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以S地区为例

2023-02-12广东省深圳市眼科医院韩雨彤

新教育 2023年35期
关键词:民办教师民办学校公办

□ 广东省深圳市眼科医院 韩雨彤

□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小学 冯 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合作办学”,这说明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民办学校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S 地区为例,以基础教育阶段为切入点,在调查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旨在推动“学有所教,学有优教”目标的实现。

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民办学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关键人物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依据科学客观原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 所学校,发放问卷1,000 份,有效回收问卷843 份,回收率84.30%。

一、S 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现状

1.生源情况

目前,S 地区民办学校32 所,占全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数量36.36%,在校中小学生约7.8 万人,占全区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总人数的38.20%。根据S 地区中小学生入学管理规定,小一、初一的学生录取要“根据‘先类别后积分’的原则”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未被公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再行统筹分流,由于S 地区公办学校学位缺口大,因此民办学校承接了大量因公办学校学位不足而被调剂的学生,是S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师资情况

S 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专任教师有3,628人,占了全区专任教师人数的34.17%。这些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1.6 岁。从学历水平来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34 人(3.58%)、本科学历2,190 人(60.36%)、专科学历1,304 人(35.94%),研究生以上和本科学历教师比例分别比公办学校低3.82%和34.34%。

S 地区民办学校、学生及教师数量均占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1/3 左右,是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公平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二、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学校难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的、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教师往往把民办学校当成跳板,归属感低。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离职率高

通过对民办学校的人才流动性进行调查发现,37.49%的教师认为本校的人才流动情况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仅有0.83%的教师认为本校几乎没有人才流失情况,其中两所学校于2022 年暑假期间,共有约60 位教师离职。可见,在民办教师流动性大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2.教师离职欠缺计划性

各校的管理层普遍反映师资队伍建设中最大的难题是大部分教师提出离职的时间往往集中在每学期开学的前几天或者是第一周,其直接后果是临近开学,学校没有足够的时间新招教师来接替离职教师的工作,使得部分课程只能由其他教师兼职授课,加大教师的教学压力。与此同时,新招来的教师普遍较为年轻、教龄短,而学校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岗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3.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师资力量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资质以及教师自身所受到的专业训练。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民办学校的教师年龄结构偏年轻化且教龄3 年以下的教师居多,占36.46%,这表明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并且由于在校任教时间尚短,对学校的归属感也较弱;从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占36.42%,而研究生仅占0.95%,教师自身受到的专业训练程度相对较低。

三、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策环境因素: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位

帮扶政策落实不到位。S 地区相继出台了“公民办中小学结对帮扶”等帮扶政策,但调查中仅有25.65%的教师表示参加过结对帮扶交流学习,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未达到帮扶政策的预期效果。培训政策落实不到位。有46.98%民办教师表示每年只参加过2 次及以下的培训,其中2.83%民办教师甚至没参加过培训,没达到“每年3 次及以上培训”的要求。班主任技能提升政策缺位。S 地区每学年设置的班主任技能提升专项经费,只针对公办学校未包含民办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缺位。民办学校优秀教师引进没有纳入S 地区高层次人才体系范围。

2.社会环境因素:思想观念固化

社会对民办学校的刻板印象。S 地区民办学校在招生中受到严格的限制,只能在公办学校招生结束后才能开始招生工作,民办学校只是“补充品”,而不是“特色品”。另外,部分社会观点认为民办学校靠不住,不稳定因素太多。比如教师流动性大,且教师的师资力量比公办学校差;教学设施和环境也比不上公办学校;学校资金链如果断裂,学校将面临倒闭的风险等等。公办学校有天然的优势。S 地区教师在面临公民办学校的选择时,有76.87%的民办教师会选择去公办学校,因为这对其而言是一种变相晋升,代表着可以获得更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更加良好的福利政策。

3.学校内部因素:缺少规划、经费不足

一是投资者缺少战略规划。S 地区民办学校的建校历史大都比较短,与公办学校相比,在办学的人、财、物、信息资源以及办学政策、办学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新民促法的颁布实施,使得一些投资办学者顾虑较多,办学追求短期效益,缺少战略定位,也鲜有自己的特色。二是家长制经营。虽然表面上一些民办学校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都聘有专业化的经营团队,但投资者并没有完全放手,仍然在学校管理与发展中干预及介入较多,这样的管理使得学校较难形成专业化的管理体制,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及合理性也难以保证。三是办学经费来源单一。民办学校作为S 地区基础教育的补充角色,一般收取的学费较低,有些学校还需要租借校舍,同时需要承担教职员工的各种保险保障开支,因此办学资金困难是民办学校普遍面临困难。

4.教师个人因素:满意度低

一是付出与收入不匹配。S 地区民办教师薪资只有公办同职称教师的一半,民办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收入远低于付出,而教师的薪资满意度与教师离职率成正比。二是民办教师归属感较弱。S 地区60%以上的民办教师表示归属感一般,主要原因在于认为自己的工作缺乏稳定性、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不一致、奖惩制度不公平,与其他教师之间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等。三是教学任务与非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民办教师大多表示非教学任务繁重,学校增加了许多与教学无关的工作负担,比如代收保险费用等繁杂的工作;另外五成以上的教师同时认为教学任务也比较繁重,由于学位不足,学校会被要求增加班级或扩大班级规模,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压力。

四、加强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1.民办学校以企业化为支撑,破除自身发展瓶颈

(1)立足学校长远规划,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目标需要得到学校教师的认同与践行,因此必须将本校教师的发展与成长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为教师制订好职业发展规划,引导教师将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创新热情,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和晋升空间,让教师在学校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建立健全薪酬激励制度,以优势待遇留住人才。创新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民办教师流动性大,究其原因是民办教师承受更多的经济压力与教学和非教学任务,因此民办学校要留住人才必须对学校自身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以更优越的待遇留住优秀教师。

(3)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民办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及培养需求,在管理体制及教学机制方面打造出自己的特色。首先,实现师资队伍管理水平与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对民办学校进行管理,注重将企业管理的弹性原理、效益理念、动态原理、创新原理、目标管理、可持续发展原理注入民办学校的管理中,建立现代化、企业化的民办学校管理制度。其次,为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适当的流动性,学校对师资队伍的管理上需要建立进入与退出机制。

2.政府建立事业化保障机制,分类扶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

(1)正确认识并合理定位民办学校,纳入教育均衡发展统一规划。政府需要重视与正确认识民办学校的性质和地位,将民办学校纳入教育均衡发展统一规划中。民办学校作为非营利性单位,其收入分配并非常言所说的直接归于“个人”(投资者),其收益多数用于支持民办学校正常运营的事业性开支,且投入大收益周期长。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主体,是教育产品的最大提供者,当公办学位不足以满足现有教育需求时,应将民办学校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中,给予其必要支持及合理定位,促进民办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2)改进现有扶持政策,强化执行力度与效度。首先,在现有政策的补充完善上,面对民办学校多元化需求,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政策,公民办学校参与帮扶结对的激励性制度,遏制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对优秀师资不正当竞争和流动频率,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其次,在政策的执行机制上,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强调政策的认同与参与。在政策执行主体方面,需要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多部门协调的责任机制,提升部门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政策执行方案,开展政策执行的相关培训,减少执行偏差,建立长效的回访机制,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估体系,强化政策执行的效度与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明确各方权力关系和责任分工,提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建立责任倒查及追究机制。

(3)建立分级扶持政策,弥补关键性政策缺失。一是出台合理的生均补贴政策,民办学校接收公办学位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财政补贴,弥补民办学校长期以来低价接收公办生造成的资金缺口。二是出台民办教师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解决民办教师的后顾之忧,减少民办学校的人才流失。三是出台民办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政策,提升民办学校的班主任专项技能经费投入力度。四是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将民办学校纳入政府补助和人才引进政策管理中,保障民办学校优秀教师能够与公办教师共享资源。

3.多方引导破旧立新,打造民办基础教育新环境

(1)引导公众正面舆论,正确认识民办基础教育的价值。社会传媒在公众舆论导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大众舆论的重要传播者和引导者,因此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功能,客观理性地加大对民办学校的舆论宣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办学校的教育价值,理解并支持民办学校越办越好。

(2)引导公众理性择校,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在升学择校中,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公众择校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不应该成为衡量教育水平与学生能力的标尺,政府需要加强教育均衡政策的实施,实行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时招生,引导公众理性择校,防止公众对公办学校学位的恶性竞争和对民办学校的不屑一顾。

(3)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助力民办学校发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政府与社会各方应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民办学校建设,筹资办学,共建共管,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设立学校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让民办学校走进社区,获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为民办学校的能力提升与未来发展助力献策。

综上所述,民办学校在缓解基础教育学位矛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扶持和提升民办教育,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破解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困境,才能进一步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需要政府、社会和民办学校三者共同努力,走出一条以事业化为基础,以企业化为支撑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民办教师民办学校公办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新民办教师进退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农村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进一步改善民办学校教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