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后疫情时代心理问题与机制建设*(综述)
2023-02-10吴九君
吴九君
海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海口) 570228 E-mail:617871470@qq.com
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前所未有威胁,许多国家宣布进入警戒状态甚至是灾难状态[1]。当下全球范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和恶化,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从“高”调为“非常高”。新冠疫情给全球人类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严峻的挑战,不仅直接冲击我国和全球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以及社会发展,还将深刻改变当前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引发未来全球格局巨大变化。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冠状病毒“有可能永远不会消失”。新冠肺炎大流行给数千万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沉重打击,全世界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一项对超过1100万人的研究表明,在感染COVID-19 后长达1 年内,人们的心理健康障碍增加了60%[2]。新冠疫情出现以来,全球新增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上亿人出现睡眠障碍问题。
我国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有18.5%有抑郁倾向,4.2%有抑郁高风险倾向;8.4%有焦虑倾向[3]。及时了解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特点,及时建立有效的机制体制保障心理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无论对于高校决策者的防疫治疫策略和措施的制定,还是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和干预,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后疫情时代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国内外研究认为,人们在经历灾害过后,会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综合症状[4-5]。心理上的不适症状包括初期的恐慌、病态的恐惧、愤怒、无助、失控感等,尤其是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6-8],并有可能导致长期的严重心理痛苦或心理障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人类的灾难,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应激,尤其是对于那些情绪冲动不稳定、易受暗示、神经质性格的学生,他们的情绪更易受环境压力的影响,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恶化,这给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9-10]。
1.1 在认知层面上出现偏激、负面的认知倾向
在后疫情时代,由于疫情的反复和不确定性,高校为确保大学生的安全,采取非常严格的隔离和防护措施,需要大学生填报各种信息,这容易引发大学生感知到危险信息,因为优先知觉危险信息可以帮助人类逃避危险生存下来。然而,如果学生过分夸大危险信息,在认知层面上出现偏激、负面的认知倾向,“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草木皆兵”如“惊弓之鸟”,忽略自身的积极能动作用,就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放弃自身应对压力的复原力,不能激发积极主动应对危机的潜能,也会给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正常发挥带来很大的阻碍。
1.2 在情绪层面上出现焦虑、抑郁、失控感和恐慌
后疫情时代,生存环境中不安全因素会产生的恐惧情绪,继而是焦虑情绪,担心自己和家人感染病毒产生生命危险。而对疫情的无能为力产生的无助无望感又会进一步导致抑郁情绪。焦虑是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应激事件的正常反应[11],但若持续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则会给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损害。
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特别是危及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大学生知觉到自己无法应对时,普遍会产生失控感和恐慌。一定程度的、适度的恐慌是有益的,它可以提醒个体采取保护措施使得自己免于危险;但若恐慌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引起伤害的发生,如过激的行为反应,过度的自我防护(过度强迫性洗手等)或过度的退缩回避行为,过度的紧张焦虑继而产生的躯体反应,如失眠、头疼等各种身体不适感[12]。
疫情期间,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信息,如不明病毒来源,不明病毒致病机理,不知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何时会有生命危险等,这些不确定信息给大学生带来不安全感,形成心理创伤。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带来群体性灾害,如果大学生在疫情中的应激状态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很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
1.3 在行为层面上茫然不知所措、学习工作效率低下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认知上的负面倾向和情绪上的焦虑、紧张、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导致行为上茫然不知所措。首先,在语言上会出现一些消极负面的评论与话语,如"现在疫情反复波动,自己是否会感染病毒,是否能活下来都是未知数,做这些努力有什么用呢?
在学习上失去动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无心学习,学习效率低下。由于疫情影响现在学生的学习多数在线上上课学习,线上学习对于一些自律性不够好的学生来说困难更大。在生活上失去探索生命的乐趣,出现退缩行为,人际交往频率降低等。由于基本生存安全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导致大学生无暇顾及更高一级的需要。因疫情打破的日常生活节奏也需要大学生重新适应调整。
1.4 容易使创伤后应激障碍、自伤、自杀风险提高
疫情期间的接触禁令和隔离措施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焦虑症显著升高,继而引发自杀、自伤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后期,各地逐渐开学复课,多地出现学生自杀事件,且爆发频率较高。疫情过后,对于一些本来就有心理问题或者精神障碍的学生来说,会比其他时间更严重。复学后的学习状态不佳、学业压力过大、学习效率下降、人生信仰坍塌、让学生在多重压力下无所遁形。此外,那些在疫情期间感染病毒或疑似感染病毒被隔离的学生,或在疫情期间遭受亲友因疫情亡故的学生经历的心理创伤更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可能会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2 后疫情时代心理育人机制
在后疫情时代,由于病毒长期存在,导致疫情的反复与不确定性增加,使学生产生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焦虑、恐慌、担忧等情绪,加之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采取“闭环管理”“静态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改变,打破学生日常生活规律,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高校心理育人应建立系统的机制体制,以应对后疫情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冲击,提升学生的确定感、控制感和安全感以及应对疫情的能力,减少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对学生生活、学习滋生的心理问题,适时减少学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发生,保障学生在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育人的一项重大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相应体制机制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之举措,是强化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程序保障、组织保障和法律保障。
2.1 提供制度保障
后疫情时代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建设可以让心理育人工作名正言顺、有章可依,提供制度保障。机制体制建设,以制度的形式将心理育人工作以相关的规则,模式,秩序等形式科学的固化下来,并且有效运行。机制体制建设能为心理育人实际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育人内容、育人目标、工作流程、工作原则、伦理规范、实施路径、落实保障等。机制体制建设是实现心理育人制度化的根本前提。
学校要做出顶层设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制定后疫情时代心理育人实施方案,包括规定心理育人有效运转所需具备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师资人员、场地、经费等。
学校要建立心理育人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对相关部门的有关职责和要求进行梳理,明晰各部门各自工作的任务和着力点[13],解决全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单兵作战,力量有限的问题。再次,要制定学校相应的各部门心理育人协调工作制度,制定责任清单,有效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各部门联动工作的功效。
最近一项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的调查显示,“仅有17.8%的从事心理育人工作的教师认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规章是完善的,有30.6%认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制度具有可操作性”[14-15]。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在心理育人工作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机制体制建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2 提供程序保障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乃至心理危机干预问题是关系到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任务艰巨,要求高,只有提高这项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才能完成工作目标。其关键在于要完善工作流程,细化工作环节。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制建设为心理育人提供程序保障。
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建设,打造全覆盖、无死角的心理育人网络。如,做到新生心理筛查全覆盖、实现心理课程公共必修课全覆盖、心理主题班会全覆盖等;建立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排查和预警制度,对排查出来的学生建立一人一案,明确心理危机程度划分和处置标准,建立心理危机处置预案和处置流程。第三,建立严格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心理咨询工作程序和心理危机干预程序。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只有每项具体工作都程序化并构建程序化工作流程图,才能确保工作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和执行。
2.3 提供组织保障
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制建设为心理育人提供组织保障。高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年度规划,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具体的管理制度,要从学校、学院(书院)、班级、宿舍4个层面提供组织保障。在学校层面,要成立心理育人领导小组,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机构为依托,负责统筹整体规划全校的心理工作,包括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心理活动的开展、心理课程的设置,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等等。在学院(书院)层面,要成立学院(书院)心理健康工作站,负责开展本学院(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中坚力量;具体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部署的各项工作,负责本学院(书院)学生心理动态监测与精准心理帮扶工作。
在班级层面,要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定期开展系列心理活动和心理主题班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同时及时发现班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帮扶和上报。在宿舍层面,可以开展一系列促进心理健康的文化活动,营造一个团结友爱温馨的宿舍氛围,同时发现本宿舍同学的心理异常行为及时帮扶与上报。
最后,积极组建学生心理社团,如朋辈心理咨询,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活动,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2.4 提供法律保障
后疫情时代机制体制建设可以为心理育人工作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工作程序,从而获得法律保障。《精神卫生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第二十三条规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16]第二十九条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做出。”[17]可见,精神卫生法规定了心理育人工作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体制促进学校、家庭、医院等联动合作,全员参与、履行其责。学校要与家庭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尤其是对有精神障碍或疑似精神障碍发作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支持以尽快就医治疗。学校、家庭、医院三方面有效联动,形成合力,有效预防学生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
2.5 心理育人机制体制建设
习近平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18]。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是建立健全心理育人机制体制的一个重要目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想化疫情的“危机”为教育的“机遇”[19-20],就要加强疫情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21],运用系统性思维,将心理育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心理问题预防控制体系,提升心理异常与心理问题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2.5.1 利用或挖掘现有体制与制度的心理育人功能 心理课堂教学育人体系。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要求高校必须将心理课堂教学列为公共必修课,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疫情之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负面冲击,心理课堂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做出相应调整[22],增加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23]、乐观、感恩等内容,提升学生的心理免疫力[24]。
2.5.2 加强班级管理心理育人建设 充分利用班干部、学生党员、班级心理委员等学生朋辈助人的力量,开展丰富的心理主题班会活动,朋辈同学分享自身的疫情应对体会,利用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学生采取的积极心态[25]。
2.5.3 加强宿舍管理中的心理育人建设 宿舍是学生休养生息的重要场所,宿舍管理疫情防控体系的良好运转是学校疫情防控成功的重要保障[26]。要积极发挥学生组织在宿舍管理中的作用[27],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参与宿舍疫情防控期间的基础工作。
2.6 创新心理育人协同机制
要创新心理育人与“十大育人”体系中其他九大育人体系的协同机制,提升整体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实效性。具体表现为:心理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心理课堂,与课程育人协同结合在一起,通过心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实现大学生心理育人的全覆盖;调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了解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应对办法;心理育人还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嘉年华趣味运动会、心理情景剧、心理手语操等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和体验实践活动时产生新的心理感受,重新调整认知,改善行为,实现实践育人协同;人文关怀精神和对学生尊重信任与理解共情的态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安全温暖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茁壮成长,实现了文化育人协同;心理育人也开通了网络心理服务,如网络心理咨询、心理网课等,扩大了心理育人的时空界限,实现了网络育人协同;预防干预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层层筛选评估、深度帮扶管理,实现了精准管理育人协同;以人本主义精神为基本原则,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服务,实现了服务育人协同;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同时也应提供精神扶贫,心理关怀,扶贫先扶志,实现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共同帮扶学生;需要教职员工全员参与,服务全体学生,需要培训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分层管理,实现组织育人协同。
2.7 健全心理育人联动工作机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28]指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的任务。”常凡等[29]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调查显示,与心理咨询师相比,学生更倾向从家人、朋友、同学和辅导员老师处获得心理支持。
2.8 健全多渠道心理监测预警机制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实践表明,80%以上的心理危机事件在发生前都有预兆,只要加强日常管理和预防工作,健全心理普查、日常观察、问卷调查、网络监控等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就能有效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预警机制包括信息获取、预警教育、规章制度及监测协调等系统[30-31]。
2.9 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心理问题应对机制
心理问题应对与救治机制包括判断决策、信息沟通、应急动员及心理干预。高校心理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就需要各管理部门立刻应对与处理。在判断决策过程中,根据沟通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措施,并快速执行,最大程度地降低心理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与伤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学校还需要处理好疫情应急状态下的心理服务和日常常规心理育人工作的关系,将学生一般心理问题和因疫情带来的应急反应区别开来,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建立分级机制。按照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风险分类可分为A、B、C 3级,A 类为危机预警,B 类为重点关注,C类为一般关注。其中A 类监控需要每日一报,B 类需要每周一报,C 类需要每月一报,及时了解各类关注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变化。安排专人负责数据汇报工作,监测学生心理健康安全范围,必要时做出预警;实现分层管理机制,分别在学校、学院(书院)、班级3个层面开展工作。在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专业教师负责统领全校心理育人工作,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
2.10 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加明显,因疫情造成的大环境不安全性、不稳定性以及失控感,再叠加学业压力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网络依赖问题、家庭亲子冲突问题和自杀自伤问题等呈上升趋势,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这些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与干预,就可能会转变为心理危机。但学生面临心理危机时,其自身的应对方式往往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不强,这需要学校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干预。
2.11 建立心理健康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分层次的心理育人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优势互补,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在美国心理咨询师和学生的配备比例是1:1500,在我国教育部规定的配备比例是不低于1:4000,有些高校甚至还没有达到1:4000的比例,可见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数量是严重不足的。首先,要建设好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在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师资配备比例配足专业教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这批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和督导。其次,要组织培养并聘用一批有一定心理学专业基础的,愿意从事心理育人工作的兼职心理教师和兼职心理咨询师以补充专业师资队伍的不足。再次,要培养建设一支懂心理,能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技术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帮扶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在心理专职教师有限的条件下,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心理育人强有力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和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密切,有做好心理育人工作的天然优势。要建立积极性高、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干部队伍,包括心理社团、心理协会、朋辈心理咨询团、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党团干部等学生团体,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他们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朝夕相处,以他们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眼睛,培养他们第一时间识别和发现有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学生[32],使心理育人工作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早干预,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全面提升学生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影响能力和调节能力[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