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梦想,每一步都是进步
2023-02-13吴元梓
文/本刊记者 吴元梓
“每当我低落时,妈妈总是这样安慰我:‘世界上还有许多可以尝试的事物,可以完成的梦想,还有可以追随的目标。’她打开了我希望的一扇窗……我想说,谢谢你,妈妈,成为我生命中的英雄。”在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初中一年级“感恩有你”主题班会上,13 岁男孩龚铖坐在轮椅上,用流利的英语向母亲龚雨红表白。坐在教室最后排陪读的龚雨红听着孩子暖心的话语,不禁湿了眼眶。
龚铖在十三个月大时被诊断为脑干延髓肿瘤,很多医生预言他活不过两年。但龚雨红不放弃任何救治儿子的希望,带着龚铖四处求医问诊。终于,在上海顺利接受了一场风险极大的手术,龚铖顽强地活了下来,但是颈部以下全部瘫痪,失去了活动能力。手术后,龚雨红带着龚铖在上海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康复治疗,每天带他做复健训练,喂他吃饭,帮他洗澡、穿衣、按摩,悉心地照顾儿子。
龚雨红龚铖母子
在上海治疗期间,龚铖发现母亲与外国专家语言交流不畅,于是萌生了学好英语的念头。“康复中心不让家长陪同,我每天把他送过去,他要一个人面对外国医生接受复健。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了一年多,他受到了一些英语的启蒙。”龚雨红介绍道。龚铖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上过幼儿园,但看他对英语学习非常感兴趣,龚雨红联系了一家英语辅导机构,按照课时安排,每星期坚持陪儿子去学习英语。“一开始他坐都坐不稳,助教老师就把他抱在腿上坐着上课,就这样学了两年多的时间,他逐渐可以用英语和康复医生交流了。”看到孩子一天天进步,龚雨红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7 岁时,龚铖回到南京上小学。龚雨红全程陪读,上午上课,下午去医院进行三小时的复健,晚上学习时帮儿子一页页地翻书本。“龚铖的四肢不灵活,学写字时只能用皮筋把笔固定在手上,用肩背带力写,花了两个月时间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龚雨红说道。即便如此,龚铖总能够将自己的课内作业、康复训练、口语打卡安排得井井有条,还报名学习编程、奥数等课外课程,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冲刺南外复习的那段时间,龚铖为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复习计划。为了节省时间,他不再去医院进行复健,而是每天在家中加强复健力度。“每次我帮龚铖按摩复健时,他都会听喜马拉雅的有声书或者新闻,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时间,客厅、卧室也堆满了他的书籍与复习材料。”孩子的坚强让龚雨红明白,他们母子不是相依为命,而是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
2022 年7 月,龚铖通过南外语言能力测评,从三千多名孩子中脱颖而出,被南京外国语学校录取。入学后,为了方便龚铖学习,学校为他安排了合适的楼层与座位,还设立了独立的无障碍厕所。“南外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师、同学们对龚铖都很照顾,给了他很大的鼓励。”龚雨红感激地表示。
龚铖的梦想是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研究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科学改善行动不便人群的生活。在龚铖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龚雨红全力支持儿子的梦想,“一路走来,家人、学校和社会的帮助给了我们前行的力量。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在变好,就像我常和龚铖说的,过好当下,每天在学习和生活上取得一个小进步,相信总有一天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龚雨红憧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