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减”背景下学校教科研新常态
2023-02-10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许卫兵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许卫兵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这项政策短时间内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引起了广泛影响,学校教科研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时间保障不够。落实“双减”要求,全面推行“5+2”,教师完成课后延时服务后,下班时间都比较晚了,而白天大部分时间跟学生在一起,不仅全校教师集会难以做到,就连教研组半日研修、集体备课都变得十分不宜,课题组集中研讨也很难做到常态化了。
其次,精神状态不佳。因为在校工作时间延长,工作量增大,大部分教师处于一种精神紧张、节奏快、体力透支的状况,每个人看上去都有些疲惫不堪。其中的原因并非都来自“双减”,但近年来各种叠加在学校和教师身上的负担有增无减,已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研究动力不足。不少学校,教学与研究、教研与科研常常处于分离状态,从上到下普遍重视教学和考试成绩,教科研成为教学的附属品,只有有职称评审等需求的教师才会重视一点。然而,即便是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不少地区也普遍降低了教科研要求,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读书、不研究、不思考、不写作的歪风,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想、不愿、不会做教科研。
此外,在学校教科研制度建设、选题立项研究等业务指导、教科研骨干引领带头、经费保障支持等方面,各地各校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时代背景出发,基于学校实际,切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激活内驱动能,构建学校教科研的新常态。
一、与时代同行
1.“双减”背景的时代意义
教学研究尤其是科研课题研究一般都是聚焦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与时代同行,从现实背景中寻找研究话题(课题),是教科研的常规思维。“双减”政策出台不久,“‘双减’时代”也成为热词。有人会想,一个文件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吗?
“双减”,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中提到的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简称。在该文件的“总体要求”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显然,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之外,还有“两减”——减轻“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和“家长精力负担”。如果说,前“两减”是从学生层面提出的,那么后“两减”就是从家长层面提出的。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把“四减”综合起来并适当延展(如因为压力、焦虑等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关乎全社会了。可以说,“双减”不仅在重塑学校教育形态、家庭教育样态,还在重构社会教育生态。这其中,学校和学生是 “双减”政策实施的轴心,带动着整个罗盘的转动。
最近,我们参与处理了两起家长暴力伤害孩子的事件。虽然家长都是在家里打孩子,但是在学校里班主任发现了学生身上的伤痕,并联合妇联、社区民警、法律人士主动登门,积极干预,综合施策,妥善化解了矛盾。非常相似的是,两起事件都是由家庭问题诱发的(一个是单亲家庭,一个是全职妈妈带两个孩子,家长精力不济,缺乏人文关怀,教育方式简单,孩子学习习惯差、效果不佳等),引起家长情绪失控。在部门联动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付出了很多,比如,为了与家长下班时间一致(一位家长正常下班时间是下午6:30以后),他家孩子参加常态化延时服务后再延时一个小时,除了学校给学生增加晚餐,教师还单独辅导学生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后,让其轻松回家。虽然这种做法属于个案,但是多花一点时间既能帮助学生学习,又能切实减轻“家长精力负担”,教师很愿意付出。
2021年,“双减”被列入中央政治局工作要点,党中央关心、总书记关注、社会各界关切。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沪宁同志批示指出,“双减”工作由来已久,牵涉众多利益群体,兼具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双重负担给全社会带来焦虑,给教育带来高成本。在全党全国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接棒全面小康的背景下,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尤其是教育成本有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作业的超量布置与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关系国家长远发展。
如此看来,“双减”关乎发展全局和事业根本,是必须全力以赴的“国之大者”。“双减”,正在开启一个回归教育常识、构建高品质教育生态的新时代。
2.在时代浪潮中“淘金”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科学育人”“全面育人”“课程育人”上。2022年4月2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16门课程标准发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出现在所有学科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这就表明,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都将和“双减”密切关联,承载着促进“双减”目标达成的使命。
与时代同行,要有一种“八面来风”的敏感意识,即任何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有关联的话题,无论教学的还是后勤的,学校的还是家庭的,宏大的还是微观的,都可以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研究主题。当然,贴近时代未必都要“领风气之先”,相反,一些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老大难”问题(比如,学习兴趣、行为习惯、视力保护、作业设计等),以及一些细小的问题(比如,班干部产生、教室里座位调整、个人卫生等),都应该进入教科研的视线范围,都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钱钟书说:“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到风的姿态。”火热的教育生活从不缺少研究的话题,缺少的是发现问题的眼光和投身教科研的热情。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
二、走大众路线
1.“人人做研究”的氛围营造
在学校场域中,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在研究方式、研究价值等方面并没有截然的区分。但是,学校教科研往往受限于上层教科研机构的管理和制约,比如,只有得到上级教科研部门立项批准的课题,才算“公认”的课题研究;只有按照“学院式”逻辑开展的研究才符合“规范”;等等。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让教师对教科研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事实上,教科研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做研究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作为专业性很强的教师,不能常态化地学习、研究、探索、实践、思考、辨析、质疑、写作……那还是一位教师吗?还能成为一位好教师吗?因此,脱去教科研“神秘而又神圣”的外衣,营造“人人做研究”的良好氛围,让教科研“飞入寻常百姓家”,很有必要。
为此,我校提出“事事要分析,时时在思考,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主张,推行日常教研“五个一”活动,即每天提出一个疑问,每周一次半日研修,每月解决一个难题,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每学年做一次(总结)汇报。“双减”背景下,教师的时间虽然被切碎了,集中组织活动的难度加大了,但也为学校教科研从“兵团作战”转向“自主独立”创造了条件。“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让每位教师从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激荡起思想的火花和研究的动力,是“双减”背景下学校教科研的坚实基础。
2.“个个有课题”机制建立
科研课题是学校教科研的重头戏,不仅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有着层级分明、职责明确的科研课题管理部门,更是因为参与课题研究能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促进“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总结)”的有机融合,从而真正做到研究工作与教学实践的积极互动、相互促进。
当然,每位教师都参与到上级教科研部门规划立项的课题研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因此,立足本校实际,优化校本教科研机制,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校级科研课题还是可行的。
近年来,我校大力实施全员“微型课题”研究,产生了良好的效应。所谓“微型课题”,就是教师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遭遇的尚无确定对策且又亟待解决的、具体的、较为微观的问题。微型课题的申报、立项、管理由学校科研处负责,研究周期为一学期。每学期初,教师从学校主课题、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身遇到的教育困惑中,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教研组长汇总后做集中申报说明,学校组织专家现场点评,符合要求的就通过立项,不符合的驳回修改。比如,某学期9位体育教师提交的微型课题名称有:一年级剖宫产儿童在足球踩球运动中的协调能力研究;运用游戏培养低年级学生篮球攻防转换意识的实践研究;运用游戏发展学生足球扣球突破能力的实践研究;“跳房子”对提升二年级体育后进生协调能力的实践研究;篮球课中开发趣味性准备活动的实践研究;运用体育补偿性家庭作业提高学生耐久跑能力的个案研究;体育室内课培养学生学练兴趣的研究;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和动力学生的个案研究;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长角色设定的作用研究;等等。
这些课题开头小,好上手,易实施,贴近教师的教研实际。当然,“大众教研”并不是大家都做同样的事,而是要充分体现“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对此,我校提出了“市级学科带头人必须主持省级课题,县级学科带头人必须主持市级课题”的刚性要求,以此发挥优秀教师的科研示范带头作用。办学九年,我校共主持承担了21项省级以上课题(项目),构建了从国家课题到微型课题的立体科研网络,其中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指向整体建构的小学数学简约教学资源建设”;省级课题中有课程建设类的“提升儿童综合素养的‘口才与表现’校本课程建设”;有学科教学类的“‘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生语文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主题统整的小学美术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有德育工作方面的“依托红领巾研学,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传承老区精神,建设新时代英雄中队的实践研究”;还有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红色文化融入学校幸福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等等,这些课题前瞻性强,覆盖面广,参与人员多,主持人大多为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主任、教研组组长,整体提升了学校教科研的品质。
“双减”政策的出台、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与新课标配套的新教材的实施、疫情之下的百年大变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我们面对和研究的问题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当下唯有大家都行动起来,才能汇聚起强大的教育改革力量。
三、向“田野”出发
1.优化教研方式
学校教科研的基本形态是行动研究,基本策略是“教学研思”一体化,基本原则是“在实践土壤里孕育成果”,相信“草根”的力量。
我校的微型课题从立项到结题虽然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中途需要经过“启动研究、中期调研、实践修正、成效反馈、撰写报告”等过程,可谓是真抓实干。虽然课题立项是以教师个人身份确认的,但每个人都归属教研组管理,同一教研组内的研究方向、领域都比较接近,这有利于教师日常的交流研讨。至于级别较高的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双减”之后课题组面对面的交流有所减少,网络教研明显增多,在校期间没有时间集中交流,晚上到家后随时都可以利用线上会议慢慢聊。每学期结束时,我们都会组织微型课题成果匿名评审,每学期结束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全校会议则是优秀教科研成果汇报会,通过分享,让教师找到“身边的榜样”。
2.走向开阔地带
学校教科研的世界一旦打开,就会拥有广阔的天地,创造出无限生机与可能。
向深处挖,开掘清泉活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现象”,但透过现象洞悉本质,就能别有洞天。比如,笔者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剖宫产儿童学习关怀的实证研究”,就是从学生日常学习中“写反字”“看错数字”“翻不到页码”“跳绳协调性差”等现象出发,结合生理学、产科学等医学理论,实施积极干预,积累了大量案例,为人们更好地走近儿童、读懂儿童、引领儿童、成就儿童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向宽处行,长裙广袖迎风舞。日常教科研往往是从某一个做法开始,但随着行动的展开,会生发出更多关联,铺展出美妙画卷。一位教师看到很多经典故事极富教育意义,如丑小鸭的自信与勇敢,白雪公主的美丽与善良,匹诺曹的坚强与智慧……这些动人而美丽的故事都带给学生思想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于是,教师坚持每天语文课开始的时候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讲着,讲着,就开始让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故事,并经教师修改后装订成册(取名“那时花开”),作为毕业纪念礼物赠送给学生。第二学期,这位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将师生讲述的故事分类,于是就有了亲情篇“挚爱无声”、心灵篇“心城漫步”、奋斗篇“吹尽狂沙”……这件事一做就是三年,讲故事成了他和学生的日常,承载着学生童年学习生活最美好的记忆!
向高处攀,无限风光在险峰。学校教科研虽然定位在学校层面,但并不限于学校,在回应时代诉求、攻坚重大难题上,是可以有作为甚至是大有作为的。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中,大部分成果都来自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我校在2015年关注核心素养时开始提出“核心素养之核心是思维素养”的观点,并由此展开了思维素养、结构化学习、整体建构教学等探索,通过知识系统化、教学结构化、思维自能化的路径,努力破解长期且普遍存在的“想得不深,教得太散,学得太碎太累”这一教学难题,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获得江苏省2021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我们的教学资源库在全国28个省226所学校得到了推广应用。
小研究,可以做出大“文章”;小校园,可以翻转出大乾坤。信息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就是一切变化得太快,而“双减”只是这种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们无法改变外部世界变化的节奏,只能更好地优化自己的时间安排,调整内心的精神状态,增强研究的主动自觉,以此来成就绚烂的教育人生。