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2023-02-11杨冬梅

奋斗 2023年1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现代化

■ 杨冬梅

守正是坚持,创新是发展;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条件,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坚持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对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确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时代背景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致信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 周年座谈会中提出“我国人权研究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为丰富人类文明多样性、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守正创新的重要性。2022 年1 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守正创新”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样重要的理论地位,凸显“守正创新”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阐明了坚持“守正创新”的必要性,守正才能锚定前进方向,才能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准确把握“时”与“势”;明确了坚持守正创新需要与时代相契合,才能用这一方法论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当前,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仍面临长期积累以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既要守正、更要创新,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守正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得以创造性发展的实践逻辑。

深刻理解坚持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

守正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守正”的三个坚持不动摇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升华。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以更好指导工作实践,才能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我们党就不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决不能将其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要科学把握时代的“变”与“不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确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党的领导内容是全面的、方法是系统的、制度体系是完整的,要将党的领导作用体现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领域。任何领域、任何方面、任何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牢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由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尝试、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唯一正确道路。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发扬斗争精神,不畏风险挑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就是“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守正创新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创新必须是在守正的前提下的创新。十年来,我们在思想理念、政策举措上既有继承,又勇于创新,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不墨守成规、思想僵化,具有理论创新的勇气,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彰显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时代特征,围绕守正的三个坚持不动摇,聚焦三个方面创新。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十年来,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与运用,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正确路径,创新性提出“六个必须坚持”,为把握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进一步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路径。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找到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关于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即“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经过不懈努力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揭示了“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标志着我们党对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为解决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并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要求,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让“现代化”具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属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五个特征的阐述,是在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创新性体现了中国特色。这一创新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必须深刻领会守正创新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重大意义,以坚守初心的执着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考出好成绩、写就新篇章。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现代化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
论艾思奇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