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残儿童送教上门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2023-02-12李维峰
李维峰
(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特殊儿童平等享受教育的权益特别重视,提出努力实现特殊儿童少年享受教育“全覆盖、零拒绝”,逐步完善适龄重度特殊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为了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普及率,增强残疾儿童少年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国家建立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以下简称“重残儿童”)送教上门服务体系,由政府统筹安排送教上门等实践,从而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体现了国家对重残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但是,由于送教上门服务方式缺乏完善的体系支撑和规范的制度约束,在送教对象审核和送教教师选择、具体送教内容制定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要开展好送教上门的精准化服务工作,需要在评估送教对象、了解送教需求、精选送教内容、创新送教方式等方面优化操作流程,建立管理机制,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作用。
2022 年7 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推动送教上门工作有效落实。多年来,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一直为有送教需求的重残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送教人员结合重残儿童的家庭因素、身心状况,努力让这些无法入校的重残儿童同样享受到教育的雨露,让这些特殊家庭感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的温暖与希望。在长期的送教入户、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学校教师探索出一条送教上门的实践之路。
一、调查评估,充分了解送教需求
送教上门既是特殊教育安置的补充形式,是特殊教育面向重残儿童精准化服务的拓展与延伸,也是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先扶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体现,更切实解决了重残儿童家长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因此,在进行送教上门之前,学校需要摸排送教上门对象的具体情况,为将来的送教提供重要依据。
学校每年在首次摸排中都会与凤城市教育局、凤城市残疾人联合会和全市21 个乡镇街道进行沟通,并进村入户摸排统计,尽可能地完善凤城市内所有的重残儿童信息。仅2023年,凤城市共有86名重度重残儿童在家待教,残疾类别以脑瘫、智力落后、孤独症及多重残疾居多。为了精准送教,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还进行了二次上门入户摸排,直面重残儿童及家庭,进一步了解儿童的残疾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组建送教上门重残儿童学籍档案,为实施送教奠定基础,并根据档案确定具有送教条件的重残儿童。初步统计具有认知能力和送教潜能的重残儿童共32 人,残疾类别为孤独症、脑瘫、智力落后、肢体、唐氏等。
地校对接、学生建档、多次入户是十分重要的准备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送教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为后续工作的优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优化策略,打造送教专属课堂
在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初期,出现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上门教学模式不兼容的现象。学校常规的教育环境、教学条件、生源质量都与送教的教育教学现状和教育对象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教师备课方式不同、传统授课模式不适合、教育学生的同时是否需要培训家长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经过10 年的送教经验积累,我们总结出教学模式上的创新之法,即打造有特点的“专属课堂”。
(一)精准制定“一人一案”
送教上门之前,教师要摆脱原有的教学模式,在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基础上,做到因生而异,每生一案、每生一法。学校让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到送教上门服务不只是一堂课的教学,而是需要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即初期调查—对象评估—制定个案—具体施教—测评反思。通过标准化的送教流程规范送教上门的每一个细节,能更好地促进中短期送教目标的实现。
(二)送教为主,帮扶为先
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状况、心理特点、残疾类别、家庭环境及家长认知程度等,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帮扶方案,包括对重残儿童的家庭成员的家教指导方法,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康复培训、医教指导、希望规划等方面的干预与训练,提高送教工作的拓展性、全面性、实效性和亲和力。
(三)规范档案,统一学籍
送教上门服务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有序的衔接,因此要建立“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相关档案,通过初期评估、定期评价分析等方式展现送教对象的成长历程,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完善计划。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估手册、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康复训练记录、家长信息反馈和影像资料等。学校将送教上门对象列入学校学生学籍统一管理,及时跟踪、健全送教上门服务台账,完善送教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
(四)融合送教课堂途径
送教上门服务虽然是解决重残儿童无法入学接受教育问题的一种方式,但其仍然难以满足重残儿童和家长回归校园、接受全日制教育的愿望,这也是教育者“打通送教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痛点所在。为了引领希望,圆梦助愿,我们打破学校教育与送教学生之间的壁垒,破除在校学生与送教学生的藩篱,为部分送教学生提供短期入校机会——可以是一次短暂的参观,也可以是一日的体验,甚至可以是一周的尝试。在充分考虑重残儿童的家庭情况、地理位置、残疾程度等因素的前提下,学校组织安排部分重残儿童走入校园,坐进课堂,参观校容校貌,尽己所能满足学生心愿,消弭其心理落差,提升重残儿童及其家长接受教育、实现成长的信心。
三、阶段实施,培育送教专业师资队伍
当前,针对特殊儿童送教教师队伍建设没有统一标准,由于重残儿童的类型较多,需要帮助的重点和难点存在差异,教师队伍一般以地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为主。面对一些需要医疗康复介入的特殊情况的重残学生,教师只能靠自修或求助专业医护者来提供帮扶。目前特殊教育教师资源相对缺乏,送教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准不高、规范不足。同时,由于教育对象的“小众”,特殊教育教师群体缺少专业学习提升的机会;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范围的特定,大多数特殊教育教师也不适合参与本地区普教教研;即便有了适合参与的学习机会,研讨内容与实际教学工作之间却存在着巨大差异,学习者难以在专业培训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改革实施也就难以有效推进。这些是制约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和送教上门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工作尤为重要。
(一)打造专业送教团队
送教上门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师传达,送教上门的教学效果也要由教师实现。因此,送教上门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接受实际,也要符合教师的施教实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送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关键所在。无论是在送教上门教学模式探索的初级阶段,还是在送教上门教学模式改革的“深水区”,优秀的师资力量都同样重要。因此,必须加大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教育。
学校加强送教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在专业评估、医教结合、康复培训等方面创造机会,多频率快步落实,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更多的送教教师有机会参与各领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研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适应、把握和运用等方面的能力。学校消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和固有的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鼓励教师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结合送教工作的要求和重残儿童的实际情况,稳步、有序、创新地开展将特殊教育课堂前移至家庭的工作。
(二)组建“1+N”型送教服务体系
送教上门服务不是简单地将课堂前移至家庭的过程,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其既需要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作为主力成员,也需要专业人士在康复训练和医疗辅助、心理疏导的帮扶,还需要行政部门的鼎力支持。多年来,学校在送教服务中逐步形成“以学校教师为主的送教1+个别化需求的N 项服务扶持”模式,协调凤城市教育局、凤城市残疾人联合会、凤城市凤凰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丹东市某心理咨询工作室,以及各乡镇社区民政部门等,对重残儿童进行精准的教育、医疗、康复、政策等支持,效果显著。
脑瘫儿童畅畅常年卧床,送教教师发现其对室外的环境非常好奇和向往,但行动不便成为其亲近自然的阻碍。在教师、学校和残联的共同努力下,一台崭新的轮椅满足了畅畅出入自由的愿望。重度肢残儿童瑶瑶,身患雷特综合征,常年卧床,肢体肌肉严重萎缩。送教教师向康复医疗部门请教学习,在授课之余坚持为瑶瑶进行康复按摩,现在瑶瑶的肌肉恢复效果明显。
学校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将培养“1+N”型的专业师资力量作为教师专业化提升的重点,通过专业化的培训、进修与自学的模式,加快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升,积极打造一支在课堂教学、医教结合、康复培训、心理疏导等方面具有综合性素质的送教队伍。
四、理念帮扶,提升家校共育的责任意识
重残儿童接受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学习知识,还是为了提高生活生存质量?这一直是我们在送教工作的过程中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学习知识对受教育者来说较为简单,而提升其生活质量是综合性的服务,需要家长作为核心主体进行配合,需要家庭统一重残儿童教育观念。因此,家长和家庭是送教上门服务帮扶的第一对象。
(一)重视送教服务第一堂课
作为特殊教育者,特别是重残学生的送教教师,应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作为送教上门的第一堂课。送教教师应让家长增强责任意识,摒弃“因残而废”的思想,帮助家长树立信心。重残儿童几乎常年居家,家庭氛围、家长的关爱程度对儿童成长有着直接影响。家长是送教上门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其在送教上门过程中是否配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家长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送教上门的首要任务是征求家长的配合。
具体来讲,首先,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应加强相关信息的沟通和宣传;研究与家长的沟通方案;通过走访交流,向家长正确传递送教上门的核心价值;对家长的意见、质疑及时作出正面回应,获得其理解和支持;相互分享教育经验,使其意识到送教上门的作用,让家长成为送教上门活动的一分子,主动配合工作开展。
其次,家长自身也应调整心态,消除负面情绪,正视孩子的缺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到言传身教,帮助孩子纠正错误,配合送教上门,陪孩子一起听课,在课后辅导孩子,帮助孩子巩固所学,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关注家长,从心理疏导入手
送教上门服务中,家长与孩子对生活的信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重残儿童家庭负担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显露出厌倦、冷落的态度,对家庭缺乏信心,内心存在极大的自卑感。因此,教师在开展重残儿童的送教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关注家庭,帮助家长树立信心。
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家庭的状况、每一位家长的素质,分析家长的心理,选择直接有效的沟通协调方式,对症实施家长认知干预。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其次,教师要在送教过程中找到重残儿童原有认知中的某一突破点,根据重残儿童已有的知识、认知条件,制定有效的短期学习目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重残儿童通过不断地尝试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其完成学习任务时给予鼓励,逐步增强重残儿童的学习信心,也让家长看到希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态度去感染和引导家长,使家长在转变意识的同时增强教育的责任感。
(三)聚心合力,携手前行
提高送教上门质量,调动家长参与度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送教课堂应该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主,重点训练其弱项领域,补充和更新其原有认知,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来讲,首先,家长在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提升各种能力。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室外感受大自然,参与市场购物、医院就医、超市结账等日常活动,学会乘坐公交出行、学会联系行政机关寻求帮助等内容,依托社会大课堂,渗透实实在在的生活生存技能,把生存能力培养和文化知识学习融为一体,提升孩子的生存价值和生活质量。
其次,教师在送教路上与家长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触发孩子对未来的希望,为重残儿童将来有尊严地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学校要注重医教结合,指导家长成为家庭康复师,逐步缩减送教人员的参与时间。学校还要引导家长改变固有的观念意识,理解、支持与配合学校,让家长明白——只有直面特殊孩子的现实情况,配合特殊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干预,真正意义上实现送教目的,进而对重残孩子的生活发生质变。
送教上门服务任重而道远,是实现特殊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向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转型,从校园课堂教学向送教上门服务转变,这是教育事业在当今时代全新的挑战与突破。送教上门工作需要上级的支持,需要学校的重视,更需要教师积极地探索,以及家长有信心地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