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lD-19疫情常态化下基于OMO模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2023-02-13占小兵王丽丽曹巧王旦旦信梦雪陈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占小兵,王丽丽,曹巧,王旦旦,信梦雪,陈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2019年12月,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席卷华夏大地,给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使国家经济发展蒙受巨大损失,为有效减少校园人员流动和人群聚集,配合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部要求各地大、中、小学延迟开学时间,同时倡导高校有效利用慕课和优质在线课程中的教学资源,依托在线课程平台及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教学[1],指导学生居家学习,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根据教育部的统筹部署,在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全国教育系统利用相关的平台和软件,有序开展线上教学[2]。这对于传统的线下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3],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世卫组织称:病毒将与我们长期共存[4],在疫情常态化时,如何能同时满足防止疫情扩散及不影响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进度是各位大学教师都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OMO(Online Merge Offline)模式,是记录并打通线上、线下教育和学习的所有数据,依靠软件后台获取的数据建立完整的知识图谱和学习情况分析体系,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使“线上线下相融合”[5]。《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课程,知识面涉及广泛,如何在不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是护理教师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雨课堂(Rain Classroom)是2015年清华大学在MOOC平台上推出的智慧教学新工具[6],它以微信为基础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使用该平台向学生发布预习知识,在课前、课中及课后进行全程设计和管理,并通过其解答学生问题,师生能够充分进行沟通、交流[7]。笔者对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20-2021学年上学期、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学生共115名,通过“雨课堂”教育平台进行线上理论授课、线下操作示范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选修了《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的247名学生,对照组学生共132名,采取常规教学方法,分别包含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临床医学院42名学生、2018-2019学年下学期第一临床医学院33名学生及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临床医学院57名学生,学生专业包括2016级中医专业(5+3)、2016级中医专业(9年制)、中医学专业2015级(全科医学方向),2017级中医学(5+3)、2017级中医学(9年制),男生79名,女生53名,平均年龄(20.09±0.98)岁。实验组学生共115名,给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别包含2019-2020学年下学期第一临床医学院30名学生、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一临床医学院49名学生、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一临床医学院36名学生,学生专业包括2016级中医学(全科方向)、2018级中医学(9年制),2018级中医学(5+3)(1班),2018级中医学(5+3)(2班),2018级中医学(5+3精诚班),男生57名,女生58名,平均年龄(20.12±1.00)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教学流程见图1。
图1 常规情景模拟教学体系框架
1.2.1.1 课前预习 上课前老师通知学生先预习《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课本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如腹部按摩、开天门、穴位注射、中药熏洗等内容,授课老师提前一周将授课PPT、操作标准示范视频、模拟病房情景案例和扮演者的角色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模拟病房情景案例以第七章第二节的中医适宜技术之按摩法为例,见表1。
表1 模拟病房情景案例(课前预习)
1.2.1.2 课中教学 包括3节课,每节课40分钟,第1节课为理论授课,由1名授课教师课前将准备好的授课PPT按照与学生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授课,课中由老师间断性口头提问。第2节课为操作步骤示范课和学生操作练习课,将学生分为3组,每组安排1名带教老师示范操作步骤,并检查学生的操作练习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3节课为情景模拟演示课,由已经提前分派好的4名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的角色,根据老师提前下发的情景模拟场景进行演示,具体分工见表2,需要注意的是,上级医生扮演者在下达医嘱时,要措施正确,与护士分工明确,护士扮演者进行操作时要正确,做好查对和病情观察。演示完毕,由3名带教老师分别做出点评。
表2 学生情景模拟分工表
1.2.1.3 课后反馈 对学生布置本节课的作业,情景模拟结束后,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扮演者根据此次角色反馈本次模拟的感受,填写《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实验报告》,并由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总结后在下节课进行反馈。
1.2.2 实验组 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包括:在OMO教学模式及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对《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的课程采用线上理论授课、线下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线上理论授课以清华大学于2016年4月研发并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工具平台,雨课堂是以远程服务器为纽带,将教师桌面电脑端的PPT课件和学生手机端的微信相结合,使“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推送”三者无缝连接,并将“同步”和“异步”教学融合,建立了“双通道教学”,让所有教学内容和形式可以在最适宜的通道进行开展[8]。首先培训有授课任务的授课教师,包括雨课堂的使用方法、疫情防控要求、课件的统一制作及播放要求等,并提前通知学生关注“雨课堂”公众号。让学生提前熟悉雨课堂平台的使用,在上课前提醒学生们保证手机电量充足,网络信号良好。教学流程设计详见图2。
图2 疫情常态化下OMO模式教学体系框架
1.2.2.1 课前预习 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PPT课件、操作示范视频、提问小问题、教学设计方案通过雨课堂的“手机课件”推送功能发给学生提前学习。
1.2.2.2 理论教学 理论授课采取线上教学,选择“雨课堂”作为教育平台,教师和学生们扫描雨课堂二维码登录上课后,教师在雨课堂后台查看全班学生登录及签到情况,确保全部的学生都进入课堂听课。上课时注意课程互动,授课时学生在微信群以弹幕的方式进行提问,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整体掌握情况,每堂课至少设置4个问题供学生作答。继续以中医适宜技术之按摩法为例,设置题目:开天门的作用正确的是( )。
A.活血化瘀;B.舒筋活络;C.疏风解表;D.调理脾胃
每道题的答题时间设置为1分钟以内,1分钟后系统自动收卷,理论授课快结束时,通过“雨课堂”教育平台对学生布置本节课的作业,课后在“雨课堂”教育平台后台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总结后在下节课进行反馈。
1.2.2.3 操作示范 《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所有的理论教学全部通过“雨课堂”教育平台线上授课结束后,根据本学期选修了课程的中医学学生人数分批次安排操作示范。示范操作时严格控制人数,每堂课控制在15人以内,由授课教师进行示范及控制课堂的质量。操作示范及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的环节同对照组。
1.3 观测指标及方法
1.3.1 学生成绩 收集实施前后学生考试的成绩,包括日常考勤成绩,占10%;操作考试成绩,占3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60%。学生总成绩组成为:日常考勤成绩10%+操作考试成绩3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60%。
1.3.2 学生总成绩在各分数段人员分布情况 按≥90分(优秀)、80-89分(良好)、70-79分(中等)、60-69分(及格)、≤59分(不及格)分数段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认为有统计学意义。以评估《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OMO模式教学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成绩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学生在日常考勤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总成绩无明显差别,P>0.05。
表3 两组学生的成绩对比(,分)(t检验)
表3 两组学生的成绩对比(,分)(t检验)
组别 例数 日常考勤得分操作考试成绩 理论考试成绩 总成绩对照组 132 98.79±6.06 90.33±3.05 84.11±4.91 87.44±3.43实验组 115 99.91±0.93 87.33±4.37 85.03±4.14 87.21±2.64 t-1.971 6.234 -1.592 0.590 P 0.05 0.000 0.113 0.556
2.2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的比较 期末考试总成绩中,两组学生的成绩均集中在80-89分,全部及格,对照组学生成绩≥90分的人数优于实验组,对照组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总体优于实验组(Z=-2.116,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的比较(秩和检验,例数)
3 讨论
3.1 雨课堂授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雨课堂教育平台线上授课有它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雨课堂教育平台上的PPT,学生可以随时翻阅以前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调整听课节奏,下课后,学生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整理笔记,对比传统教学中的PPT固定统一和不能向前翻阅,这是雨课堂教学的优势。但是线上理论授课单纯使用雨课堂平台进行考勤,很难达到与线下教学一样的效果,雨课堂是通过查看学生登录平台情况进行考勤的,但是教师在后台无法判断是否是学生本人登录上线,而且学生登录后,教师虽然可以通过发送试题、弹幕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但学生们是否一直在手机前面认真学习,教师无法直接看到,因此,本次混合式教学中使用雨课堂平台的实验组考勤得分(99.91±0.93)分,虽然优于对照组的(98.79±6.06)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因在雨课堂后台无法查证是否是学生本人登录,学生在授课期间,有无认真听讲,有无将手机放在一边播放,而学生本人在做其他事情等,这些信息在线上授课的教师无法精确获取,因此,从数据上来讲,无法证明学生在线上授课时的积极性和热情就比线下授课要高。
3.2 单纯线上理论授课不能取代线下教学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操作考试成绩(90.33±3.05)分,优于实验组的(87.33±4.37)分,P<0.05,其原因可能与线上理论授课需要长时间盯着手机、平板或电脑,容易出现视觉疲劳,且没有同学和教师们的监督,因此学习过程中难免松懈、走神有关,《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课程的理论授课中要求插入高清操作视频,将各项中医护理操作内容分解分段教学,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们都不是护理专业,平时没有接触过中医护理操作的知识,因此,需要学生们精力高度集中去认真听讲,如果上课走神,很容易导致知识点掌握不到位,从而影响操作考试成绩。因为疫情的影响,各大高校都在大力开展线上教学,但是线下教学的优势如教师们可很直观地看到各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无走神、是否积极配合等,这是线上教学不能代替的,单纯线上理论授课不能完全取代线下教学。
3.3 混合式教学是疫情常态化下教学发展的趋势 从2019年12月开始暴发新冠疫情以来,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的新冠病例依然层出不穷,而且新冠病毒株还在不断变异,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也对教育事业造成较大冲击[9]。中国已经进入疫情常态化时期,一方面需要把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降至最低,又需要满足最大限度地控制疫情扩散,因此,混合式教学是疫情常态化下教学发展的趋势所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先在2002年由斯密斯与艾勒特提出,在国外已经实践了20余年,过程由单纯聚焦网络信息技术的阶段逐步向密切关注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阶段转变,最终向提升整体教学效果的阶段发展[10]。美国最早提出的OMO教学模式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面授教学相结合,在面授教学中恰当插入一定比例的线上教学。当时,教育研究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解为其乃是两者基于技术层面的简单结合[11]。此后,美国斯隆联盟根据实践发展将混合式教学的概念重新界定,提出线上教学内容比例占到30%-79%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才能定义为混合式教学。2013年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又丰富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12]。目前,国内的混合式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13],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大力支持和鼓励优质线上教学资源的开发[14]。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临床医学教育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冲击,为教育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15],在疫情影响的助力下,各大高校对混合式教学的使用和研究速度开始加快。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们的总体学习成绩水平没有下降,两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总成绩无明显差别,P>0.05,说明整体的教学质量没有下降,但是在整体分数段中,通过与对照组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总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对照组高分学生人数多于实验组,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总体优于实验组。因此,在疫情期间,虽然使用雨课堂这个线上教育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疫情时的高校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线上学习平台,在全国各地疫情反弹此起彼伏的情况下,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必将成为教师们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因此,在《中西医结合护理操作学》这门课程中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