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
2023-02-13王羿钦薛俊生
□王羿钦 薛俊生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更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智慧与坚守相得益彰的壮丽史诗。在这部史诗中,不仅有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更有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积极构建。其中,“第二个结合”理念贯穿全程,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提供了独特的思想支持。这一理念的贯穿不仅促进了中西文化的相互借鉴,也提升了党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从最初的审慎批判逐渐演变为坚定自信,这一历史变迁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一、“第二个结合”涵养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思想之源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1]这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更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融合。尽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在核心理念上存在深刻的一致性和共鸣。我们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推动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深刻演进,更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培育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自觉与尊重。这一融合真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理论之锚”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2]马克思主义不仅旨在“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致力于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与幸福。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相呼应。中华文化崇尚“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朱子全书·中庸章句序》),并强调日常生活的修身养性,从内而外地约束与践履。早在古代,中国就已形成了“以思想治国”的传统。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者也注重个人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武装。这种胸怀天下、坚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和为人类解放的追求相一致。毛泽东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同时,鼓励国人“改造中国与世界”,并坚信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他所倡导的“世界主义,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质方言之,即愿大家好的主义”[3],既体现了中华传统的“天下”观念,也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精神相契合。这种联系所形成的效应犹如船锚固定航船一样,确保中国共产党在传统文化海洋中平稳坚定,“任你风高浪急,我自岿然不动”,永远不会“随波逐流”,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的需求和期望保持一致。
(二)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哲学之根”
马克思主义从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强调“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4]。他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提倡“人化自然”,这种观点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思想颇为契合。《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表明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易经》进一步指出,尽管天、地、人各有其道,但又紧密关联和相互影响。中华文化有许多与唯物主义相似的思想,如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庄子》提到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王充《论衡》中的无神论思想等,都凸显中华文化的唯物主义色彩。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相呼应,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这种哲学交融不仅是两种思想的融合,更是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哲学寻根。
(三)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民本之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构成了历史的核心动力。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本思想高度吻合。古语有“民可近,不可下”(《尚书注疏》)和“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校注》)等,都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为民而生、为民而治。孟子常强调君主应该“爱民如子”,认为国家的繁荣取决于民众的幸福和安宁。孟子曾告诫统治者,如果忽视民众的利益和福祉,就可能遭到天命的惩罚。这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价值有着显著的相似性。孟子的这些观念展现出“民为邦本”和“人民创造历史”的哲学之源。
从孟子的智慧到马克思的革命思想,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跨越时代、跨越文化的对话。这种对话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提供了理论深度与广度,这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对历史的尊重与超越,更是中国共产党在与时俱进中的传统文化自觉。
(四)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大同之源”
中华传统文化“大同”理念描述了一个理想社会,这种理想与马克思为人类勾勒的共产主义社会愿景惊人地相似。梁启超曾指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有相似之处。他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中国古代井田制度,正与近世之社会主义同一立脚点,近人多能言之矣”。20世纪初,李大钊呼吁劳工阶级联合起来“创造一个平等、自由、没有远近亲疏的世界”。1923年,瞿秋白在《赤潮曲》中歌颂十月革命,并用“共产”和“大同”并列的方式强调了这两个理念之间的深度联系和契合。中国知识分子巧妙地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种交融与对接证明了中西文化在某些核心价值上的一致性。
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同”理念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视角如出一辙,两者都追求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无压迫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共通点,并成功地将它们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持续性和发展性,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与现代、中华与西方理念的独特融合与创新。
二、“第二个结合”指引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实践之旅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面对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使二者深入结合与对话,始终是一个挑战。从最初的觉醒到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党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同时,智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化融合。由此看出,“第二个结合”既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也使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程度进一步深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生成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文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是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变革,更是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改变,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思想之间的动态交互以及国家认同的不断演化。
1.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质疑
辛亥革命后,封建君主制度虽然被推翻,但并未过渡到民主共和制,封建思想仍根深蒂固,特别在袁世凯执政时期,尊孔复古运动仍然盛行。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的陈独秀强烈主张民主与科学,全面批判儒家思想,认为儒家文化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李大钊则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更为理性和客观,认为东西方文明各具特点,不能随意评判优劣,因为二者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的毛泽东受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的影响,表现出反封建倾向,批评儒家思想中的封建因素,强调封建思想导致现代国民的惰性与虚伪。相比较而言,毛泽东的批判方式更具进步性,在批判的同时也强烈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华文明占据东方文明的主要部分,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2.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分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内逐渐形成了一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审视传统文化的趋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指出,儒家思想之所以存在两千年之久,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上层建筑也需要相应改变。受李大钊的影响,陈独秀逐渐放弃之前激进的反传统思维,转向更为理性的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瞿秋白也表现出理性倾向,反对盲目推崇西方文化,提倡合理的思维方式。他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肯定其中的积极成分,同时批评唯心主义思想。毛泽东坚持用唯物史观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一转变在党内逐渐得到认可,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问题的新方向。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将其用于革命事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从单纯批判传统文化转向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与肯定,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益处的思想成分,将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结合起来,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实际价值,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逐渐从批判转向理性反思和积极运用。党内领导层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实际价值,开始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为革命事业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4.延安时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结合”思维指引下,更为深入地探索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抗战宣传赋予强大动力,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注入活力。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外来文化侵略和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攻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党开始深入研究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吸纳和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毛泽东强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5]534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方法,强调应有理性态度,对其进行批判性继承:“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5]707-708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因抗日而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利用,而是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和形式可以用来宣传抗日和凝聚民众。为此,中国共产党鼓励文艺工作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一系列富有民族特色和爱国情怀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对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传统文化进行质疑、理性分析、重新审视和深入探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层面上的逐渐成熟和深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转变,中国共产党不仅重新评价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还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文化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延续
新中国初建之时,新生的政权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文化领域整合传统与现代。毛泽东明确表示,虽要扫除封建思维,但并非完全否定传统文化。他强调从传统文化中筛选、挖掘其民主和革命要素,以推动文化的创新。例如,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传统的早婚习俗提出了挑战,规定了结婚的合法年龄。在戏曲领域,中国共产党采取切实措施,不再上演那些充满封建和迷信色彩的剧目;相反,鼓励创作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符的新作品。针对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让他们成为新中国的坚实支柱。在文化建设上,中国共产党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融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此同时,新的文艺作品也应运而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昆曲《十五贯》,成功地融合了传统昆曲艺术与现实主题,被周恩来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面对如何在文化领域整合传统与现代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在摒弃封建、买办和法西斯思想的同时,大量吸收传统文化中有益成分。毛泽东强调要挖掘文化中的民主和革命要素,推进文化创新。这一时期,我们党始终致力于探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良传统相结合之路,推动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深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历了一场思想的重大转型,不仅表现在对曾经错误的纠正,更体现在对经济建设的重新定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一些不良风气也开始盛行。对此,中国共产党人踏上了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传统文化探索之路,强调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也通过各种媒介迅速传播,导致一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淡漠甚至消失。如何在维护本国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互鉴,是我们党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第二个结合”夯实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的成熟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更为深刻地发挥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作用,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渴望愈加强烈。这种对文化的热切期盼,在“传统文化热”的热潮中得到了充分响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不仅加强了文化建设,更智慧地制定了一系列前沿的文化发展方针。这些方针源于我们党对“第二个结合”的深度思考,旨在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及人民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柱。这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正在走向成熟。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走向成熟的力量之源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不仅有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还提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国共产党创新性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为中华民族未来的繁荣创造了更为有力的条件。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和“魂”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重要性予以充分认可。2014年12月20日,在纪念澳门回归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6]这不仅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有着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更进一步昭示抛弃这样的传统便意味着断裂了中华的精神生命线。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看到了文化在民族传承和发展中的中心地位,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凭借对国际形势的独到洞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7]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文化机构、教育机构、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文化交流、文化教育及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同时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国家文化传统,还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形象,增强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未来,中国将继续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战略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在驱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源于厚重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8]在行动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理念中的“和而不同”和“协和万邦”与当今的全球形势相结合,为构筑“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思想元素,为中国外交策略指明了新的方向。另外,习近平总书记从古代儒家“修齐治平”和“内圣外王”的智慧中提炼出新的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敏感洞察和实践应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础,并为治理体系注入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核心地位,不仅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塑造国际形象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进一步探讨了其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战略价值。这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应用,为我们的治理体系提供了更为鲜活的参考,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创新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走向成熟的时代之举
进入新时代,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当务之急和时代之举,这不仅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更是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走向成熟的体现。这种自觉与坚持,既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继承,又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文化不是附属物,而是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我们既要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又要进行创新,以形成既与时俱进又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新型文化。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9],这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10]“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尊重与珍视,再次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
面对新时代,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文化追求,更是时代使命。要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主体性,以民族的文化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文化创新。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路径,也是我们为全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我们将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出清晰的精神蓝图,创造新的历史。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走向成熟的精神之魂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走向成熟的精神之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迎来了全新的文化使命,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任务要求我们不仅要珍惜并传承历史的经验教训,还要积极地参与并塑造未来的历史。“第二个结合”将民族性和时代性相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精神方向,让中华民族在自觉地追求和建设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主动权。这种思想解放使我们更有勇气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克服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目标。
通过创造新的历史,融合传统与现代,中华民族有望在建设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取得更大成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这是对历史的最好继承,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自觉始于党的初创时期,并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深化。从最初的审慎批判到延安时期对文化精髓的珍视,进而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新融合,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反映了其不断增强的文化自觉。进入新时代,这种自觉升华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坚持与继承。同时,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成功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中华文明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辉。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继承和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