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时代江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痛点及推进建议

2023-02-13陈昌鹤罗韡袁小乐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3年1期
关键词:江西转型数字化

陈昌鹤 罗韡 袁小乐

(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西研究院,南昌 330096;2.江西省信息中心,南昌 330036)

0 引言

《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文件多次提到“聚焦产业数字化主战场,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发展步伐,赋能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2-3]。为摸清江西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助力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展,本文研究团队成立了专题调研组,深入全省11个地市开展实地调研,向上千家企业发放问卷,研判江西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痛点,并结合国内外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给出对策建议。

1 江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1.1 数字经济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2021年,江西省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 378亿元,同比增长19.5%[4],高于同期GDP增速10.7个百分点,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为9 070亿元,占全省数字经济的比重为87.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江西省产业数字化规模占其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12.3%提升至2021年的35.0%,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融合发展向深层次演进。

1.2 国企担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

国企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肩负并承担起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军者”角色。本文研究团队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江西超6成(66.4%)的受访企业已经启动数字化转型工作,其中国企启动比例更高,达到72.1%;外企(含合资企业)次之,为68.4%。从行业来看,江西食品饮料、采矿、纺织服装、医药制造等行业领跑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见图1)。国有企业率先推动数字化转型,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发展阶段承担特定使命、发挥特有优势的具体体现[5]。

图1 江西部分行业受访企业中已启动数字化转型的占比情况

1.3 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在江西的产业结构中,冶金、石化、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其中中小企业又占据绝大多数,数字化水平总体偏低。本文研究团队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已经启动数字化转型的江西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其中52%的大型企业和81%的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均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大型企业处于应用践行阶段和深度应用阶段的企业占比比中小型企业分别高20%和9%(见图2)。

图2 江西大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对比

1.4 数字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取得积极成效

在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和企业自身努力下,一些已经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江西企业在管理效率提升上和运营成本降低上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研究团队的调研结果显示,已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江西企业中,销售利润率高于或等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占比达到62%,超过6成的企业劳动生产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见图3)。

图3 江西受访企业利润率和劳产率情况

1.5 多数企业已将数字化转型列为“一把手”工程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只有“一把手”才能调动企业各项资源,引领组织变革,让数字化真正落地。本文研究团队的调研结果显示,55%的江西受访企业已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从企业性质看,55%的国企、57%的民企及51%的外企(含合资企业)已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从产业分类看,第一、二、三产业中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的企业占比分别为62%、57%和49%。在面对内外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6 企业数字化应用层级不高

在已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江西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还处于采用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生产装备及经营业务进行改造提升,仅实现单一业务流程的数字赋能,尚未打通与供应链上下游数据的互联互通,也未能有效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决策分析辅助研判。本文研究团队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约3成(31%)的江西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是基于数据而非直觉判断或过往经验,近7成企业还是依赖于积累的知识和历史经验。在企业数字化部门的能力方面,仅有26%的受访企业具备了联通企业内部与客户及供应商数据资源的能力,并能运用数据分析结果为研产供销等环节提供协助(见图4)。

图4 江西大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自评情况

2 江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

2.1 持续投入导致转型畏首畏尾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不单单要在研发上加大投入,还要全方位提升营产销仓配等设施设备,同时加大人才储备。本文研究团队在调研中有企业反映,数字化转型的前期投入巨大,初始阶段企业在与引入的数字化新技术的磨合过程中甚至还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负担,虽然政府提供了专项补助资金,但大部分仍要企业先行垫付,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实现收益的情况下,造成企业资金压力较重。江西的企业大约80%都是中小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不强,外部融资渠道不畅,在难以获得政府扶持和利用资金杠杆的基础上,靠自身的资金投入几乎难以持续,完成长期投入,实现数字化转型走深走远。

2.2 路径不清导致转型效果不佳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项目,而是涉及组织架构调整、工艺流程再造、人员技能提升的一项复杂工程[6]。本文研究团队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江西企业管理者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清晰,对数字化的概念和内涵理解不准确,在迫于市场竞争压力或者为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仓促开展转型工作,在推进时也未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保障,简单复制同行的做法,导致转型效果不佳。还有部分企业在未充分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盲目开展转型工作,导致转型失败。数字化转型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创新工作,也是一个持续试错、动态优化、智能调整的过程,很难找到成熟的案例直接模仿。

2.3 效益担忧导致转型动力不足

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后能够带来运营生态的重塑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但在转型初期难以看到直接效益。本文研究团队在调研中有部分江西企业反映,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后如何盈利、未来能否盈利缺乏清醒和明确的认识;也有部分企业反映,因投入回报周期较长,又没有一个能及时评估价值成效的体系,企业担心转型后能否真地解决业务痛点问题,实现降本增效。所以,部分江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观望状态。国内外的监测数据显示,当数字化实现了跨环节、多领域集成后,价值效益才会呈现指数级增长。目前,大多数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处在初级阶段,价值效益尚未显现,影响了企业转型的意愿和信心。

2.4 人才支撑不够导致转型层级不高

企业数字化人才力量薄弱,难以持续支持企业推进转型工作,也是影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字化转型不仅涉及到设计、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本文研究团队的调研数据显示,江西企业数字化相关人才在员工总数中占比仅为5.4%,只有约9.6%的企业建立了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不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当前企业中的数字化人才对长期持续的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业务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因专业人才缺失,无法准确提出需求,服务商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提供通用建设方案,导致数字化转型升级不能完美契合企业要领解决企业需求。

3 对江西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建议

3.1 创新政策支持方式

数字化转型工作需要维系持续的资金投入,所以在推进过程中,政策保障尤其是资金支持十分关键。一方面,可以统筹已出台的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各项政策,发挥组合拳的效果,加大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的共同扶持作用,统筹考虑政府与市场协同,出台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举措。比如,可以借鉴天津的做法,在企业智能化升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等方面给予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同步建立“财、投、贷”联动模式,对经济效益显著、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由财政专项资金、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共同给予连续支持。这样,在财政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两个层面都能解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当中的资金需求。

3.2 加快开展评估体系建设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性极高的工作[7],帮助企业认清自身现状和能力等级后才能“对症下药”,量身打造一个适合企业的转型方案。应充分发挥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作用,联合主管部门及产业各方共同开展企业成熟度评估工作。比如,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开展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CMMM)》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开展的《企业IT数字化能力和运营效果成熟度评估(IOMM)》都是目前已经实施的较为成熟和广为接受的企业数字化水平和能力评估体系,为指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这些评估工作,在摸清行业现状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开展后续转型工作。

3.3 培育供需间生态通道

一是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通过各产业链链主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培育专业服务商全方位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鼓励数字化服务供应商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打通双方之间的数据链,不断提高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水平,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和创新能级。三是发挥供应链链主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以及中小企业的协同配套作用,构建行业间企业数字化协同生态,实现基于数字化协同的大中小企业共赢。

3.4 搭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好的做法全面提升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水平。比如,新加坡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数字技术中心,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免费的咨询诊断、推荐专业服务商等“一站式”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8]。又比如,广东省由省级层面统一制定针对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指南,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共同推动重点行业中小型制造企业“上云上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江西可在各行业对接梳理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引入和培育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业服务机构,提升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也能减轻部分中小企业因人才欠缺带来的转型压力。

4 结束语

当前,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组资源要素、重塑产业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重要推手,而产业数字化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助于江西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有助于江西更好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筑牢未来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江西换挡提速、跨越赶超,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猜你喜欢

江西转型数字化
江西银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我爱江西奶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