、经济补助、心理咨询等服务。最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实现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组织、教育机构、企业等也应该积极参与,通过公私合作模式,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共同推动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过程,涉及政策制定、资源分配、教育体系改革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施策,我国可以逐步实现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为构建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速推进高等教育体系去分层化
高等教育体系的去分层化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分层现象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制约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加速推进高等教育体系去分层化,对于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去分层化要求改变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模式。目前,资源分配往往倾向于顶尖高校,其他院校则资源相对匮乏。这种不平衡的资源分配导致教育质量的差异,进而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因此,优化资源分配,确保各类高等教育机构都能获得足够的支持,是去分层化的关键一步。其次,提升非顶尖高校的教育质量是去分层化的重要手段。例如,提升“非双一流”高校的办学质量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重要议题,包括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提升这些院校的综合实力,可以缩小不同高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均衡发展。再次,去分层化还需要改革现有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目前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研究成果和学术排名,而忽视教学质量和社会贡献。因此,建立一个更加全面、公正的评价体系,能够促使各高校更加注重教育本身,而不是仅仅追求排名和声誉。此外,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是去分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各高校可以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共同提升教育质量。这种合作不限于国内高校,也可以拓展到国际合作与交流。最后,去分层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都可以发挥作用,如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制定、社会服务项目等方式,帮助各类高校提升自身能力,实现更加公平和高质量的教育。
加速推进高等教育体系去分层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资源分配、教育质量提升、评价体系改革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逐步实现高等教育体系的均衡发展,为我国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三)增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对接
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的有效对接,是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关键。当前,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增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的对接,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构建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劳动市场的需求。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密切关注劳动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和专业设置,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应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提升其实践能力,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参与人才培养,帮助高校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再次,应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提供更加专业和系统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同时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职场。此外,还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技能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因此,建立一个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在职人员提供持续的学习和技能提升机会,是适应快速变化劳动市场的重要措施。最后,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多方应共同参与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对接的过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政策支持,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高校需要积极响应市场变化,调整教育策略;而企业则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推动教育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增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的对接是一个多方参与、多层次合作的过程。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