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湖市河蟹扣蟹培育模式及效益分析

2023-02-10彭辉陆正一余致睦顾佳李大鹏汤蓉

科学养鱼 2023年1期
关键词:洪湖市蟹苗幼体

彭辉,陆正一,余致睦,顾佳,李大鹏,汤蓉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池塘健康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70;2.洪湖市德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湖北 洪湖434000)

洪湖市河蟹苗种培育基地数年来一直致力于湖北本土育苗,以期解决因为河蟹苗种不足以及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文总结了洪湖市河蟹扣蟹培育模式,为河蟹苗种本土培育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一、养殖条件与设施

1.育苗池 选择具有良好水源地、水量充沛、水质无污染、进排水便利的池塘,在独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均可,深1.2米,面积1.6~3.5亩,形状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塘埂坡比1∶(2~3),塘埂四周用20厘米高的钙塑板作为防逃设施。培育池要除去多余淤泥,池底平坦、塘口平底形,池塘具有进出水口。

2.晾晒与种植水花生 先将育苗池进行大概3个月的晾晒,再放少量水,刚好覆盖底泥,将漂白粉均匀泼洒到育苗池消毒,使用量为15千克/亩;注入少量水,耙匀底泥,将水花生根切段植于底泥中,再灌浅水,过几天开始繁殖后逐渐注水至适宜深度,种植面积控制在育苗池面积的70%左右,等待水花生生长一段时间后注水至40厘米。

3.投放前水体育肥与水质监管 投放大眼幼体苗种前1个月进行培育池的水质监测,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2002)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NY 5051-2001)的规定,保持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较低,投放前7天使用大苏打除掉水体里的氯,并监测水体中余氯不得超标。水体要提前育肥,使大眼幼体顺利变态蜕壳,在大眼幼体投放前4天进行育肥,肥水时要调节水色至黄褐色或黄绿色,使蟹苗下塘时以藻类为主,同时兼顾轮虫和枝角类浮游动物,作为大眼幼体的天然饵料。肥水后2~3天,向全池泼洒有机酸解毒水。在投放蟹苗前一天全部育苗池泼洒维生素C和抗应激粉。

二、养殖管理

1.投放蟹苗 在江苏购买的大眼幼体苗种,通过冷藏运输货车运到洪湖,使用水产养殖牛筋箱装载蟹苗,将蟹苗轻轻均匀撒在箱中,多层叠放,保证蟹苗的供氧。运输过程中防止温度过高或干燥缺水,也要防止洒水过多造成局部缺氧。蟹苗规格160只/克,投放养殖密度1 200只/米3,将蟹苗箱放入育苗池水中浸泡一会,倾斜地让蟹苗慢慢自动散开游走。

2.养殖水质管理 当养殖水体水质变差时,通过换水和施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使水质达到更符合大眼幼体变态生长的适宜环境。一般是每7天2~3次,每次2~3小时,更换蟹苗池的水体。当出现大量水花生或者较多蟹苗死亡时,只打开出水口,排掉育苗池里的水体,再重新注入新鲜水体,达到完全换水的目的。在6-8月水花生会大量繁殖,要清除掉多余水花生。蟹苗在这个时间段快速生长,注水至80厘米水深,保障蟹苗蜕壳需要。9-12月气温下降,要给蟹苗保温,水体深度由原来的80厘米加至100厘米,直接养殖到扣蟹。

3.养殖投喂管理 每天早上巡视育苗池口,观察大眼幼体吃食、生长变态变化以及水体是否浑浊等情况,在没有变态到Ⅰ期仔蟹前不进行饵料投喂,该期间使用氨基酸肥水膏进行水体育肥,培育天然饵料用来充当这个时期蟹苗的饲料。通过判断观察到的情况,及时补充氨基酸肥水膏,使其有助于大眼幼体进行变态蜕壳。当苗种发育到仔蟹时,需要投喂粗蛋白质水平在40%以上的开口饵料。在养殖中后期使用配合饲料(粗蛋白质≥36.0%,粗灰分≤18.0%,粗脂肪≥4.0%,粗纤维≤10.0%,赖氨酸≥1.85%,总磷≥1.0%,水分≤12.0%)。11-12月由于温度过低要减少投喂饵料,防止水质变坏。由每天投喂两次改为1次,时间在下午4-5点,投喂方式是使用喷雾机绕育苗池1圈,均匀喷洒到育苗池边,让蟹苗都能吃到饵料,具体投喂量见表1。

表1 蟹苗养殖不同时间的饲料投喂量

4.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如果有大量蟹苗死亡,应使用水产用碘消毒杀菌,减少蟹苗的损失。在发现病害后,第一时间打开出水口排干养殖水体,再引入新鲜水源至原来的水体深度,同时向水体投入微生态制剂。在病害期间将乳酸菌、多种维生素、复合免疫多糖类混合物和配合饲料混合搅拌均匀,再进行投喂,其中混合物和配合饲料比例为1∶40。通过换水和投喂药物增强抗病能力,减少苗种死亡。11-12月由于温度下降,是病害高发期,需要注意防治纤毛虫。

三、养殖效益

2020年,在扣蟹培育周期中,育苗池大眼幼体放养2.1千克/亩,合计投放1 050千克,扣蟹产量为225千克/亩,总产量约为112 500千克。养殖总成本605万元,亩成本1.21万元,扣蟹销售总额为895万元,亩净利润为5 800元。

四、分析与讨论

洪湖市在未开展本土育苗之前,从外地引进的扣蟹平均是520只/千克,而本土培育的扣蟹为200只/千克,规格翻了一番。扣蟹规格大了,养殖的成蟹规格也增大,当年的成蟹平均个体超过175克/只,而外地引进的扣蟹养殖到成蟹的平均规格是125克/只。更为重要的是,本土化培育的扣蟹对当地的适应能力更强,又避免了销售时的长途运输引起的损失,苗种的存活率可达90%,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投入成本。总而言之,洪湖市河蟹苗种培育基地培育的扣蟹,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回捕率和产量,可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洪湖市蟹苗幼体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一年只产2万斤白仔,渔美康“杂优一号”蟹苗唯“质”是图
洪湖市春露合作社
探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实验创新
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
急! 成蟹没销路,蟹苗运输困难,蟹农在线求救
这只蟹苗不简单!1万斤上市1天就被抢空,卖价比别人贵还要提前预订(上)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fficient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光照对凡纳滨对虾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洪湖市物理教研员朱道荣荣获“水乡英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