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开好中国经济大船
2023-02-10白毅鹏
● 白毅鹏
国家政策、市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民众利益和民生发展。中国2022年的经济大账怎么算,面向2023年乃至更远的时间,中国经济又将有怎样的发展大势,这些看起来很“宏大”的问题,其实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济运行平稳有序,民众对工作、生活和未来,才会有底气、信心和预期。
202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此后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相关会议突出抓好经济的重点十分清楚,传递出怎样开好中国经济大船的鲜明信号,这本身就是在向社会传递弥足珍贵的“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看到优势所在,也要做好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如何保住个体的“饭碗”,保护个体的“钱包”,守护公众的信心和希望,极为关键。
如果用关键词描述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那无疑是“恢复”。近期,随着“新十条”发布,防疫政策在不断调整优化,社会经济也在有序恢复。“多地包机出国抢订单”登上热搜、江浙等地推出“小店计划”、各地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即便目前陆续有新冠感染者居家治疗,但足不出户,通过社交媒体也能看到经济的回暖、市场活力的回归。
不停步、动起来、往前走,社会向好发展的势头就不会停顿。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发展一路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探索寻路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为我们迎战各种风险和不确定状况,增添了不少的定力和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沉着应对和化解了各种危机。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伟大抗疫实践中,我们有信心走出疫情的阴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在不确定性面前,信心是最大的确定性。对个人来说,信心为人们走出坎坷、争取胜利提供了勇气和激励。对经济和市场发展来说,诸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得当运用,自然非常重要,但无形的社会信心,则为全社会开展经济活动奠定了良好氛围,人们才会有攻坚克难的行动力。当个人、企业家缺乏信心,也会对消费和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各种举措提振信心,是经济走向复苏的关键。
东风浩荡,未来可期。毛泽东曾说:“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中国人民前进的路上虽有阻力,却不乏新气象、新变化、新希望。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之下,相信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烟火气蒸腾的景象,将不再遥远,更多人也将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双手改变自身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