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在中国
2023-02-10付冰冰整理报道
本刊记者 付冰冰(整理报道)
“三月里桃花朵朵鲜,六月里荷花映红了天。”身着白色碎花长裙,左手执铜板击节打拍,右手击鼓,巴西留学生艾茉莉声情并茂地唱起《新编节气歌》。艾茉莉是《新时代·我在中国》系列短视频里的人物之一。2022年8月10日起,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人民网、人民视频联合推出40集系列短视频《新时代·我在中国》,记录外国人在新时代中国的见闻与感悟,吸引海内外网友关注。
帮助更多本国朋友学习中国汉语
艾茉莉2018年来到南开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二那年,南开大学汉语学院老师邀请她体验学习中国文化传统课程——京东大鼓。此后,艾茉莉便对这项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拜“京东大鼓”区级传承人王文磊为师。
艾茉莉说,唱京东大鼓,对她学习汉语声调很有帮助。通过京东大鼓提供的演出机会,她可以到不同地方与当地人交流,看到更立体的中国。
清风拂过湖畔,莲花送来半池清香。站在南开大学校园湖畔,艾茉莉深情地说,通过传统艺术京东大鼓这座桥梁,她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虽然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但她坚信自己会与中国文化一路同行。
“每个国家热情好客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中国人的热情是那种会让你感到很舒服的方式,会提供给你很多帮助。”
“送你一个李子。”“谢谢,是甜的吗?嗯,真好吃!”
路过一个水产商铺时,艾茉莉好奇地停下来,问道,“这里边有带珠宝(珍珠)的吗?”摊主答,“有带的。”“带珠宝(珍珠)多少钱?还挺贵的吧?”艾茉莉调皮地问道。摊主和善地笑了,“赶上幸运的就有啊”。
逛菜市场是艾茉莉学习之余很喜欢的事情,她喜欢用手机记录在菜市场里平静祥和的生活。在艾茉莉眼里,最地道的生活其实就在这些萝卜白菜里。和摊主道别后,骑着共享单车的艾茉莉满载而归。
就像喜欢去菜市场一样,艾茉莉说,她喜欢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学习汉语,街头巷尾对她来说,就像一个实用的图书馆。平时走路时,看到那些在书上的汉字,她都会拍照片发给在巴西的朋友,帮助他们建构学习汉语的环境。
“要努力去尝试,要坚持到底,不要放弃,摔倒再站起来。”HSK已达六级水平的艾茉莉这样总结她学中文的心得体会。
谈及毕业后的打算,艾茉莉说,希望能成为中巴文化交流的使者。
用在“第二祖国”所习医术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有一半的年岁都在中国度过,中国相当于我的第二个祖国,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中国。”
来自非洲乍得的哈米德是南开大学的医学博士生,也是天津市环湖医院颇受病人喜欢的“实习老外医生”。
环湖医院四层,颅脑损伤抢救中心二病区是哈米德的实习病区。他主要关注神经外科领域的脑血管和重症治疗。在这里,他每天早上八点交班,然后开始查房。
“大爷,您吃什么好吃的?”
身着白色消毒衣,戴着一次性医用消毒口罩,哈米德查房时关心地问候自己负责的病人。
“木耳鸡肉(木须肉)?”他竖起大拇指说道,“那挺好”。
给患者按摩腿部肌肉,帮患者穿上袜子,戴上头罩,哈米德开心地鼓励患者说:“您恢复得挺好。”
交班路过护士站时,同事见到他说,“哈米德你瘦了”。他笑着回答,“我是热瘦了,天气太热了”。哈米德说,刚来实习时,有的患者没见过黑人外国大夫,大家都很好奇。“慢慢熟悉了之后,他们特别喜欢我。”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哈米德会在下班路上顺路买些食材回家做饭。
“你好,帅哥,吃点什么?”蔬果店老板说,每次哈米德过来都会买些红彤彤的西红柿带回家。自从2011年来到中国,从一开始不熟悉中国菜,到慢慢学会做中国菜,哈米德坦言曾失败很多次,但每次失败后都从不气馁,反而更加努力。
日常工作之余,哈米德同时准备着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需要查阅5000多个病例,这是一项工作量不小的学术工作。他坦言自己选择学医的原因很多,自己国家的医学还相对落后,希望通过在中国的专业学习,再回到自己的祖国,帮助有需要的人。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心愿,哈米德一直在努力。
在和平安全的中国成家立业,促进跨文化交流
“我妻子是美国人,我们在中国相识结婚,3个孩子都在中国出生,都Made in china。”默丁风趣地说道。
34岁的默丁来自也门,是3个孩子的爸爸。2009年,默丁来到中国求学,并在天津完成博士学业。“我来中国后就爱上了这边,这边既安全又和平,中国人很热情,这些都是我爱上中国的理由。所以我愿意卖掉我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为的是在中国发展。”
在中国的这些年,默丁完成了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的人生大事。
平日里,默丁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一有空就会教孩子们学习中文、诵读唐诗。
“古诗三首,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吹又生。”当孩子在背诵过程中停顿下来,默丁提示并纠正道,“是春风花草香,再来一遍”。身为父亲的默丁耐心地陪伴着。
2022年,默丁在天津开了一家阿拉伯餐厅,他说要把具有阿拉伯特色的菜品带到中国来。默丁坚信,以后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虽然游历过100多个国家,但中国像我的家一样一直在我心中。”来自美国的布莱恩·林登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已经在云南大理喜洲定居了18个年头。和默丁一样,第一次来到中国后,林登的人生也出现了巨大转折。此后,他放弃了工作、卖掉了房子,和家人一起来到中国,如今在云南大理一个小村庄里办起了民宿。
为了给游客和村民创造更多文化交流的空间,林登把民宿一半面积变成公共空间。他坦言,自己是爱上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更愿意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你们好。今天穿得很美呦!”山歌在蜿蜒曲折的林间小路悠扬婉转,林登边走边跟当地唱歌的山民热情地打招呼。
“在大理,我跟当地人就像一家人一样。”站在稻田里,林登望着远方说,他希望创造这样一个平台:让外国人和外地人能够亲自体验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如今,林登对中国白族传统文化、对石门村农耕文化的热爱,已经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白族传统建筑。
与林登一样,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侯子墨同样深深被中国传统文化吸引。
“汉字真的非常神奇,它是一个整体,拆开以后也有意义,它的每一笔每一划,感觉都是在跟你交流。”双手摊平羊毛毡,提笔蘸上研磨好的墨汁,一笔一划写毛笔字的他坦言:“对汉语的喜爱,已经超过了学习本身。”
自2017年来到中国参加汉语桥比赛,侯子墨被中国的美食文化、民族音乐、书法文化深深吸引。业余时间自学葫芦丝、笛子的他,在逛泥人张世家的时候,对《三国演义》里的泥塑主题人物也如数家珍。
“中国有八大菜系,美食文化特别丰富。这让我对中国的看法也跟着改变了,我会对我的朋友们说,你们其实不了解中国,它的美食文化特别悠久且丰厚。”侯子墨说。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侯子墨就读大学的校训。就如校训所言,这些外国人正与新时代的中国同步前进,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着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