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红色邮路:人民邮政从这里起来
2023-02-10付冰冰整理报道
本刊记者 付冰冰(整理报道)
邮路名称:苏区红色邮路
邮路亮点:人民邮政正式创建的标志,新中国邮政发祥地。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苏区邮政人员艰苦创业,担负着机要交通和邮件传递的双重任务,为苏区开辟了一条条畅通无阻的红色邮路。
邮路里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苏区精神
江西瑞金叶坪,一片片黛瓦灰墙、砖木结构的中华苏维埃革命旧址群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苏维埃邮政总局旧址赫然其中。一个个“人在邮件在”的故事,一件件镌刻邮戳印章的信件,仿佛让人置身于“苏区红色邮路”的光辉岁月。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前夕,毛泽东找到时任中央邮政局局长的赖绍尧谈话,提出筹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的设想。1932年5月1日,中华苏维埃邮政总局在瑞金叶坪村宣告成立,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通信事业的领导中心,人民邮政正式诞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红军三次成功反“围剿”的基础上,一张以江西瑞金为中心,包括6条干线邮路和15条特别快递班次干线邮路的邮政网诞生,成为打破国民党严密封锁、连接起党中央与各地红色政权之间的“生命通道”。特殊时代里,苏区红色邮路仅存短短四年,但这片邮路及其所在地却见证了苏区精神诞生的伟大历程。
一心为民 清正廉洁
1931年11月7日,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四周年纪念日那天,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镇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被选举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大会还通过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红色宪法性文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并将瑞金改名为瑞京。“苏维埃全部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大纲》中明确指出。
“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在苏区,毛泽东写了很多关于群众生活的调研报告。1934年1月2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他在大会上发表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提醒代表们要着重注意两个问题,即“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和“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对于这些琐碎小事,毛泽东强调,“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这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鲜明地阐述了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作为红色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邮政事业亦与之一脉相承,并在革命战争中成长壮大。苏维埃邮政总局制定颁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暂行章程》,17章79条条款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苏区邮政的人民性。
在工作时间上,《章程》规定“交通员每日路程不得超过七十里”“各级邮局每日工作八小时”,充分保障交通员的生产、生活时间安排;在邮政资费上,对“免费邮件”实行明确规定,不仅统一中央苏区邮政资费,实行低资费政策,还提供免费邮寄红军及其家属信件及包裹业务,保证指战员随时向家人报平安、传战报喜讯。
看到红色共和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蒋介石坐卧不安。国民党派飞机不断轰炸,中央机关遂迁往叶坪镇西南方约12公里处的沙洲坝镇。在那里,计划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二次大会,并为此设计建造大礼堂、红军检阅台等六项重大工程。
听说要为红军烈士建纪念塔,从官兵干部到黎民百姓,纷纷捐款捐物。一位儿子牺牲在前线的叶坪老人闻听此事,甚至捐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三块大洋棺材本儿。但就在此时,工程进展却出了问题。在沙洲坝路口的“控告箱”里出现的几封控告信,经由何叔衡很快被送到了毛泽东那里。由此,中央总务厅长赵宝成和基建工程处处长左祥云经济问题随之浮出水面。
中华苏维埃政府首先发布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二十六号——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法律文件,其次很快查明,左祥云不但在工程发包和材料采购方面收取好处费、涂改账目单、虚报并贪污工程款,还以赵宝成为保护伞大肆敛财。同时,又查出了苏维埃政府会计科长唐达仁一干人等贪污、挪用公款窝案。于是,撤职的撤职,法办的法办,左祥云等四名主犯皆被判处死刑。
中央苏区这场反贪风暴已经过去90余年,时至今日,“控告箱”仍挂在沙洲坝镇,既是红色文物,更是长鸣警钟。
调查研究 求真务实
红色苏区邮局成立不久,为满足苏区党政军民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中革军委及其直属部队便开始建立红军信柜,开展军邮业务。军邮业务主要有两项:一是免费为红军寄发邮件,二是传递秘密军事情报。15条特别快递班次干线邮路上,承担军邮业务的邮政人员往往身兼二职:既是交通员又是战士,既要做好邮政业务,又要参加对敌斗争。挑担的茅竹里、牛牵的犁铧里,常常藏着要传递的重要军事邮件。
在兴公邮路、兴乐邮路、兴会邮路等军邮干线上,枢纽兴国县亦是一个充满红色传奇的地方。在这里,毛泽东重操旧业,当起了教书先生,做起了调查研究,始终把农民问题作为调研重点和革命初心。
1929年,毛泽东来到兴国县,睡着垫着稻草的木板床,点着油灯,拿着发黄的油印小册子,亲自编印讲稿,开办“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他还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提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田地、少田地的农民耕种。”
1930年,毛泽东在兴国县写下了影响深远的《兴国调查》,为全党理论联系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作出了表率。他通过兴国调查得出结论:“相信这个革命是能获得百分之八十以上人民的拥护和赞助的”。
短短一年时间内,毛泽东在兴国县进行了十一次农村调查,率先垂范,对苏区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担任中央苏区局书记的周恩来曾对此热情盛赞:中国外国不如兴国,南京北京不如瑞金。
1933年,毛泽东再次来到兴国县,他一路访贫问苦,始终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口问笔记的方式,做了兴国县《长冈乡调查》。他邀请三个村的代表,对“437家,1785人”的长冈乡各方面情况做详细了解,并得出长冈乡工作为“苏维埃工作模范”的结论,“因为他们与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
1934年的全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我们要学习长冈乡、才溪乡,反对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领导。”说真话,办实事,为人民服务,共产党的作风由此成为苏区干部的传统。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在兴国县为什么流传这样一支山歌。更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苏区的老百姓如此拥护共产党,为什么寻常百姓家出身的苏区邮政员会用生命与热血捍卫共产党的红色邮路。据不完全统计,仅江西一省牺牲的邮政烈士就有1780多人。
坚定理想 笃行初心
自“百分之一百的布尔什维克”博古等从莫斯科回来后,中央机关从上海搬到江西瑞金,毛泽东逐渐淡出党和红军领导岗位。第五次反“围剿”使得中央苏区越打越小,与前几次反“围剿”不同,这一次,红军损失惨重。面对苏区南大门筠门岭失守的局面,被边缘化的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头衔要求亲赴前线。
图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旧址前,江西省瑞金市邮政分公司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宣誓。 司小丁摄
得到中央同意后,毛泽东急赴前线慰问并鼓励以一敌六的红军战士,并提出“避免硬拼硬打”“灵活机动打游击”“边‘打’边‘和’”的建议,很快便稳定了南线形势。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1934年的7月,毛泽东登山远眺,写下了《清平乐·会昌》这首词,也是他在苏区写的最后一首词。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他处逆境而自强,坚定理想和信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于都县城北门的一间老屋,是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这里也是毛泽东在苏区的最后住处。老屋外边是政府办公地,里边的一间小屋,则是毛泽东的住所。在这里,毛泽东日夜不停工作:开会谈话写材料,布置打游击,调查敌情,选择突围路线……
1934年10月18日傍晚,大病初愈的毛泽东走出于都老屋,告别他领导创建的红色根据地,苏区人民举着火把含泪唱起《十送红军》歌谣……于都,这个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被永远载入史册。
红军走了,白匪来了,红土地浸透了鲜血,曾经的中央机关所在地叶坪镇首当其冲。
镇下所辖的华屋村,全村四十三户家家都参加了革命。红军长征前夕“扩红”,村里十七名青年也都参加了红军。临出发前,十七名战士在村里的后山种下十七棵松树,后来,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由于红军走后国民党白色恐怖疯狂报复,加上华屋村在苏区时期捐献了大量财物,又遇青壮年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几代华屋村的乡亲始终生活在贫困中。
值得告慰先烈的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瑞金市分公司的到来改变了“红军村”后代们的生活困境。2018年,当地邮政公司在华屋开展果蔬进城产业扶贫项目,在烈士后代华水林家里设立果蔬进城收寄点,利用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店,有效带动了蔬菜的销路,也带动了257户农户实现增收。
在距离华屋村20公里的壬田镇凤岗村,通过中国邮政的帮扶,现年90岁的廖秀英带着她的“廖奶奶咸鸭蛋”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几年时间,家庭作坊不仅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还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廖秀英本人不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其“廖奶奶咸鸭蛋”项目还荣获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成为中国邮政电商扶贫的名片。
如今,在赣南老区,以“廖奶奶咸鸭蛋”“华屋蔬菜”“赣南脐橙”为代表的一大批原生态、绿色优质农产品通过邮政的“寄递+电商”,从山沟沟走向全国各地。
姓党、利军、为民始终是苏维埃邮政的重要特性。而今烽烟已去,新时代的邮政人正肩负新使命,笃行守初心,聚焦寄递主责主业,擎起“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旗帜,让红色邮路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