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地化教育视角下乡村学校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探索

2023-02-12

辽宁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师德学科学校

曹 勇

(沈阳市辽中区二中教育集团)

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农村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地化教育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办学思路。沈阳市辽中区二中教育集团(以下通称“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全校75%以上学生的家长务农或外出打工,这些学生的学习教育无法寄希望于其在家期间的课前预习、课后延展。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依靠课堂,向45 分钟要质量。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探索了在地化教育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

一、构建在地化教育视角下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途径主要来源于课堂,因此教师需要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打磨,设计通过学生的自学、对学和组学,从而形成师生共同学习的范式,短时高效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这就是学校提出的“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教师五环节备课”为基础,以“师生共同学习笔迹”为核心,以“双师课堂”为辅助,以“全面痕迹教学”为完善,以“科学全面考核”为督促的新型学习方式。该模式突出“笔迹”的思考、存留和升华,针对一个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内容向两头延伸,让教学在各个环节深度“留痕”,实现了真正的高效——课堂回归、学习回归、作业回归。学生在校可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教学模式完成全部学习任务,解决了其难以自主在家预习、复习的难题。

(一)以学生学习目标为导向,穿成一条线

学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十二个三》的课堂教学限制机制,明确了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学习目标为导向。学校杜绝“课堂是教师立场而非学生立场”的立场观,杜绝“课堂是课时而非学时”的单位观,杜绝“课堂是传授知识而非加工整理”的教授观,杜绝“课堂的知识学习是发生在教师身上而非学生身上”的知识观,杜绝“课堂有三维目标而非三类教学目标”的教学观,让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教学规范之内无限地发挥专业性,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课堂上的主动性。

(二)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围绕一个点

学校大力推进了“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教学模式,提出了“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都来自思考”的教学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专注力、合作沟通和独立思考四种学习品质。小组的“七共同”“七学习”“七笔迹”做法促使生生互动,达到知识素养形成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效果。此外,学校还出台了《学生学习十二个三》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小组讨论中来。

(三)以学生学习实效为目标,画成一个圆

一堂课的完美呈现,涵盖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使学生可以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贯穿的知识链。为此,学校制定了《作业管理十二个三》这一补偿机制,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吃好”,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吃饱”。

“师生共同学习笔迹”高效教学模式的推进,一是实现了“全面+特长”的学生发展目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合作、探究、交流的机会,使课堂变得更加民主和谐,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日渐高涨。学生与自己对话,师生、生生互助,保证了其“动脑、动口、动笔”的参与积极性。二是实现了“合格+特点”的教师发展目标。学校一切工作进入“师生共同学习笔迹”时间频道,体现了时态上的“共同”。三是实现了“规范+特色”的学校发展目标。“笔迹”的施行,带动了学校的研究之风。“笔迹”是教材,是习题册,是错题本,是考试题,是成绩单;师生共同完成的“笔迹”,是一个偌大的资源库,是契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在地化教育乡村课堂模式的范式。

二、开发在地化教育视角下突显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乡村学校,只有开发突显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才能让课程更有价值、更有生命力。

在地化教育强调要从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尊重本地经济、文化、历史、生态甚至是艺术的基础上,将真实世界的需求和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扎根当地实际开展教育学习。基于此,我们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学校统筹、教务处牵头,结合地域特点开发了“家乡·上品”系列校本课程。

(一)“家乡·上品”系列校本课程目的

一是塑造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二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素养;三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四是为学生未来崇高人格培养和职业多维选择提供保障;五是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培养服务型、创新型人才。

(二)“家乡·上品”系列校本课程内容

“家乡·上品”系列校本课程的设计既符合实际,又不拘泥于具体问题;既注重前沿科技,又不脱离原有认知;既注重培养结果,又注重培养过程。课程设置的内容中根据季节变换,安排辽中寒富苹果、辽中玫瑰、辽中鲫鱼、辽中大米、辽中葡萄五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孕育、生长过程的相关知识,安排简单加工制作、美味营养、经济效益等方面内容,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乡村场域,使其亲身参与家乡建设,从而激发其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厚植乡村发展人力资本。

(三)“家乡·上品”系列校本课程价值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寒富苹果栽培基地、玫瑰栽培实践基地、鲫鱼养殖基地、水稻种植基地、葡萄栽培基地进行劳动实践体验。“家乡·上品”系列校本课程的实施,拉近了学生与乡村生活的距离,增强了他们对这方水土的理解与认同,使其在适应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内心丰盈、精神厚实、实干有力。该校本课程的实施,实现了在地化教育“依托地方,发展地方”的新型教育理念,为破除乡村学校发展困境、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三、创新在地化教育视角下强化核心素养的学科实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规定: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注重实践育人,努力实现知行统一。学科实践活动课时安排要落实到每个学科,每个年级和每个课时中。对此,学校结合地域特点,以学科素养为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

(一)把握学科素养,夯实学科实践活动基础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各学科素养要求,确定一个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主题,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活动。采用实验、观察、调查、探究、模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获得触及学科素养要求的深刻体验。例如,针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结合学生对细节观察与描写不足的问题,教师于5 月初带领学生去路边采摘当地最常见的槐花,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细节,还从整体上感知了“槐花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的美好景象。

(二)锚定学科问题,形成学科实践活动策略

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各学科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应结合学科内容特点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探究,最终达到自主获得问题答案的目的。开展学科实践活动,一要源自生活,确定问题,注重学科与生活的融合;二要聚焦任务,设计项目,建立学科与学科的融汇;三要搭建支架,实施项目,实现学科与社会的融通。

(三)契合学科实际,确保学科实践活动适宜

教师可以根据各学科实际,综合运用以研究为主、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活动为主、以项目设计和技术实践为主的三类相互融通的学科实践活动。例如,部分学生在英语学科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发音不准,口语表达能力不强,甚至是不敢张口。针对这个问题,学校结合地域特点定期组织学生到招商局听外宾说话,鼓励学生主动与外国友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使学生不但敢说而且还能发音准确、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实践活动目的。

学校把学科教学与自然环境领域、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这也是在地化教育的愿景。

四、提升在地化教育视角下乡村教师的师德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乡村教师是保障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是缩小教育差距、维系教育公平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要振兴乡村教育,提升教师的师德至关重要。高尚师德是好老师的核心素养,能激发出强大的力量。学校以“铭”“明”“鸣”“名”为引领,全面提升教师师德。

(一)“铭”使命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要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责任,为人师表,人格高尚。教师一要有敬业精神,成为“大师”;二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要有爱心,成为“仁师”;三要处理好自身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示范、克制私心,成为“人师”。

(二)“明”职责

学校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了解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和师德师风建设文件,学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及身边榜样事迹;二是开展“师德为魂,立德树人”主题师德师风大讨论,以及“六查六看”活动,促使教师剖析自我、反思自身。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身,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三)“鸣”提升

学校一是组织教师下沉基层,到家长、学生之中,征询师德,组织内部争鸣;二是邀请专家开展师德讨论,组织外部争鸣;三是通过召开家长委员会、学生座谈评议会等形式,让教师向学生、家长及社会进行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监督,努力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平;四是建立师德档案,制定师德公约,完善师德监管、考评制度。

(四)“名”效应

学校挖掘内部优秀教师和师德师兵典型,让他们在“文明大讲堂”中作典型事迹报告,通过加大对身边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力度,充分展现新时代教师淡泊名利、崇德向善的精神面貌,传播教育的正能量。

学校通过“铭”“明”“鸣”“名”的引领,使教师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教师能够秉持在地化教育理念,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增强了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感知力和付诸实践的执行力,其师德素质的提升促进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教师愿意成长,主动成长,共同成长,努力成为立己达人、成就自我、享受教育生活的“幸福者”。

五、探索在地化教育视角下学校均衡发展的路径

义务教育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转变,不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即义务教育的数量特征和质的规定上都要体现“平衡”的特点;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平衡,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的平衡。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校内均衡。

(一)思想先行,师资均衡

学校在硬性设施完全均衡的条件下紧盯软件配置。在实现基本均衡的过程中,师资配置被视为最重要的软件配置部分。教师的均衡就是要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平衡。为此,学校依据教师的档案,将其性别、年龄、任教学科、任教年级、成绩、团队意识等纳入系统,进行科学的权重考核,用数据说话。

(二)空中课堂,课程优化

首先,营造提升课堂质量的学习氛围。突出教师“学习”的主题,新向老学、老向新学,学部分,学整体,各取所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和超越。

其次,打造“双师”课堂,进行线上直播。打磨成形的课堂,年部共享,优势互补。针对学生课外时间与课程内容同步视频,包括作业解题也都同步上传,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分享。利用空中课堂,使区域内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等形成常态的教育资源,既做到满足师生需求,又做到优质课全覆盖,使课堂提质成为可能。

最后,强力推进名优校长工作坊和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典型引路与教学相长,从而达到区域内的优质均衡。

(三)研修助力,考评督促

学校以目标统领、路径创新、效果支撑为指导,垒筑均衡思想、均衡师资的“大堤”,输送课堂提质、课程优化的“活水”,添加研修提高、考评查促的“养料”,为乡村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

首先,学校的研修活动坚持平衡动态的原则,做到了计划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实现了抛锚式解惑,构建一课题、四环节模式。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是聚焦课堂,诊断示范,发现问题;二是行动观察,研课磨课,研讨问题;三是以赛促训,不断反思,展示成果,解决问题;四是拓展思维,学会研究,总结提升。

其次,推进校内优质均衡发展,考核督促机制必不可少。除了学生评议外,学校还引入第三方机构调查进行认证。考评细则涉及内容从教学到德育,从宏观到微观,考核内容包括教师的业务素质、考核教师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使用,使农村教师也有了“云技术”和“课程超市”等教学理念。

最后,学校实施“3233”工程,即市、区、校三级联动;教师、干部双轮驱动;基础、骨干、名优三梯次推进;聘用流动、培训晋升、表彰激励三方式形成合力。

总之,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学校将秉持在地化理念,依托在地化资源,不断探索在地化教育视角下乡村教育新路径。

猜你喜欢

师德学科学校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超学科”来啦
学校推介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