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太阳能PV/T系统性能分析
2023-02-13徐姝涵
徐姝涵
(西安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陕西 西安 710054)
1 前言
太阳能的应用,以采用单晶硅作为原料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其转化率在16%~20%,而在此基础上,其能量转化效率很差。此外,在温度的作用下,太阳能硅片的输出功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系统温度上升1℃时,系统的发电效率就会下降大约0.5%。从光电转换的角度来看,大约80%的光辐射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而没有被充分利用到的热量则会使电池堆的热量升高,从而降低了功率。
针对太阳能光伏系统中由于环境的变化,采用在太阳能板后铺设流动通道,利用循环的方式对其进行降温,从而使其降温,改善太阳能的利用率。利用循环系统将太阳能电池的热转移出去,同时,产生电能和热效益的技术。PV/T是一项被世界公认的新型太阳能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并能满足客户对电能质量和质量要求的要求。PV/T系统可以提供热量和电力,但是,PV/T的运行受到气象环境的严重制约,并且没有足够的能量供应。
自从PV/T被提出后,就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PV/T进行了研究。目前,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材料、结构、流道集合特性、换热性能等方面。
张晨宇等通过对PV/T采用的相变式蓄热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降低PV/T的温度变化。对于相同材质的PV/T模型和集热工质,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多种改良。张乾等对PV/T结构有没有玻璃盖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尽管有盖玻璃罩的PV/T比不加玻璃罩的热效率要高,但有罩的PV/T比不用玻璃罩要低得多。鲁朝阳等人对不同形状的空冷PV/T流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加PV/T的入口和入口的面积比例可以有效地改善PV/T的整体性能。王博飞分析了不同流速对PV/T操作特性的影响,得出了在选择最优流量时,太阳辐照的强弱对PV/T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高日照条件下,这种方法的作用不明显。PV/T背后的流路结构是光热光电转换的重要因素,许多学者都用各种通道的数学模式来分析PV/T的特性。梁子伟等对PV/T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V/T型管的最大流量为0.008kg/s,而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体积和集热器区域比例为0.4。在相同材质、相同等级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电力的需要,本文将重点转向PV/T的联接模式对电力设备的操作效果。欧阳丽萍等通过对PV/T系统串联方式(串联和并联)的最佳联接方式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情况下,采用串联方式实现最大功率,但采用串联方式实现最大集中热的方式却不尽相同。童维维研究了不同连接方式下的PV/T热水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PV/T的综合性能更优。
如前所述,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PVT做了许多提升系统性能的相关研究,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的气象参数,对该系统利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对参数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
2 系统介绍
PVT是一种将太阳光电与光热结合起来的系统。该系统由光伏(PV)和光热(PT)两大类组成,即将太阳能和集热管结合在一起,通过光电效应将光电转换成DC;然后,将其转换成工频的AC电力,由太阳能板产生电能。然后,将太阳能板在光电转换时所生成的一部分热能,经过热交换器回收,并将其持续地转化成加热热水,由此可以在PVT中进行热电连接。
PVT装置一般由PVT组件、汇流箱、逆变器、纯水箱、平板式换热器、蓄热水箱组成。PVT部件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玻璃罩板、电池板、集热器、热传导硅脂层、水管、隔热层等。为了减小电池面板前面的热量损耗,在面板和面板间设置了一道气流。导电的硅树脂增强了电池组和集热体的热量传递,并减小了集热体后部的热量损耗。管道与集热管均匀地连接,使其内部的水温保持一致,并将吸收热量的水存储在一个容器内。
PVT集热器的发热范围为30~60℃,适合家用热水、采暖及其他需要较高低温热需求的公用、民用。鉴于电能能源属于优质能源,而热能属于低端能源,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增加太阳能发电的利用率来获取更多电力,从而减少了电力的投入回收周期。而在此过程中,所得到的热量会成为一种副产物,能够生产出一定数量的热水。而PVT系统,则会因为雨天和夜晚的光照不足,而不能进行持续的光和热交换,从而造成了太阳能电池背面的热量超标,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利用率,从而对太阳能的运行产生不利的作用。
3 系统仿真模型
3.1 模拟软件介绍
Trnsys仿真软件是一个瞬态系统仿真软件,分别包括TRN Build、TRNEdit、TRNOPT。通过在负载的基础上,TRNSYS能够精确地计算出系统的能量消耗,并对系统进行优化。TRNSYS仿真程序的最大优势是计算灵活,组件模块化。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构建任意的连接,从而构成各种系统的计算软件。
在构建系统模型时,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模型,或者自行构建C语言。该系统可以用于冷、热联产系统、槽式太阳能电站、采暖空调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氢气系统的瞬态仿真。
3.2 PV/T模型
PV/T的太阳能模块采用Type560模组。PV/T组件能够为上方的太阳能光电板供电,背面的吸热器可以从光电电池中吸取热,再通过管中的循环媒介将热排出;该换热器与太阳能电池下面的吸收面板相连(图1)。
图1
Type560是基于光伏电池、吸收板和通道管道能量平衡的特殊PV/T模型。光电转换模式的光电效率与光电板温度和入射太阳辐射呈线性关系。通过忽略太阳能板表面上能量传递的影响,建立太阳能电池表面上任意一点处的能量平衡关系,其公式如下:
式中,S为净吸收太阳辐射量,W/m2;houter为与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W/(m2·℃);TPV为光伏电池板的温度,℃;Tamb为环境温度,℃;hrad为辐射换热系数,W/(m2·℃);Tsky为天空温度,℃;Tabs为吸收板的温度,℃;RT为光伏电池板和吸热板之间的材料热阻,(m2·℃)/W。
辐射换热系数计算如式(2)所示:
式中,ε为光伏电池板的表面辐射系数,取为0.9;Σ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取为5.67×10-8W/(m2·℃4);S为单位面积净吸收太阳辐射量,表示光伏电池板吸收的太阳总辐射减去光伏发电量,S值可由式(3)确定。
式中,(τα)n为法向入射下直射的有效投射吸收积,取值0.85;IAM为入射角修正系数,取为0.1;GT为太阳总辐射,W/m2;ηPV为光伏效率,%。
光伏效率与光伏电池板的温度和入射太阳辐射相关,如式(4)所示。
式中,ηn为STC下光伏效率20.2%;Xc为PV电池效率与电池温度的函数;XR为PV电池效率与入射辐射的函数;Xc=1+EffT(TPV-Tref);Tref为STC下的参考温度(25℃);XR=1+EffG(GT-Gref);Gref为STC下参考光谱辐照度为1000W/m2。
在根据入射太阳辐射和光伏温度计算光伏系统的效率后,计算有效面积下输出电功率如式(5):
式中,APVT为PV/T面积,m2。
当循环工质流过PV/T吸热板后的流道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出口温度可由式(6)计算。
式中,Tfluid,out为PV/T出口温度,℃;Tfluid,in为PV/T进口温度,℃;Ntubes为PV/T吸热板后通道数;Cp为流经PV/T流体的比热,kJ/(kg·℃);L为PV/T沿流体方向长度。
式中,ηt为PV/T的热效率;Qu为PV/T的集热量,kJ。
3.3 PV/T系统仿真模型(图2)
图2 PVT系统仿真模型
通过对PV/T的文献研究,得出了PV/T装置的详细参数,见表1。根据以上工作方式及控制方法,并采用PV/T对系统进行供暖。
表1 PV/T设备参数
在模拟模型中,假定了以下几个条件:(1)水是单相的、均质的、不可压缩的;在集热器中,热物理性能不随温度变化,一维恒定;(2)水箱在集热期充满水,系统依靠动力循环泵,在一定的流量下进行循环;(3)没有考虑集热系统的热容影响,认为集热系统是稳定的还是准稳定的;(4)在实际的耦合体系中,没有考虑各种管道的压力损耗和阻力损耗;(5)在实际耦合系统中,管道的热损耗未被考虑;(6)装置的各个初始设计资料在瞬态系统中维持不变。
4 系统运行特性模拟研究
本章首先根据第二章建立的部件模块,结合系统计算仿真流程,使用TRNSYS软件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模拟研究了西安市典型年的气象参数下,当管数为10根,水箱容积为300L,在不同条件水泵流速30kg/h、40kg/h,50kg/h下,系统各项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各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PV/T上的光伏电池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输出,当太阳能光照辐射充足,光伏电池组的发电量提高,但大部分辐射没有在光伏电池组上发生光生伏特效应,未被利用的能量会导致光伏温度升高,影响发电效率。
但从图3~5可知,随着循环水泵的流量提升,基本上发电效率、发热效率和发电功率不发生大的变化,全年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功率下,所以光伏发电效率受到水泵流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是因为当PV/T光伏电池组温度过高时,PV/T集热循环泵运行,利用循环冷却介质及时带走热量,有效降低了光伏电池组的温度,保证PV/T在正常工作温度高效发电。
图3 PV效率
图4 热效率
图5 PV发电效率
5 结语
本文介绍PVT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利用该系统的原理和流程,确定该系统的适用场合、不同运行工况,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目标实现的方式。建立各个部件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整体进行建模。
以数学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该系统各个部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PVT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设计仿真流程,进行求解。改变入口流量对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模拟仿真,并对系统各项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