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流感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2023-02-12董玉颖李晓君张秀玲卞宇旬许蓉蓉袁粉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乙型扬州市流感

姚 静, 王 寅, 董玉颖, 李晓君, 张秀玲, 黄 瑶,卞宇旬, 许蓉蓉, 任 薇, 袁粉定

(1.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急性传染病防制科, 江苏 扬州, 225007;2. 江苏省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急性传染病防制科, 江苏 扬州, 225007;3. 江苏省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 江苏 扬州, 225007;4.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江苏 扬州, 225001;5.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预防保健科, 江苏 扬州, 225003)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易传播、病毒易变异等特点。江苏省扬州市自2005年加入流感监测网络开展流感监测工作,持续的流感监测不仅可了解其流行特征、变异特点,确定流感疫苗组分和接种时间,还可以预测流行趋势[1]。全球流感监测结果显示, 2022年国内外流感疫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最高水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流感存在叠加流行风险,防控工作复杂性和难度增加。本研究对扬州市2012—2021年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扬州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以期为流感疫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1年扬州市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城区即广陵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家医院,县区1家为高邮市人民医院)登记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和门急诊就诊人数,以及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检测结果。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1年扬州市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资料。

1.2 监测方法

1.2.1 监测相关定义: ILI定义为发热(体温≥38 ℃),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定义为一定时间内医院ILI就诊人数占门急诊就诊总人数的百分比。核酸检测阳性率定义为监测标本核酸检测阳性数占检测标本总数的百分比。流感活动强度定义为ILI%×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率,该指标有助于减小流感低流行期产生的干扰。

1.2.2 监测对象: 上述3家医疗机构每日由专人登记内科门(急)诊、儿科门(急)诊、发热门诊就诊的流感样病例,同时收集门急诊就诊总人数。流感样病例按0~4岁、5~14岁、15~24岁、25~59岁、≥60岁年龄组汇总。

1.2.3 标本采集和运送: 上述3家医疗机构采集ILI咽拭子标本,流行季、非流行季每周各收集15~30份、5~20份,保存在2~8 ℃环境中,24 h内送至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

1.3 实验室检测

扬州市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收集上述3家医疗机构采集的ILI监测标本,应用RT-PCR核酸检测方法在72 h内进行病毒分型鉴定,对检测阳性的标本在1周内采用鸡胚和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WPS整理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图表制作。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ILI的分布特征、监测标本的型别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方法分析流感流行病学特征,检验水准α= 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ILI流行病学特征

2.1.1 时间趋势: 2012—2021年扬州市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ILI病例438 072例,占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的6.69%(ILI%), 各年ILI%在2.41%~8.95%, 各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2012、2020、2021年占比较低外,其他年份总体在相近水平波动,最高12.18%, 最低3.31%。见图1。

2.1.2 流感活动强度: 分析流感活动强度指标发现,扬州市流感活动存在一定规律,2014—2019年冬春季(12月至次年3月)出现明显发病高峰,峰值基本在同一水平。2014、2015年夏季(8月)出现发病小高峰, 2016—2019年夏季出现明显低谷。2012、2013年呈低水平强度, 2020年2月—2021年12月因核酸检测阳性率低,活动强度极低,近乎于0。2013、2020、2021年流感活动强度与其他年份相比,呈较低水平,为0%~0.67%, 但同年ILI%在1.41%~9.81%,呈现一定的占比。见图2。

图1 2012—2021年扬州市ILI%时间趋势

图2 2012—2021年扬州市流感活动强度月分布

2.1.3 人群分布: 2012—2021年报告的ILI 病例中, 0~4岁组共报告221 501例(50.56%), 占比最高; 其次为5~14岁组,共报告132 463例(30.24%); 占比最低的是≥60岁组,共报告20 793例(4.75%); 15~24岁组和25~59岁报告例数相近,分别为29 532例(6.74%)和33 783例(7.71%); 各年龄段的ILI病例构成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 253.346,P<0.001)。

2.2 病原学特征

2012—2021年扬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共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32 702份ILI咽拭子标本进行了核酸检测,阳性3 142份,检测阳性率为9.61%, 其中季节性H3N2型流感1 072份(34.12%), 乙型Victoria流感839份(26.70%), 新甲型HIN1流感818份(26.03%), 乙型Yamagata流感413份(13.14%)。检测阳性率前4位分别是17.13%(2019年)、15.88%(2017年)、13.11%(2012年)、12.88%(2016年)。见表1。

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时间分布与流感活动强度指标基本一致,各流感型别时间分布呈一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季节性H3N2型多见于秋冬季,新甲型HIN1、乙型Victoria和乙型Yamagata多见于冬春季。除2021年外,季节性H3N2型在其他年份均有检出,高发年份为2014、2017年; 除2012、2020、2021年外,新甲型HIN1在其他年份均有检出,高发年份为2016、2019年; 除2013—2015年外,乙型Victoria在其他年份均有检出,高发年份为2016、2017、2019、2020年; 乙型Yamagata在2014—2019年有检出,高发年份为2014、2015年。各流感型别总体呈现从非流行株到流行株混合出现,再到成为流行优势株过程,各型别之间交替流行,优势株流行期可持续2~4年。见图3。

表1 2012—2021年扬州市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测及分型情况

图3 2012—2021年扬州市流感分型及核酸检测阳性率时间趋势

2.3 暴发疫情

2012—2021年扬州市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75起,涉及2 822例病例,均为学校暴发疫情,其中小学63起,中学11起,幼儿园1起。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2019年(44起,占58.67%)、2017年(17起,占22.67%)、2016年(10起,占13.33%), 发生月份主要集中在12月(42起,占56.00%)、3月(15起,占20.00%)、11月(7起,占9.33%), 与流感活动强度指标基本一致。

3 讨 论

扬州市2012—2021年流感哨点医院监测数据显示,扬州市ILI%在2012年处于低位(2.41%), 2013—2019年在5.79%~8.95%, 2020—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医疗机构就诊人数限制可能导致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减小,造成2020—2021年ILI%再次下降到3.62%。流感活动强度指标与其基本一致,但2013、2020、2021年流感活动强度呈较低水平,与同年ILI%不符,提示同年ILI%升高并非为真正流感病例。分析流感活动强度指标发现,扬州市流感活动存在一定的季节性规律,较ILI%的提示作用更为明显。除2012—2013年、2020—2021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积极影响)呈低流行状态外,总体上扬州市流感季节以冬春季(12月至次年3月)为主,早期偶有夏季(8月)发生,此规律可能是因为扬州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感病毒的活动规律兼有北方和南方的特征,具有特殊性[2]。同期扬州市流感暴发疫情数据也显示以冬春季(12月至次年3月)为主。

本研究0~4岁组和5~14岁组在ILI中所占比率最大,与江苏省内其他地区监测情况一致[3-6], 临床治疗中也有显示儿童呼吸道病原感染以流感病毒为最多[7], 应重点关注婴幼儿组、儿童少年组,原因可能为该年龄段呼吸系统和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常处于学校、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单位,其就诊率和配合度高[8], 同期扬州市流感暴发疫情数据也显示以学校(尤其是小学)为主。扬州市流感型别以季节性H3N2型为最多,其次为乙型Victoria流感、新甲型HIN1流感、乙型Yamagata流感,各型别交替流行,可能原因是流感毒株流行后,人群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屏障,造成不同亚型流感交替出现[5, 8]。每个流行周期(2~4年)有2~3种型别为优势株,与其他地区监测结果一致[5, 8-9]。监测资料和暴发疫情显示2019年流感活动强度最高,查阅文献发现全球流感监测同时期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均是流感流行高峰期[10-13]。研究[14-16]表明,非药物干预措施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传播的经济、有效的方法,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可显著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风险[17-18]。除上述防控措施外,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对于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及其并发症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流感监测工作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① ILI占门急诊就诊人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3个时间段,即武汉疫情初期(对门急诊就诊的限制)、扬州市疫情、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新冠十大症状就诊的限制(导致ILI到哨点医院就诊比例的增高)。② 扬州市2020年8月启动急性呼吸道综合监测,扩大了监测范围。③ 目前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持续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倾斜,其他急性传染病防控受限。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流感存在叠加流行风险,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很相似,病毒的攻击目标以上呼吸道为主。随着全球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以及国内流感流行高峰的到来,双重感染的患者预计会逐渐增多,因此对流感流行活跃程度的研究也将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流感的叠加效应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总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利用时代契机,借鉴成熟经验,开展资源整合,提高专业水平,避免过度防控,以求真正做到科学精准的防控。

猜你喜欢

乙型扬州市流感
扬州市直击一线精准执法 媒体直播显成效
流感大作战
扬州市深化危化领域精准执法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简单易行防流感六法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蓮葉田田清風來——记扬州市廉政文化展示馆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