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反思与再设计

2023-02-11康宁李亮

职教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师德师相关者事项

□康宁 李亮

2019 年12 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并于该月底成立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明确该委员会性质、任务和任期,“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1],2021 年3 月,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2022 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3],以法律效力形式确定高职院校加强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高职院校注重自身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4],建立多重监管体系,师德师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现实中也出现高职院校教师自我约束力不足、思想道德意识淡化、金钱观念崇尚泛化等现象,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和有效化需要增强。利益相关者理论确立不同程度的“利益相关”类别,通过调查和访谈建立相关矩阵,为探索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提供模式借鉴和设计思路。

一、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实困境与当下反思

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部门积极统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内容”[5],将师德师风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双高建设” 验收和评价过程中,“学校违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出现重大问题的”[6],将中止支持对其“双高计划”建设并让该所院校退出“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前提下,结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劳动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等内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有效融入各类教育中。虽然,政府职能部门和高职院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下了功夫,但是近年来关于高职院校各类“门”的道德风尚丑闻频频曝光,为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当下反思,笔者以“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专项调查基本情况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专项调查时间为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6 月,“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调查包含两个内容,分别为访谈调查和文献调查。一是访谈调查。访谈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以“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为主题,第二个部分以“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为主题。“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为主题访谈调查,主要是对上海3 所高职院校、安徽2 所高职院校和浙江2 所高职院校进行访谈,访谈对象为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从7 所高职院校中选择共计30 名人员,其中20 人为专职教师,含高职教师8 名和中职教师12 名,其余10 人为高职院校中层领导和机关人员。访谈采取电话访谈和实地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访谈主要包含5 个问题,根据不同对象有所差异(见表1),并根据访谈对象回答情况进行追问。二是文献调查,以“高校”“师德师风”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和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gov.cn/)进行文献搜索,截至时间为2022 年8月5 日,获得相关文献资料96 篇。

表1 访谈问题内容表

(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实困境

根据访谈调查内容整理和文献调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三个现实困境,主要集中于“建设主体”“承载主体”“评价主体”的现实矛盾上。

1.建设主体认知上存在偏差。高职院校是师德师风建设主体,多数建设主体对各自所承担的建设责任具有较好总体认知,调查的高职院校领导都认为“师德师风建设非常必要”,超过九成受访的高职院校领导、机关人员、教师人员认为“师德师风建设是党委重要建设工程”。但是建设主体在内容认知、层级认知和类型认知上存在偏颇,表现为教师群体对“师德师风建设” 概念知晓度达到全部知晓,但“师德师风建设主要任务和内容” 陈述上教师群体选择差异比较大,认为是理念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教育类任务人数较多,而认为是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等服务类任务人数较少,表明多数教师将师德师风教育简单认定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全面了解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发展态势的意识与能力,以致出现师德认知简单化倾向”[7]。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层级认知上,教师群体对层级认知认为是“上级统筹”“自上而下”的占比人数较多,而机关人员层级认知则是倾向于各自负责、教师为主,两者间对师德师风建设层级认知上具有“冲突性”。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类型认知上,教师群体认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特色性”“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性”“技术性”“技能型”为陈述的高频词汇,但是追问具体化内容时,占比较低,说明在类型认知上只有概念性认知,内容性认知较低。

2.承载主体行为上存在不足。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承载主体是教师群体,近年来,随着自媒体传播方式简单化、渠道多样化、内容丰富化,高校教师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各类“门”“照”“事”等破坏师德师风典型事件被曝光,“部分高校‘私德’滑坡事件屡屡出现,部分高校教师心态浮躁、利欲熏心、言行不一”[8],教师理想信念受到多元意识形态冲击影响,“经济至上”“利益至上”“普世价值”冲击着高职院校教师思想阵地。在访谈中得知,高职院校组织过师德方面警示教育,以观看专题录像片、专题党日活动、专项检查等方式实施开展,但是行政管理部门后期督促落实较少,教师群体接受教育时间按“1 周1 次”—“2 周1 次”—“4 周1 次”—“8周1 次”—“12 周1 次”—“16 周1 次”选择中,占比分布集中为“4—8 周”,教师群体中陈述“接受过警示教育,印象深刻”占比仅超过三成,“接受过警示教育,有印象”占比不大。同时,中层领导和机关人员也表示,在他们实际工作中,学生群体对“教师形象”关注度高,一方面学生对“教师形象”抱有传统认知,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倾向关注教师负面新闻,并以此为谈资话题,有的学生会将个别教师“失德”方面事情夸张化、扩泛化,并贴上“师生不当恋情”“师生非友谊”“师生地下交易”等偏差认知标签,影响到学生群体对“教师形象”认知。

3.评价主体归属上存在模糊。近年来,高职院校各级党委根据教育部下发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文件,按照文件精神要求并结合各自院校实际进行建设,同时开始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有的在党委职能部门设立专门部门、成立办公室负责建设和评价,有的在行政部门成立“教师部”“教师工作部”开展工作,存在“一张纸,两张皮”的现象,评价归口管理划分上职责模糊。访谈中也获知,教师群体具备“师德师风建设自我管理意识”占比较高,但是问及“你知道师德师风建设归属管理部门”时候,教师群体答案靠前词频为“学院”“院系”“机关”“工作部”,没有明确的管理归属认知,比较模糊,对于建设评价更是极少提及。访谈中获知,有的高职院校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开展了师德师风评价工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师德认知、教书育人和各类比赛获奖情况等内容,评价指标设定赋予权重有待规范,评价内容仍是奖项类为主,细分化、指向化不明显。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及运作建设上仍存在缺失,“师德师风建设职责划分还不够清晰,沟通机制还不够有效,协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9]。

(三)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当下反思

从访谈调查中获知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上三个现实困境:主体认知上存在偏差、承载主体行为上存在不足、评价主体划分上存在模糊的现实困境,让我们重新开始反思三个现实问题:

反思一:要弄清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究竟有哪些“人和事”?访谈中获知的三个困境以及文献调查中所反映出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没有弄清楚建设过程中究竟涉及到哪些部门、哪些事务和哪些“人”,没有弄清楚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和个人究竟肩负怎样的职责和权益,拥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

反思二:要明晰这些“人和事”之间是否具有关联?虽然当前有的高职院校对师德师风建设的“人和事”有较为清晰认知,并寻找到一些融合点,有的院校将“劳动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相结合,有的设立劳模育人工作室,“使劳模精神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10],让教师在劳模榜样身上寻找自身差距。但是,高职院校并没有将这些“人和事”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所处的位置弄清楚,哪些“人和事”与高职院校的关联更多、联系更为紧密,它们是否与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利益关联。

反思三:要确认这些关联之间的“关系如何”?虽然有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弄清了涉及其中的“人和事”,并认为这些“人和事”之间存在关联,但是没有将它们归类到师德师风建设利益相关联的网格矩阵中,其实质是利益相关的认知缺失。

总而言之,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实困境置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中思考,现实困境的实质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对 “利益相关者”认知的缺失以及建设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缺位。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概念来自于管理学,最早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战略设计和战略选择的过程中,帮助企业家来确立有关利益者。利益相关者理论代表性人物是弗里曼(Freeman),他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指“对组织的生存和成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群体”[11]。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价值在于该理论提倡的核心主张,即从组织层面上看,需要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利益诉求”“利益维度”“利益边际” 国内外研究者将利益相关者进行类别划分为两分类、三分类、四分类,其中确定型、预期型、潜在型的三分类具有代表性。利益相关者理论确立各类别利益相关者时候采用两种方法,“研究方法包括矩阵法和分析法(详见图1)”。[12]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后,受到被研究者运用于各类分析、各种规划中,而根据理论基本原理和运用条件,最重要包含两个步骤,一是需要组织性机构确认与其相关联的各个利益关联者,而这些利益关联者确实是具备真实利益诉求的。二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矩阵来确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位置,从而进行“利益关联”的价值排序,如同“同心圆”方式以核心利益为轴心依次从内—外进行位置确定。

图1 分析矩阵

(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利益相关者”

1.师德师风“利益相关”事项设计。在“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主题访谈中,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确定方法,笔者设计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利益相关”事项访谈提纲》《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利益相关”事项分析表》,走访了上海、浙江、安徽三省市7 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利益相关”事项访谈提纲》的访谈框架设计遵循“开放式”提问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五个大问题,分别为:(1)“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党委工作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您所理解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内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2)“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党委工作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您觉得师德师风建设主职主责部门是哪个?内容是什么?”;(3)“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党委工作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您认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哪些部门参与?可否将其排序?”;(4)“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党委工作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您认为与师德师风建设相关事项有哪些?包含内容是什么?”;(5)“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党委工作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您认为当前师德师风建设有哪些不足之处?该如何改进?”。五大访谈问题的对象主要是高职院校党政部门领导、机关人员和专职教师。《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利益相关”事项分析表》的调查内容按照1—5 赋分程度描述方式进行调查,在调查前先进行事项分析的预调查,将“师德师风”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内容进行细化,围绕文件中提到的“思想铸魂”“价值导向”“党建引领”等14 个方面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利益相关者”事项拟制。

2.师德师风“利益相关者”事项筛选。根据访谈提纲进行现场访谈,按照差异化特征选择具体访谈对象,按照内容分析方法,进行层级提取,并汇总访谈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核心词汇。从访谈文字中按层级提取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利益相关事项”核心词汇共有24 个,分别为:责任主体、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技术实力、技能水平、责任心、教师角色、团队荣誉、院系机关、发展动力、家庭、社会关系、产教融合、政策扶持、企业、技能型社会、岗位职责、自我认知、师生关系、监督机制、纪律意识、敬畏。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利益相关”事项分析表》中统计,分为事项关联主体和事项关系内容两类部分,事项关联主体进行词频统计,按照词频出现次数排序前10 个为:院校党委、行政机关、教师自身、政府部门、企业、家庭、学生、教师团队、“职业关联群体”(指社会其他相关职业人士)、院系科室。事项关联内容进行词频统计,按照词频出现次数16 个为:人品、道德、信念、修养、廉耻、涵养、认知、素质、技术、技能、知识、平和、责任、行为、言语、习惯。比较访谈结果和调查表统计结果发现两者间在内容上具有一定重合性,这说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在高职院校各类人群认知上具有相似性和共同点,共同点则是师德师风建设“共识之处”。

3.师德师风建设“利益相关者”事项确定。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矩阵方法,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利益相关”事项访谈提纲》中25 个核心词汇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利益相关”事项分析表》中26 个高频词汇,采取德尔菲法,将上述词汇请7 所高职院校专家进行相关事项选取和归类,以确认“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相关事项,并按照层级进行确定关联等级。经过商定认为,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出发,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利益相关事项分为四个层级,分别为核心关联事项、重要关联事项、主要关联事项、次要关联事项。四个层级关联事项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关联主体,即是确定“师德师风建设主体”,一个是关联内容,即是确定“师德师风建设内容”。

(三)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利益相关者”及其相关事项

根据德尔菲法确定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四个层级利益相关事项”,根据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确定利益相关四个层级的关联主体(见图2)。核心关联主体事项一个为教师本体,重要关联主体事项三个分别为院系党委、院校机关、基层组织,主要关联主体事项三个分别为政府部门、教师家庭、企业单位,次要关联主体事项三个学生群体、教师朋辈、关联群体。

图2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利益相关层级图

确定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四个层级关联主体事项,根据矩阵分析框架,确定每个层级关联事项的主要相关内容。此处相关内容是以层级为轴心,以主体为出发点,列举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事项。

1.核心关联主体事项——教师本体,教师自身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承载主体,是第一建设主体,更是第一责任主体,既体现师德师风建设效果也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全程。从教师本体出发,该主体事项“利益相关”内容见表2。

表2 核心关联主体事项关联内容表

2.重要关联主体事项——院系党委、院校机关和基层组织,高职院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建设主体。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党委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部分,也需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各院、各系中基层党支部和党员教师作用,同时也要从高职院校管理角度,做好各类工作保障。该主体事项“利益相关”内容见表3。

表3 重要关联主体事项关联内容表

3.主要关联主体事项——政府部门、教师家庭、企业单位,高职院校作为类型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既有联系还有区别,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罗列地参考普通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模式,需要关注高职院校以外的各类“利益关联”主体,而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重要依靠力量和关注重点。教师家庭作为教师社会支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同样具有“家风”“家训”的文化传承效力。该主体事项“利益相关”内容见表4。

表4 主要关联主体事项关联内容表

4.次要关联主体事项——学生群体、教师朋辈、关联群体,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关系密切,学生群体直接反馈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是教师道德情操、精神品质、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反射器”“显示镜”。教师朋辈间相互影响,价值观念和群体潜意识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有影响力。关联群体是当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存在过程中,其他职业群体对教师职业群体的评价,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客观反映,是教师社会交互的主要对象。该主体事项“利益相关”内容见表5。

表5 次要关联主体事项关联内容表

三、基于利益相关矩阵的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建构

(一)突出教师主体核心作用,增强自我建设意识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第一主体是教师主体,要增强教师主体增强师德师风建设意识,提升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认知水平,并付出切实有效的行动,主要是做好“四个持有”:一是持有立德心。“人无德不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本身,还是依靠教师本体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要务,从思想根源深处厚植立德树人的“种子”,立德之心不仅仅是教育学生“技德兼修”更是教育教师本体要“德才兼备”。二是持有学习心。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武装思想以此来武装教师头脑,教师主动学习过程也是武装思想和提升理论认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主动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教育学基本理论,将学习系统化、常态化。三是持有敬畏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10],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目的是让教师知晓有所为和有所不能为、不可为,知晓令行禁止,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学习,加强对高校教师职业规范的遵守和执行,加强国家出台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条文、内容的理解,“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10]。四是持有行动心。教师主体的自我建设最重要环节是教师主动意识和主动行为,教师主体作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关联最核心的事项,去践行各项师德师风相关规定、要求和措施是核心的“核心”,因此教师要增强自我行动力,既从思想认知层面强化践行的现实意义、价值作用,又从增强技术技能水平层面提升自我效能感、自我认知力。

(二)强化高职院校关键作用,夯实主体建设责任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重要关联事项的“院校党委”“院系机关”“基层组织”都是高职院校的所属单位,由此可知高职院校不仅是建设主体,推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各项建设项目,而且还是责任主体,承担着追责问责制度落实的职责。夯实高职院校主体建设责任,主要做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党委人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师德师风建设中鲜明树立起来,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二是坚持党建引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要依靠基层组织,依靠支部,抓手在支部,着力在支部,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发挥都为院校全体教师树立起了榜样和典型,结合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规范教育、党史教育、红色基因教育等主题教育,融合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精神等职业品格塑造,发挥价值引领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思想基石作用。三是坚持机关统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部门较多,既有教师评价考核还有教学质量评估,既有科研立项还有教材编写,有的院校还有“双高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国培计划”“提质培优计划”,有的院校还面临“专升本”“新增专业申请”等事项,因此师德师风建设需要融入、需要统筹,行政机关要肩负起统筹院系部门、统筹教研室科室、统筹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四是坚持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主体是高职院校,但是落脚点在教师本体,教师是个角色集合,院校是个功能聚合体,因此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个部门的单独项目,也不是党委口头上的“人才工程”,也不是院系文件中的“重要项目”,是一个协同教学、科研、创新、评价、考核、评聘、宣传、教育、规划、设计、推动于一体的“人力资源工程”,需要协同推进,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劳动、重复工作、重复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带动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带动和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

(三)增强互利单位融合作用,发挥联动建设效能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关联主体还涉及到高职院校外部互利单位,在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和推动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政府支持、企业支持和家庭支持,因此要发挥师德师风建设的联动建设效能,主要畅通三条建设链路:一是畅通“教师本体—家庭客体”建设链路。将家风培育与师德培育结合,将家风文化传承与师风培塑结合,让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国文化”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中,以家国情怀传到国家情怀,以家国认同传导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从而增进高职院校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最终上升到政治认同。二是畅通“政府指导—教师主导”的建设链路。各级政府通过树立典型、事迹报告、媒体推介、师风宣讲等系列活动,在社会上树立起正确的师德师风观念和价值取向,采取鼓励措施、政策扶持、定向资助等方式助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上下一心、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建构优良师德师风的整体局面,并将动力机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党组织—院系组织—科室组织—教师本体”的传导链路传导动力,让教师感受到师德师风建设氛围,激发其积极主动建设优良师德师风的精神动力。三是畅通“教师自建—产教联建”建设链路。选择有实力、有传统、有底蕴的优质企业建设“师德师风培养基地”,依托企业联教联训平台、产教联盟平台、校企合作平台让教师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价值中“沉浸”,将师德师风建设外化为推进企业技术升级、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社会市场的具体行为,让师德师风建设在产教融合中“落地生根”。

(四)提升关联群体辅助作用,拓展整体建设功效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自媒体、网络移动端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发展,高职院校师生双元关系迎来模式改变,“教师” 不再是固定身份代表,课堂翻转、课堂革命、教学革命使得“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职业标签,被注入朋辈符号、翻转标签和时代标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也同样具有“时代标记”。置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师德师风建设”是整体建设模式,因此做好“三类思辨”:一是师生关系思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权威角色认知,亦师亦友,求同存异,建构纯洁师生关系,在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过程中教育学生也教育自己。二是同行关系思辨。以典型违规违纪案例为警醒,倡导发挥行业协会自律、自查、自省作用,倡导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的正规性科研学会端正风纪,倡导建立同行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互帮互助的共事作风,形成良好的教师科研生态、教学生态、学术生态和研究生态。三是职业关联思辨。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和增加职业保障措施,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认可度、认同度,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教师自身增进对自我身份认同,让教师群体形成一股积极向上、正直敢为、勇于担当、风清气正的奋进力量,为优良师德师风建设助力。

猜你喜欢

师德师相关者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