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锐安徽:“高潮,正在来的路上”

2023-02-10宫礼

人民周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合肥安徽科技

宫礼

【新锐】释义:①年轻而有斗志。②新奇而有锐气。

(一)

安徽,正在成为发展“新贵”。

这句话,如若放在数年前,肯定会被人嗤为夜郎自大。

而现在做出这样的描述,无论是安徽人,还是外界关注安徽的人,或许都会心有戚戚然:嗯,好像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

特别在嗅觉灵敏的资本眼中,安徽的发展基础、发展态势、发展前景,让他们充满信心,用脚投出了自己真诚一票。

半个高铁车厢,都是去合肥的VC(创业投资人)。

2022年岁末,这句话,风靡投资圈。回顾2022年,安徽母基金空前爆发。“今年人民币募资很热闹的两个地方,一是苏州,二是合肥。”人们熟知的VC/PE(私募股权投资),摩肩接踵,奔向安徽,“朋友圈喊一声,很轻松就可以组个车厢过去。无论募资还是找项目,都会去走一圈”。

以至于有投资人直言:“这两年出差最多的地方,是安徽!”

曾经,“不南不北,不东不西”让安徽屡屡陷入尴尬,安徽的“存在感不高”,在网上也引起讨论。

如今,你会发现,外界开始惊呼:“安徽上来了!”

“黑马安徽”“长三角上进生”“最无声的逆袭”“为什么是安徽”……成为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关注的话题。

新锐安徽,正在奔向未来。

(二)

以前的安徽,埋头拉车,咬牙追赶,但在外界眼中却是没有存在感的“小透明”。当然,也有人愿意解读为,那是安徽在“养威蓄锐”。

当前的安徽,朝气而锐利,厚积“勃”发,人人争夸颜色好——可以说,安徽正在“尽锐出征”。

那么,未来的安徽,将如何界定?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作出判断:高潮,正在来的路上。

他解读了其中的逻辑:

一则,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是安徽发展所立足的最坚实的底盘,是安徽发展所凭依的最大底气。

二则,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将在江淮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是安徽发展的最大动能。

三则,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凭藉区域优势,安徽立足新发展阶段,用新发展理念开新局,正释放出更大的“安徽作为”。

科技创新是当前安徽最耀眼的名片。前不久,《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发布,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7位,较上年上升1位,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一系列最新科创成果,让人目眩: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设立运行,聚变堆主机园区工程建成使用,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获批建设,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建设。全超导托卡马克实现亿度千秒等离子运行,星地时间频率实现百公里高精度传递,均创世界纪录。前沿基础科技成果研发“沿途下蛋”机制健全完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96家,居全国第五。全年预计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900家,每天近11家。

安徽成为“制造强省”这一赛道上的种子选手。从2018年起,安徽省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为助力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能。2021年,安徽制造业增加值超万亿元,首次入围全国制造业十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排名第七,居中部第一。2012年到2022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位居全国第三;全部工业、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先后突破1万亿元,制造业总量和质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安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并向着“加快打造制造强省”奋楫前行。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太和种粮大户的回信,让亿万农民信心满满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安徽,又创下新纪录:建立大户带小户多种粮、种好粮工作机制,夏粮增产4.5亿斤,居全国第一。全年粮食总产820.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作物种子销售额全国第三,水稻种子出口全国第一。

玉汝于成。当下的安徽,已经锻造了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矩阵,产业地标成效初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家居、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十大新兴产业,如颗颗硕大的明珠,串成安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链。

图为比亚迪长丰总装车间。 李希蒙摄

在安徽省领导看来,安徽之所以能够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一定成绩,重要原因在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安徽有想法,更有办法。

以创新为例。

仅2022年一年,安徽就先后出台《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安徽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发展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等多项重磅政策,明确全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动力澎湃,原始创新不断展现高峰。

人工智能策源地、新型显示之都、中国IC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初现。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就聚集了江淮、奇瑞、蔚来、大众、比亚迪等10家整车企业和1200家配套企业,成绩斐然。

新的一年刚刚启幕,经济工作怎么干?安徽全省各地纷纷亮招。

以合肥为例。

新的一年,合肥将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施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三年行动,提升能源、人工智能等六大研究院运行效能,并在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谋划争创新的国家实验室或基地;将实施“万家高企”培育增效三年行动,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0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万家,培育科技型骨干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100家以上。

安徽有目标,更有行动。

安徽人深刻认识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危中求机、转危为机,关键要提振信心。这份信心,需要各级干部、企业家以及全社会共同提振、形成合力。

从改革中,不断淬炼发展动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一改两为”“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优环境、稳经济”现场集中办公……安徽最大的改变是安徽人,形成干事创业的好状态;改变最多的是干部,干部队伍的理念、思路、作风、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合肥把产业链“断供点”作为招商“发力点”,在2022年9月份就敏锐捕捉机遇,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产业链等,率先出国招商,成交订单近20亿元。滁州建立项目建设闭环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域“三个全覆盖”。六安聚集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开展“拎包即走、开包即巡、收包即改”的背包式巡察,受到中央纪委的肯定。池州打造“池久满意”营商环境品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连续20个月全省第一。亳州在全国首创“税信通”联合激励机制,有效优化营商环境……

从开放中,不断提升发展活力。

岁末年初,安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系列行动。此举被称为“助力安徽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必然之举,助推安徽外向型企业拓市场促合作抢订单的暖心之举”。

出海拓市场、促合作、抢订单……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省级层面,“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行动包括“万企出海外贸外经拓市场抢订单”和“百团出海外资招大引强”两项活动。在各地,以小分队方式开展常态化招商,打造“100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开展“百团招商活动”,各市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各组织5场以上境外招商活动。

成效已经显现,“出海”抢单收获满满,新年即逢开门红。合肥经贸团与日本达成意向贸易合作金额超2亿元;芜湖出访团在日韩期间签订外贸订单6550万美元;滁州初步统计已达成6400万元意向订单……2023年,安徽还将组织更多外向型企业多批次分赴欧美、日韩、中东“出海”抢单。

安徽聚焦壮大外向型经济,以更大力度推动“双招双引”,在加速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路上,一路勇毅前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大批央企、国企、外企和知名民企纷至沓来,争相落户,头部企业、总部经济花开缤纷。

“这里的营商环境好,承诺的事,办得到、办得快、办得好。”这是很多外来客商的共同认知。

黄山之巅的迎客松,以蓬勃矗立的姿态,喜迎八方来风。在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数江淮人在用开放而宽广的胸襟,拥抱世界。

从创新中,不断积蓄发展动能。

图为2022年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38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上,工人在展示手工切割中药材。 王晓飞摄

科技创新是安徽的最强基因。安徽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以科技创新共同体“一子落”,带动新发展格局“满盘活”。

为将“科技之花”变成“产业之果”,培育更多的转型升级动力源,安徽省先后出台实施了《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多项政策,并在全省设立了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通过实施“三重一创”建设来助力创新成果服务于产业需求和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合肥跃居2022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较上年提升18位,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前进4位。

安徽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可以预见,在创业活力与资本驱动的双重加持下,未来几年,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的安徽将成为新兴产业项目的科创中心,将迎来创新高光时刻。

(三)

就在2022年收官阶段,这片热土上,一道道喜讯仍接踵传来:全球首条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正式下线,全国首台套氢液化器一次开车成功,全国首个20GW N+超高效大尺寸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建成投产,大众安徽首台预量产车型正式下线,合肥比亚迪不到半年即实现百亿产值……

众多“首台”“首条”“首个”选择合肥,选择安徽,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2022年前三季度,安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全国平均高出0.3个百分点。初步预计,全年经济总量将达4.5万亿元以上,有望跻身全国前十。

这意味着,安徽将站上新的历史舞台。

这几天,安徽多市“两会”上,纷纷晒出新鲜出炉的2022成绩单。同时,展望了蓄势待发的2023:

合肥,2022年经济总量再跨千亿台阶,突破1.2万亿;预计2022年GDP增长3.6%左右,2023年的目标是增长6.5%以上;

芜湖,预计2022年GDP增长4%左右,2023年的目标是增长8%左右;

滁州,预计2022年GDP增长5.5%,2023年的目标是增长8.5%以上;

阜阳,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增速居皖北第一位;2023年的目标是增长8%左右;

安庆,2022年增长3.2%左右,达2800亿;2023年的目标是增长8.5%以上……

目标,传递的是信心、希望,也是可触摸的愿景,是可抵达的未来彼岸。

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要在扩大内需上取得新突破,创新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把项目和投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和全省招大引强“赛马”激励机制,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二要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稳定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支柱、新赛道。围绕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等环节,实施一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项目,推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

三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持续深化“一改两为”。

四要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取得新突破,持续扩外贸、稳外资、强外经;立足长三角,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五要在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上取得新突破。

同时,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工作。

(四)

安徽,过去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美好图景愈加清晰可感。

这是一片擅长畅想奇迹、并能创造奇迹的土地。

未来已来,在勇担使命、勇闯新路、勇当先锋、勇毅前行的安徽人手中,更多的奇迹正照进现实。

数年磨剑终成锋,今朝出鞘放豪光。

高潮,正在来的路上。

敏锐的人,已经看到了,那刺破海平面的帆尖,是如此耀眼。

猜你喜欢

合肥安徽科技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